APP下载

澜湄合作国家跨境物流模式创新与发展趋势研究

2024-06-13杨扬庞富芬

对外经贸实务 2024年5期
关键词:多式联运

摘要:全球经济一体化推动跨境物流高质量发展,澜湄合作国家间的贸易往来密切,跨境物流发展势头良好,跨境物流模式主要有邮政小包、国际快递、第三方物流、海外仓和保税区物流等,跨境物流存在物流成本高、基础设施不完善、通关效率低、互联互通不顺畅的问题。从澜湄合作国家间的跨境物流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出发,提出在国际陆港—边境口岸联动模式的基础上丰富边境口岸的功能,增加运输方式转换的功能,使运输方式灵活转换;在运用跨境甩挂运输模式的基础上推动澜湄合作国家加入TIR公约,使国家间的公路运输更加便利。国际铁路多式联运是跨境物流未来的发展趋势,改革查验方式优化通关流程、建立云平台共享信息、建立标准化单证“一单制”可使多式联运更高效、更便捷。

关键词:澜湄合作;口岸联动;甩挂联盟;多式联运

中图分类号:F503;F511.33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3-5559-(2024)05-0076-07

一、引言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程度的加深,各个国家之间展开广泛的合作,云南与缅甸、老挝、越南接壤,拥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处于多个合作机制叠加地带,高原特色农产品丰富,具备出口到其他国家的条件,形成了跨境物流运输的天然优势。澜湄合作机制于2016年启动,泰国、缅甸、越南、老挝、柬埔寨五国积极响应,旨在加强六个国家间的经贸合作,促进每个成员国的经济实现稳定增长,缩小各国之间的发展差距,共同打造“澜湄命运共同体”。

互联网的广泛应用推动跨境电商飞速发展,跨境电商带动跨境物流发展,学者们针对跨境物流展开了大量研究,庞燕[1]、杜卫萍等[2]认为跨境物流模式包括邮政快递、国际快递、海外仓、专线物流,冀芳和张夏恒[3]认为还应包括边境仓、保税区与自贸区物流、集货物流、第三方物流与第四方物流。在外贸发展过程中,跨境电商与跨境物流的发展不协同,表现为跨境物流的发展滞后于跨境电商并成为制约跨境电商发展的重要因素[4],跨境物流环节多、通关流程复杂,还受物流基础设施、国家贸易体系、物流企业专业化程度和国际人才[5]等因素的制约,跨境物流涉及至少两个国家间的运输,物流成本高、包裹的信息化程度低也是很大的难题。如今,简单的物流环节和单一的服务功能已经不能满足国内外消费者对跨境物流的需求[6],张滨等[7]分析了制约跨境物流发展的因素,提出“单一”“两段中转”“两段收件”的跨境物流模式,在不同情况下自由选择或混合使用,可以达到最好的物流服务效果。伴随对外经贸的深化发展,跨境物流联盟模式逐渐成为企业合作的新方向,建立联盟合作协调管理机制,签订长期合作协议,确保联盟合作发挥最大的效用[8],宋玉阳等[9]设计出物流联盟、自营与智慧共享平台3种渐进式物流运作模式,可有效降低跨境物流运作成本。

也有学者对中国与澜湄合作国家的合作路径展开研究。澜湄合作地区地理位置特殊,出现多个合作机制重叠的现象,各国之间的合作活力明显降低,各国应以构建“澜湄合作共同体”为目标,加强六国之间的战略合作,完善各国的基础设施建设,以备更深层次的合作[10]。沿边地区口岸物流对于边境地区物流和区域开放型经济的发展有带动作用,大力发展口岸经济,加强区域经济发展的协调性[11]。中泰两国经济合作稳步推进,两国之间的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外溢效果明显,港口码头客货运吞吐量是澜湄流域国际航运的主要来源[12]。中国和老挝的经贸合作取得了诸多成果,双方在跨境物流合作的过程中仍然被一些因素制约着,物流基础设施建设不足、通关效率低、物流信息化无法满足需求、物流标准差异大[13]。以中国、缅甸和越南之间的贸易往来为例,在选择物流路线时考虑地理因素的影响,结果发现货运规模、运输距离、运输时间、运输费用、基础设施质量、地理位置等都会对路线选择造成影响[14]。澜湄跨境合作内容不断丰富,六国积极推动对外投资、境外经贸合作区、产业园区等领域合作[15],加强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推进更深层次的经贸合作。

