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城乡居民医保整合与农村老年人相对贫困风险的影响研究

2024-06-03李隆林周芯竹张强

新疆农垦经济 2024年5期
关键词:中介效应

李隆林 周芯竹 张强

摘要:文章基于可行能力理论视角,利用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CHARLS)2013年和2018年数据构造两期平衡面板数据,以贫困脆弱性衡量农村老年人相对贫困风险并运用PSM-DID模型和逐步中介模型实证研究了城乡居民医保整合对农村老年人相对贫困风险的影响与作用机制。研究发现,城乡居民医保整合显著降低了农村老年人相对贫困风险,使其将来陷入相对贫困的概率减少3.89%;异质性分析表明城乡居民医保整合对相对贫困风险的抑制效果在收入较高或遭受大病冲击的农村老年人群体中更好;机制检验表明改善储蓄和健康水平是城乡居民医保整合影响农村老年人相对贫困风险的重要渠道。基于此,文章围绕可行能力从加快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完善农村老年人相对贫困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适时调整老年人医保待遇等方面提出了政策建议。

关键词:医保整合;可行能力;相对贫困脆弱性;双重差分倾向得分匹配;中介效应

[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项目编号:19CSH044)。

[作者简介]李隆林(1999-),男,重庆忠县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共同富裕;周芯竹(1999-),女,江苏扬州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社会保障;张强(1981-),男,山东临沂人,博士,副教授,研究方向:社会保障。

一、引言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明确指出,要建立解决相对贫困的长效机制,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2020年我国历史性地消除了绝对贫困,开启了迈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新征程,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讲话中所强调的: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绝对贫困消除并不意味着我国反贫困事业的终结,而意味着进入了化解相对贫困风险、实现共同富裕的新阶段,即“后扶贫时代”??[1-2]。绝对贫困是指一个人的收入低于绝对贫困线而无法保证最低生活要求,而相对贫困是指一个人的生活状况低于社会平均生活水平的程度??[3-4]。自20世纪90年代中国逐渐建立起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并行的基本医疗保险制度以来,基本医疗保险对于提高群众健康水平、减轻就医负担发挥着积极作用,但城市与农村、职工与居民相割裂的医疗保险制度既不符合基本医疗保险基金筹资的效率要求也不符合城乡居民共同富裕的公平要求,制度整合成為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发展的必然要求。为使农村居民和城镇居民公平享有医疗保障权益、提高农村居民医疗保障水平,2016年,国务院印发《关于整合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意见》,逐步将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以下简称“城镇居民医保”)、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以下简称“新农合”)整合为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以下简称“居民医保”)。2020年,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完成了消除绝对贫困的艰巨任务。消除绝对贫困后,建立解决相对贫困的长效机制,防范化解相对贫困风险成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衔接乡村振兴的工作重心??[5]。因此,本文基于2013年和2018年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数据探究城乡居民医保整合对农村老年人相对贫困风险的影响及作用机制,分析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在建立防范、化解相对贫困的长效机制中所具备的作用。

二、文献综述

(一)相对贫困与城乡居民医保整合

有别于绝对贫困,相对贫困在贫困认知上具有较强的主观性,在贫困特征上具有明显的相对性?[6]。本质上,绝对贫困只是一个生理视角的概念,考察的是营养与生存之间的关系,而相对贫困则是带有社会视角观察贫困问题的一个概念?[7],相对贫困源于人际比较,其实质是收入分配等各方面存在的不平等?[8-9]。风险本意是指冒险和危险,从字面意义上来理解,风险是具有一定危险的可能性或者说是有可能发生危险、形成灾难,是尚未发生的灾难,因而,风险概念是一种可能性概念?[10]。因此,相对贫困风险并非是对家庭或个体当期贫困状态的测度,而是反映其预期贫困状态的概念,即家庭或个体在将来陷入相对贫困的可能性(或概率),测量这一可能性最为常用的方法是贫困脆弱性,世界银行将贫困脆弱性定义为:个人或家庭面临某些风险的可能并且由于遭遇风险而导致财富损失或生活质量下降到某一社会公认的水平之下的可能?[11]。

城镇居民医保与新农合整合为居民医保前,基本医疗保险在筹资、待遇、可及性方面都具有明显的城乡二元特征,引发了学界关于医保制度公平性的思考??[12-13]。在重庆、山东、广东等地先行先试的基础上,国务院于2016年出台了《关于整合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要求各地按照报销就高不就低、用药就宽不就窄、定点医院就多不就少的原则(以下简称“三原则”)和覆盖范围、筹资政策、保障待遇、医疗保险目录、定点管理、基金管理统一的要求(以下简称“六统一”)逐步推进城乡居民医保整合。仇雨临和张鹏飞?[14]?认为城乡居民医保整合促进了城乡居民的权利公平、制度公平和规则公平,是从全民医保迈向公平医保的关键一步;翟绍果和徐天舒??[15]?认为城乡居民医保整合有利于推动城乡融合,是社会保障制度对助推共同富裕的制度回应。

