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当好“第一责任人”,办更优质的教育

2024-04-27董欢欢

教育家 2024年9期

董欢欢

学校管理工作千头万绪,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学校管理,校长如何当好“第一责任人”?本期线上论坛邀请多位中小学校长,就这一话题进行深入探讨。

◎刘晓丽:近年来,成安县向阳小学以“五实”文化(思想作风扎实、领导班子坚实、教学工作务实、学习风气踏实、校园文化充实)为引领,秉持“心如花木、向阳而生”的办学理念,大力推进课堂改革,为学生健康成长创设了优美的校园环境,打造了丰富的活动体系和系统的课程体系。

扮靓育人环境。我校依托校园景观,建设百年榜、百样榜、百业榜,多角度展示各行各业杰出人才的励志故事和哲理名言,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成为拥有好习惯、好思想、好品行、好品质、好成绩、好才艺的新时代好少年。

开展多元活动。为提升学生综合素养,我校实施“三阶六样”学生梯级成长方案,即组织低、中、高三个年级段的学生,参加德智体美劳科六个层面的活动。比如,一到六年级分别开展了“我的姿势是这样”“话我眼中的榜样”“给我样子画个像”“展示我的榜样”“榜样标准我来辩”“我的样子最美丽”等活动。此外,我校常态化开展每周一古诗、小组文化建设展、队列队形展等活动,引导学生以良好的精神风貌投入学习生活。

创编特色课间操。我校教师自编自创邯郸成语广播操、校歌啦啦操、花样跳绳等,既满足了学生强身健体的需要,又弘扬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推进作业改革。为让学生度过一个有意义的假期,我校调整作业模式,推出“看一场红色电影”“每日书法、口算、计算”“每日跳绳”“每日家务”“每周一首革命歌曲”“每周剪纸”等特色作业。开学第一周,我校还会根据学生作业完成情况,评选榜样学生,以此激励学生“向阳而生”。

提升教师素养。我校每学期都会组织家长和学生通过网络对任课教师进行综合评价,组织同组教师互相评价。在此基础上,我校及时掌握教师师德师风情况,通过谈话沟通等方式,不断提升教师的职业道德水平和职业幸福感,让师生关系更加融洽、和谐。

加强家校协作。我校开展家长开放日活动,帮助家长深入了解学生在校情况;组织教师开展家访活动,了解家长对学校的意见或建议。此外,我校还利用周五下午家长接孩子的时段,举办开放式家长会,向家长介绍学校教育教学工作。

搭建“心灵驿站”。为切实做好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我校不定期举办“师生心里话大对白”活动,引导学生分享心事、诉说烦恼,积极寻求教师的帮助;设立“心灵驿站”,利用每周一下午第一节课时间,让学生与校长直接对话,畅通学校与学生之间的沟通渠道。

◎曾海玲:近年来,深圳市福田区福苑小学依托学校文化理念,不断完善课程建设方案,构建了“知真”(基础学力课程)、“行真”(融合发展课程)、“美真”(成长德育课程)等三大课程体系,以此更新育人理念、改进评价模式,打造教育教学新生态。

依托“知真”课程,让评价真实发生。一是以内容设计、教学实施、评价反馈为切入点,构建校本化的学科实践课程,把教和评融为一体;二是从作业形式、评价方式等七个方面对作业设计进行量化评分,以此了解教师对教學目标的理解程度;三是每学期开展两次教学质量监测工作,通过综合分析各年级、各班教学数据,评估学科教学质量;四是在低年段探索实施主题式跨学科综合评价模式,以嘉年华的形式,为学生创设问题情境,设置多维评价标准。

依托“行真”课程,让评价“张扬个性”。我校要求每一个学科组根据学科特点和教师专长,制定本学科特色发展计划及特色课程建设方案,从课程目标制定、内容开发、课程实施、评价体系建立等方面,形成一套系统的、完整的解决方案,以教学评价赋能学校高质量发展。此外,为发现更多学生的闪光点,我校设置福苑之星和班级之星奖项,以增值性评价和个性化评价“看见”每一名学生的成长,激活学生成长的内生动力。