以往的研究主要是集中于中国和某个东南亚国家的合作,但针对澜湄合作机制跨境物流的研究比较少。本文基于澜湄合作机制提出的背景,分析云南与澜湄合作国家间的跨境物流模式,找出其存在的问题并对物流模式进行创新,对未来的发展趋势作出展望。云南省是中国对外开放的重要门户,其跨境物流发展水平关乎着中国与南亚东南亚国家是否能更深层次的合作,所以对云南与澜湄合作国家间的跨境物流模式展开研究是有意义的。

二、发展概述

(一)发展现状

大湄公河次区域合作机制提出的比较早,次区域内物产资源丰富,各成员国之间的优势资源可以互补,澜湄地区出现多种合作机制拥堵的情况,在此背景下,澜湄合作机制应运而生,澜湄合作机制是对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的补充。

中国与东南亚国家保持着密切的贸易往来,昆曼国际大通道、中老铁路已通车,中越、中老、中缅国际高速公路境内段全线已贯通,奠定了各国合作的基础。中国与澜湄合作国家的进出口总额持续增长,如表1,从2015年的1936亿美元增长到2021年的3980亿美元,缅甸、泰国和越南与中国的贸易额占比大,老挝和越南占比小,澜湄合作国家经济发展水平不均衡,缅甸、泰国和越南的发展趋势好,老挝、越南未来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云南省进出口总额总体趋势保持增长,从2015年的245.27亿美元增加到2022年500.42亿美元,同比增长104%,增速最高达到27.5%。云南省与澜湄合作国家的进出口总额逐年增加,如表2,2022年,云南省与湄公河五国进出口贸易总额高达148亿美元,对老挝、柬埔寨、泰国的贸易额呈两位数增长。

(二)存在问题

1.物流成本高

云南地形多以高原山地为主,2022年,公路货运量13.92亿吨,铁路货运量1.49亿吨,公路货运量是铁路货运量的的9.3倍,运输结构极不合理。公路运输能实现“门到门”,在短途运输中很有优势,但公路运输运量小,很难进行大规模运输,运输成本高。东南亚国家地形特殊,岛屿众多,城市比较分散,物流网络不完善,道路等级差异比较大,物流配送难度大,运输成本高。

2.基础设施不完善

跨境物流环节比较多,涉及国内到口岸段的运输、海关查验货物、口岸到目的国的运输、货物进入目的国仓库储存、货物送到客户手中等,完备的配套设施能缩短物流时间。云南交通路网较为完善,但与发达地区相比还有一定差距,物流企业的规模比较小,缺乏综合性的大型物流企业,澜湄合作国家间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不齐全。物流绩效指数作为衡量一个国家物流产业发展水平的指标体系,世界银行发布最新的报告中,中国排名19,泰国34,越南43,缅甸113,老挝115,柬埔寨115。从排名可以看出,泰国和越南的物流发展水平较高,缅甸、老挝、柬埔寨排名处于靠后位置,物流发展水平较低,物流基础设施建设、便利化程度还有待加强。

3.通关效率低

跨境物流涉及进出口手续申报、审批、海关的查验等。电子化程度低,申报文件审核慢,收发手续所花时间长。由于边境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较低,配套设施不完善,口岸通关流程繁琐,设施规划设计不合理,通关效率低。缅甸、老挝、越南等国家经济发展比较落后,边境口岸的基础设施衔接性弱,大部分口岸的设施比较简陋,设施设备陈旧,通关手续冗杂,通关效率低下。