(二)基本医疗保险反贫困效果

基本医疗保险作为社会保障制度的主要内容之一,反贫困效果长期受到国内外学者关注??[16-17]。国外学者研究发现基本医疗保险可以降低灾难性医疗支出发生概率,减少家庭贫困发生率?[18]。国内学者也分别对新农合、城镇居民医保、居民医保的反贫困效果进行了较为丰富的研究,但由于不同医保制度的完善程度各异,针对不同医保制度反贫困效果的研究结论也存在较大差异?[19-21]?。

近年来,在扎实推进共同富裕的发展背景下,关注城乡居民医保整合反贫困效果的研究文献正在快速增加,现有研究虽然普遍赞同城乡居民医保整合提高了农村居民应对健康风险的能力?[22],能够降低贫困发生率??[23],但仍存在以下拓展空间:一是关于城乡居民医保整合对家庭贫困状态的影响多有讨论??[24],而鲜有关于城乡居民医保整合对个体贫困状态影响的研究,更遑论农村老年人个体。在扶贫实践中,空巢老人与孤寡老人占相当比例的农村老年人返贫致贫风险最高,在推动乡村振兴、实现共同富裕的征程中,农村老年人应该是重点关注的群体??[25]。二是对贫困状态的理解局限在当期贫困和绝对贫困?[26-27],而鲜有探究城乡居民医保整合对预期贫困和相对贫困影响的研究。

在巩固脱贫攻坚成果,衔接乡村振兴的背景下,一方面,反贫困工作重在事前监测预防,对贫困状态的测量理应从当期贫困过渡到预期贫困;另一方面,在已经消除绝对贫困的条件下,反贫困工作的目标主要是相对贫困的治理。因此,本文通过相对贫困脆弱性来测量农村老年人在将来陷入相对贫困的风险,聚焦于预期贫困状态和相对贫困。三是虽然城乡居民医保整合的反贫困效果被部分文献所认可??[28],但鲜有文献就其中的动力机制以学理与实证结合的方式展开深入研究。作为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成果之一,探究城乡居民医保整合对农村老年人相对贫困风险影响的动力机制有助于深化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与乡村振兴及共同富裕之间关系的研究,本文认为城乡居民医保整合的实质是通过基本医保制度变迁缩小城乡居民可行能力差距,因而可行能力理论是理解城乡居民医保整合对农村老年人相对贫困风险影响的较为贴切的理论视角。

基于上述文献梳理,本文的边际贡献可能在于:第一,聚焦于农村老年人个体而非现有文献普遍关注的家庭?,是对已有研究的深入。第二,关注预期贫困和相对贫困而非现有文献普遍关注的当期贫困和绝对贫困,以相对贫困脆弱性测量相对贫困风险,是对已有研究的补充。第三,基于可行能力视角构建城乡居民医保整合对农村老年人相对贫困风险影响的分析框架,是对已有研究视角的丰富。

三、理论框架与研究假设

贫困脆弱性是衡量个体贫困状态的指标,指个体在遭受意外冲击时,未来的收入或生活水平下降到某一社会公认水平之下的可能,反映了特定人口易受外部冲击而陷入贫困的倾向,贫困脆弱性的测算方式主要有期望效用脆弱性(VEU)、风险暴露脆弱性(VER)、预期贫困脆弱性(VEP)三种?[29]。VEU方法着重考察影响脆弱性的因素,且对所使用数据的时间跨度及频率要求较高;VER方法着重考察个体或家庭在冲击下如何选择消费使得效用最大化,常被用来估计事后的福利损失;VEP方法测量个人或家庭在将来陷入贫困的可能性,该方法利用可观测到的变量和冲击因素对收入进行回归以得到未来收入的表达式,在假设收入的对数服从正态分布的条件下,得到未来收入低于贫困线的概率,且该方法对数据的要求更低?[11,29]。因此,本文采用VEP方法测算农村老年人的相对贫困风险,即农村老年人在将來陷入相对贫困的可能性。

可行能力理论由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阿马蒂亚·森提出,是指一个人实现自己所珍视的生活的能力。收入水平是可行能力的重要内容但不是唯一内容,基于可行能力视角,无论绝对贫困还是相对贫困都可被理解为可行能力的剥夺?[30]?。结合本文研究对象举例来说,一般而言,农村老年人同与之年龄相仿、收入相近的城市老年人相比可行能力更低,原因在于农村老年人可能在医疗服务水平、受教育水平、生活水平等方面与城市老年人存在一定差距?[31-32]?。可行能力理论将贫困问题的本质定义为人的发展问题,深化了人们对贫困本质问题的理解,并指出人既是发展的目的也是发展的手段。在后脱贫时代,对于理解如何增进制度与个体在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建立解决相对贫困长效机制中的良性互动无疑具有借鉴意义。鉴于财富与健康是可行能力中较为重要的内容,且已有研究发现城乡居民医保整合具有减少医疗支出、促进消费在内的经济绩效和提高医疗服务利用、改善健康状况在内的健康绩效?[20-22,33],因此将可行能力分解为财富配置、健康水平两个方面分析城乡居民医保整合对农村老年人相对贫困风险的影响。图1是本文的理论分析框架图。

