渐进式“再发现”:融思维发展于解题活动
2024-06-10张良江
张良江
摘 要:数学教学是发展思维的教学,好比要在游泳实践中学会游泳一样,笔者力主学会思考、发展思维也应在思维实践和思维活动中才能得到落实.解题活动作为数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对发展思维具有无可替代的承载作用.因此教师应十分重视在解题过程中,就如何寻求解题思路给予示范与引导,让思维活动具体化,使之看得见、抓得住.
关键词:数学教学;学会思考;发展思维
数学教学是数学思维的教学,是数学学科独特育人功能之所在,思维的教学需要贯穿于数学教学的全过程.作为数学教学的内容之一的解题教学,更是培养和提升数学思维的重要途径.解题教学中,教师应努力创造条件使解题活动成为思维活动的再现.对于解题思路的分析、探求与形成,学生应在教师的指导下主动地探寻与获取.本文试以一道几何题多解思路的探求为例,力呈笔者的教学主张——渐进式“再发现”:在思维实践中学会思考,在思维实践中发展思维,请同行指正.
1 原题呈现及分析
1.1 原题呈现
已知矩形ABCD中(BC>CD),点M在BC上,BM=CD,点N在CD上,且DN=CM,DM与BN交于点P,则DM∶BN=( ).
A. 3∶2
B. 1∶2
C. 2∶3
D. 2∶5
1.2 思路分析
思考1:矩形ABCD的各边长均未知,长宽比例也不确定,我们可以由此推断该题的结论与矩形边长无关,因此可以考虑给边长及相关线段赋值、设元,通过计算来寻求解答.
思考2:题中条件“BM=CD”“DN=CM”为构造全等提供了可能,于是“平移、旋转、对称”等手段值得一试.
思考3:选项中“1∶2”“3∶2”等选项暗示我们,题图中可能隐藏着特殊角(30°、45°、60°等),以此为突破口,构造等腰直角三角形或含30°的直角三角形,也可能是问题求解的新方向.
2 解法探求及评析
2.1 测量、验证法
解法1 题中并无相关数值,先以尺规作图的方式较准确地画出符合题意的图形,分别测量出线段DM与BN的长度,近似地计算出比值粗略地进行验证(注:2≈1.414,3≈1.732,5≈2.236).故选B.
评析与反思:当然,此解法中采用的画图、测量、计算、验证的方法缺乏科学的严谨性.但是,在部分有已知选项的选择题中,由于有答案的导向,在不易引起混淆的情形下,不妨一用.
2.2
定量赋值法
延续解法1的思路,由于不同学生所画矩形ABCD的形状、大小不尽相同(长宽尺寸以及长宽比例),但最终均可验证出正确结果,这无疑在启示我们,题中DM∶BN的值与矩形ABCD的边长大小以及长宽比例无关.因此,对相关线段的长度赋以数值,则新解法便呼之欲出.
解法2 如图1,设DN=CM=1,BM=CD=2,则BC=3,CN=1,由勾股定理可得DM=5,BN=10.故DM∶BN=5∶10=1∶2.
评析与反思:毫无疑问,对线段赋值的方式肯定不是唯一的.如图2,设DN=CM=3,BM=CD=4,则BC=7,CN=1,由勾股定理可得DM=5,BN=52.故DM∶BN=5∶52=1∶2.
2.3
一般赋值法
由解法2带来的启示,DM∶BN的值与矩形ABCD的长宽尺寸以及长宽比例无关,所以可以将解法2中的所赋数值更进一步地一般化,使解题过程更加具有逻辑严谨性.
解法3 如图1,设BM=CD=a,DN=CM=b,则BC=a+b,CN=a-b,由勾股定理可得DM=a2+b2,BN=(a+b)2+(a-b)2=2(a2+b2)=2·a2+b2.故DM∶BN=a2+b2∶(2·a2+b2)=1∶2.
评析与反思:矩形中有“天然”的直角,通过一般化的赋值,应用勾股定理求出相关线段的值,再求比值,显得直接而明了.勾股定理为几何问题代数化提供了便利.
2.4 平移法
DM∶BN的值为1∶2,这似乎在暗示我们,DM与BN应该可以构成一个等腰直角三角形的直角边与斜边.由此考虑适当改变DM与BN的位置,使二者具有同一端点,以期形成等腰直角三角形,从而促使问题的解决.而改变线段位置的方法通常有平移、旋转与轴对称等.
2.4.1 平移线段DM
解法4 如图3,平移DM至NQ,连接MQ,BQ,则四边形NDMQ是平行四边形,得MQ∥DN,MQ=DN=CM,易证△BMQ≌△DCM,所以BQ=DM=NQ,且∠1=∠2,∠3=∠4,再由∠2+∠4=90°得∠1+∠3=90°,即∠BQN=90°,△BNQ为等腰直角三角形,所以DM∶BN=NQ∶BN=1∶2.
解法5 如图4,平移MD至BQ,连接QN,则四边形DMBQ是平行四边形,于是BQ瘙綊DM,DQ瘙綊BM,所以AQ=CM=DN.易证△ABQ≌△CDM≌△DQN,所以NQ=BQ=DM,且∠1=∠3,∠2=∠4,再由∠3+∠4=90°,得∠2+∠3=90°,即∠BQN=90°,△BNQ为等腰直角三角形,所以DM∶BN=BQ∶BN=1∶2.
