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来主义》对驳论文的写作启示
2024-06-03周玉
周玉
摘 要 鲁迅《拿来主义》一文对学生写作驳论文有多方面的启示,诸如开篇提出批驳靶子时可从行为表现与本质特点入手,批驳对方观点可以采用欲抑先扬、实例、类比、归谬法,正面阐述自己的观点可以采用对比、比喻法,先反后正多角度论述。借助这样的方法,能使行文结构逻辑严谨、论证充分有力。
关键词 《拿来主义》 驳论文 写作启示
鲁迅先生的《拿来主义》是一篇典型的驳论文,对学生写作驳论文有很好的启示借鉴作用。
1931年9月18日,日本驻中国东北地区的关东军突然袭击沈阳,以武力侵占东北,史称“九·一八”事变。此后的中国陷入半殖民半封建的黑暗境地,一方面是日本帝国主义军事侵略中国,英美帝国主义在政治、经济、文化艺术方面侵害、腐蚀中国;一方面是蒋介石反动政府依附英美帝国主义,出卖政治、经济权益,在文化艺术方面取悦讨好帝国主义,奉行“送去主义”。一时间,国人对待外来文化遗产问题产生了严重的混乱观点,有人主张照单全收,有人主张全盘否定。在这种思想混乱的背景下,为了揭露帝国主义的侵略野心和国民党反动派的卖国罪行,阐明正确对待中外文化遗产的观点,鲁迅于1934年6月4日写了《拿来主义》。
鲁迅遵循驳论文的常规写法,首先树立批驳的靶子。批驳的对象是什么呢?作者开篇写了“闭关主义”与“送去主义”两个对象。之所以从“闭关主义”写起,一方面是因为“闭关主义”由来已久,根深蒂固且顽固不化,“一向”一词表达出作者对清政府长期奉行闭关自守、自大封闭政策的痛心与愤恨;一方面是因为“送去主义”由“闭关主义”演化而来,二者有传承关系、历史渊源。所以从“闭关主义”写起,但因为“闭关主义”的危害显而易见,令国人痛苦憋屈难忘,只是一笔带过,重点要批驳“送去主义”。
研读第一段可以发现,作者开篇树立批驳靶子的方法很有讲究,那就是着眼“送去主义”的行为表现与本质特点。“送去主义”到底有怎样的行为表现呢?作者不作详细叙述和描写,只是点到即止,一是“先送”古董到巴黎去展览,二是几位“大师”到欧洲各国展览“几张古画和新画”,三是“还要送”梅兰芳到苏联去催进“象征主义”、到欧洲传道。“送去主义”有怎样的本质特点呢?一方面作者交代了“送去主义”产生的原因——“给枪炮打破了大门”“碰了一串钉子”,用形象化的语言,以借代和比喻的修辞手法呈现“闭关主义”产生的严重后果、给国家造成的深重灾难。国民党反动政府由清政府的“闭关主义”走向“送去主义”,由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什么”都是“送去主义”了,自然暗含卑躬屈膝送白银、送土地、送主权了,这就揭露出国民党反动政府腐败无能、彻头彻尾的卖国本质。另一方面,作者剖析了“送去主义”者的心态,送一批古董去展览,几位大师“捧”几张古画和新画在欧洲各国一路的挂过去,这样送去便是“发扬国光”,就是“象征主义”催进了。其实,象征主义是19世纪末叶在法国兴起的文艺流派,20世纪30年代已在苏联没落。文中作者用“捧”“挂”“催进”“传道”等词形象而辛辣地讽刺了国民党反动政府自大虚荣、自欺欺人、崇洋媚外、甘为奴才的丑恶嘴脸。作者虽然在第一段只是树立批驳的靶子,但在“捧”“挂”“催进”“算得”“进步”等词语中流露出了对“送去主义”鄙夷不屑、嘲讽批判的态度。因为高度概括了“送去主义”的行为表现,揭露了“送去主义”的本质特点,尽管还没有批驳,但已让读者对“送去主义”产生了厌恶、摒弃心理,从而与作者共情。这种着眼行为表现与本质特点树立批驳靶子的写法值得学习借鉴。