4.互联互通不顺畅

基础设施建设已基本完成,由于某些原因,依旧不能实现互联互通。澜湄合作区域中,泰国为保护其本土企业的利益,对澜湄六国签订的跨境运输协定中的所有条例并未全部批准,导致中国的货车不能直接开到泰国,货物到达海关口岸时,泰国需要对货物进行一系列的通关查验,才把货物装到泰国的货车上继续执行运输任务,多次的装卸搬运不仅造成人力、物力资源的浪费,还导致跨境运输效率低下。中国与东南亚国家的铁路轨距不同,中国是标准轨,东南亚大部分是米轨,无法实现互通。东南亚国家铁路网络覆盖率低,国与国之间的铁路很难实现互通,公路虽能实现联通,但各国公路等级不一样,运输时间也没办法作出准确的估计,运输效率无法保证。

(三)现有物流模式

1.邮政小包

邮政小包是指邮政公司针对2kg以下的小件物品推出的寄递服务,分为挂号小包和跟踪小包,挂号小包可以提供主要路向的全程跟踪,跟踪小包提供运输全过程的跟踪,中国邮政国际业务可通达全球200多个国家和地区,覆盖范围广。万国邮政联盟是在联合国旗下,专门负责关于国际邮政事务的机构。国际邮政小包的服务站点遍布全球的各个角落,大大扩展了外贸卖家的市场空间。邮政小包覆盖范围广,运费低,虽有遍布全球的物流站点,但由于运输过程需要各个国家的邮政企业组成联盟来共同完成运输任务,很多时候由于两国之间货物对接不及时,造成货物滞留,物流运输时间长,客户收货时间不断延长,客户体验感降低;中转次数多,丢包率高,可靠性弱。

2.国际快递

国际快递一般指“四大巨头”,即联合包裹、联邦快递、中外运敦豪、天地快运,均建立了属于自己的网络平台,通过发达的网络信息系统和分布全世界各个地区的服务站点,给客户很好的购物体验。国内快递公司虽有涉及国际运输,但起步比较晚,覆盖地区少,国际快递成立比较早,市场份额占比高,包揽了市场上近八成的国际快递业务。国际快递将不同企业的产品汇集在一定的物流据点,然后经过分拣、包装、配送过程将商品送至零售商或消费者。国际快递的运输网络遍布全球大部分区域,但通达性比邮政小包弱,运费高,运输速度快,但高昂的运输费用是很多企业无法承受的,规模小的企业基本不考虑国际快递。

3.第三方物流

第三方物流指除货物的生产商和零售商之外的第三方物流企业或配送公司为货物的运输提供服务。第三方物流企业通过与合作企业签订合同,制定符合企业要求的运输计划,负责货物的全程运输和监管,熟悉通关流程,通关速度快,给客户提供专业化的物流服务。很多企业的规模不足以支撑其建立自己的物流公司,大多都是把运输服务委托给其他企业,第三方物流企业专业化的服务是企业所需要的。云南第三方物流企业众多,但规模都比较小,能提供全方位专业化服务的企业比较少,不利于物流市场的开拓。第三方物流企业可为客户提供专业的物流服务,但第三方物流企业的规模决定其运输网络的建设和物流市场的开拓,大型物流企业开拓国外市场比较早,但由于跨境业务的复杂性,跨境运输过程中会出现与目的国发生冲突的地方,比如政策变化、经济环境发生变化等。