依托“美真”课程,让评价“回归到人”。我校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着力发挥评价的育人功能。一是开发少先队入队课程,注重过程评价。在入队活动中,我校以“争章闯关”为主线,考查学生的纪律、学习、礼仪、卫生、劳动、入队知识,并通过定量评价、定性评价、游戏闯关式评价和投票推选式评价,促进学生全面成长。

二是细化文明班评比流程,凸显集体评价。我校每周都会评比文明班,考核项目包括仪容仪表、早操、眼保健操、课间纪律、班级卫生、午餐午休等,每个项目都有具体的评分标准。学期末,我校还会根据班级成绩、公物保管、集体活动等相关情况,进行学期、学年文明班的评比活动。

三是开发心理健康课程,重视心理评价。我校根据儿童心理发展的特征和规律,设置幼小衔接、认知发展、情感教育、挫折教育、社会功能、性心理教育、生命教育等多个主题的心理健康课程,以积极的筛查、诊断、评估、调整和干预,悉心呵护每一名学生的健康成长。

四是开发习惯养成课程,强化多元评价。我校围绕讲究卫生、热爱劳动、举止文明、诚实守信、遵守纪律、尊重他人、坚持阅读、认真书写、守时惜时、积极锻炼、友好交流和懂得感恩等主题,开设“一月一个好习惯”系列课程。如今,我校通过展示学生作品、制作光荣榜、发放学生评价手册等方式,让越来越多的学生养成了好习惯。

◎蒋红梅:教学质量是学校发展的生命线。近年来,我以教学工作管理为核心工作,立足“四力”协同,不断推进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升。

价值引领力。校长的“说”,是一种价值引领和思想阐述。教师会议上,我通过“说”,宣传教学改革方面的新政策,阐述自身对教学改革的思考;解读学校的“绿色学业”质量报告,制定扬长补短的教学措施;表扬与激励“绿色质量”较高的学科与教师,引导全体教师追求减负提质的课堂效果。

课程领导力。在课程内容方面,构建以国家课程为主体、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为重要拓展和有益补充的“活力”课程体系;在课程实施方面,引导教师以“新基础教育”理念为指导,运用“长程设计”策略优化课堂结构;在课程评价方面,聚焦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生过程性综合评价的实践研究,制定校本化评价标准,建立“素养导向、标准前置、关键场景、主体多元、激励叠加、数据诊断、教学改进、素养提升”八步评价流程,发挥评价的育人导向作用。

教学执行力。我校建章立制,加强教学常规工作的管理与考核,指导教师自觉优化教学行为。一是常规检查突出重点,比如通过作业检查引导教师提升作业品质、控制作业量,落实“减负”。二是过程管理提升实效,落实落细“日常巡课制”“教学视导制”“期中检查制”和“随堂听课制”等教学管理机制。三是多元参与全面调控,比如在“期中教学检查”中,学校不仅安排教研组检查教师的日常教学情况,还通过学生问卷调查和学生座谈会,了解各年级学生的学习情况。

队伍专业力。我校通过配齐配强教研组长、完善校本研修机制等举措,实施“聚焦主题、多元融合”的校本研修,带领教师解决教学中的“真”问题。为提升校本研修的实效,我校采用“组长领衔+项目负责人领衔”的教研模式,研究新基础教育项目、重点课题研究项目和跨学科主题式综合学习等内容。

◎李克明:教学质量是学校生存发展的基础,教学管理是学校的核心工作。校长对学校的领导,首先是领导教学。结合工作实际,我认为校长对教学的领导重点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以理念和目标塑造学校文化。学校的各项工作是在办学理念和育人目标的指引下进行的,教学工作也不例外。北京市日坛中学的办学理念是“弘扬人文思想,坚持科学精神,奠基阳光人生”,育人目标是“培养具有深厚文化底蕴、扎实科学基础,胸怀祖国、放眼世界的阳光学子”。人文、科学和阳光是我校文化理念的三要素。因此,我校在传承优良传统的同时,坚持科学施教,把教的创造性交给教师,把学的主动性还给学生,打造了开放民主、积极主动、合作探究的阳光课堂,形成了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互融的教学特色。