在第一段引出“送去主义”的论题之后,第二段提出针锋相对的观点“拿来”,到此算是扣题。既然作者从“闭关主义”写起,引出“送去主义”,那么,“拿来主义”的观点要想立住脚,就要将“送去主义”的观點驳倒批透。
第三段作者批驳“送去主义”的方式很特别,不是一上来就直接否定对方观点,不用许多大道理来批判对方观点的错误,而是用“当然”作转折,先承认对方观点的合理性。说送出去“也不算坏事情,一者见得丰富,二者见得大度”。这样不至于对方神经紧绷,情绪激动,这样就很自然地消除了对方的对抗心理,为接下来的论述营造了相对缓和的气氛。作者这种先肯定对方、为接下来的批判作不露声色的准备的写法,就是欲擒故纵、欲抑先扬。在此基础上,举出尼采“只是给与”的实例,似乎为“送去主义”找到了同类,显示其合理性。接下来以“然而”作陡然的转折,以尼采“发了疯”的结局暗示尼采自命不凡、狂妄自大,最终落得一个神经错乱的下场,也是咎由自取。这让“送去主义”论调者揽镜自照,立此存照,无可辩驳。批驳“送去主义”可以有很多角度,但作者只从“送去主义”危害的角度去批驳;说危害,作者不讲多方面的大道理,只从实例入手,自诩“光热无穷,只是给与”的尼采落得“发了疯”的可悲下场,证明“送去主义”论调的错误。进而以尼采类比中国,以产量丰富的煤为例,尼采“只是给与”,结局是“发了疯”,同样,中国“只是给与”的结局将是子孙无煤可用,每当佳节大典“只好磕头贺喜”,向别人乞讨残羹冷炙。后世子孙这种悲惨屈辱的结局自然有力证明了“送去主义”论调的荒谬。这样,作者不驳论点,也不驳论证方法,而以欲抑先扬、实例、类比、归谬的方法从结局的悲惨上驳斥论点,形象鲜明而简洁有力地驳斥“送去主义”的荒谬错误,这种批驳方法值得借鉴运用。
说到无煤可用之后子孙乞讨奖赏的话题,作者就此延伸一笔,在第四段辨析这种奖赏不是“抛来”,而是“抛给”,说得冠冕些是“送来”。毕竟面对帝国主义的“嗟来之食”,挺不起腰来的国民党反动政府没有选择权,只能谄媚地接受。这就一针见血地揭示出帝国主义与国民党反动政府之间的主仆关系,揭露帝国主义对外压迫、侵略的本质。第六段陈述国人被“送来”的东西“吓怕了”,连清醒的青年们也“对于洋货发生了恐怖”的现实,从动机与结果上进一步揭露帝国主义“送来”的侵略性、非正当性,自然有力地批判了“送来主义”。
接下来,作者鲜明亮出对待外国文化的“拿来主义”立场,提出“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的主张。作者正面论述自己的主张,采用先反后正的方法,用举实例、作比喻的方式先说三种错误的做法,一是孱头“徘徊不敢走进门”不敢占有,二是昏蛋“放一把火烧光”盲目排斥,三是废物“大吸剩下的鸦片”全盘继承。然后提出正确的做法,即“占有,挑选”。作者以设喻的方法将中外文化遗产比喻为“大宅子”,“鱼翅”比喻文化遗产中的精华,需“吃掉”;“鸦片”比喻文化遗产中精华与糟粕并存的东西,可利用有益的部分;“烟枪、烟灯、姨太太”比喻文化遗产中的糟粕,需“毁掉”。作者用生活化的实例和比喻的方法正反论述自己的观点,能够化抽象为具体,化深奥为浅显,形象生动,易于读者理解和接受,这种立论方法值得学习运用。
文章第十段是对全文的总结,论述了文化遗产中继承与创新的关系。强调“拿来”的三种正确做法“或使用,或存放,或毁灭”,只有在“占有,挑选”的基础上有选择地继承,才能有所创新。最后期待国人能够“沉着,勇猛,有辨别,不自私”,积极“拿来”,自会开创新局面。
《拿来主义》一文对敌论的提出方式与批驳方法、正面提出并论述自己观点的方法以及语言运用上都很有特色,用心学习体会,在驳论文写作实践中加以运用,这能够增强批驳的针对性、严谨性、战斗性,能够增强论证的生动性、趣味性、艺术性。
[作者通联:江苏省宿迁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