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疆对外贸易发展方式测度与评价

2024-06-13王其猛王谊巧张一鸣

对外经贸实务 2024年5期
关键词:全要素生产率可持续发展新疆

摘要:对外贸易发展方式转变是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重要组成部分,新疆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必然带动新疆对外贸易发展方式的转型升级。文章通过测评全要素生产率对新疆外贸增长的贡献值,得出当前新疆对外贸易发展仍处于以资金投入为驱动、以粗放经营为主导的传统模式向集约型、数字化转变的初级发展阶段。为了准确评价新疆对外贸易发展方式的转变的可追寻轨迹,文章选取贸易额、贸易结构、贸易效益、贸易可持续发展四大指标体系全面衡量新疆对外贸易发展方式转变的成效,提出了对外贸易发展方式转变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根据上述研究结论指出,新疆应从优化产业结构、促进出口商品结构优化、发展数字化贸易及坚持贸易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加快外贸发展方式的转型。

关键词:对外贸易发展方式;全要素生产率;可持续发展;新疆

中图分类号:F74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3-5559-(2024)05-0088-09

一、引言

新疆是我国与中亚、欧洲等国贸易合作的枢纽,新疆的对外贸易一直是国家对外开放战略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推进,近年来新疆外贸发展迅速,新疆对外贸易规模显著提高,贸易总额从2016年的17963百万美元增长到2023年的50679百万美元,年均增长18.86%,其中出口额占贸易总额的80%以上;对外贸易商品结构持续优化,出口商品中资本及技术密集型工业制成品比例持续提高,所占比例从2016年的27.82%提高到2023年38.77%。与此同时,新疆外贸也存在着对外贸易市场结构集中、对外贸易方式单一以及商品结构调整缓慢、发展模式粗放等问题,在此背景下,对新疆对外贸易发展方式进行测度与评价、研究新疆对外贸易发展方式转变的内在规律,对于推动新疆外贸高质量发展,促进“一带一路”建设,提高我国在国际竞争中的地位具有重要意义。

二、文献述评

针对外贸发展方式转变,我国学者分别从国家层面和各省市层面进行研究,主要内容大多基于某一视角下对贸易发展方式的内涵、转变的必要性、转变所面临的困境、转变的路径和改善措施进行探讨。谢睿萍等(2021)[1]通过分析中国传统加工食品的外贸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利用跨境电商对加工食品的对外贸易方式进行优化的建议。孙映旭(2020)[2]在绿色贸易壁垒的视角下分析我国对外贸易存在的问题及其成因,提出要提高出口产品质量,建立绿色壁垒预警机制等来转变我国对外贸易发展方式。曹迪(2018)[3]认为中国的对外贸易发展方式需要改变以更好地适应纷繁复杂的国际经济形势,同时梳理了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外贸发展方式在进出口方面转变的重要政策及实践启示。杨雅琳等(2018)[4]、林宇星(2016)[5]、董琴(2015)[6]、印萍(2015)[7]、吕文等(2014)[8]、李珍(2013)[9]分别对北京、泉州、辽宁、安徽、黑龙江、福建的对外贸易发展方式转变进行研究,对各省市转变途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供相应的转变路径和改进措施。

针对新疆对外贸易发展方式的转变,也有学者进行了深入的研究。王其猛等(2021)[10]分析了新疆对外贸易发展方式的现状,认为其仍存在贸易结构不合理、发展空间受限、科技创新不足等问题,借助“内循环”与“外循环”分别提出了新疆对外贸易发展方式的优化路径。卢彦铭(2017)[11]从农产品出口的角度研究了新疆贸易转型升级,具体分析了促进新疆农产品出口贸易的有利因素与不利因素,并认为2000—2015年新疆农产品出口贸易整体上向着初级转型升级迈进。刘宁等(2016)[12]基于丝绸之路为背景,分析了新疆对外贸易发展方式转变的内涵、现实基础、现实障碍以及路径选择。黄伟新(2015)[13]将新疆对外贸易发展方式的转变历程分为三个阶段,同时对转变的成效进行了综合测评并构建模型探讨影响贸易发展方式转变的因素。高庆(2013)[14]对新疆的外贸结构状况进行分析和测评,认为在外贸方式结构转型中新疆仍存在商品竞争力不强、边贸发展不平衡、市场集中度高、产业间和产业内贸易发展水平低等问题,提出新疆外贸结构转型升级的对策建议。