4.海外仓

海外仓指在目的国建立仓库,提前将货物运输到目的国仓库,海外仓包括头程运输、仓储和本地配送。头程运输是大批量的运输,符合规模效应,物流成本低。海外仓深入到消费者所处地域,能提升品牌的知名度,让客户很快收到商品,对客户的退换货需求作出最快的反应,给消费者提供最好的物流服务和提升客户满意度。海外仓可建立订单管理平台,实时掌握库存,及时调货和补货,协调整个物流系统,利于市场的开拓。海外仓是很多跨境电商企业的最佳选择,有利于开辟海外市场,提升品牌知名度,但不是所有企业的商品都适合海外仓,对于销量低、需求不确定的商品不适合海外仓,高昂的仓储成本是企业无法承担的。

5.保税区物流

保税区物流是指将货物存储在国家设立的保税区,提前将货物运输到仓库进行储存,待接到订单后,进行分拣、打包,通过国际运输将货物配送到顾客手中。保税区可以对进入保税区的货物进行关税减免,是海关特殊监管区域,保税区出口的货物通关时间明显缩短。保税区可对货物进行仓储、加工和包装等,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对关税进行减免,但对于货物存放有时间限制,流通速度慢的货物不适合放在保税区。

上述五种物流模式的对比如表3所示。

三、特色模式

(一)推进国际陆港—边境口岸联动模式,增添口岸运输方式转换功能

在推进国际陆港—边境口岸联动模式方面,云南具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昆明、瑞丽、景洪、河口4个城市已被列入国际陆港城市,根据自身发展定位完成了物流基础设施的建设;云南腾俊国际陆港具有与国家铁路线无缝衔接的专运线,能给客户制定最优的运输路线,定制专业化服务;昆明—磨憨陆港入选国家物流枢纽建设名单将进一步完善云南物流基础设施。借助陆港完备的基础设施和丰富的物流业务,可实现陆港和边境口岸的联动,真正实行一次通关模式。

图1是国际陆港与边境口岸联动模式的流程,具体流程如下:跨境企业发出货物运输需求的同时向国际陆港提交海关申请,货物到达陆港后海关监管处安排查验计划进行查验,查验完成后上传查验结果,对货物贴上封条后放行,可通过公路运输或者铁路运输运往边境口岸,到达边境口岸后,海关快速检查货物封条的完整性,检查无误后可放行,也可对货物进行换装处理,转换货物的运输方式,使运输方式灵活转换。

在实现国际陆港—边境口岸联动的模式下,还可增加口岸的新功能—运输方式的转换中心。中国在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中飞速发展,与各国的贸易往来密切,目前中国正在不断完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各种运输方式被广泛应用。边境口岸是两国货物运输的必经之地,加强口岸的功能建设,为更多货物的运输和方式转换提供更多的选择,不拘泥于一种运输方式运输到底,提升货物的转运效率,缓解其他转运中心的转运压力,更好的为货主和货代公司提供更好的服务。

国际陆港—边境口岸联动模式可充分利用国际陆港的海关监管功能,在货物还没到达边境口岸前就完成海关的查验,缩短通关时间,缓解边境口岸海关处的拥堵,减少出境海关处的工作量,把大部分的工作量投入到货物入境的处理中去,提升运往中国的东南亚水果的通关效率,减少货损,缩短货车司机、货代公司等的通关手续办理时间和等待时间,提升通关效率,使跨境运输更加便捷。丰富边境口岸的职能,增加边境口岸的运输方式转换功能,使运输方式灵活转换,使运输更加便利、更加快捷。

(二)运用跨境甩挂运输模式,推动更多国家加入TIR公约

由于国家间的贸易协定和保护本土企业的利益,货车无法直通,货物只能先卸下来装到目的国的车辆上继续运输,不仅增加了装卸次数,还造成时间、人力和物力的浪费,减缓了物流速度,甩挂运输可解决运输效率低、装卸等待时间长、里程短等问题。甩挂运输指牵引车牵引挂车将货物运输到两国边境处,将挂车解挂后,牵引车再去执行其他牵引任务,而挂车将会进行一系列的海关查验之后进行通关,由目的国的牵引车拖着挂车继续执行牵引任务。跨境甩挂运输可以解决铁路网络不健全、公路跨境便利化运输协定未落地的难点,减少了货物装卸等待时间,降低了物流成本。

