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王安石思维与论证的不足
2024-06-03郝娟娟
郝娟娟
摘 要 《答司马谏议书》作为一篇经典的驳论文有许多地方值得学习和借鉴。然而,在批判性阅读视角下可以发现王安石在思维和论证技巧上存在不足,如概念模糊、批驳缺乏针对性和目标性,思维缺乏深刻性、周密性等。正视这些问题有助于更客观地认识王安石的思想本质。
关键词 批判性阅读 不足 思维 论证
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被编在统编高中语文必修下册第八单元,《教师教学用书》对该文评价极高,认为其“是一篇典范的驳论型政论文”。如果我们超越对王安石和《教師教学用书》编者等权威的盲从,仔细阅读这篇文章,并结合司马光《与王介甫书》等其他作品分析,就会发现这篇文章在论证语言的运用、论证方式的选择,甚至作者的思维上都存在明显的不足。
一、思维的起点:概念清晰,避免语言模糊,防止论证迷雾
概念是构建判断和论证的基础要素。如果概念内涵模糊、外延不明,就容易导致思维混乱。董毓指出:“在论证中,如果关键词语模糊,我们将无法理解其意义和适用范围,这将使论证变得模糊不清。”在《答司马谏议书》中,论证失范的显著表现是概念模糊,如“朝廷”“有司”“先王”“邪说”“壬人”“众”等。这些概念表面上看似具体,实际上却抽象而模糊,作者可能清楚其指代对象,但读者不完全清楚,会有困惑;从不同角度看,这些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可能存在较大差异。
比如,“先王”的外延究竟指代什么?“先王之政”具体内涵是什么?虽然王安石的语言高度凝练而概括,但这造成了意义的不确定性和理解的困难。司马光在《与王介甫第三书》中对此进行了猜测:“介甫所谓先王之政者,岂非泉府赊贷之事乎?”司马光猜测“先王之政”的具体内涵还有一处:“此乃桑弘羊欺汉武帝之言,司马迁书之,以讥武帝之不明耳。”在这里,“泉府赊贷”指的是周朝的一项国家货币借贷政策;后一句是指汉武帝时桑弘羊进行的国家资本财政改革。从司马光的猜测来看,王安石“先王”的表述确实存在令读者困惑的问题。对此,我们可以从《上仁宗皇帝言事书》中寻找答案:“然臣以谓今之失,患在不法先王之政者,以谓当法其意而已。夫二帝、三王,相去盖千有余载……法其意,则吾所改易更革,不至乎倾骇天下之耳目,嚣天下之口,而固已合乎先王之政矣。”
在此上书中,“先王”指的是尧、舜、夏禹、商汤、周文王等古代统治者,但这种引用似乎只是为了避免引起社会不安,缺乏具体的政策和主张。这样的口号虽然能避免引起公愤,但却无法构建有力的论证,缺乏说服力。
举例来说,“壬人”的解释为“善于巧言献媚、不行正道的人”,尽管解释明确,但在王安石的判断标准中,是否支持变法成为判定是否为“壬人”的关键。这与司马光等人的理解产生分歧,违背了论证语言要实现“意义一致性”的基本准则。
概念的含义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对论证的理解和判断。例如,“先王”和“壬人”等词汇若没有清晰、一致的理解,就会导致对论证的理解偏差甚至误解。因此,在论证中,词语应有具体所指,抽象概念要有具体的对应物,概括要有具体的实例。只有在概念明晰的基础上进行论证,才能确保理解的一致性,增强论证的力度和信度。王安石使用了晦涩、空洞或容易产生误解的语言,无意中减弱了论证的力度,使说服力不足,难以令人信服。
二、论证技巧:有力的批驳要深入对方的立论基础
在《答司马谏议书》中,王安石采用了演绎推理法,构建了严密的逻辑结构。然而,他在批驳司马光的观点时却未充分考虑对方的立论基础,显得有自说自话的嫌疑。
驳论文要在批驳中击中对方观点的“要害”,只有准确把握对方的立论基础,方能深入挖掘对方的谬误之处,并给予准确有力的批驳。王安石在未充分了解司马光的“义利之辩”观点的情况下,以“名实之辩”为出发点,进行先立后破的论证,使得他的批驳缺乏针对性和目标性。
司马光主张重义轻利,侧重从义利之辩的角度阐发他的观点,甚至主张舍利取义。王安石在批驳时忽视了这一立论基础,采用了不同的论证方向。这是否可行,值得深入分析。我们可以借鉴鲁迅的驳论文写作技巧对此进行分析。鲁迅在批驳时注重挖掘对方立论基础的谬误、漏洞,经过对对方立论基础的深入分析挖掘,逐一攻破,击中敌论的要害。鲁迅的驳论文写作技巧启示我们,只有深入理解对方的观点,找准对方的立论基础、论证重点,才能进行有针对性、有力度的批驳。我们来看看鲁迅几篇经典的驳论文是如何对准敌论进行批驳的。
在《答司马谏议书》中,王安石采用“名实之辩”对阵司马光的“义利之辩”,虽然表现出强烈的论辩气势,但这两者之间并不构成直接的矛盾或反对关系。为此,王安石可以通过两种方法,提升辩驳的力度:
第一种方法是解构对方观点,阐释共存可能性。王安石可以直接攻击司马光观点的错误之处,同时阐释“名实”与“义利”并存的可能性、可行性和必要性。通过深入论述这两者并非绝对对立,而是可以融合的,以展现对方观点的不足,从而增强辩驳的说服力。