综上,目前文献主要集中在对新疆对外贸易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性、影响因素、产业结构调整、制度设计等方面的研究,缺乏实证研究的成果。基于此,文章以“新疆对外贸易发展方式测度与评价”为主要内容,通过实证分析方法对新疆外贸发展方式转变展开全面深入系统的研究,以寻求加快新疆对外贸易发展方式转变的路径和方法,为新疆外贸的可持续发展提供重要的理论和实践借鉴。

三、新疆对外贸易发展方式的测度与实证分析

(一)测度方法:全要素生产率

全要素生产率是指除劳动和资本之外,其他生产要素所能导致的生产增加。全要素生产率代表了技术进步、管理水平等因素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是一种集约型增长方式。索洛余值法是不同的研究者常用于测算全要素生产率的方法之一,其中心思想是从总产出中剔除劳动投入和资本投入的贡献,所剩下的“余值”即为全要素生产率对产出的贡献。其推导过程如下:

本文利用柯布—道格拉斯函数,将生产函数作为出口增长函数的估计方程,假设出口增长函数为:

Yt=AtLαKβeu""""(1)

其中Y、A、L、K分别代表出口总额、技术水平、外贸企业的劳动投入、外贸企业的资本投入,α和β分别表示劳动投入和资本投入对出口增长的产出弹性,u为误差项。

将公式(1)两端求导,可得:

=+α+β(2)

式中,α=d(d)L(Y)∙Y(L),β=d(d)K(Y)∙Y(K)。

设GY=,GA=,GL=,GK=,GY,GA,GL,GK分别表示出口、全要素生产率、劳动投入和资本投入的增长率。得出:

GA=GY-αGL-βGK"(3)

在上式的基础上,可分解出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劳动投入增长、资本投入增长对出口增长的贡献率,分别由EA、EL、EK表示,表达式如下:

EA=GAGY""(4)

EL=αGLGY""(5)

EK=βGKGY""(6)

(二)实证分析

1.指标选取

出口总额(单位:万元):采用新疆出口贸易额作为衡量指标,用Y表示。

外贸企业的劳动投入(单位:万元):由于外贸企业的劳动投入难以从统计数据中单独收集,文章用新疆出口额占GDP的比重乘以新疆全社会就业人员总数来表示出口部门的劳动投入值,用L表示。

外贸企业的资本投入(单位:万元):外贸企业的资本投入如劳动投入一样,用新疆出口额占GDP的比重乘以新疆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来表示出口部门的资本投入值,用K表示。

为了进行更好的分析,历年出口总额根据各年年平均汇率换算为人民币,同时将1995年作为基期,用CPI指数对上述指标所涉及的数据进行修正,以剔除价格因素的影响。

2.数据来源

文章变量的基础数据来源于1997—2021年《新疆统计年鉴》以及2022—2024年新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研究的数据样本范围定义为1996—2023年,对剔除价格影响的实际出口总额、实际外贸企业的劳动投入、实际外贸企业的资本投入分别取自然对数进行分析。

3.模型测算与检验

(1)变量的单位根检验。文章的研究数据为时间序列数据,在进行回归分析前要对各变量进行单位根检验,以检验变量是否平稳,在对估计方程进行合理分析的同时避免伪回归现象发生。在此文章采用ADF检验,检验结果如表1所示。

