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文化自信的路径研究
2024-06-11乔爱梅
摘要:文化自信有助于增强学生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和跨学科素养。随着全球化的推进和科技的发展,文化多样性日益凸显,文化自信成为国家发展的重要支撑。初中数学作为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当承担起培养学生文化自信的重任。然而当前初中数学教学中存在理念认识不够深入、教学设计不够系统和评价机制不够完善等问题。为解决这些问题,数学教师应全面、系统地整合数学文化与教材内容,更新课堂教学方式并强化初中学生文化自信培养评价。
关键词文化自信;初中数学;教学路径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5995(2024)02004803
在全球化背景下,各國文化交流日益频繁,不同文化的碰撞与融合成为一种常态。文化自信作为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对自己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和积极践行,并对其文化的生命力持有的坚定信心,对于国家和个人的发展至关重要。“数学文化是传统优秀文化的因子,数学素养是每个公民应该具备的基本素养”。初中数学教学作为培养学生数学素养和思维能力的重要环节,应当注重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深入挖掘初中数学课程中的文化思想,既有助于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增强数学教学的实效性,推动数学教学的创新发展,更有利于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悟中华文化魅力,厚植中华文化自信。
一、文化自信融入初中数学教学的必要性
(一)有助于增强学生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
“数学不仅是运算和推理的工具,还是表达和交流的语言。数学承载着思想和文化,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学教学不仅仅是数学知识的传授,更是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通过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数学教学,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和认同自己的文化。中国古代数学家提出的许多数学理论和思想方法,如勾股定理、圆周率、十进制计数法等,都是中华民族智慧和文明的结晶。通过学习这些数学知识,学生可以感受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从而培养对自己文化的认同感。这种认同感不仅仅是对数学知识的理解,更是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和自豪。
(二)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
广义上的数学素养不仅仅包括数学知识、技能和思想方法,还包括数学文化的理解和欣赏。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数学教学,对于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具有重要意义。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数学概念。通过引入中国古代数学家提出的数学理论和思想方法,学生可以了解数学知识背后的历史和文化背景。第二,培养学生数学审美能力。数学作为一门艺术性和美学性较强的学科,与中华文化中的审美观念有着紧密的联系。通过引导学生欣赏数学的美,如中国建筑中图形的对称美,可以培养学生对数学美的感知和理解。第三,激发学生的数学兴趣。中华优秀传统数学文化言简意赅,蕴含着丰富的哲理。通过深入探究中华传统数学文化,学生可以深层次地理解数学知识,彰显学科的独特魅力。
(三)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跨学科素养
将文化自信融入数学教学,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与其他学科的联系和应用,培养他们的跨学科素养和综合能力,为未来的学习和职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首先,数学作为一门普遍适用于各个学科的学科,可以促进学生的认知拓宽与深化。数学原理和概念在物理、化学、历史等学科中都有广泛地应用。通过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数学教学,学生可以从更宽广的视角去看待这些学科间的联系,深化对数学原理和其他学科知识相互作用的认知。其次,文化自信的融入可以进一步提升学生的跨学科问题解决能力。数学教学中的证明和解题过程培养了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分析能力。当这种能力与文化自信相结合,学生会更加自如地将数学方法应用于其他学科的问题解决中,从而提高他们跨学科的问题解决能力。最后,文化自信有助于学生形成全局观。通过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数学教学,学生能够更好地看到数学与其他学科之间的联系,理解这些知识是如何相互作用和影响的。
二、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文化自信的培养现状
(一)理念认识不够深入
在当前的初中数学教学中,部分教师对于文化自信融入的理念认识并不够深入。他们往往将数学仅仅视为一门工具性学科,忽视了其中蕴含的丰富文化内涵和数学思维的价值。这种认识上的偏差导致教师更加注重数学知识的直接传授,强调公式、定理和解题技巧的掌握,而忽视了数学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和思维方式对学生个体发展的重要性。这种错误的认识源于对数学的片面理解或教育背景的局限。教师们往往将数学局限于解决实际问题、进行运算或满足其他学科需求的工具,而忽略了数学所蕴含的深刻思维方式和文化内涵。
