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聚焦核心问题,提升阅读能力

2024-04-14林雅云

课程教育研究 2024年1期
关键词:核心问题深度阅读阅读能力

林雅云

【摘要】随着教育变革的开展,“基于核心问题的探究式教学”的改革思路在语文课堂中占据一席之地。核心问题是一节课的中心问题,指向学科核心素养,如何更好地设计核心问题,以统编版五年级上册教学为例,从“紧扣语文要素、关注文体意识、立足学生需求”三个方面进行设计,能够有效落实深度阅读,提升学生核心素养,促进学习能力的提升。

【关键词】核心问题  深度阅读  阅读能力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4)01-0133-03

从2016年开始,统编版语文教材在课堂中绽放光彩,广大的语文教师聚焦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一场教育变革正在向未来进发。要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就要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课堂教学就是重要场地。“基于核心问题的探究式教学”的改革思路便在语文课堂中占据一席之地。一节语文课四十分钟,如何让学生的核心素养得到真正培养,学生深度学习的能力得以提升,是我们不断研究的方向。

目前,国内关于核心问题设计的研究多在中学阶段,自余映潮提出主问题概念、主问题设计观点以来,我们就开始关注阅读教学核心问题设计的研究。核心问题就是一节课的中心问题,围绕核心问题衍生出相关的问题链,教师以此为教学目标,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培养学生的高阶思维。核心问题的设计要能为学生提供学习支架,激发他们自主阅读、主动学习、主动探究,解决问题,进而提高语文核心素养,培养高阶思维。该如何更好地在课堂教学中设计“核心问题”,来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呢?笔者以统编版五年级上册教学为例具体进行阐述。

一、紧扣语文要素,确定核心问题

与人教版语文教材相比,统编版语文教材的一个闪亮之处便是语文要素的呈现。每个单元的语文要素是单元重点学习的目标,因为语文要素是根据课程标准的细化和解读,语文课堂就是要落实这些学习目标。单元语文要素提示教师“教什么、如何教”,学生“学什么、如何学”,让教学更有指向性。有了语文要素的指引,就可以确定好课文主要的核心问题,语文课堂上根据设计好的核心问题,让学生紧紧围绕语文要素来进行相应的学习活动,更准确地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例如五年级第一单元的语文阅读要素是“初步了解课文借助具体事物抒发感情的方法”,以《1 白鹭》为例,“白鹭”就是具体的事物,那郭沫若是怎么具体去描写出白鹭的精巧如诗,表达对白鹭的喜爱的感情呢?我们可以设计“你从哪里感受到‘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为核心问题,紧接着引导学生围绕“白鹭的外形、白鹭钓鱼、白鹭瞭望、白鹭低飞”,这几个内容来理解白鹭的优美,“白鹭的外形”部分引导学生要反复品读,让学生在朗读中感受白鹭的精巧,这是让学生积累语言素材,培养学生核心素养“语言建构与运用”,同时也是对白鹭外形的“审美鉴赏”。在第三部分“白鹭钓鱼”这一部分让学生去思考:“嵌在玻璃框里的画”指的是什么?在文中,玻璃框是什么?镜子指的是什么?镜中的“人物(美女)”指的是什么?让学生们先闭上眼睛想象,然后描述这幅画面,学生就能意会什么是“精巧的诗”,然后想想诗人作者对这白鹭的态度情感,进一步理解作家郭沫若以诗人独特的眼睛和诗心,善于发现美、鉴赏美、评价美,体会诗人是如何将这种艺术的美感化作语言然后给予读者如此美好的艺术享受。所以一系列的问题链引发学生的深度思考,深度思维的能力也在得到提升。紧扣核心问题精心设计问题链,深入解读文本的结构、脉络、重难点等,紧扣文本的语文要素,语文阅读教学才有的放矢,切中要害。紧扣《1 白鹭》的核心问题进行教学,能极大提高课堂效率,深度探究文本,进而本单元的其他课文也同样是紧扣语文阅读要素来进行设计核心问题。当我们紧扣核心问题,让学生掌握作者是如何借助白鹭来抒发感情的方法,能为接下来几篇文章的学习做铺垫,也是“单元整体教学”理念的展现。下图为第一单元其他几篇课文核心问题的设计。