由表1可知,lnY、lnL、lnK的三种检验类型所对应的P值均大于0.05,无法拒绝原假设,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都是非平稳的,而三者的一阶差分P值均小于0.05,△lnY、△lnL、△lnK都为一阶单整序列,变量间满足同阶单整,可以使用普通最小二乘法估计长期动态回归方程。整体来看,lnY、lnL、lnK的变动方向大致相同,并且各变量间的相关系数均大于0.9,可推断出lnY、lnL、lnK之间存在很强的相关性,三者的相关系数矩阵如表2所示。

(2)变量间的协整检验。将lnY作为被解释变量,lnL与lnK作为解释变量,回归方程如下所示:

lnY=4.4621+0.5598lnK+0.5080lnL(7)

回归方程的调整R2=0.9875,拟合效果良好,但DW值=0.4412,通过查阅DW统计量临界表可知,当k=2,n=28时,dl为1.206,DW值<dl,该模型存在序列相关性。由LM检验可知模型存在一阶自相关,因此需要对模型进行修正,消除自相关后再进行协整检验。文章在此采用广义最小二乘法估计法来消除自相关,其回归结果如表3所示。

由表3可知dl<DW=1.3038<du=1.55,无法确定修正后的模型是否存在序列相关性,改用LM检验。由LM检验可知模型的P值=0.0685>0.05,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接受原假设,表明修正后的模型不存在序列相关性。

由此,得到新疆出口增长函数的回归方程为:

lnY=6.4831+0.3598lnK+0.6922lnL+[AR(1)=1,UNCOND]"(8)

保留修正后的模型残差,对其进行ADF检验,检验结果如表4所示,可知在5%的显著水平下,ADF统计量所对应的P值均<0.05,即残差序列是零阶单整的,结果显示修正后的回归方程具有协整关系。

(3)模型的整体分析。从回归结果来看,lnL与lnK在1%的显著性水平下能够显著影响lnY,模型的调整R2=0.9952,接近于1,表明模型整体的拟合效果良好,该回归模型能够较好地反映各变量间的经济关系。通过协整检验可知,新疆出口额与外贸企业的劳动投入和资本投入之间存在着长期均衡关系,且lnL与lnK的系数为正,表明后者与前者呈正相关,即外贸企业劳动投入和资本投入的增长能够有效带动新疆对外贸易的增长,根据回归结果可知劳动投入和资本投入对外贸增长的产出弹性分别为0.6922和0.3598。

4.各要素贡献分析

(1)各要素贡献率计算

根据得到的劳动投入产出弹性与资本投入产出弹性,测算出各要素对新疆对外贸易增长的贡献率。表中GY,GK,GL,GA分别表示出口增长率,资本投入增值率、劳动投入增长率和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率,用EK,EL,EA分别表示资本投入、劳动投入、全要素生产率三者增长对出口增长的贡献率。具体结果如表5所示。

(2)新疆对外贸易增长方式分析

根据历年《新疆统计年鉴》计算出1996—2023年新疆对外贸易发展的相关指标,有学者按照EA的大小来衡量经济增长的发展方式,文章借鉴此方法按EA大小衡量新疆对外贸易增长方式,具体判断标准如表6所示。

对外贸易发展方式是在一定时期受各种生产要素影响,在长期中由量变引起质变的过程,结合我国常以五年为时间段作出国家的中短期规划,故将1996—2023年的测算结果划分为六个阶段,以便后续进行更深入的分析。由于个别年份数据波动较大致使测算结果异常,数值所包含的经济学意义较低,因此文章将个别异常值用平均值替代,修正后的结果如表7所示。

首先,根据上述的测算结果,可以表明从1996—2023年来劳动投入和资本投入对新疆的出口贸易具有正相关关系,也即资本和劳动投入的增加能够促进新疆出口贸易的增长。通过回归方程可知资本投入和劳动投入每增加一个单位可以分别拉动新疆出口贸易0.3598、0.6922个单位,劳动投入的产出弹性大于资本投入的产出弹性,新疆对外贸易的增长对劳动要素的投入更为敏感,由表格5也可看出劳动投入增长对新疆出口增长的贡献率比资本投入增长的贡献率大。

