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托核心问题 构建有效对话
2024-05-17黄露岚
黄露岚
[摘 要] 问题的优劣直接影响小学数学对话教学的效果。文章以“分数的意义”为例,尝试以核心问题为依托,开展教师、学生、自身、文本之间的多维对话,构建课前、课中和课后的有效对话,实现构建知识、发展能力、完善自我的目标,优化小学数学对话教学。
[关键词] 核心问题;有效对话;对话教学
纵观传统的小学数学对话教学,教师注重师生的课堂对话,对话形式主义太浓,“对不对”“是不是”“有没有听懂”等低质量的问题充斥课堂,看似热闹非凡,实则失去了问题应有的价值。问题作为小学数学对话教学的动力和引擎,是启学引思、导学引教的有效载体,它的优劣直接影响课堂质量的优劣。过于程序化和制度化的对话问题,不利于学生思维的发展。
笔者以“分数的意义”一课为例,以核心问题为载体和依托,基于学生,立足教材,通过文本、教师、学生、自身之间的多维交流,构建课前、课中和课后的有效对话,直指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重难点、困惑点、生长点。笔者依托核心问题,构建小学数学对话教学模型(见图1),调动学生参与数学学习活动的积极性,触发学生有深度的思考,提升学生思维品质,培养学生数学素养。
一、课前提炼核心问题,构建知识,点燃对话
1. 师本对话,设置统领的核心问题,把握对话起点
教师作为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引导者,应清楚教学的重难点。但是教师肤浅的、机械的引导往往导致对话的起点出现偏颇和对话教学深度不够,且缺少数学味。
课前,教师应主动与文本对话,认真解读《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相关要求:在初步认识分数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在具体情境中理解分数的意义和感悟计数单位。笔者对比各种版本教材后,围绕重难点,设置“什么是分数的意义”为本节课的统领性核心问题,并以此提纲挈领地辐射和统摄其他教学内容,依次解决“表示什么意义”“什么是单位‘1”“概括分数的意义”“运用分数的意义”等问题,挖掘文本的深度与广度,酌取精要,整合教学资源,丰富教学结构,建立起知识的内部关联,使整堂课有骨架,不囿于原有的数学教材,从而把握对话的起点。
比如,教学单位“1”时,笔者课前设置预习任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渗透整体的概念。
教学片段1
师:观察图2,想一想,每幅图可以用哪个数字表示?
图2
生1:5(根手指)、3(根香蕉)、7(个人)、1(筐橘子)。
生2:都可以用1表示。
师:你是怎么想的?
生2:1只手、1串香蕉、1群小朋友、1筐橘子。
师:嗯,这个1真是神通广大。我们上课的内容也和这个1息息相关。大家要像刚才这样,多角度辩证地观察和学習,不仅能发现很多有趣的知识,还能快速掌握新知识。
在学生理解单位“1”后,教师再次抛出问题,让学生在思考讨论中认识分数单位,进一步理解分数的意义。
教学片段2
师:回过头来思考一下,我们课前看到的那些图,都能看作单位“1”。那你能从中看到哪些分数?分别表示什么?
