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校权责边界之争:在“模糊”中建立新生态
2024-04-27曹霁
曹霁
近年来,家校合作共育在实践的纵深推进中遇到一系列问题,比如教育责任争议、家校合作异化等。针对家校共育中的争议与矛盾,家长和学校似乎都寄希望于通过划清教育权责边界来解决问题。划清边界能否解决根源性问题?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责任与功能如何划分?现代学校教育制度改革中家校合作应向何处发展?围绕这一系列问题,江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教授、中国教育学会家庭教育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吴重涵进行了深入解读。
《教育家》:在家校共育模式不断变化的过程中,您认为家校关系呈现了哪些新的冲突和挑战?
吴重涵:人类的教育历史走过了从自我完备、周全的家庭教育,到自我周全的学校教育,再到学校、家庭、社会的教育职能和责任逐渐紧密联系的进程,这是因为现代人的社会化和人格成长,必须依托跨越学校和家庭等独立社会组织制度的一体化制度环境。理想中的家校共育,是基于一体化社会制度环境的教育合作行动。但实际上,家庭和学校对于彼此的要求很大程度上是基于自身利益需求提出的。家长的利益需求大多是一种个体诉求,因此也有其个性化的表现;学校的利益需求则更多代表国家教育制度的需求以及学校或班级等集体的一致性需求,一旦个体需求与集体需求产生冲突,加之二者之间存在不平衡的权力关系,家校之间自然就会产生矛盾,并在一定条件下会被激化。其主要体现有三——
一是对家长和教师资源的不合理利用。近年来,我国一些地方逐渐形成了家长大力参与学校教育,同时学校大张旗鼓参与家庭教育的趋势,这是一种对学校和家庭都有较高责任和义务要求的家校合作形态,好的方面是可以形成更为紧密的家校合作关系,但如果过度开发和利用家长及教师资源,很容易让家长和教师产生“额外”负担,甚至焦虑。
二是对家校共育认识不足。我国在推进家校共育的过程中,探索出了诸如家长课堂、家委会、家长学校等丰富的形式。学校和家庭、教师和家长都投入了大量的精力开展“看得见、摸得着”的家校活动,但这些活动可能并没有形成良好的家校共育氛围,对日常学校教育的促进作用也不明显。家校共育,是在儿童的学校生活和家庭生活中建立起某种一致性和连贯性,所以家校合作的真功夫,存在于日常的教师与家长的微观和个别化互动中。这样的合作要逐步形成一种制度化的文化,让教师和家长在遇到学生的具体问题时,“理所当然”地想到对方,借助对方的力量。这一过程可以同时改善学生在学校和家庭的表现,让教师、家长和学生得到共同成长。
三是家长教育过度。现代家庭对教育的高度重视,使家长教育逐渐兴起。学校通过家长学校等形式对家长进行家庭教育指导,是法律赋予学校的责任。但是,家长是否需要接受系统全面的家庭教育知识学习?家长需要履行多种社会角色,对家长的教育,内容必须是有限的,确保家长能够把握方向性和原则性的内容即可。可惜各方当前对这个问题并没有形成共识,一些学校开出了让家长难以承受的海量学习任务,给家长造成了较大压力和精神负担,而研究表明,这些高强度的学习并没有给家长带来长远的、实实在在的好处。
《教育家》:您如何理解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权责边界?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责任与功能分别是什么?