二是以“双新”和“双减”推动教学改革。我校以实施新课程新教材为契机,聚焦核心素养导向下的教学设计、学科实践(实验教学)、跨学科主题学习、作业设计等重点难点问题,全面推进教学方式变革。目前,我校以单元学历案设计和实施为抓手,一方面重点做好目标设计、活动设计、作业设计和评价设计等工作,突出核心素养导向下的教学评一体化设计;另一方面,以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发挥教师主导作用为引领,推进启发式、互动式、探究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思考、积极提问、自主探究,培养高阶思维能力。此外,作为十二年制学校,我校积极探索实践小初高一体化教学改革工作,让学段有机衔接、课程持续进阶。

三是强化教学过程管理和质量评估。校长是教学质量的第一责任人,必须对学校教学质量进行过程性监测和阶段性评估,以确保教学工作科学高效开展。为此,我校建立四项制度。一是听评课制度,要求教师互相听评课,干部深入课堂听评课。二是常态课质量定期通报制度,每月召开常态课质量反馈会,对各校区各学段当月的常态课质量进行评估,提出问题,制定改进措施,持续跟踪监测。三是校区间联合教学视导制度,针对学校一校多址特点,每学期对各校区各学段的教学管理工作进行联合视导。四是阶段性教学质量分析制度,每学期期中、期末召开阶段性教学质量分析会,总结、反馈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和要求。

四是分层分类推进教师专业发展。我校一手抓教师梯队建设,一手抓教师核心素养提升。教师梯队建设主要以朝阳区第五轮“双名工程”为契机,以特级教师工作室、名师工程工作室、青蓝工程工作室为依托,大力培养高端人才和骨干教师。此外,我校成立青年教师发展学校,通过完善青年教师培养体系等举措,助力青年教师快速成长。

教师核心素养提升主要包含师德师风、政治素养和教育教学能力等内容。我校系统设计区、校、组三级有效衔接、互为补充的培训体系,规范校本研訓和教研组、备课组管理工作,通过专家引领、同伴互助、个人反思三种途径提升教师专业水平。同时,我校定期开展研究课、示范课,每年举办“阳光杯”教学基本功和班主任基本功大赛,以赛促学、以赛促练、以赛促研。

◎李玉红:近年来,武汉市新洲区阳逻思源实验学校以“衍爱”文化(让爱在社会、家庭、教师、学生之间相互传递)为引领,积极推进课程改革、开发校本课程,努力让学生们享受更优质的教育,获得更全面的成长。

把准方向,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我校首先做好顶层设计,通过制定学校章程和学校发展规划,保障教育教学工作的有序开展;其次明确育人途径,以课程育人、文化育人、活动育人、管理育人等,培养学生品德、发展学生特长;最后强化校本培训,从学校文化出发,引导教职员工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

文化引领,充分激发教师群体育人智慧。我校将“衍爱”文化融入学科教学,一是结合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衍爱”教育;二是通过构建生本课堂,让学生在课堂教学中感受到尊重与关爱;三是把情感、态度等作为教学评价的重要内容,引导教师以爱育爱。此外,我主持了湖北省规划课题“农村中小学校本课程建设问题及改进对策研究”,以此为依托,围绕“博爱、博学、博达”三个关键词,开设慈善、礼仪等30多门校本课程,拓宽学生成长之路。

聚焦课堂,不断提高课堂教学效益。我校着力打造“衍爱”课堂,引导教师学习相关教育理念和方法,不断提高育人能力。一方面,我校根据学生学情,实施分层教学、设计分层作业;另一方面,落实“师包生”帮扶制度,要求教师“一助一”帮助学习困难学生重拾信心,“一带一”关爱留守儿童,“一对一”帮助部分学生结对交友,“一帮一”帮助个别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