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反复感知 培养量感

2024-05-17朱跃

数学教学通讯·小学版 2024年1期
关键词:量感提升探究

朱跃

[摘  要] 量感在学习和生活中有着重要的应用,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重视培养学生量感。研究者以“体积和容积单位”教学案例为例,通过创设情境、自主探究、动手实践等活动带领学生真正走进“量”的世界,通过对量知识的探究,促进学生量感的提升。

[关键词] 量感;探究;提升

“量与计量”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教学内容之一,其贯穿于小学数学教学的始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部分教师侧重于单位的概念及单位的换算教学,忽视学生量感的培养,导致学生在面对一些实际问题时常常不知所措。在数学教学中,教师既要让学生在真实情境中理解数的意义和进行合理估算,体会并表达事物蕴含的数量关系,发展他们的数感;又要让学生通过在实际的度量活动中体会统一度量单位的必要性,逐步学会选择合适的度量单位,能合理估计度量的结果,建立良好的量感。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不仅要进行知识的讲授,还要重视学生量感的培养,让学生能够灵活应用相关知识解决现实的问题,提高其数学应用意识。笔者以“体积和容积单位”教学为例,结合几个教学片段谈谈自己对培养学生量感的几点认识,仅供参考。

一、教学简录

1. 创设情境,建立量感

数学源于生活,培养量感离不开生活的指引。教学中,教师应带领学生去生活中寻找“量”、感知“量”,只有让学生知道“量”的存在,才能使学生逐渐建立量感认识。在学习“体积和容积单位”前,学生对量已经具备一定的认知,比如长度单位、面积单位、质量单位、时间单位等。不过,小学生的空间观念较为薄弱,如果学生想建立对体积的量感,离不开教师的精心教学设计和耐心指导。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已有经验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以此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真实地感知“量”,逐步建立对量感的认知。

比如,在引出“体积”定义时,教师先播放乌鸦喝水的视频,然后与学生进行互动交流。

师:还记得这是什么故事吗?

生(齐声答):《乌鸦喝水》。

师:没错,这是一个非常经典的故事,这个故事告诉我们,遇到困难不要轻言放弃,要善于思考,多动脑,再难的问题都可以迎刃而解。(学生疑惑,难道数学老师要上语文课吗?)

师:乌鸦是如何喝到水的呢?

生1:通过搬运石子的办法喝到了水。

师:那你知道这里蕴含着什么原理吗?

生2:瓶子里加了石子后,水被挤了上来,这样乌鸦就能喝到水了。

师:很好,那你们知道水为什么会被挤上来吗?

生3:因为石子占据了一定的空间,这样随着石子的逐渐增多,水就慢慢地被挤了上来。

师:生3说得非常好,他提到了一个重要的概念——空间,这个就是我们接下来要探讨的话题。

师:其实在我们生活中所有的物体都会占据一定的空间,比如橡皮、书、书包等。不过不同的物体占据的空间大小不同,你能说一说以上几个物体谁占的空间大一些,谁占的空间小一些吗?

生4:橡皮比書占的空间小,书比书包占的空间小,书包比课桌占的空间小……

师:说得非常好。我这里有一些棱长为1厘米的小方块,如果用8个小方块搭一个正方体,用9个小方块搭一个长方体,哪个所占的空间更大一些呢?

生(齐声答):长方体。

师:如果将刚才棱长为1厘米的小方块换成棱长为3厘米的小方块,它们所占的空间又有什么变化呢?

生5:所占的空间变得更大了。

设计意图:“体积”的概念比较抽象,如果教学时直接给出“体积”的概念,学生可能难以理解和接受。即使学生能够理解体积的含义,也很难用精准的语言来描述。基于此,教师从学生已有知识水平出发,借助《乌鸦喝水》的故事让学生直观感知“空间”,然后引导学生对空间大小进行比较,让学生逐渐将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从而抽象概括出“体积”的定义。此外,通过经历观察和比较等过程,学生建立了关于体积的量感意识。

2. 问题引导,自主探究

其实学生之所以量感缺乏,这与教师的“教”息息相关。教学中,教师为了完成教学任务,没有预留充分的时间让学生独立思考和自主探究,而是将体积单位、单位换算等内容呈现给学生,让学生死记硬背,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忽视了量感的培养。因此,若要培养学生的量感,教学中教师应摒弃单一的知识“灌输”,为学生提供自主探究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去观察、感悟和比较,真正走进“量”的世界。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教师可以设计一些有效的问题,让学生在问题的引导下一步一步地走进“量”的世界。

比如,在教学“立方厘米”时,教师可以围绕以下三个核心问题进行引导:一是让学生知道棱长多少的正方体的体积为1立方厘米;二是让学生直观感知1立方厘米到底有多大;三是什么物体适合用立方厘米来度量。通过对核心问题的探究让学生获得直观的感知,提升量感意识。

师:对于体积为1立方厘米的正方形,你们知道它的棱长吗?