其次,由表7可知“九五”到“十四五”这六阶段的EA值分别为:17.46%、8.46%、18.95%、27.25%、33.55%、32.06%,新疆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对外贸出口增长的贡献率总体上在稳步上升。根据表6的判断标准,通过EA值可以将新疆外贸发展分为前后两个区间,第一个区间为“九五”到“十一五”时期,此时EA值小于25%,以劳动和资本对外贸的贡献为主,新疆对外贸易增长方式以粗放型为主;从数据上可以看出在此阶段,新疆的平均劳动投入增长率、平均资本投入增长率较高,这归因于经济全球化和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大背景下,我国对外开放持续扩大,同时这一时期也是西部大开发实施的重要时期,自治区抓住历史机遇,扩大招商引资,集聚了大量的资本和劳动力来实施发展战略,展现出了明显的依靠生产要素的投入来扩大生产规模实施外贸增长的粗放型发展特征。

第二个区间为“十二五”到“十四五”时期,此时EA值处于25%~50%之间,新疆对外贸易增长方式正在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在此区间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对新疆外贸发展的贡献率在逐步上升,表明新疆正在积极调整外贸结构,优化产业布局,培养科技创新能力,提高外贸增长的集约化水平,科技进步带来的促进作用正在逐步显现出来。但从EA值呈现的增长趋势来看,各个阶段的增量在逐步下降,表明新疆的对外贸易增长方式的转变正在放缓,分析其中的原因可分为外在原因和内在原因。外在原因是外界因素如外部地缘政治形势复杂多变、国际贸易的摩擦不断加剧、疫情这样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使得世界经济增长乏力等,在客观上会影响新疆外贸发展方式的转变。内在原因是新疆对外贸易增长方式整体的结构调整和优化程度较低,参与国际市场的竞争力不强,地区经济不协调、人才资本投资结构不合理等内在因素导致新疆外贸发展方式转变缓慢。

四、新疆对外贸易发展方式的综合评价

从上述分析中可知,目前新疆外贸发展仍处于以资金投入为驱动、以粗放为主要特征的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的发展阶段。但仅判断新疆外贸发展方式的类型是不够的,并且全要素生产率对外贸发展方式转变中各个层次的具体内容所进行的研究是粗浅的,所以,需要从微观的视角出发,从外贸发展的不同侧面和与外贸发展有关的其他方面选取实用的指标,多方向、多层次对新疆对外贸易发展方式转变进行综合评价。

(一)新疆对外贸易发展方式转变的评价指标

根据对外贸易发展方式转变的内涵,并结合其他学者的相关研究,本文确定了新疆对外贸易发展方式转变的评价指标,其中包括贸易量性、贸易结构、贸易效益、贸易可持续发展四个方面,一共分为4个一级指标、8个二级指标和19个三级指标,详细请见表8。

如表8所示,本文从贸易量性指标、贸易结构指标、贸易效益指标、贸易可持续性指标这四个方面对新疆对外贸易发展方式进行综合评价,由所得的评价结果来对新疆对外贸易发展方式转变前后的优化程度进行衡量,其中个别指标的具体说明如下:

市场结构中出口、进口市场集约度指标用于测量新疆对外贸易对某些市场的依赖程度,指标越小代表贸易市场越多元,市场结构越好。计算公式为:

进口市场集约度=∑i(n)=1(XiX)2(9)

出口市场集约度=∑i(n)=1(YiY)2(10)

其中,XiX、YiY分别代表新疆对i国的进(出)额占总进(出)口额的比重;n为进(出)口国数,在此本指标取新疆进(出)口前十名的贸易伙伴国,也即n=10。

外贸就业人数指标用于衡量新疆对外贸易的

劳动力水平,具体计算公式如下:

外贸就业人数=∑i(2)=1(XiYi)×Li(11)