吴重涵:我认为,家庭和学校只有核心责任的分工,没有清晰的责任边界,我们也不能寄希望于通过人为地强制划定出一条家与校的教育边界来解决根本问题。
现代社会组织架构下,家庭和学校的职能、责任存在着众多复杂的交叉地带,两者之间的边界由此变得模糊,而推动家校合作制度化良性发展的关键就在于二者功能、职责、情感等方面的有机联系。例如,随着整体观下的教育教学改革,学校的知识教学离不开学生家庭和社会生活中的真实情境;学校教育中的德育、劳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以及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等,也与家庭对学生个性人格的塑造息息相关。在模糊地带,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有可能在渗透和互动中实现优化创新,为家校共育创造新的生机,进一步推动教育理念、体系、制度、内容、方法等的现代化。
虽然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边界存在模糊和交叉,但二者的核心职能又有所区分。比如学校教育的核心功能就是以知识为中心,围绕德智体美劳开展教育教学活动,通过基于集体的课堂教学,实现集体知识获取的效益最大化。而在家庭中,家长更多是在孩子的生活领域开展教育活动,也就是我们通常讲的家庭德育。家长是形塑孩子思想品格、人际交往、社会情感等的总牵头人,孩子在家庭制度、家庭生活和父母教养的共同影响下,逐渐形成自己的个性和人格。
因为核心功能不同,所以家庭、学校对于同一教育问题可能有不同的关注视角和行动侧重点,同时二者也形成一种互补的关系,共同促进学生全面而健康的成长。对于家校共育,学校的实踐重点要回归日常教学管理中的真实问题,家庭则要积极关注学生成长中的个性表现和情感表达。因此,我们要重点关注班级的家校合作,让教师与家长可以针对学生的某一问题进行直接互动,把家长吸纳进解决问题的框架之中,双方以问题为导向开展行动上的合作,而不是简单地对责任进行硬性划分。比如针对学生“玩手机”的问题,教师和家长可通过互动与配合来帮助学生解决某方面的思想或行为问题,这一过程既有助于改善亲子关系、解决家庭矛盾,也有助于教师解决学生的教育问题、改善班级学习氛围。
总而言之,家庭和学校,或者说家长与教师,在面对权责争议或冲突时,可以尝试在互动与协商中根据各自的核心功能进行新的制度化分工,确保双方朝着共同的教育目标携手前行。
《教育家》:现代家校共育制度的建立有哪些新内涵?如何构建和谐的家校共育生态?
吴重涵:由国家层面强调和推动的家校共育,是一个与现代教育制度密切关联的制度化概念。家长的全面参与是现代教育的一个基本发展趋势和特征。现代学校制度作为人类历史上的一个伟大进步,其先天不足正被当代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而系统放大,学校围墙对儿童发展的局限性日益显现,家校一体化的联合教育制度成为现代儿童成长的历史必然。然而,家庭与学校要想构建起一种理想的伙伴关系并不容易,需要双方共同作出努力。
一是家校营造和谐氛围,建立起家长和学校的情感连接,基于此构建良性合作关系并相互理解。家校的边界不断模糊、分工的多样化、职责的交叉重叠,是未来教育变革中家校所要面临的新型关系形态。家校合作的公开大型活动要保持适度,并以形成家校合作的友好氛围为主要目标,杜绝夹带、甩包袱、推卸责任给对方。要建立相互信任和相互理解的家校关系,并将之融于家校共育的原则和规范中。
二是要注重在班级和学校两级开展有效的共育工作。从学理上看,家校合作是一种制度性的连接,一端连着儿童的家庭生活,另一端连着班级的课程教学和课外活动。在班级范围内,将传统的师生二元互动结构发展为围绕师生互动的“师—生—学校—家长—家庭”多元互动结构,有利于推动家校充分发挥自身职能作用,提高共育质量。在学校层面营造良好教育生态,在班级的小单元家校互动结构中,将家长作为教育教学的结构性要素纳入解决有关问题的全过程。但要注意,这些活动应对家校双方都有利,引导家长自觉自愿参与,避免把责任推给家长,甚至让家长来承担全部管理成本。对此,学校可以在某些具体的事情和活动上加强家校之间的沟通和联系,增进家校间的互动。有互动才有言论意见的反馈渠道,这种反馈不是对学校权威的挑衅,而是为了增进彼此之间的了解和感情,改进不足、共同成长。
三要大力精简家长学校的学习内容。为此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大力开展家庭教育指导的研究开发,指导学校提供家长切实需要的、精炼的、有效的家庭教育内容和方法。例如动态的儿童阶段性成长特征、教养方式、亲子互动等基本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