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生自我探究的一个案例

2024-06-10张晓东王志和

中学数学杂志(高中版) 2024年3期
关键词:提出问题

张晓东 王志和

【摘要】

学生主动提出问题并进行自我探究,终于使问题得以解决.教师及时给予肯定和赞赏,从而引起多位同学的探究热情,并得到统一的简洁解决方法.整个案例实施过程中,教师不失时机地进行总结和演讲,使得学生群情激昂、思维专注,从而得到两点启示.

【关键词】提出问题;解法探究;简洁证明

1  探究起源

高三复习到解析几何综合题的时候,一天两位学生找到笔者,说他们有一个惊奇的发现,接着拿出一道例题和一道作业题,即引例1和引例2.

图1

引例1  过椭圆x24+y23=1上一点P(1,32)作两条直线

与椭圆的另一个交点分别是A,B,若PA,PB的斜率和是

0,求证直线AB的斜率是定值.

答案:直线AB的斜率是定值12.解法略.

图2

引例2  过抛物线y2=x上一点P(1,1)作两条直线与

抛物线的另一个交点分别是A,B,若PA,PB的斜率和是

0,求证直线AB的斜率是定值.

答案:直线AB的斜率是定值-12.解法略.

两位同学说:“我们证明了,对于双曲线,也有这样题

目.”他们拿出本子,把双曲线的题目和作法给我看,两位

学生很激动.出于鼓励他们好好学习的想法,我也表现出

激动的神情,并在第二天上课时表扬了这两位同学善于总

结、努力钻研的精神.

这天晚上自修课,这两位同学又到办公室找到我,说

他们又有新的发现:在如上述引例中椭圆、双曲线、抛物线的

题目中,过点P的曲线切线的斜率与直线

AB的斜率之和也是0,根据这个结论,因为过点P的曲线

切线的斜率容易求出,就可以预知直线AB的斜率.

我显示出格外的新奇,我跟两位同学说,我还没想过有

这样的结论,你们太了不起了!但这只是一种猜测,能否有

一般的结论,还要证明.这件事老师就委托你们完成,如果

有好的成果,我们在教室靠门口的展示窗上展出.

2  探究过程

第二天,两位学生得到定理1及其证明.

定理1  A,B,C,D是抛物线y2=2px(p>0)上横坐标互不相同的四点,若kAB+kCD=0,kAC+kBD=0,kAD+kBC=0中有一个等式成立,则另两个等式也成立(其中kAB表示直线AB的斜率,其余的表示意义相同).

证明  不妨设kAB+kCD=0且直线AB與直线CD交于点P,并设P(x0,y0),A(x1,y1),B(x2,y2),C(x3,y3),D(x4,y4),由已知和抛物线特征,可知四边形ABCD各边及对角线所在直线的斜率都存在且都不为0,可设直线AB方程是x-x0=m(y-y0),与抛物线方程y2=2px联立,得y2-2mpy+2mpy0-2px0=0,

则y1+y2=2mp.

因为kAB+kCD=0,可设直线CD方程为x-x0=-m(y-y0),

同样可得到y3+y4=-2mp.

因而得y1+y2=-(y3+y4),此式可变为y1+y3=-(y2+y4),也可以变为

y1+y4=-(y2+y3).

kAC=y3-y1x3-x1=y3-y1y232p-y212p,即kAC=2py1+y3,同理kBD=2py2+y4,所以得到

kAC+kBD=0;同样,kAD+kBC=0.

当点A,D,P重合时(如图3),便是引例2的猜测情况.

图3

但类似于椭圆和双曲线的结论,两位同学却陷入僵局,用两个晚自修时间抽空演算,也没有实现突破.但巧合的是,第三天拓展内容,笔者给学生介绍了下面的结论1,主要是为学生对解析几何问题减少计算量提供一个途径,而且近几年的高考题和各地模拟题解答中可以多次用到这个结论[2],没想到竟意外的为他们成功解决问题提供了助推器.