其中,Xi为第i产业的贸易额,此处分别用初级产品出口额和工业制成品的出口额表示;Yi为第i产业的产值;Li为第i产业的就业人数。

进口技术效益率为进口中高新技术产品占进口总额的比重。

(二)数据来源与处理

所用的数据来源于历年《新疆统计年鉴》及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由于各项数据所表示的经济含义有所差异,代表的新疆对外贸易发展方式的内涵趋向不同,因此数据间的数值大小不在同一纬度,不具有普遍可比性,为了方便后续的研究分析,一般需要进行无量纲化处理。本章所选取的评价指标可分为3类:正向指标、负向指标、适度指标,对于这三类指标对应采取如下的无量纲化公式进行处理:

正向:F(Xi)=(Xi-Xmin)(Xmax-Xmin)

负向:F(Xi)=(Xmax-Xi)(Xmax-Xmin)

适度:F(Xi)=(Xi-Xmin)(Xmax-Xmin)F(Xi)=(Xmin≤Xi≤Xio)

F(Xi)=(Xmax-Xi)(Xmax-Xio)F(Xi)=(Xio≤Xi≤Xmax)

(三)指标权重的确定

1.熵值法

熵值是不确定性的一种度量,信息量越大,不确定性就越小,熵也就越小;信息量越小,不确定性越大,熵也越大,熵值携带的信息完全由各项指标的具体数据确定,因此利用熵值法来计算出各项指标的权重可信度更高,更为客观,为多指标综合评价提供依据。本文在此运用熵值法来确定新疆对外贸易发展方式转变评价指标的权重。具体计算过程如下所示:

建立原始指标矩阵Xij:

A=(||(n1(11)m(m)n*m"(12)

其中,i=1,2,m;j=1,2,n。

计算第j个指标的第i个数据的贡献度Pij:

xij

Pij=Σi(n)=1xij

计算第j个指标的熵值:

ej=-i(n)=1PijlnPij0三ej三1

差异性系数计算:

gj=1-ej

确定评价指标的权重:

wj="(16)

2.各级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通过熵值法对指标矩阵进行计算可以得出各层级指标的权重结果,详细指标权重如表9所示。

(四)综合评价的结果与分析

根据上述构建的综合评价模型对新疆对外贸易发展方式转变的效果进行测评,通过对处理后的数据进行线性加权求出了2016—2022年新疆对外贸易发展方式转变的综合得分以及贸易量化、贸易结构、贸易效益、贸易可持续发展这四个一级指标的得分。结果如表10所示。

表10给出了各指标转变成效得分的具体值和变动趋势,经过分析可以发现:

第一,贸易量性指标的得分趋势不稳定,个别年份受中美贸易战、疫情冲击等外界因素影响,波动幅度较大,其中2022年达到峰值为26.97,其大起大落的变化也反映出新疆外贸体量对于变化莫测的外部环境十分敏感,转变过程“跌宕起伏”充满机遇和挑战,调整方式应谨慎选择。

第二,贸易结构指标持续优化,从2016到2022年间,贸易结构的得分从9.63提升到16.69,虽然期间得分有所下降,但总体上在不断上升,说明贸易结构指标在新疆对外贸易发展方式转变中表现良好,侧面突出了近年来新疆出口商品的结构不断优化,机电产品、高新技术产品等附加值较高的产品所占比重不断上升,因此合理调整商品结构是深化新疆贸易结构的重要途径之一。

第三,贸易效益指标的转变趋势除个别年份下降外,稳中有升,贸易效益指标得分从5.54上升到10.59,说明贸易效益指标在新疆对外贸易发展方式转变中表现良好。进一步分析二级指标,经济效益与贸易效益的得分变化趋势一致,但社会效益的得分增长趋势显著低于经济效益,较为缓慢,表明在新疆外贸发展转变的过程中,对外贸易茁壮成长能有效促进着新疆经济不断发展,但社会效益在转变中被忽略,没有产生积极的社会效益。只有正确地平衡好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两者之间的关系,才能更好更快地促进新疆对外贸易发展方式的转变。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新疆外贸在发展转变中并未探索出一条有效促进社会效益增加的发展道路,仍需不断探索,不断实践。