生3:,5根手指看作单位“1”,表示2根手指,2个。
生4:,3根香蕉看作单位“1”,表示1根香蕉,1个。
生5:,7个小朋友看作单位“1”,表示4个小女生,4个。
师:像这样,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1份叫作它的分数单位。
2. 生本对话,寻找导学的核心问题,启动对话引擎
作为学习的主体,学生应是有效对话的核心。学生的潜力是无限的,教师不能认为学生看不懂课本,只能听教师讲解。相反,学生凭借强烈的好奇心,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去感悟、思考与探索,不断地思考、询问、理解,从而形成新知;学生通过对新知与旧知的有效整合,厘清文本结构,对文本进行加工与重组,形成自己特有的知识框架,落实预习任务。
课前,学生主动与文本对话,寻找新旧知识的矛盾点,带着问题“已经初步认识了分数,为什么还要学习分数,分数有什么意义”进行预习。利用具有导学功能的核心问题“表示什么意义”,学生用自己的思维逻辑和知识体系,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表示出:有的学生把1个圆片平均分成4份,把1张长方形纸平均分成4份,其中的1份就表示;有的学生把4个苹果平均分成4份,把4个圆片平均分成4份,把12根小棒平均分成4份,其中的1份就是;有的学生把1条线段平均分成4份,其中的1份就表示。
学生通过观察和对比图形,思考图形、数量虽然不一样,却能表示的原因,逐步探索出解决问题的方式,提出自己的问题与见解,为后续数学课堂的有效对话奠定了基础。学生在具有导学功能的核心问题引导下深度预习,初步构建知识结构,结合课堂上教师的引导,启动对话引擎,这样的教学远比“灌输式教学”更有意义。
二、课中聚焦核心问题,发展能力,深入对话
1. 师生对话,问在关键处,助推对话深度
在新课改背景下,传统的“讲述—倾听、提问—被提问”等师生关系不再被认可,课堂不再是教师的“一言堂”。新课改背景下的课堂以师生对话为媒介完成教学任务,师生对话关系是建立在尊重、平等、和谐的基础上进行的有效对话。教师作为倾听者、引导者、合作者,与学生在课堂上碰撞出思维的火花,让学生感受发现知识奥秘的喜悦,启迪学生的创造力;同时,教师要对有个体差异的学生设计不同的问题以及学习方法,让学生充分认识自己。
课中师生对话时,教师不仅教会学生知识,更重要的是教给学生学习数学的方法,即数学化思维。基于核心问题,教师在重难点、疑惑点、关联点等数学关键处鼓励学生大胆发言,让学生主动与教师进行思维与情感的碰撞:由重难点明白是什么?从疑惑点明白为什么是?围绕关联点明白有什么用?让学生在和谐的对话氛围中学好数学。
比如,在学生自主探究,多元表征表示出后,教师提出问题,让学生观察异同点。通过数形结合的方法,引导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理解的意义,并认识单位“1”。
教学片段3
师:同学们真厉害,用各种方式表示了,你们同意吗?见图3,观察这些作品,思考:它们有什么共同点呢?有什么不同点?
生6:都是把物体平均分成4份,表示其中的1份,都可以用表示。
生7:平均分的物体不同。
师(追问):分别把什么平均分成4份?
生6:1个圆、1个正方形、1条线段、4个苹果、12根小棒……
师:是的,在数学上,我们把1个物体、一些物体或者1个计量单位,看成一个整体进行平均分,这个整体用自然数1表示,通常叫作单位 “1”。
教师在核心问题的关键处开展教学调度,通过师生深度对话,让学生学会学习的关键方法,学会对问题进行抽象、推理、思考,关注数学知识的深度,轻松应对层次不同、深度不同的学习问题,有效助推对话的深度。
比如,认识了的意义后,教师创设拿棋子的情境,以4人小组为单位,在学生讨论各种情况后,教师及时抛出问题,让学生在对话中理解分数的意义。
教学片段4
师:看,黄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个信封,里面藏着一些棋子。如果黄老师想拿出棋子总数的,猜一猜,要拿出几个?棋子总数是多少?先独立思考,再和4人小组的成员交流。
师:谁来说一说你的想法?
生8:拿出2个,棋子总数是8个。
生9:拿出3个,棋子总数是12个。
生10:拿出6个,棋子总数是24个。
师:揭晓答案了。黄老师拿出了几个?棋子总数应该是几个?
生11:拿出5个,棋子总数是20个。
师:嗯,有点奇怪。黄老师让大家拿出,怎么有的拿出2个,有的拿出3个,有的拿出5个呢?这是为什么?