再如第三单元的民间故事,本单元语文阅读要素是“了解课文内容,创造性地复述故事”,本单元的三篇民间故事就不能按照之前教授课文那样逐句地品词析句,而应该更关注如何复述故事,所以在教学《猎人海力布》的时候,就可以设计“课文写了海力布哪几件事情,你如何把海力布劝说乡亲们赶紧搬家的部分讲生动”作为核心问题,课堂上可以让学生先快速浏览课文,然后采用思维导图的方法概括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学生就能说出:起因是海力布救了龙王的女儿,得到宝石,经过是海力布劝说乡亲们搬家,最后是海力布为了救乡亲们自己变成了石头。然后教师引导学生聚焦到重点部分“海力布如何劝说乡亲们赶紧搬家”,学生通过圈画海力布的动作、语言、心理活动的句子,体会海力布因乡亲们不听劝告的着急,最后选择牺牲自己挽救乡亲们的生命的那种高尚精神,进一步感知海力布的人物形象。最后学生要通过复述故事、表演故事等形式,把故事讲生动。这样才能把长长的民间故事上得出彩,这也符合作为民间故事的功能,在民间广为流传。

二、关注文体意识,确定核心问题

语文课程应该是语言文字的实践性课程,语文课就要构建语言形式,不同文体,就有不同的语言形式,那我们的教学就会有不同的教学策略。文体意识强的语文课,语文味就浓厚,课堂核心问题就更应该立足于文体本身来设计,在小学五年級上册的文体就有记叙文、散文、诗歌、古诗、说明文等,不同的文体就有不同的语言风格,散文优美深邃、说明文严谨科学、古诗朗朗上口等,根据不同文体设计核心问题,文体特征越明显,学生对不同文体的语言特点更有体会,学生的文学素养就慢慢提升。

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就是以说明文为文体的一个单元,在《16 太阳》中我们可以设计“课文从哪些方面来介绍太阳?”为核心问题,说明文是对客观事物的一种说明或是对抽象事物的科学的阐述,那么此核心问题就是凸显说明文的文体特征。首先让学生讨论每个自然段的段落大意,学生归纳出来:第1~3自然段讲了太阳的“远”“大”“热”,4~7自然段讲了太阳与人们关系密切。进而引发一个关键的问题:作者运用哪些说明方法来介绍太阳的“远”“大”“热”“关系密切”?教师就可以列举表格,让学生填写描写“远”“大”“热”“关系密切”的句子,这些句子分别使用的说明方法。我们也能大致理出说明文这“类”文的核心问题:作者从哪些方面介绍什么东西?介绍这些方面的时候运用哪些说明方法?举一反三到《习作例文 鲸》,也可以大致这样设计核心问题:作者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介绍鲸的哪几个方面?通过这几节课紧扣核心问题进行教学,我们在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作者从哪些方面介绍什么东西?)、说明文语言的建构(运用哪些说明方法?)、思维的发展(说明方法好在哪儿?),这其实也是学生在阅读中的难点。同时关注文体,能帮助我们更便捷地设计出课文的核心问题,也大大提升教师的备课效率、教学效率。

古诗作为诗歌这种文体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小学课文中占据一个很重要的分量。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古诗在这文化中熠熠生辉,沉淀了历史岁月的精华。而古诗教学也有区别于现代文的教学,自然设计的核心问题也是不一样的。小学古诗教学以读为主,“读”是形式,是为促进学生理解诗句的意境而采取的教学策略,品味古诗的意境就是我们小学语文古诗教学的重点,紧扣古诗的意境,反复推敲、深入品析,从而理解诗人的情感。这就是有强烈的文体意识。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七单元安排了6首古诗。以《示儿》为例,可设计“为何诗人‘悲?”作为核心问题,“悲”就是诗人的情感基调,诗人因为“不见九州同”而“悲”,整首诗的意境就是诗人临死前仍旧看不到国家统一,对国家前途的忧虑与牵挂,所以要紧扣“悲”,然后引导学生去查找当时的历史资料,了解当时南宋的统治者苟且偷安的腐败,引导学生想象当时南宋人民的生活场景是多么悲惨,对比金兵入侵前“九州同”象,感受陆游的悲痛,然后引导学生带着“悲”的情感反复诵读古诗,就能促进学生对古诗的理解。紧扣核心问题进行古诗教学,紧扣诗歌的意境,就是抓住古诗这种文体的特点,才能提升课堂效率。