第四,贸易可持续发展指标以2018年为界限,得分呈现先增长后降低的趋势,说明外贸发展的规模和速度在前期与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相适应,朝着可持续发展的目标不断前进,但在后期该趋势并未保持,在外贸发展中逐渐出现环境污染,资源大量消耗的问题,总体上来看在外贸发展方式转变的过程中要紧紧围绕可持续发展理念,时刻注重对自然资源的有效利用,使得对外贸易发展的规模和速度与其所处的环境承载能力相适应。

从新疆对外贸易发展方式转变的整体效果来分析,可以看出2016—2022年新疆对外贸易发展方式转变过程的综合得分呈现出先增长后下降再上升的变化趋势。除2020年全球疫情冲击导致全球贸易急剧下降,加之新疆贸易对国际局势的更为敏感,综合得分出现下降外,其余年份得分基本呈现缓慢增长态势,表明新疆的外贸发展方式正在逐步优化。

五、结论与建议

文章通过对新疆全要素生产率的测算,由全要素生产率对新疆外贸的贡献程度来识别新疆对外贸易的发展方式,根据测算结果可以看出新疆在“十一五”及其之前的时期仍是以粗放型发展方式为主,外贸增长主要依靠资本和劳动力的投入实现,其中劳动力的贡献度最大;在“十二五”时期及之后阶段,新疆外贸成功过渡到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并且全要素生产率的贡献值在稳步提升,表明新疆对外贸易发展的集约化水平不断提高,发展方式正在积极向集约型转变。

随后凭借所构建的评价模型,从贸易量性、贸易结构、贸易效益、贸易可持续发展四个方面来衡量新疆对外贸易发展方式转变的成效,根据评价结果可知2016—2022年新疆对外贸易发展方式总体上展现出了良好的转变成效,但依旧存在一些问题:第一,外贸很容易受国际大环境的影响,贸易体量缺乏稳定性;第二,商品结构的优化进程不连续,调整成效不明显;第三,贸易方式转变给新疆带来了显著的经济效益但并未产生积极的社会效益;第四,环境污染和资源大量消耗的问题突显,贸易可持续发展的趋势降低。

针对上述研究结论,我们提出加快新疆外贸增长方式转变的几点建议:

(1)优化产业结构,促进出口商品结构优化。产业结构是新疆贸易结构优化的基础,要想加快新疆对外贸易增长方式转变,必须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通过制订并实施相应的政策,优化产业结构,尤其是具有新疆特色的产业,加快出口商品结构的优化步伐,提高商品附加值,增强国际竞争力。

(2)坚持贸易可持续发展道路。上述分析可知,新疆的对外贸易增长方式目前处于集约化发展的初级阶段,依旧面临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等严峻形势,新疆生态环境较为脆弱,政府应进一步加大对环保、节能工作的重视力度,坚持贸易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提升出口商品的技术含量,从而促进新疆外贸高质量发展。

(3)利用双循环背景,助推贸易高质量发展。新疆地处欧亚核心区域,国际循环方面,应充分发挥新疆地理上的物流集散及贸易通路优势,进一步促进边境贸易的发展,完善好口岸的服务功能,积极建立与周边国家的交流机制,推动与贸易的国家之间的基础设施的建设,提升贸易便利化发展水平;同时,在强调国内循环时,找准发展定位,促进新疆在承接东部产业转移时的“通道经济”向高层次、高水平的“产业经济”转变,进而推动对外贸易的高质量发展。

(4)发展数字化贸易,提升贸易服务水平。新疆的数字化贸易发展仍然处于基础阶段,因此,新疆应借助自贸区的建设这一发展机遇,优化新疆自贸区营商环境,促进出口企业网络化服务水平,推进网络国际结算的便利化,积极培育跨境电子商务平台;着力发展云计算、大数据和区块链等数字技术,打破传统贸易模式上发展的壁垒,加快数字技术对新疆传统外贸的转型与升级,进而提升新疆对外贸易水平。

参考文献:

[1]谢睿萍,易露霞,廖润.电商时代下加工食品对外贸易发展方式的转变[J].食品工业,2021,42(7):270-273.