图2是中国与泰国之间进行跨境甩挂运输的流程,具体流程如下:跨境企业将货物运输需求告知物流企业,并在线上向磨憨口岸海关处提交报关申请,物流企业按照其货物单据到仓库取走货物,将货物装进挂车后,由牵引车牵引挂车前往磨憨口岸,牵引车将在磨憨、磨丁、会晒口岸等待海关查验,查验完毕且合格后可放行。在牵引车到达清孔口岸后,牵引车取下挂车,将其交付给海关,按照计划取走需要牵引的货物按照甩挂路线原路返回或执行甩挂线路周边的牵引任务。泰国的牵引车将货物运到清孔口岸后,取下挂车,挂上可以通行的挂车前往泰国境内进行货物的配送。

中国物流企业众多,大多企业规模比较小,想依靠单个企业完成甩挂运输过程不易实现,更何况是跨境甩挂运输,组建甩挂运输联盟是中国加快发展甩挂运输的有效手段。甩挂运输联盟可以实现合作伙伴之间技能和资源的共享,联盟组成后,保证联盟的稳定性是必要的,防止联盟企业未完成运输任务而造成巨大损失,联盟的稳定性受国家的政策、文化、合作伙伴、利益分配等影响。

跨境甩挂运输企业组成联盟后,建立云平台,实现电子合同,实时更新车辆和货物位置,更好的整合资源,提高信息化程度。云平台中建立企业的奖惩制度和利益分配,合理分配所得利益,利益分配是保证联盟稳定的重要前提。跨境甩挂运输联盟云平台可对所有资源进行整合,对甩挂路线上以及周边的货物作出最好的运输安排,使整个联盟的利益最大化,节约车主时间,提升运输效率。

跨境甩挂运输可最大程度节约车主的时间,车主到达边境后卸下挂车后无需等待就能继续去执行下一个牵引任务,降低了时间成本。建立联盟以后,建立云平台对现有资源进行整合,实现整个运输的利益最大化,对车辆和货物合理安排,减少牵引车的空驶,造成资源的浪费。在选择联盟企业时要考虑合作伙伴的可信度和实力等,不可盲目组成联盟,避免造成重大经济损失。

跨境甩挂运输可解决公路运输协定未落地的情况,跨境甩挂运输企业联盟可保证任务的顺利完成和利益最大化,在此基础上可推动东南亚国家加入到TIR公约,即《国际道路运输公约》,货物只需在出发国和目的国接受海关的严格查验,在途经的国家通关时,海关不需要开箱查验,只用核对出发国海关的关封和TIR证的相关信息,相较传统公路运输,TIR运输模式全程不倒装不卸货,极大缩短了通关的等待时间,降低了运输成本。TIR公约使货物在跨越国界时,海关的干预程度被降至最低,它消除了国际货物流动的传统障碍,可减少过境时的延误,从而大大节省运输费用,提高运输效率。

中国与南亚东南亚国家间的贸易往来密切,与多国建立了良好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泛亚铁路的建设正在逐步推进,中老铁路虽已开通,但对于中国与其他国家的运输也不是很便利,铁路运输具有一定的局限性,TIR公约能解决目前运输通而不畅的问题。据了解,云南腾俊国际陆港已达到申报TIR运输试点口岸的条件,如果该试点能申报成功,这意味着跨境运输车辆可直接从云南出境,直接将货物运输到南亚东南亚国家。虽然南亚、东南亚国家对于TIR公约大多还处在观望状态,但随着全球化程度的加深,想必也会加入到该公约中,中国与东南亚国家的运输网络将不断完善。