首先,城乡居民医保整合提升了农村老年人的医疗保障待遇。新农合在报销水平、药品目录、定点医院数量上均不及城镇居民医保,因此按照报销就高不就低、用药就宽不就窄、定点医院就多不就少的“三原则”进行城乡居民医保整合实际是将农村居民医疗保障待遇提升至与城镇居民相同的水平。在报销水平上,《意见》规定政策范围内的住院费用报销比例应维持在75%左右,同时逐步提高门诊报销水平?[14];在药品目录上,新农合药品目录种类为700~1 300种,整合后的居民医保为2 200种?[34];在定点医院数量上,由于将城镇居民医保与新农合的定点医疗机构全体纳入整合后的居民医保中,可供农村居民选择的定点医院数量也得到大幅增加??[14]。无论报销水平提高、药品目录扩大还是定点医院数量增加,都可综合理解为医疗保障待遇提升。保障待遇提升使得农村老年人获取优质医疗资源的成本降低,减轻了医疗支出对其他支出的挤出效应,为财富配置优化提供可能。

其次,城乡居民医保整合实现了城乡居民医保管理制度统一。新农合在覆盖范围、筹资政策、保障待遇、医疗保险目录、定点管理、基金管理等方面与城镇居民医保存在较大差别,按照“六统一”进行城乡居民医保整合后在相当程度上消弭了上述差别,实现了城乡管理制度统一。已有研究指出城乡居民医保整合实现了城乡基本居民医疗保险管理制度统一,具有提升农村老年人医疗服务利用水平?[33],促进城乡间医疗卫生资源配置均等化?[35]的作用,为健康水平改善提供可能。

基于上述分析,本文提出以下研究假说:

假说H1:城乡居民医保整合能显著降低农村老年人相对贫困风险。

假说H2:个体财富配置优化是城乡居民医保整合降低农村老年人相对贫困风险的作用机制之一。

假说H3:个体健康水平改善是城乡居民医保整合降低农村老年人相对贫困风险的作用机制之一。

四、数据、模型与变量

(一)数据来源

本文使用由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主持的中国健康与养老调查数据(CHARLS)。该数据涵盖全国28个省份,采用多阶段抽样和PPS抽样方法获得中国45岁以上中老年人家庭和个人的微观调查数据,目前共有2011年、2013年、2015年和2018年四期数据,本文选择2013年和2018年数据构造两期平衡面板数据。选择CHARLS数据的原因是:(1)契合本文的研究对象——农村老年人。该数据以45岁以上中老年人为对象,覆盖了450个村级单位约1.7万人,可满足本文的样本筛选需要。(2)满足本文对变量的选择需求。该数据包含了受访者的参保类型、健康、收入等诸多信息,能够满足本文的变量筛选需要。

具体数据处理过程如下:(1)删除2013年未参与新农合的样本,仅保留2013年参加新农合、2018年参加居民医保和2013年、2018年均参加新农合的样本。(2)删除60岁以下的样本。(3)删除关键变量缺失的样本。最终得到两期平衡面板,共5 194个观测样本。

(二)模型设定

1.双重差分

城乡居民医保整合创造了一个良好的准自然实验条件,使用双重差分模型(Difference-in-differences model, DID)可以估计城乡居民医保整合政策对农村老年人相对贫困风险所产生的政策效应。两期DID模型设定如下:

[ Yit=β0+β1treatit+β2periodit+β3did+β4controlit+εit]  (1)

在式(1)中,[Yit]为样本[i]在[t]时期的相对贫困脆弱性;[treatit]为实验组虚拟变量([treatit=1],实验组;[treatit=0],对照组);[periodit]为时间虚拟变量([periodit=1],政策冲击后;[periodit=0],政策冲击前);[did]为[treatit]与[periodit]的互动项,是實验组的政策效应;[controlit]为控制变量;[εit]为随机误差项。

2.双重差分倾向匹配模型

虽然DID模型能够控制内生性问题,但无法避免样本可能存在的自选择偏差。为控制样本自选择偏差,可使用双重差分倾向匹配模型(PSM-DID),确保因果推断的稳健。

首先进行倾向得分匹配(Propensity score matching, PSM)。PSM可最大限度地使实验组和对照组样本特征相似,从而控制组间差异。一般步骤是:第一,确定满足可忽略性假定的协变量,一般为式(1)中的控制变量。第二,使用Logit模型或Probit模型根据协变量计算样本参与城乡居民医保的概率,此概率即为倾向得分值。第三,选择不同匹配方法对倾向得分进行匹配。模型可设定为:

[Pi(X)=Pr(treati=1Xi)=F[f(Xi)]]       (2)

在式(2)中,[Xi]为协变量;[f(Xi)]为关于协变量的线性函数;[F[?]]表示Logit模型或者Probit模型,本文使用Logit模型。

然后在PSM的基础上进行DID。此时,在经过PSM匹配后的组进行DID,可更为准确地估计城乡居民医保整合对农村老年人贫困脆弱性的影响。模型可设定为:

[Ypsmit=β0+β1treatit+β2periodit]

[          +β3did+β4controlit+εit]                        (3)

(三)变量设置

1.相对贫困脆弱性测算

参照孙锐等?[36]人的研究,本文采用三阶段可行广义最小二乘法(FGLS)测算农村老年人的相对贫困脆弱性(VEP),如公式(4)所示。在公式(4)中,[VEPi,t]表示农村老年人个体[i]在当期的贫困脆弱性,其含义是老年人预期收入低于相对贫困线的概率。

[VEPi,t=Pr(Yi,t+1

农村老年人相对贫困脆弱性(VEP)计算的具体步骤如下:

首先,建立农村老年人的收入模型进行普通最小二乘估计(OLS)以得到反映收入波动的残差平方值,并将残差平方值的对数再次进行OLS回归,可建立模型(5)和模型(6)。其中,表示老年人年收入的对数,表示残差平方值的对数,表示影响农村老年人收入的影响因素,包括性别、年龄、年龄的平方、受教育水平、是否有配偶、是否退休、家庭规模、地区虚拟变量。

[lnYi=βXi+ei]                                                (5)

[lne2i=θXi+δi]                                                (6)

其次,使用OLS估计得到的拟合值构建权重进行可行广义最小二乘估计,得到对数收入的期望值与残差平方值的期望值:

[E(lnYi,t+1Xi,t)=Xi,tβFGLS]                             (7)

[V(lnYi,t+1Xi,t)=Xi,tθFGLS]                              (8)

最后,假设农村老年人的收入服从正态分布,并选择相对贫困线与贫困脆弱性阈值。

[  VEPi,t=Prob(lnYi,t

相對贫困线的选择具有一定主观性。国际上,通常对一个国家或地区采用城乡统一的相对贫困线,例如可支配收入中位数的40%作为相对贫困线??[21],但由于我国长期存在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使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较大,城镇与乡村居民不宜采取同一相对贫困线。因此,借鉴现有文献将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位数的30%设定为农村相对贫困线?[3],2013年相对贫困线为3 162.8元,2018年相对贫困线为4 013.4元(按照2013年不变价格进行折算)。贫困脆弱性阈值的选择基于研究目的而存在差异,参照张海洋和韩晓的研究??[37],本文设定贫困脆弱性阈值为0.29和0.5,以重点考察有较高相对贫困风险的农村老年人。0.29阈值表示农村老年人未来一年内陷入相对贫困的概率大于等于29%;0.5阈值表示农村老年人未来一年内陷入相对贫困的概念大于等于50%。经计算,在0.29阈值下,2013年和2018年分别有1 996个和1 166个样本在未来陷入相对贫困,分别占总样本的38.43%和22.45%;在0.5阈值下,2013年和2018年分别有1 020个和857个样本在未来陷入相对贫困,分别占总样本的19.64%和16.50%。

2.核心解释变量

本文核心解释变量为城乡居民医保整合政策。阿马蒂亚·森?[30]曾指出,医疗保健越普及,则越有可能使本会是穷人的人得到更好的机会去克服贫困,因为更好的医疗保健不仅能直接改善生活质量,同时也能提高获取收入并摆脱收入贫困的能力。因此,为分析城乡居民医保整合政策对农村老年人相对贫困风险的影响,根据式(1)构造如下虚拟变量:

实验组虚拟变量:完成参加两期调查,2013年参加新农合而2018年参加城乡居民医保的农村老年人为 “实验组”,赋值为1;2013年和2018年均参加新农合的农村老年人为“对照组”,赋值为0。

时间虚拟变量:2013年赋值为0;2018年赋值为1。

3.控制变量

贫困脆弱性理论?[11]表明影响个体贫困脆弱性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因此,为了确保估计的准确性,本文选择个体层面的年龄、性别、受教育水平、是否有配偶、是否参加、是否慢性病、是否领取养老金,家庭层面的子代经济支持作为控制变量,并对省份虚拟变量也进行了控制。