生12:棋子总数不一样。可能是8个,可能是12个,也有可能是20个。
师:看来,平均分的份数一样,都是4,表示的份数也一样,都是1份,就可以用同一个分数表示。但是总数不同,表示的这个单位“1”不一样,每1份的数量就跟着不同。
2. 生生对话,问到生长处,拓宽对话广度
教育是生本教育,也是生命的教育。课堂是学生学习发生的地方,但是传统的小学数学教学课堂注重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相影响,忽视了学生与学生间的有效互动。学生不能自主参与学习,会影响自身创造性思维的发展,使对话教学的课堂效益不尽如人意。
课中生生对话时,不同的学生对于不同的问题有着不同的见解。教师要依托核心问题,创设良好的生生互动环境,由浅入深,采用分小组合作、辩论赛等灵活的教学手段,在生长处激发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对话,让学生带着问题与思考在讨论、交流中撞击出思维的火花,激励学生深入思考,拓展对话的广度,促进学生相互成长。在课堂对话中发现问题,教师要及时“顺水推舟”,把问题推给学生,让学生合作探究,拓宽生生互动对话的广度,体会知识的内在联系与本质内容,这样对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造能力、团结合作能力等都有不可估量的促进作用。
比如,教师出示20个棋子,把20个棋子看作单位“1”,让学生通过圈一圈、写一写表示不同分数后,再通过小组合作,在交流讨论、对比分析中概括出分数的意义。
教学片段5
师:大家对有了充分的认识,当我们把这20个棋子看作单位“1”时,你只能看到吗?你还能看到哪些分数?
学生圈一圈、写一写,上台汇报分数,教师根据汇报情况记录和完善表格(如图4)。
师:棋子个数相同,为什么可以用不同的分数表示呢?
生13:平均分的份数不一样,表示这样的几份不一样。
师:仔细观察这个表格,你发现了什么?
生13:分母表示把单位1平均分成的份数。
生14:分子表示需要这样的几份的数。
师:通过刚才的研究,我们创造并认识了很多分数。谁能结合这个表格说一说每个分数表示什么意义?
生15:表示把单位“1”平均分成4份,表示这样的3份,就是。
学生根据表格说其他分数的意义。
师:谁能用一句话概括分数的意义是什么吗?
生16: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这样的1份或者几份都可以用分数来表示。
三、课后优化核心问题,完善自我,升华对话
1. 教师与自身对话,反思改进,提升对话素养
课后,教师要及时回顾教学过程,分析问题,不断反思优化:如何更精准地围绕重难点提炼核心问题,通过预习让学生明白是什么?如何更合时宜地借助疑惑点聚焦核心问题,通过互动对话让学生明白为什么是?如何更巧妙地利用关联点优化核心问题,通过反思让学生明白有什么用?教师要不断提高自我调节能力,依托核心问题,实现与过去、现在、理想中的自己之间的对话,明确要如何发现问题、优化问题、促进对话、改进教学。教师要带着明确的目标以及通过不断反思改进,提升学生对话素养和促进自己的专业成长。
2. 学生与自身对话,总结分析,提高对话能力
荷兰教育家弗赖登塔尔认为:“反思是数学思维活动的核心和动力。”由于学生学习能力的差异,每一个学生在课堂上的收获不一样。课后,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开展自我对话、自主总结、自主思考和探究,及时内化课堂所学的知识。学生的总结与分析不仅要及时,还要体现阶段性,通过课时、单元、学期等阶段逐层加深印象,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
比如,教师层面的反思:“设计拿棋子的情境是否能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理解分数的意义?在表示2022年北京冬奥会中国金牌总数占中国奖牌总数几分之几时,如何更好地設问,让学生深刻理解此刻的分数是表示一个数还是部分与整体的关系,进而构建更完整的分数体系?”学生层面的反思:“本节课我学到了哪些新知识,有什么收获?在整个学习过程中,我是如何解决问题的?在小组学习中有哪些贡献?哪些地方可以回答得更好?”
苏格拉底认为:“教育是一个对话不断展开的过程,不是知者随便带动无知者,而是师生共同寻求真理。”依托核心问题,开展小学数学课堂师生与文本、师生与自身、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多维对话,无疑是师生共同寻求真理的过程。在这个对话过程中,基于核心问题,师生需要不断改变观念与习惯,积极构建良好的对话氛围,提高对话能力与素养,让小学数学对话教学由感性过渡到理性,增加对话教学的有效性、高效性、实效性,发挥对话教学的优势,使对话教学更具开放性与创造性,实现学生构建知识、发展能力、完善自我的目标。
当然,基于核心问题的小学数学有效对话,并不是单向的,也不是绝对的,而是相辅相成,教师、学生、文本、自身的多维对话作用于整个课前、课中和课后的教与学过程。如何更好地依托核心问题,助力构建小学数学教学的有效对话,仍需广大教师不断实践与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