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化强国建设背景下报社档案开发利用探讨与实践

2024-04-03许勇

兰台内外 2024年9期
关键词:文化强国开发利用

摘 要:本文从文化强国建设的背景出发,分析报社档案的时代价值,认为开发利用过程中存在着资源不足等问题,提出要实施精品工程、丰富开发形式、打造资政新样式、推出主题展览等路径,并对如何做好开发利用保障措施提出了对策。

关键词:文化强国  报社档案  开发利用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到2035年建成文化强国的远景目标,并强调要在“十四五”时期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报社档案以跨越时空的视域、直观真实的价值成为推动文化强国建设的重要方面[1]。因此,必须加强开发利用工作,推出更多文化精品,为扩大中华文明的影响力贡献档案力量。

1 文化强国建设背景下报社档案的价值表现

档案事业发展与文化强国建设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其中报社档案的文化价值在新形势下显得更为突出。

1.1 报社档案是历史的记录

在历史研究和经验总结中,国家对档案史料的重视与研究,充分证明了档案的使用价值和应用功能。报社档案是报社发展进程最原始的记录和历史佐证材料。报社档案通过对特定的时间、地点、发生的历史事件进行分析和综合,以文字和图片的形式真实记录事件发生的前因后果,揭示和总结某一领域的发展规律,为社会发展提供可参考的样本。纵观文化事业的发展脉络,报社档案更具时代特色、更显民族禀赋、更添历史厚重,特别是随着大数据、区块链等现代信息技术的兴起,智慧化、数字化开发报社档案已是大势所趋。

1.2 报社档案是记忆的再现

建设文化强国需要从档案中充分汲取历史资源、继承文化基因中接续前行。报社档案留存沧桑辉煌的过往,见证蒸蒸日上的当下,亦昭示伟大复兴的未来,具有深厚的社会历史文化内涵,具有极高的社会、文化、科学和艺术价值。在对报社档案进行社会记忆再现的同时,提升开发利用水平,有助于深入阐发档案中所蕴含的精神,从而激发振奋人心的伟力和改革创新的活力。档案中蕴含的社会历史性规律,有助于人们正确认识社会发展规律和中华文明的独特本质和发展的历史脉络,激发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1.3 报社档案是文化的传承

文化自信是文化强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报社档案记录了文化建设的实践经验、路径选择和丰硕成果,保护好开发好这些档案资源,能够讲好中国故事、延续历史文脉、坚定文化自信。比如以重大的文化课题和档案保护工程为抓手,整合报社档案资源,高水平进行文化的发掘、阐释、利用工作,深入发掘、系统阐释重大工程、重大事件等蕴含的多重文化价值,能够提炼展示体现中华文明的精神标识和文化精髓,提升档案文化的价值功能和文化特质。

1.4 报社档案是交流的载体

文明强国建设要求始终与其他文明交流互鉴、共同提高。报社档案富含中华文明,具有独特文化基因,彰显文化的流动性和活态性,记录交流互鉴的伟大历程。开发好报社档案,能够展示新时代中华文化的旺盛生命力,突出中华文明的历史文化价值,体现新时代中华民族的精气神。

2 文化强国建设背景下报社档案开发利用的实践困境

做好报社档案开发工作是推动文化强国建设的重要抓手,在实践中开发利用工作面临着资源不足、开发创新不足、共享共建不足的问题。

2.1 资源建设不足的困境

档案资源建设重视程度不够。档案收集不齐全现象突出,重要图片、专题报道等未能纳入归档范围,难以支撑高水平开发的需求。档案征集体系缺乏,对一些散存在个人和部门的珍贵档案未能及时收集,档案连续性能难以保证。数据资源更新不及时,存量数字化任务较重,部分档案保护环境脆弱,亟待加强信息化建设。

2.2 开发利用不足的困境

报纸档案开发利用率较低的问题较为突出。报社档案部门重管轻用的观念较为固化,未能向利用服务及时转型。开发层次浅表化,对档案开发的内涵、外延和发展趋势了解不够,对新形势下如何高水平开展工作认识不足,造成档案文化产品吸引力、创新性、个性化欠缺,主要表现在档案文化产品的品质不高,多数作品未能随着时代发展进行升级更新,难以满足人民群众的需求。