五、实证分析

(一)描述性统计

表1是本文所涉及变量的说明与描述性统计。VEP1是0.29阈值下的相对贫困脆弱性;VEP2是0.5阈值下的相对贫困脆弱性。可以发现无论是实验组还是对照组,VEP1均值都更高,这表明当贫困脆弱性阈值取0.29时,农村老年人相对贫困风险更大。此外,VEP1和VEP2从2013年到2018年都出现了不同幅度的下降,这表明我国的脱贫攻坚政策对农村老年人相对贫困风险具有抑制作用。值得注意的是,2013年与2018年的数据中,实验组的贫困脆弱性均值都低于对照组,这说明样本数据可能存在自选择偏差,如实验组样本中患慢性病或身体残疾的占比本就低于对照组,又或者实验组样本中子代经济支持的平均值高于对照组,因此,还需要进一步进行实证分析。

(二)基准回归分析

表2汇报了使用DID模型关于城乡居民医保整合对农村老年人相对贫困风险影响的估计结果。DID是实验组虚拟变量和时间虚拟变量的交互项,表示城乡居民医保整合对实验组样本相对贫困风险的政策影响效应,是本文主要关注变量。在VEP1下,模型(1)未加入控制变量,模型(2)加入了控制变量,加入控制变量前后DID均显著为负,模型(2)的回归结果显示城乡居民医保整合使农村老年人未来陷入相对贫困的概率降低3.89%。在VEP2下,模型(3)未加入控制变量,模型(4)加入了控制变量,模型(4)的回归结果显示城乡居民医保整合使农村老年人未来陷入相对贫困的概率降低1.68%,但并不显著。综上,基准回归结果表明,在0.29阈值下城乡居民医保整合能够显著降低农村老年人的相对贫困风险,即在将来陷入相对贫困的概率。假说H1部分成立。

(三)稳健性检验

为消除样本可能存在的自选择偏差,确保基准回归结果的稳健性,使用PSM-DID进行稳健性检验。首先进行PSM,使用PSM的前提是样本满足共同支撑检验和平衡性假设。通过核密度图对倾向得分匹配结果进行共同支撑检验,图2展示了匹配前后的共同支撑域变化。可以发现经过匹配后实验组与对照组之间倾向得分的差距得以缩小,匹配后实验组与对照组倾向得分的核密度曲线基本重合,表明匹配结果好,共同支撑检验通过。本文选用近邻匹配(1∶6)、半径匹配、核匹配通过Logit函数进行倾向得分匹配。限于篇幅,仅以近邻匹配(1∶6)为例展示平衡性假设结果,表3是平衡性假设的检验结果,平衡性检验结果表明匹配后所有变量的标准化偏差绝对值都小于5%,且t检验结果的P值均大于0.1,接受实验组与对照组无系统差异的原假设,平衡性检验通过。其次选择匹配成功的样本进行PSM-DID,回归结果如表4所示。在近邻匹配、半径匹配、核匹配结果中,VEP1下的DID值在-0.0389附近变动,且均在1%的水平上显著;VEP2下的DID值均不显著。上述结果支持基准回归中0.29阈值下,城乡居民医保整合能够降低农村老年人相对贫困风险的研究结论。

(四)异质性分析

城乡居民医保整合对农村老年人相对贫困风险的影响在不同的农村老年人群体中可能存在差异,即异质性。因此,将全体样本按照收入中位数分为高收入样本和低收入样本,按照住院自费费用是否超过年收入的40%分为遭受大病冲击分为受大病冲击和未受到大病冲击样本,并使用PSM-DID进行分样本回归分析。表5、表6分别汇报了VEP1和VEP2下城乡居民医保整合对不同农村老年人群体相对贫困风险的影响。

表5的结果表明,在0.29阈值下,城乡居民医保整合对农村老年人相对贫困风险的影响存在显著差异。第一,在按收入分组时,城乡居民医保整合对农村老年人相对贫困风险的抑制作用在高收入组更强。在按照收入分组的情况下,城乡居民医保整合能使低收入农村老年人未来陷入相对贫困的概率降低2.31%,使高收入农村老年人未来陷入相对贫困的概率降低4.95%。第二,在按是否遭受大病冲击分组时,城乡居民医保整合对农村老年人相对贫困风险的抑制作用在遭受大病冲击组更强。城乡居民医保整合使遭受大病冲击的农村老年人未来陷入相对贫困的概率降低了8.14%,使未遭受大病冲击的农村老年人未来陷入相对贫困的概率降低2.20%。表6的结果表明,在0.5阈值下,城乡居民医保整合仅对低收入农村老年人相对贫困风险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而对其他农村老年人的相对贫困性无显著影响。