(二)教学设计不够系统
目前,文化自信融入初中数学教学在教学目标设计和教学内容设计方面存在着不够系统的问题。在教学目标设定方面,一些教师对于初中数学教学中培育文化自信的认识不足。他们往往过于重视数学知识的掌握,而轻视文化自信的培养。在教学目标设定过程中,他们可能只是零散地引入一些文化元素,而没有形成完整的教学体系和目标。这种缺乏系统设计的情况导致文化自信融入的效果有限。
在教学内容设计方面,一些教师过于注重数学教材中的知识内容讲授,而忽略了数学教学内容中关于中华文明传承和学生文化信心培育的部分。他们往往对中国数学史料的内容介绍较少,对数学符号的来源涉及较浅,对中国数学历史名题的赏析较弱。这使得学生难以全面了解数学知识的中国历史渊源,如数学符号背后鲜为人知的历史,数学名题的解题思想,以及其中蕴含的中华民族祖先的聪明智慧。
(三)评价机制不够完善
教育评价事关教育发展方向。目前,文化自信融入初中数学教学的评价机制还不够完善。现有的评价方式缺乏对学生文化自信心和价值观的评价,使得教育过程缺乏针对性和实效性。文化自信和价值观是学生学习和成长的重要支撑,它们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态度和行为习惯。然而,由于评价机制的不完善,学校和教师很难准确了解学生在文化自信和价值观方面的发展状况,从而难以提供有效的指导和支持。
三、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文化自信的具体路径
(一)全面、系统地整合数学文化与教材内容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将数学文化与教材内容系统性整合,既要注重整合的全面性,又要关注整合的系统性。实现整合的全面性需要注重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整合中国数学家的事迹,在教材中引入著名数学家的事迹,如东汉赵爽、北宋贾宪、南宋秦九韶、华罗庚等。通过引入著名数学家的生平、贡献和思想,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伟大和深远影响;通过故事、图片和引言等形式,生動地展示中国数学家们的智慧和探索精神。二是整合初中数学趣味故事,将数学趣味故事融入教材中,以增加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数学概念和方法。例如,可以通过追溯成语“五湖四海”的历史典故,引导学生感受数学的趣味性和奇妙之处。三是整合数学历史名题,将著名的中国数学历史名题融入教材中,如“七桥问题”的证明、“鸡兔同笼”的问题等。通过这些名题的引入,将古算题带进学生学习生活,拉近学生与名题之间的距离,培养数学思维。
另外,整合数学文化与教材内容也离不开进行系统性整合和专题式教学。“初中数学教学与文化自信培养的渗透与融合必然离不开优秀传统文化与数学知识的有机结合”,注重整合的系统性即深入挖掘初中数学教材中与中华传统文化相关内容,进行系统性整合和专题式教学,引导学生感受中华文化的魅力,增强对中华文化的自豪感和自信心。教材是初中数学教学的主要依据。因此,在教材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有意识地挖掘教材中蕴含的中华文化元素,通过设计专题式教学和专项习题的方式,将中华元素贯穿落实到各个教学环节。
(二)更新课堂教学方式
在文化自信的培养过程中,课堂上的教与学是至关重要的两个方面。首先,教师需要不断更新教育理念,深入理解文化自信的核心概念,并将其融入教学内容和方法选择中。其次,教师应不断丰富自身的数学文化知识储备,深入研究中国数学的历史、文化背景以及数学家的事迹等,以便能在课堂上自然融入这些内容,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文化素养。最后,教师应勇于尝试和运用创新的教学方法,如项目式学习、情境教学等,以更生动、有趣的方式展现数学文化,增强学生的学习体验。
然而,文化自信的融入不仅仅依靠教师的努力,还需要学生的积极参与和自主学习。教师可以通过引入与数学知识相关的传统文化元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地去探索、去理解这些文化元素背后的深层含义。例如,在学习几何图形时,教师可以引入中国古典智力游戏,如七巧板、九连环和华容道等,鼓励学生通过动手实践来体验中国古人对于数学和美学的独特理解。
(三)强化初中学生文化自信培养评价
过程性评价能够深入学生的学习过程,捕捉他们在探索、思考和创新中的闪光点,而这些正是文化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学生解题思路、讨论交流、实践操作等各方面的细致观察,教师不仅能够评价学生的数学技能,更能洞察他们对数学思想方法、数学历史和文化的理解与运用。反馈作为过程性评价的延伸,为学生提供了及时且具体的指导。当学生在数学学习中遇到困惑或挑战时,教师的及时反馈能够引导他们调整策略、深化理解,从而增强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这种在问题解决中不断提升的文化素养,正是文化自信在数学教学中的体现。它鼓励学生以开放的心态面对数学,欣赏数学的美,体验数学的力量,进而激发他们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自豪感。
(乔爱梅,肥城市白云山学校,山东 泰安 271699)
参考文献:
林小红.文化自信视域下数学文化渗透策略研究.教育评论,2022(12):152156.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1.
韩东.有效链接 思辨理解 感悟深化——中华优秀传统数学文化融入数学教学的思考与实践.新教师,2023(2):5051,58.
中共中央,国务院.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人民日报,20201014(1).
黄素珍.基于文化自信培养的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分析.试题与研究,2023(36):155157.
责任编辑:刘源
读者热线:02767863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