2.3 新技术应用不足的困境

档案文化作品实用价值低,新技术载体更新缓慢问题成为共性。比如对人工智能、数字人文技术应用不足,难以与档案资源有机结合,未能深度结合档案资源进行品质打造和服务升级。与此同时,档案精品宣传不足,有的档案产品未能走进公众视野,无法发挥档案的育人作用。

2.4 数据共享不足的困境

報社与其他部门的联系合作不够紧密,缺乏有效的资源整合和协同发展机制,在资源共享、产品开发、梯队建设上不能形成合力。比如管理主体对档案的思维认知、知识水平、利用手段上存在结构性差别,若建立定期的合作机制,能够在工作经验交流、学术理论研讨、专业人才职业技能培训上取得突破,形成聚合效应,解决开发利用水平不高的问题,提升开发利用的层次。

2.5 人才支撑不足的困境

开发人才较为缺乏,主要表现为:报社内部存在创新人才短缺、员工专业素质较低。档案工作人员薪资待遇不高,难以引进先进人才且人才外流严重。继续教育培训机制缺失,对档案基本知识的培训较多,但对开发利用知识的常态化培训不足。同时,资金支持、政策配套等方面也面临着困难和挑战,难以形成最大化效应。

3 文化强国建设背景下报社档案开发利用的实践路径

要以文化价值阐发为着力点,提高报社档案开发利用层次和水平,赋能文化强国建设。

3.1 以档案文化精品助力文化自信传承

在信息高速流转的时代,以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要目标的编研开发依然是主流方式。报社档案具有多样性、丰富性特点,与“聚民心”的时代任务高度契合,报社档案开发要以此为着力点,不断扩大优质内容供给,大力推进档案精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发挥新闻单位内容和编辑优势,系统梳理档案资源,打造精品力作,带动档案开发提质增效、良性发展。比如围绕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精神,报社应充分挖掘利用报纸资源,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可推出《报纸档案中的非遗文化》,让公众感受地方文化的魅力,打造具有历史纵深感和文化感召力的舆论阵地。再比如报纸档案中大量的图片反映了新时代建设生态文明的成绩,可推出《报纸中的生态文明》,展示进入新时代以来中国人民探索“人类文明新形态”“建设现代文明”的宏大历程。

3.2 以档案音视频形式激发文化创新创造活力

随着快节奏、碎片化阅读的兴起,报社档案开发要创新内容呈现方式,加强全媒体运营推广,提高优质数字出版内容的到达率、阅读率和影响力,其中短视频成为档案编研的新方向。报社档案资源大多以静态形式存在,要利用相关照片、视频档案,经过整理、润色,再辅以文字和配音,制作成音视频作品,以专题片、纪录片、短视频等形式呈现,这些音视频凝练简短、启发性强,能够适应现代人的阅读习惯。比如中国石油报社将传统文化与馆藏档案资源相结合,策划推出《24节气中的中国石油》系列视频,采用人景结合、主播带入的方式,以行业档案图片为载体,展示中华文化鲜明的民族特色、地域特色和人文特色以及绿色和谐的企业形象。同时,该报社还以人物系列报道档案为依托,将镜头对准一线员工,以短视频形式用他们的故事向世界生动讲述中国石油的发展实践,取得了良好的开发效果。

3.3 以资政参考形式深化对建设现代文明的规律性认识

文化强国建设面临问题的复杂程度前所未有,需要深刻揭示文化发展的内在规律,从理论和现实等多个维度把握建设文化强国的深层次机理。报社档案蕴含着文化强国建设的经验总结,是党委政府推进中华优秀传统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决策参考。比如围绕“怎样保护好历史文化遗产,怎样推进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报社可以挖掘档案记载中的有关做法,总结好经验好做法,形成资政专报为地方政府决策提供经验样本。