四、未来发展趋势

多式联运是国家大力提倡的运输模式,是降本增效的有效途径,目前中国已经有四批多式联运示范工程。2017年,交通运输部发布鼓励开展多式联运的通知,这是中国首次把多式联运确认为国家层面的战略。中国多式联运运量持续增长,2022年多式联运量达38.19亿吨,较2021年增加3.83亿吨,同比增长11.15%。多式联运能最大限度的降低货物转运成本,单一运输方式的优势在短途运输中凸显出来,随着运输距离的增加,多式联运的优势开始对成本产生影响。政府提供的多式联运基础设施和有效的多式联运运营被认为是实现多式联运和物流管理效率的关键。中老铁路的开通使中国与东南亚国家间的物流通道更加完善,是发展多式联运的有力支撑。中老铁路万象南站换装场的建成,完成标准轨与米轨的换装,使货物能运往泰国和其他东南亚国家,使铁路与公路、水路等方式的衔接更加高效。

(一)优化通关流程

优化通关流程,提高通关效率。多式联运使用集装箱对运载单元进行统一,可建立统一的查验标准,简化通关流程,使用“非侵入式”、RFID、地磅、X光机等新技术来进行海关检验,优化通关流程,提升通关效率,提倡“提前申报”“两步申报”,缩短通关时间,提高通关效率。

各国应加强海关查验的合作,建立统一的查验标准,建立检验检疫互认机制,就算有些查验是必要的,但尽量避免进行相同的查验造成资源和时间的浪费。

(二)建立信息共享平台

借助互联网建立信息共享平台,实现多式联运全过程的透明性。货主和物流企业可依赖信息平台实现合作,货源能在最短时间内找到合适的运输企业,运输企业可不断拓展业务范围,为客户提供专业化、定制服务。建立实时更新位置的运输系统,让货主和客户能实时掌握货物的位置信息,提前做好货物接收准备,提升物流速度。

(三)推行“一单制”

推行“一单制”,简化通关手续。交通运输部提出多式联运“一单制”,“一单制”是多式联运的最高形态,实行整个过程“一次委托”、运单“一单到底”、结算“一次收取”的服务方式,可很大程度提高多式联运的效率。多式联运“一单制”是实现多种运输方式的整合,实现跨多个部门、多种运输方式承运商的合作,极大缩短了物流运输时间,降低了综合物流成本,推进跨境物流便利化。

五、总结

本文分析了澜湄合作国家跨境物流模式创新及其发展趋势。从跨境物流特色模式来看,国际陆港—边境口岸联动不仅提升通关效率,简化通关流程,缓解边境口岸的拥堵,还增加边境口岸的运输方式转换功能,让运输更加灵活,不再局限于一种运输方式运输到底;跨境甩挂运输解决了货车不能直通和铁路网不健全的难题,有利于物流成本的降低和运输时间的缩短。从发展趋势来看,国际多式联运在跨境货物运输中更有降本增效的优势。加强运载单元的统一、运输网络的完善、通关流程的优化、信息共享平台的建立等都会为多式联运的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撑。

参考文献:

[1]庞燕.跨境电商环境下国际物流模式研究[J].中国流通经济,2015,29(10):15-20.

[2]杜卫萍,王静,邓彩屏.大湄公河次区域跨境物流供应链构建研究[J].铁道运输与经济,2019,41(4):63-69.

[3]冀芳,张夏恒.跨境电子商务物流模式创新与发展趋势[J].中国流通经济,2015,29(6):14-20.

[4]张夏恒,郭海玲.跨境电商与跨境物流协同:机理与路径[J].中国流通经济,2016,30(11):83-92.

[5]LiHY,MiaoXM.ResearchontheStatusQuoandOpera-tionModelofLogisticsofCross-borderE-commerceinChina[J].AgroFoodIndustryHi-Tech,2017,28(3):2845-2849.

[6]YangY.SelectionMethodofCross-Bordere-CommerceExportLogisticsModeBasedonCollaborativeFilteringAlgorithm[J].JournalofMathematics,2022,2022:1-11.