结论1  设A(acosθ1,bsinθ1),B(acosθ2,bsinθ2)是椭圆x2a2+y2b2=1(a>b>0)上的不同两点,ti=tanθi2(i=1,2),当A,B都不是左顶点时,过两点A,B的直线方程是

b(1-t1t2)x+a(t1+t2)y=ab(1+t1t2).

当a=b时椭圆变成圆,结论也成立;b>a>0时这个结论亦成立.

经过两个同学思维碰撞,他们终于茅塞顿开,他们得到定理2及其证明.

定理2  已知椭圆:x2a2+y2b2=1(a>b>0)上有横坐标互不相同的四点A,B,C,D,若kAB+kCD=0,kAC+kBD=0,kAD+kBC=0这三个等式中有一个等式成立,则另两个等式也成立.

图4

证明不妨设kAB+kCD=0.当A,B,C,D中有一个点是左顶点时,不妨设B是左顶点,可知四边形ABCD是等腰梯形,此时命题成立.以下设A,B,C,D中没有点是左顶点.设A(acos θ1,bsin θ1),B(acos θ2,bsin θ2),C(acos θ3,bsin θ3),

D(acos θ4,bsin θ4),ti=tan θi2(i=1,2,3,4),则

直线AB方程是b(1-t1t2)x+a(t1+t2)y=ab(1+t1t2),

直线CD方程是b(1-t3t4)x+a(t3+t4)y=ab(1+t3t4),

所以,kAB=-ba·1-t1t2t1+t2,kCD=-ba·1-t3t4t3+t4,

因为kAB+kCD=0,即1-t1t2t1+t2+1-t3t4t3+t4=0.①

整理得,(t1+t2+t3+t4)-(t1t2t3+t1t2t4+t1t3t4+t2t3t4)=0.②

可以看出,②式是关于t1,t2,t3,t4的轮换对称式.

在t1,t2,t3,t4中任取不同的两个数,可得形如1-t1t2t1+t2的式子共有C24=6个,两两配对,即可得形如①式的等式有三个,亦即②式除能变形为①式外,还有如下两种变形:

1-t1t3t1+t3+1-t2t4t2+t4=0以及1-t1t4t1+t4+1-t2t3t2+t3=0.

于是由kAB+kCD=0可得kAC+kBD=0以及kAD+kBC=0.

于是定理2得证.

为了证明双曲线的类似结论,他们证明了如下结论2.

结论2  设A(asecθ1,btanθ1),B(asecθ2,btanθ2)是双曲线x2a2-y2b2=1(a>0,b>0)

上的不同两点,ti=tan θi2(i=1,2),当A,B都不是左顶点时,过两点A,B的直线方程是

b(1+t1t2)x-a(t1+t2)y=ab(1-t1t2).

证明方法见文献[2].

由此得定理3.

定理3  已知双曲线:x2a2-y2b2=1(a>0,b>0)上有横坐标互不相同的四点A,B,C,D,若kAB+kCD=0,kAC+kBD=0,kAD+kBC=0这三个等式中,有一个成立,则另两个也成立.

证明方法与定理2一样,此处略.

笔者把这两位同学的研究结果张贴在展览窗,并给予赞赏.两位同学得到了其他同学的热烈掌声,因而让他们信受鼓舞.这件事对他们两人来说,可能会铭记终身,也可能对他们学业发展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三个定理的统一简洁证明

第二天上数学课,在讲桌的醒目处放着一页纸,赫然写着:《三个定理的统一简洁证明——曲线系方法的运用》.这是一位被称为数学“学霸”的同学的杰作.

原来昨天晚上在展览窗展出的文稿,引起了几位同学的兴趣,他们仔细阅读品位,感觉证明太费周折,于是他们开始思考问题能否有更好的解决方案,最后由一位同学用建立曲线系的方法,给出了三个定理的统一证明,以下先以椭圆情形为例.

证明  设直线AB:y=kABx+b1,直线CD:y=kCDx+b2,直线AC:y=kACx+b3,直线BD:y=kBDx+b4.现在我们在已知kAB+kCD=0的情况下,来证明:kAC+kBD=0及kAD+kBC=0.