我们发现同一类的问题,核心问题的设计之间是有共同性的。童话,是小学生最喜欢的一种文学体裁之一。生动有趣的情节、拟人的表现手法、生动具体的人物形象,核心问题的设计就要紧扣这几个方面展开。寓言,在故事中蕴含深刻道理,幽默犀利的讽刺性就是核心问题设计的切入点,最后投射到生活实际,引以为戒。小说,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主的,因此核心问题就可以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神态等进行设计。散文,情思优美、形式多样的文学体裁,有叙事、状物、写景、议论、抒情等,不同类型的散文,就要根据其特征进行核心问题的设计。从文体入手,核心问题设计才能切中要点,并且有举一反三的效果。

三、立足学生需求,确定核心问题

随着课程改革的推进,因材施教显得格外重要。核心问题的提出,教师应该立足于学生的需求,即在真实学情的基础下设计核心问题。分析学生学情就是要分析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认知水平、学习需求、情感态度等,多方位了解学生才能更准确设计核心问题。不同年级的学生的认知基础、思维方式等都是不一样的,因此教学重点也是不用的,以“关于怎么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为例,三年级是“借助关键语句理解一段话”,四年级是“关注人物、事件,把握文章内容”,五年级是“阅读时注意梳理信息,把握内容要点”,六年级是“抓关键句,把握文章主要观点”,语文教材的编写特点就是“循环往复,逐层加深”,所以在确定核心问题的时候就更应该立足学生的需求,这个需求不仅仅是学生主观上的需求,更是客观上学生阅读能力的薄弱之处。核心问题的提出,就是要解决学生的需求,引导学生去深度阅读、深度思考,激发学生想学、会学、乐学,从中培养学生的阅读素养。

“关注文章的思想感情”是语文阅读的一个重要的部分,五年级《慈母情深》《父爱之舟》等文章就要“注意体会描写的场景、细节蕴含的感情”,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是在四年级通过学习《乡下人家》《天窗》等文章学会了“抓住关键语句,初步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所以《慈母情深》的教学设计就不能漫无目的地选取关键语句来设计核心问题,学生的学习需求应更深度,可以设计“想象文章中的哪些场景让你感受到‘慈母情深?”为核心问题,更聚焦于细节描写,学生通过思考可以快速找到母亲给钱买书的场景,学生品读环境描写,想象并联系生活体会母亲的语言、动作、外貌描写,进一步体会“慈母情深”。学生在此过程也深深体会到自己母親的不易,也是培养学生的“文化的传承”这一核心素养,母爱这种伟大的情怀得以在每个孩子心中汩汩流淌。这是对学生心灵的滋养,是学生情感的需求,是学生处于五年级即将进入青春期的一种情感需求。

语文教学实践中设计核心问题,潜移默化中学生的问题思维得以启发,他们对学习的求知欲更强,对问题思考的深度更进一步,深度思维得到提升,从而培养他们的阅读能力,提升语文学科核心素养。所以课堂上聚焦核心问题,运用各教学策略,能帮助我们的语文老师上出更好、更精彩的语文课。

参考文献:

[1]曹培英.学情分析的意义、内容与方法[J].复印报刊资料,2009(12):14-18.

[2]刘敬雯.基于核心素养的阅读教学问题链设计 [J].大连教育学院学报,2019,35(3):26-28.

[3]黄国才.用好部编语文教材的“3+1”教学改进建议[J].福建教育,2017(32):29-33.

猜你喜欢

核心问题深度阅读阅读能力
浅谈高中数学核心问题的思考
以“核心问题”为引领的课堂教学应做到“五让”
挖掘文本教学价值,搞好语言实践活动设计
国内各大城市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对比研究
试析提高二外日语阅读能力之对策
分层导学有效提高小学生自主阅读能力的研究
戴着镣铐起舞
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增强学生应用题解答水平
基于新课标的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
多元化引导促学生深度阅读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