综上,异质性分析表明城乡居民医保整合对不同收入状况、是否遭受大病冲击的农村老年人相对贫困风险的影响存在差异。当贫困阈值为0.29时,城乡居民医保整合能显著降低农村老年人的相对贫困风险,且对遭受大病冲击的老年人群体的相对贫困风险降低效应最大,说明城乡居民医保整合能够较好地防范由于灾难性医疗支出造成的相对贫困,具有医保防贫效果;将贫困阈值提高到0.5时,城乡居民医保整合仅能减少低收入农村老年人的相对贫困脆弱性,这表明城乡居民医保整合虽然对防止农村老年人未来陷入相对贫困起到了一定预防效果,但其防范、化解相对贫困的功能仍有增强空间。

六、机制分析

理论分析表明,城乡居民医保整合通过增强可行能力降低农村老年人相对贫困风险,可行能力的基本内容包括财富与健康。基于此,主要选取消费、储蓄代表个体财富配置优化情况,大病冲击、自评健康、CES-D来代表个体健康改善情况,并对所选变量缺失值使用线性插值法进行填补,参考温忠麟等人??[38]的逐步中介方法使用双重差分固定效应模型进行中介机制验证。研究发现,储蓄、自评健康在城乡医疗整合对农村老年人相对贫困风险的影响中起到部分中介作用,即城乡居民医保整合对农村老年人相对贫困风险的抑制作用部分地通过优化个体财富配置(增加储蓄)、改善个体健康状况(自评健康)实现,假说H2、H3成立。

机制分析结果如表7所示。表7中列(1)(2)是财富配置机制的验证过程,以储蓄为机制变量,在列(1)中,城乡居民医保整合增加农村老年人储蓄1.2个百分点,且在10%的水平上显著,将储蓄作为机制变量加入列(2)后,储蓄对农村老年人相对贫困风险具有显著的抑制效应,但城乡居民医保整合对老年人相对贫困风险的影响效应在数值和显著性上均出现下降,表明储蓄在城乡居民医保整合影响农村老年人相对贫困风险的过程中发挥着部分中介作用,是作用机制之一。表7中列(3)和列(4)是健康水平机制的验证过程,以自评健康为机制变量,在列(3)中,城乡居民医保整合增进农村老年人自评健康水平2.47个百分点,且在1%的水平上显著,将自评健康作为机制变量加入列(4)后,自评健康对农村老年人相对贫困风险具有显著抑制作用,但城乡居民医保整合对农村老年人相对贫困风险的影响效应在数值和显著性上均出現下降,表明自评健康在城乡居民医保整合影响农村老年人相对贫困风险的过程中发挥着部分中介作用,是作用机制之一。因此,改善财富配置和健康水平是城乡居民医保整合影响农村老年人相对贫困风险的主要机制。

七、结论与建议

(一)主要结论

本文基于可行能力的理论视角实证研究了城乡居民医保整合对农村老年人相对贫困风险的影响及动力机制。研究发现:第一,城乡居民医保整合能显著降低农村老年人相对贫困风险。在控制样本的自选择偏误后发现城乡居民医保整合使农村老年人相对贫困风险降低了3.89%,该结论在替换多种倾向得分匹配方法后依然稳健。第二,城乡居民医保整合能够防止因病致贫,但其效果仍有增强空间。在异质性分析中,当相对贫困脆弱性阈值为0.29时,城乡居民医保整合对农村老年人相对贫困风险的抑制作用在遭受大病冲击组强于未遭受大病冲击组;当相对贫困脆弱性阈值为0.5时,城乡居民医保整合对农村老年人相对贫困风险的抑制作用仅在低收入组显著,在不同阈值下的异质性差异表明城乡居民医保整合具有防止因病导致相对贫困的政策效果,但针对低收入群体相对贫困风险的抑制作用仍存在增强空间。第三,城乡居民医保整合抑制农村老年人相对贫困风险的主要机制是改善财富配置和健康水平,即增进农村老年人的可行能力。具体而言,城乡居民医保整合通过增加储蓄、改善健康降低农村老年人相对贫困风险,但机制分析同时表明还存在其他未被本文发现的影响路径。作为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成果之一,上述围绕城乡居民医保整合与农村老年人相对贫困风险的研究结论表明: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可以实现城乡居民包括社会保障权在内的社会权益的实质平等,从而激发农村居民巩固脱贫攻坚成果,解决相对贫困的内生动力和实践能力,有助于建立防范、化解相对贫困的长效机制。

(二)政策建议

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建立解决相对贫困的长效机制,结合本文研究结论提出如下建议:

第一,加快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增强农村居民可行能力。在消除绝对贫困后,基本公共服务应当逐渐从兜底转向增能,以教育和医疗为代表的基本公共服务能够有效提升相对贫困群体的发展能力,激活其创造幸福生活的内生动力和实践能力。而基本公共服务权利享有的不平衡、不充分造成了基本公共服务的城乡二元特征,农村居民享有基本公共服务权利不充分导致发展能力不足,从而加重城乡居民间的收入差距。因此,为缩小城乡居民间的收入差距,防范相对贫困风险,应当加快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以基本公共服务赋能农村居民创新幸福生活。以城乡居民医保整合为例,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可以从待遇和管理两方面着手,在待遇上,补齐农村居民待遇短板,确保城乡居民待遇一致;在管理上,统筹城乡管理体制,避免城乡基本公共服务管理过程中规则繁杂化和管理二元化。