分别把两直线AB,CD及两直线AC,BD看成是二次曲线,椭圆经过以上两条曲线的交点,可设:

(y-kABx-b1)(y-kCDx-b2)+λ(y-kACx-b3)(y-kBDx-b4)=μ(x2a2+y2b2-1),

比较y2项系数得1+λ=μb2.

比较xy项系数,得-kAB-kCD+λ(-kAC-kBD)=0,

即-(kAB+kCD)=λ(kAC+kBD).③

若λ=0,由1+λ=μb2得μ=b2,由曲线系的构成,可知此时椭圆可以表示为两条直线AB,CD,不可能,于是λ≠0.这样,由③式可知:若kAB+kCD=0,则kAC+kBD=0.

若分别把两直线AB,CD及两直线AD,BC看成是二次曲线,椭圆经过这两条曲线的交点,用建立曲线系的方法,同样可得若kAB+kCD=0,则kAC+kBD=0.

综上可知命题成立.

用一模一样的方法,可证定理1和定理3.

教师感叹:原来千回百转的证明,经这样寥寥几笔就大功告成,真是神来之笔!妙!妙!著名数学家美籍华人张益唐先生推进了孪生素数猜想,把“无限”变到了“7000万”,而陶哲轩等数学家进一步推进,已经把7000万变成了246.数学需要猜想,需要创造,更需要简化和再创造,以让更多人阅读和理解.更期待同学们以后在数学上、在科学上有成就,有创造,为祖国的建设和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同学们神采奕奕,意气风发,有的同学甚至把拳头握紧并往下一挥,以表示加油的意思.3  两点启示

第一,把握学生创新创意的机会,及时鼓励、激励、诱导,让创新的种子深植于学生的心灵深处,形成质疑、解惑、反思、总结的好习惯,为以后学业发展提供动力源泉.习惯成自然,不失时机的扶植学生创新的火花,学生形成乐于思考、不断进取的思维品格,将受益终身.

第二,带着问题听课,带着问题学习可能是解决问题的很好机会.笔者提供的结论1目的是当直线点斜式方程使用难以为继的时候,可以用椭圆上两点确定的直线的双参数方程,而且这种双参数方程在解答问题中很好用[2],目的是为学有余地的同学登高望远.其他同学可能是就事论事,想着如何在解题中运用这个结论,而我们的两位同学是在寻机解决他们提出的猜想,一些蛛丝马迹都可能引爆他们思维的火花,笔者无意中提供的工具,成为他们思维导火索的燃点,灵感惊现.言者无意,听者有心.“折磨”他们两天的猜想终于得到解决,他们激动的心情是任何词语都难以形容的.这也许是科学发现的一种经历:带着问题学习,带着问题思考,寻芳采猎,艰苦跋涉,不经意间可能有意想不到的收獲.

经查证,文献[1]中最后的命题15、命题16就是这里的定理2、定理3,文[1]未写出证明过程.这里由学生自行猜测出结论,引起多个同学的探究热情,学生自发地拓展了知识视野(如曲线系的方法等),并给出简单证明,甚是难得.教师的鼓励和趁机的激情演讲,为学生荡舟学海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杨苍洲.圆锥曲线的一组优美定值[J].中学数学研究,2011(12):32-34.

[2]  王妍雯,王志和.三角换元辟蹊径,直线方程换新装[J].中学数学杂志,2024(01):49-52.

作者简介张晓东(1983—),男,中学高级教师,硕士;区名教师,区学科中心组成员;在市区级教学比赛、论文比赛中多次获奖;研究方向为高中数学教学,发表论文数篇.

王志和(1962—),男,上海市特教师,正高级教师,上海市园丁奖获得者;主要研究高中数学教育教学和数学文化,辅导的学生参加数学竞赛多人次获奖,发表文章130余篇.

猜你喜欢

提出问题
论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能力的培养策略
素描教学中“问题教学法”的应用
课堂五环节中如何引导学生提出问题
中考中笔试考查“提出问题”能力的探索实践
高中生物教学中渗透提出问题技能训练初探
初中生“提出数学问题”的现状与对策
浅谈“数学‘问题解决’有效性研究”
把语文课上的话语权还给学生
基于能力培养的数学问题意识探究
丰盈“经历”,生长“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