第二种方法是运用归谬法,揭示错误观点的后果。王安石可以先承认司马光观点的某些正确性,然后推演出由这种观点可能导致的荒谬后果。这种方式旨在从对方的立场出发,揭示其观点的漏洞和不合理之处,从而达到击溃对方观点的目的。
为提升论证的针对性和说服力,王安石应集中讨论与对方观点产生的分歧,而非仅仅注重对自己观点的论证。这样的辩证思维可以更好地揭示两方观点之间的真正矛盾,使得《答司马谏议书》一文的辩驳更深刻,更有说服力。
三、思维品质:批判性要建立在思维深刻、周密的基础上
王安石在《答司马谏议书》中表现出批判性思维特征,但也显露出思维品质上的一些瑕疵。
王安石强调批判性思维的重要性,认为史书不可能完全客观,主张读史时要保持批判精神。在《读孟尝君传》中,他质疑对孟尝君的过高评价,认为孟尝君只是“鸡鸣狗盗之雄耳”。然而,在《答司马谏议书》中,面对司马光的保守理念,王安石虽表现出一定的批判意识,却缺乏深刻性与严谨性。
王安石在批驳他人观点时,过于专注于捍卫自身立场,缺乏对自身观点的深刻审视。真正的批判性思维应是客观、全方位的,既能理性审视他人观点,也能对自身观点进行深刻反思和严谨表达。王安石在这方面显然存在不足,未能展现出思维的深刻性、宽阔性与周密性特征。
要成为强大的批判性思维者,不仅要有发现他人观点谬误的眼光、挑战权威观点的勇氣,更要有修正自我观点的勇气、论证自我观点的客观理性。只有通过对自我偏见和成见的不断发现、纠正,才能在辩论中展现出更高深度与广度的思辨水平。
司马光在《与王介甫书》和《与王介甫第二书》中陈述了一系列客观事实,如王安石只愿听取变法的赞美,对反对声音不予容忍以及不承认变法队伍中存在侵夺官吏职权、骚扰百姓的情况。这些观点基本属实,但王安石在《答司马谏议书》中未对这些事实进行分析和辩证思考,而是全盘否定了所有反对变法者的观点,这是一种“因人废言”的偏执,不符合批判性思维的理性精神。
批判性思维者应该具备审慎分析的能力,对不同观点进行辩证思考。王安石未能进行实证探究,未能分辨事实的是非,而是采用了全盘否定的态度,这在批判性思维中是不可取的。他应关注不同观点之间的本质区别,结合具体事实进行辩证分析,以理服人,以情感人,令对方真正信服才行。
此外,开放宽容的心态也是批判性思维者应具备的品质。王安石未能保持开放宽容的心态,过于自信,未能真正践行“刀刃向内”的原则。他应主动反省自身思想的偏执,寻找自身可能存在的缺失,而不是一味地全盘否定反对者的观点。在辩论过程中,理性宽容至关重要。王安石在《答司马谏议书》中未能展现出温和宽容,未能在和谐的氛围中进行理性辩论。批判性思维者应避免讽刺和冒犯他人,尊重对手,这是驳论文写作的基本原则。
李之亮评价王安石具有以自我为绝对主体的独立意识,既有“英雄气概”又过于刚愎自用。这在一定程度上是客观公允的。王安石在批驳司马光的观点时,确实表现出一种自信而独立的思想倾向,显露出坚持己见的偏执。当然,司马光《与王介甫书》中的观点虽有可取之处,但同样存在问题,需要加以批判性分析。
阅读《答司马谏议书》,要着重理解王安石对司马光观点的敏锐把握及逐一批驳的方式。学习的目的不在于破坏,而在于建设。尽管王安石文章中有论证失范和思维偏颇的不足,但他在对司马光的批驳中展现出的论证能力、改革勇气和“不量敌之众寡”的斗争精神都是值得学习的。阅读本文,我们应以批判性思维为基础,既要客观评价其中的优点和问题,又要通过建设性的思考,为学生提供更深层次的学习体验。
在《答司马谏议书》中,王安石通过批判性思维对司马光的观点进行了有力的辩驳。本文的分析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论证技巧、思维品质和对司马光观点的批判。首先,论证技巧方面,王安石在文中采用演绎推理法,从“名实”出发,论证自己变法的合理性。然而,其论证过程中存在问题,如未充分考虑司马光的立论基础,导致论证缺乏针对性和目标性。通过对鲁迅的经典驳论文进行对比分析,指出了改进的可能路径,强调批驳建立在具体、明确概念上的必要性。其次,思维品质方面,王安石展现了批判性思维的特征。然而,他对待反对意见显得弱势,未能完全做到理性温和,缺乏对自身观点的深刻反思。因此批判性思维要具有开放心态,要冷静审视不同意见,周密深刻论证自我观点,力求以理服人。最后,对司马光的观点不能全盘否定,要以客观理性的态度在肯定的基础上进行有理有据的分析批判。王安石在《答司马谏议书》中未能充分区分和辩证分析这些观点,全面否定,批判过于绝对。因此,对待不同观点应保持客观公正立场,避免“因人废言”,更不能搞人身攻击。
本文基于批判性阅读视角,深入分析《答司马谏议书》中存在的论证技巧、思维品质和对反对意见的处理等方面的问题,意在引导学生学会客观理性运用批判性思维,避免出现王安石在批驳他人观点时存在的思维与论证不足的问题。
[作者通联:山东滨州市博兴第二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