第二,完善农村老年人相对贫困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对高相对贫困风险农村老年人进行转移支付以增强财富可行能力。防范、化解相对贫困,重在提前干预,因此,对贫困状态的测量应及时从当期贫困过渡至预期贫困,可将贫困脆弱性概率融入贫困动态监测系统中,以增强相对贫困风险的前瞻性观测,针对高脆弱性群体做到提前发现、及时帮扶。包括转移支付在内的财富是可行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对于高相对贫困风险农村老年人,在及时分析风险来源的同时,可以通过临时补贴的方法减轻其陷入相对贫困的风险。

第三,适时调整农村老年人医保待遇,增强农村老年人健康可行能力。健康水平是城乡居民医保整合影响农村老年人相对贫困风险的主要渠道之一,而完善的医疗保障可有效改善其健康水平,抑制相对贫困风险。因此,对于老年人的医保待遇应当适时调整,以符合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特别是大病医疗保险,应当对老年人的待遇有所倾斜。此外,对于老年人易患的慢性病,应通过增加病种保障范围、提高门诊报销比例等方式,切实增强健康状况欠佳者抵御疾病风险的能力,降低因疾病冲击而陷入相对贫困,甚至绝对贫困贫的情况。

参考文献:

[[1]张海霞,杨浩,庄天慧.共同富裕进程中的农村相对贫困治理[J].改革,2022(10):78-90.

[2]张等文,陶苞朵.以相对贫困治理推进共同富裕的作用机理与现实进路[J].求实,2023(05):59-71,111.

[3]汪三贵,孙俊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后中国的相对贫困标准、测量与瞄准——基于2018年中国住户调查数据的分析[J].中国农村经济,2021(03):2-23.

[4]徐亚东,张应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学理阐释:基于资源配置视角[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23(04):1-13.

[5]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N].人民日报,2023-03-16(005).

[6]姜晓萍,郑时彦.借鉴与超越:中国相对贫困话语体系的理论源流与内涵转换[J].社会科学研究,2022(04):1-12.

[7]李棉管,岳经纶.相对贫困与治理的长效机制:从理论到政策[J].社会学研究,2020,35(06):67-90,24.

[8]汪三贵,曾小溪.后2020贫困问题初探[J].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20(02):7-13,89.

[9]李莹,于学霆,李帆.中国相对贫困标准界定与规模测算[J].中国农村经济,2021,(01):31-48.

[10]周战超.当代西方风险社会理论引述[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3(03):53-59.

[11]蒋丽丽.贫困脆弱性理论与政策研究新进展[J].经济学动态,2017(06):96-108.

[12]申曙光,彭浩然.全民医保的实现路径——基于公平视角的思考[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9,23(02):18-23.

[13]叶蓓,蔡娟.城乡医疗保障碎片化及解决思路——以武汉市为例[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14,31(04):248-251.

[14]仇雨临,张鹏飞.从“全民医保”到“公平医保”:中国城乡居民医保制度整合的现状评估与路径分析[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44(02):128-138.

[15]翟绍果,徐天舒.从城乡统筹到助推共同富裕:社会保障的现实挑战、制度逻辑与渐进路径[J].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23,27(02):80-89.

[16]刘远立,饶克勤,胡善联.因病致贫与农村健康保障[J].中国卫生经济,2002(05):11-14.

[17]ARYEETEY G,WESTENENG J,SPAAN E,et al.Can health insurance protect against out-of-pocket and catastrophic expenditures and also support poverty reduction?evidence from ghanas national health insurance scheme[J].International Journal for Equity in Health,2016,15(1):116.

[18]KARAN A,YIP W,MAHAL A.Extending health insurance to the poor in India:an impact evaluation of rashtriya swasthya bima yojana on out of pocket spending for healthcare[J].Social Science & Medicine,2017,181:83-92.

[19]齐良书.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减贫、增收和再分配效果研究[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11,28(08):35-52.

[20]顾鑫,周延,张旭.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制度的反贫困效果研究[J].江西财经大学学报,2021,(02):66-79.

[21]汪子昂,樂章. 医疗保险缓解城市老年人相对贫困的效果研究——基于CHFS(2019)数据的实证分析[J].新疆农垦经济,2022(11):83-92.

[22]郭庆,吴忠.城乡居民医保制度统筹会产生促健防贫效用?——基于PSM-DID方法的研究[J].中国卫生政策研究,2020,13(07):7-14.