[2]孙映旭.绿色贸易壁垒视角下我国对外贸易发展方式转变研究[J].现代商业,2020(31):59-61.

[3]曹迪.改革开放40年中国对外贸易发展方式转变政策梳理与启示[J].价格月刊,2018(10):27-30.

[4]杨雅琳,谢宇,高笛鸣.北京对外贸易发展方式转变研究[J].经济论坛,2018(5):115-121.

[5]林宇星.泉州对外贸易发展方式的转变问题研究[J].商业故事,2016(1):74.

[6]董琴.加快转变辽宁对外贸易发展方式的路径选择研究[J].辽宁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17(3):15-18.

[7]印萍.安徽省对外贸易发展方式转变研究[D].安徽财经大学,2015.

[8]吕文,燕楠.黑龙江省对外贸易发展方式转变的路径研究[J].商业经济,2014(9):10-11.

[9]李珍.基于外贸发展方式转变的福建贸易强省策略研究[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25(5):20-22.

[10]王其猛,杜永善,巨翔.“双循环”背景下新疆对外贸易发展方式优化路径研究[J].对外经贸实务,2021(11):15-18.

[11]卢彦铭.丝绸之路经济带背景下新疆农产品出口贸易转型升级研究[D].新疆农业大学,2017.

[12]刘宁,龚新蜀,吴晋.新疆外贸发展方式转变问题研究:基于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建设背景[J].石河子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30(1):54-60.

[13]黄伟新.新疆对外贸易发展方式转变研究[D].石河子大学,2015.

[14]高庆.新疆外贸结构转型升级研究[D].石河子大学,2013.

MeasuringandEvaluatingtheDevelopmentModeofXinjiang'sForeignTrade

WANGQimeng,WANGYiqiao,ZHANGYiming

(ChinaUniversityofPetroleum(Beijing),KaramayCampus,Karamay,Xinjiang832000,China)

Abstract:Thetransformationinthedevelopmentmodeofforeigntradeisacrucialcomponentoftheshiftineco-nomicgrowthpatterns.Thehigh-qualitydevelopmentofXinjiang'seconomywillinevitablydrivethetransforma-tionandupgradingofitsforeigntradedevelopmentmode.Thearticleevaluatesthecontributionoftotalfactorpro-ductivity(TFP)toXinjiang'sforeigntradegrowthandfindsthatthecurrentdevelopmentofXinjiang'scurrentfor-eigntradedevelopmentisstillintheprimarystageoftransitioningfromatraditionalmodedrivenbycapitalinvest-mentandextensiveoperationtoanintensiveanddigitalizedmode.ToaccuratelyevaluatethetraceabletrajectoryofthetransformationinXinjiang'sforeigntradedevelopmentmode,thearticleselectsfourmajorindicatorsys-tems:tradevolume,tradestructure,tradeefficiency,andsustainabletradedevelopmenttocomprehensivelymea-suretheeffectivenessofthetransformation.TheexistingproblemsinthedevelopmentmodeofXinjiang'sforeigntradewerealsoidentified.Basedontheseresearchconclusions,itisproposedtoacceleratethetransformationofXinjiang'sforeigntradedevelopmentmodebyoptimizingindustrialstructure,promotingtheoptimizationofexportcommoditystructure,developingdigitaltrade,andadheringtosustainabletradedevelopment.

Keywords:developmentmodeofforeigntrade;totalfactorproductivity;sustainabledevelopment;Xinjiang

(责任编辑:周俊)

猜你喜欢

全要素生产率可持续发展新疆
湖北省十二市全要素生产率的比较分析
中国人口红利的国际比较与测算
中小家族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研究
全球资源治理中的中国角色与愿景
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可持续发展
河北省经济增长方式的实证分析河北省经济增长方式的实证分析
能源效率研究方法的比较分析
新疆多怪
新疆对外开放山峰
新疆对外开放一类口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