评析与反思:平移DM,使其与BN具有公共端点,是出于“将DM,BN分别作为等腰直角三角形的腰与底边”的考虑,有一种“生米煮成熟饭”的味道.從某种意义上讲,该问题本身也会为解题思路的形成提供方向性的指引.
2.4.2 平移线段BN
解法6 如图5,平移NB至DQ,连接QM,则四边形DNBQ是平行四边形,于是NB瘙綊DQ,BQ瘙綊DN,于是BQ=CM,易证△BMQ≌△CDM,所以MQ=MD,类同解法5,易得∠DMQ=90°,即△DMQ为等腰直角三角形,所以DM∶BN=DM∶DQ=1∶2.
图5
图6
解法7 如图6,平移BN至MQ,连接DQ,NQ,则四边形BMQN是平行四边形,得MQ瘙綊BN,NQ瘙綊BM,所以NQ=CD.易证△DNQ≌△MCD,DQ=DM,如前易证∠MDQ=90°,即△DMQ为等腰直角三角形,所以DM∶BN=DQ∶MQ=1∶2.
评析与反思:与解法4、解法5类似,平移BN与平移DM有异曲同工之妙,选择平移哪条线段只是参照物选择的不同而已.
2.5 旋转法
2.5.1 绕点D旋转线段DM
解法8 如图7,将线段DM绕点D顺时针旋转90°至DQ,连接MQ,作QF⊥BC于点F,交AD于点E,则△DMQ为等腰直角三角形,易证△DEQ≌△DCM,所以DE=DC,QE=CM=DN.所以QF=QE+EF=DN+CD=CM+BM=BC,易得CN=FM,可证△QFM≌△BCN,所以QM=BN,所以DM∶BN=DQ∶QM=1∶2.
2.5.2 绕点M旋转线段DM
解法9 如图8,将线段DM绕点M顺时针旋转90°至MQ,连接DQ,作QF⊥AD分别交AD,BC的延长线于点F、E,则△DMQ为等腰直角三角形,易知ME=CD,QE=CM.再由CM=DN可得CE=CN=DF,又FQ=FE+EQ=CD+CM=BM+CM=BC,于是△DFQ≌△NCB,所以DQ=BN.所以DM∶BN=DM∶DQ=1∶2.
評析与反思:将DM绕点D(或M)旋转90°,构造了等腰直角三角形,再设法证明该三角形的斜边与BN相等,是这两种构造法的思考源头.无疑,旋转为思路的探求及解法的形成起到了铺路、架桥的作用.
3 探求感悟
波利亚有一句脍炙人口的名言:“掌握数学就是意味着善于解题.”可见解题对于数学学习的重要性.除了通过解题实践来消化基础知识之外,更重要的是通过解题实践来提升思维能力,形成和发展数学核心素养.那么,如何引导学生科学地思考,让学生主动地探索,使多解思路自然形成呢?
3.1
善于辨认、回忆、预见,及时发现“老鼠尾巴”
问题的已知条件与未知的结论,像两个没有桥梁连接的小岛,而求解的过程,无疑就是为两座小岛之间架设有效便捷的桥梁.如何架设桥梁?多角度“辨认”、深层次“回忆”、合理“预见”.所谓“辨认”“回忆”“预见”,是指从条件(或结论)出发,辨识出其中是否有我们熟悉的名词、定义、场景等等,从而引导我们去“回忆”与之相关联的知识、原理与方法等.比如,本文的例中,由要求两条线段的比值,让我们想到“准确画图,度量验证”、利用勾股定理赋值计算;由题中“BM=CD,DN=CM”联想到构造全等;由“1∶2”“3∶2”等结论,想到可能存在特殊角,从而构造特殊三角形等等.“辨认”“回忆”“预见”三者是一个不可分割的、互为联动的整体.
奥林匹克数学竞赛最早发起人之一,苏联著名数学家塔尔塔克夫斯基教授曾打比方说:“寻找题解就是好像去抓藏在石堆里的老鼠.”可以“围绕石堆不停止地来回走动,并留心观察,看看什么地方露出老鼠尾巴没有.一旦发现老鼠的尾巴,你们就用手抓住它,并把老鼠从石堆里拖出来”[1].对条件与结论不断地揣摩、分析、挖掘的过程就是“围绕石堆不停地来回走动”的过程,不断地“辨认、回忆与预见”,就是“留心观察,及时发现老鼠尾巴并将其拖出石堆”,使问题得解的过程.
3.2 渐进地“再发现”,是实现自主探究的有效助推手段
好的解题思路不是凭空产生的.然而,好的解题思路也并非可遇不可求的.《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指出教学要使学生经历数学“再发现”的过程……逐步养成讲道理、有条理的思维习惯和理性精神.[2]数学课堂中,教师应以让学生经历数学“再发现”为基本原则,选择能引发学生思考的教学方式.何为能引发学生思考的方式?即以充分暴露师生思维活动中的微观过程为原则,以渐进的方式,提出具有逻辑连贯而又具有一定思维挑战性的问题,促使学生主动地“再发现”、主动地探究.
数学教学的核心价值,在于发展思维能力,提升素养.显然,思维能力的提升是在思维活动中逐步实现的.因此,我们不可将思维活动漂浮于云端,使其看不见、抓不住,而应将其转化为学生易于感知、易于模仿的问题形式直观地呈现出来,让他们思考有方向、思考有参照.这样,才能在游泳实践中学会游泳,在思维实践中发展思维能力、提升思维水平.
参考文献
[1] 罗增儒.数学解题学引论(第2版)[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