[23]李華,李志鹏.城乡居民医保整合缓解农村因病致贫了吗[J].现代经济探讨,2021(07):31-39.

[24]徐晓红,甘洁宇.基本医疗保障对居民贫困脆弱性的影响研究[J].财政科学,2023(02):58-75.

[25]林瑜胜.“贫困沉淀”与农村老年人反贫困制度构建[J].山东社会科学,2019(12):96-100.

[26]杨晓玮,闫菊娥,钱玉燕,等.基本医疗保险制度背景下城乡居民因病致贫发生影响因素研究[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21,38(04):269-272.

[27]刘俐,邓晶,于雪,等.相对贫困视域下医疗保障对农村中老年人群因病支出型贫困的减贫效果分析[J]. 中国卫生政策研究,2021,14(05):59-65.

[28]郑超,王新军,孙强.城乡医保统筹政策、健康风险冲击与精准扶贫绩效研究[J].公共管理学报,2022,19(01):146-158,176.

[29]谢玉梅,丁凤霞.基于贫困脆弱性视角下的就业扶贫影响效应研究[J].上海财经大学学报,2019,21(03):18-32.

[30]阿马蒂亚·森.以自由看待发展[M].任赜,于真,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

[31]梁伟军,焦丽丽.能力贫困视阈下农村脱贫人口发展能力提升研究[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06):99-109.

[32]严明义,甘娟娟.能力视角下我国城乡居民相对贫困比较研究[J].管理学刊,2023,36(03):1-18.

[33]顾海.统筹城乡医保制度、与收入相关的医疗服务利用和健康不平等[J].社会科学辑刊,2019(02):88-97.

[34]封进,陈昕欣,胡博.效率与公平统一的医疗保险水平——来自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制度整合的证据[J]. 经济研究,2022,57(06):154-172.

[35]雷咸胜. 城乡居民医保制度整合提升了农村参保居民的公平感吗?[J].中国卫生政策研究,2020,13(01):24-30.

[36]孙锐,张林,蔡承智.“灵丹妙药”还是“雪上加霜”?数字普惠金融对农户家庭贫困脆弱性的影响研究[J]. 新疆农垦经济,2023,(06):47-58.

[37]张海洋,韩晓.数字金融的减贫效应研究——基于贫困脆弱性视角[J].金融评论,2021,13(06):57-77,119.

[38]温忠麟,方杰,谢晋艳,等.国内中介效应的方法学研究[J].心理科学进展,2022,30(08):1692-1702.

责任编辑:李黎

引用格式:

李隆林,周芯竹,张强.城乡居民医保整合与农村老年人相对贫困风险的影响研究[J].新疆农垦经济,2024(05):66-77.

Research on the Impact of Integration of Medical Insurance for Urban and Rural Residents and the Relative Poverty Risk of Rural Elderly People

Li Longlin  Zhou Xinzhu   Zhang Qiang

(School of Management, Shanghai University of Engineering and Technology, Shanghai 201620, China)

Abstract: Based on the perspective of feasible ability theory, this article constructs two periods of balanced panel data using the China Health and Retirement Tracking Survey (CHARLS) data from 2013 and 2018. The relative poverty risk of rural elderly is measured by poverty vulnerability, and the PSM-DID model and stepwise mediation model are used to empirically study the impact and mechanism of urban-rural resident medical insurance integration on the relative poverty risk of rural elderly. Research has found that the integration of medical insurance for urban and rural residents significantly reduces the relative poverty risk of rural elderly people, reducing their probability of falling into relative poverty in the future by 3.89%; heterogeneity analysis shows that the integration of medical insurance for urban and rural residents has a better inhibitory effect on relative poverty risk in rural elderly populations with higher incomes or those affected by major diseases; mechanism testing shows that improving savings and health levels is an important channel for the integration of medical insurance for urban and rural residents to affect the relative poverty risk of rural elderly people. Based on this, the article proposes policy recommendations around feasible capabilities, such as accelerating the equalization of basic public services between urban and rural areas, improving the dynamic monitoring and assistance mechanism for relative poverty among rural elderly, and timely adjusting the medical insurance benefits for the elderly.

Key words: integration of medical insurance; feasible ability; relative poverty vulnerability; double difference propensity score matching; mediating effect

猜你喜欢

中介效应
学习动机对大学生学习投入的影响:人际互动的中介效应
高职学生依恋、自我接纳与心理健康的关系
职高生家庭教养方式、社会支持与一般自我效能感的关系研究
情绪智力、情绪调节对锻炼投入的影响:一个中介效应模型
留守初中生看护人教养方式对问题行为的影响:自控能力的中介作用
消费者需求对企业创新采纳的影响:基于企业吸收能力的中介效应
品牌依恋在品牌认同与品牌迷之间的中介效应研究
职业成长与员工敬业度
创新协同度、区域创新绩效与自主品牌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