生1:它的棱长是1厘米。

师:你是怎么知道的呢?

生1:我是用直尺量的。

师:如果不用直尺,用眼看,你能知道1立方厘米有多大吗?你身边有没有1立方厘米大小的物体呢?(教师引导学生在手上找找看)

生2:应该有中指这么大。

生3:应该和拇指更接近。

……

师:现在大家大概知道了1立方厘米的大小,你认为什么物体的体积比较适合用它来度量呢?

生4:橡皮、草莓。

生5:麻将。(生笑)

……

设计意图:教师结合教学实际设计三个核心问题,让学生在问题的引导下自主探究、主动交流,从而让学生对1立方厘米的感知逐步建立起来。同时,通过问题的解决,使体积的概念逐步建立起来,让学生对体积计量单位有了初步的认识。此外,在教学中,教师提供机会让学生在生活中寻找、辨析,既提高了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又让学生体会了数学源于生活的本质,促进了学生量感意识的进一步形成。

3. 动手操作,实际感知

通过以上自主探究活动的安排,学生已经将体积的计量单位与生活中的物体建立了联系,形成了对量的初步感知。为了进一步加强对量的感知,教师有必要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感知量的产生过程,形成量感意识。

比如,通过自主探究活动建立1立方厘米的概念后,笔者设计了这样一个实践活动:首先让学生用橡皮泥创造一个1立方厘米的正方体。(教师提供模型让学生观察模仿,并让学生合作完成,操作过程中不能用直尺测量)学生凭借刚才的探究经验,很快就捏出了自己心中的正方体。为了让学生进一步感知1立方厘米,教师让学生“量一量”“比一比”,看看谁捏出来的正方体的体积最接近1立方厘米。然后,教师让学生将捏出来的接近1立方厘米的正方形捏成其他的形状,让学生感知不同形态下1立方厘米的大小。最后,教师让学生以小組为单位,将捏出来的1立方厘米的正方形拼搭成指定体积的长方形或正方形。

设计意图:通过设计动手实践活动让学生更直观地感知1立方厘米的大小,促进学生实际感知的形成。学生有了1立方厘米的体验感知,在学习1立方分米和1立方米时,自然也就得心应手、水到渠成了。

4. 总结反思,形成经验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回头看,这是形成经验、内化能力的重要途径。教师要引导学生有条理、有目的地对自己学习到的计量知识进行反思和整理,让学生获得真正的理解。

师:回顾本课感知量、探究量、应用量等过程,你有哪些收获?是否能够真正合理地选择计量单位,估测物体的大小呢?

设计意图:通过反思和总结,促进学生量感知识经验的形成,进一步提升其归纳概括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完成知识的系统化建构。

二、教学思考

培养量感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它不是靠一两个自主探究活动或一两个动手实践活动就能达成的,而是需要教师在日常教学活动中长期渗透。当然,量感也不是靠讲授能达成的,教学中教师应把学生放在主体地位,提供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去观察、感悟和应用,通过反复感知加深对量感的认识,从而潜移默化地形成量感。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重视量感的培养,善于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活动帮助学生建立清晰的量感,积累有效经验,促进学生量感的提升。

总之,培育学生的量感是核心素养理念下数学教育的必然追求。培养量感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教师不要越俎代庖,应为学生提供探究和体验的时间与空间,让学生在观察、思考、交流、概括中逐渐形成量感和提升量感。

猜你喜欢

量感提升探究
一道探究题的解法及应用
兼收并蓄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
探究式学习在国外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及思考
依托教材培养学生量感的新视角
提升小学语文课堂效率的策略与方法
提升小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有效策略
如何提升公民生态意识
后进生转化和提升的实践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