[7]张滨,刘小军,陶章.我国跨境电子商务物流现状及运作模式[J].中国流通经济,2015,29(1):51-56.

[8]田青,李桂娥.跨境电商物流联盟模式运作的优化路径探讨[J].价格月刊,2021(6):88-94.

[9]宋玉阳,耿元芳,卢旭.中老铁路跨境物流货源组织策略与运作模式研究[J].铁道运输与经济,2023,45(4):14-19.

[10]刘稚,徐秀良.澜湄流域经济发展带建设:一江兴六国的发展思考[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52(1):108-117.

[11]宣昌勇,孙军.双循环新格局下口岸物流辐射与区域协调发展[J].江海学刊,2020(5):242-247.

[12]舒洪水,吴丹.澜湄合作背景下中泰合作路径研究[J].广西社会科学,2023(3):47-53.

[13]苑浩畅,薛芳,李冬雪.中国与老挝跨境物流合作的制约因素及优化策略[J].对外经贸实务,2021(4):88-91.

[14]LiSC,CaoXS,LiaoW,etal.Factorsintheseaports-of-entryandroadports-of-entrycross-borderlogisticsroutechoice[J].JournalofTransportGeography,2020,84.

[15]马婕.澜湄合作五年:进展、挑战与深化路径[J].国际问题研究,2021(4):61-86.

ResearchonInnovationandDevelopmentTrendsofCross-BorderLogisticsModelsinLancang-MekongCooperationCountries

YANGYang,PANGFufen

(KunmingUniversityofScienceandTechnology,Kunming,Yunnan650050,China)

Abstract:Globaleconomicintegrationpromotesthehigh-qualitydevelopmentofcross-borderlogistics,withclosetradeexchangesbetweentheLancang-Mekongcooperationcountriesandagoodmomentumofcross-borderlogis-ticsdevelopment.Theprimarymodesofcross-borderlogisticsincludepostalparcels,internationalexpressdelivery,third-partylogistics,overseaswarehouse,andbondedarealogistics.However,cross-borderlogisticshasproblemssuchashighlogisticscosts,inadequateinfrastructure,lowcustomsclearanceefficiency,andpoorconnectivity.Startingfromthecurrentsituationandexistingproblemsofcross-borderlogisticsdevelopmentamongtheLancang-MekongCooperationcountries,itisproposedtoenrichthefunctionsofborderportsonthebasisoftheinternationallandport-theborderportlinkagemodel,addingthefunctionoftransportationmodeconversiontomaketransportationmodesmoreflexible.Onthebasisofutilizingcross-borderdrop-and-pulltransportmodels,effortsshouldbemadetopromotetheLancang-MekongCooperationcountries'accessiontotheTIRConvention,therebyfacilitatingmoreconvenientroadtransportationbetweenthecountries.Internationalrailwaymultimodaltransportationisthefuturedevelopmenttrendofcross-borderlogistics.Reforminginspectionmethods,optimizingcustomsclearanceprocesses,establishingcloudplatformstoshareinformation,andestablishingstandardized\"onedocumentsystem\"canmakemultimodaltransportationmoreefficientandconvenient.

Keywords:Lancang-MekongCooperation;portlinkage;Drop-and-Pullalliance;multimodaltransportation

(责任编辑:周俊)

猜你喜欢

多式联运
国内乘用车整车多式联运运输方案优化研究
“一带一路”战略下我国多式联运发展研究
基于节点拆分指派问题的多式联运路径优化问题研究
南通江东物流有限公司多式联运方式应用探究
危险货物集装箱多式联运风险分析
基于合规运输的第三方整车物流多式联运网络优化
轴幅式零担货运网络运输决策模型研究
郑州航空港多式联运发展探究
我国多式联运市场及多式联运经营人的机遇
多学科视角下的多式联运内涵再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