3.4 以主题展览凸显文化强国建设的人民性

建设文化强国根本上是为了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报社档案开发有所作为的衡量标准就是能不能提供更多既能满足人民文化需求、又能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的文化产品[2]。当前,人民群众对档案文化产品的需求和要求逐步提升,报社要打造重点领域精品,以主题展览形式为人民群众提供富含科学性、权威性、知识性的内容。一是聚焦重大主题。围绕重大历史节点,加强部门联合,对标“育新人”的重要任务,讲好新时代的故事,实现档案资源的聚合化。比如无锡宣传文化系统与档案部门联合举办“点亮中国——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早期传播文物史料图片展”,首次公布了一批珍贵的红色报纸档案和老照片,让广大参观者直观感受到独特的档案魅力。二是创新展览形式。坚持线上线下齐发力,聚焦群众个性化需求,延伸展览空间深度,运用图文、多媒体、实物模型等多种方式,为观众提供“沉浸式”观展体验。要积极拓展线上空间,用全景拍摄、导览视频、动画特效等方式还原真实的展览空间,让观众足不出户即可在手机端、电脑端观展,不断丰富人民群众的精神世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3.5 以“走出去”开放性思维开创档案文化繁荣新境界

长期以来,档案主题展览、书籍、特色活动局限于一域,难以发挥文化教育功能。要聚焦“兴文化”使命任务,强化系统思维,真正深入人民,引导人民群众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比如举行编研书籍进社区、进乡村活动,将档案文化产品送到人民群众家门口,打通宣传群众、教育群众、引领群众、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3]。再比如报社可联合档案、史志部门打造党性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用报社档案的真实性激发人民群众的爱国热情,用“活”档案,写好“存史资政育人”篇章。

4 关于文化强国建设背景下报社档案开发利用的思考

做好开发利用工作,需要一系列的保障措施和支撑系统,总结开发利用的经验做法,有利于打造新时代报社档案开发的样本。

4.1 加强档案资源建设,做新时代的记录者

报社档案作为最权威、最直接的历史原始记录,是中华民族历史延续和文明演进的“活化石”,凝结着无穷的思想智慧,蕴涵着深厚的文化积淀,是党和国家坚定文化自信的历史基石。报社部门要把档案收集与整理作为基础性工作,完善“三合一”制度,加强不同载体档案征集,立足当代中国现实,盘活档案存量,管好用好红色档案资源,做好档案内容的深入开发、(下接56页)

(上接53页)研究、阐释、展示、传播等一系列工作,以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着眼点,深入挖掘报社档案中蕴含的优秀传统、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结合时代要求继承创新。

4.2 加强信息技术应用,做文化创新的开拓者

《2022年全国文化及相关产业发展情况报告》显示,随着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深入实施,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为主要特征的文化新业态行业快速发展,已成为推动中国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4]。当前,人工智能、虚拟现实、5G、大数据、物联网等数字技术迅速发展,不断丰富人们对于文化的感受体验。报社部门应顺应时代发展要求,以数字技术赋能档案开发形式创新,不断打造档案开发新业态,打破时空限制,着力提升档案文化产品的图谱化和可视化,积极吸引人民群众参与其中,发挥档案文化潜力。

4.3 加强资源互联互通,做文化传播的承载者

要加強与社会团体的合作,推进资源共享共建,通过学术研究、合作开发等形式,推动档案文化传播的形式创新。要在深挖档案资源、深耕内容上下功夫,依托档案文献专题展、档案公布、档案编研、专题纪录片等形式,充分发挥不同媒介形态的优势,运用文字、声音、影像、动画、网页等多种媒体表现手段,利用广播、电视、音像、出版、网站、移动客户端等不同媒介形态,在融合与联动中实现覆盖全社会的传播。

4.4 加强要素资源供给,做档案开发的支持者

要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档案开放利用上来,以贯彻实施新修订的《档案法》和“十四五”档案事业发展规划为重要抓手,加强制度供给,建立科学的档案开发利用制度,及时发现制度瑕疵,对现行的相关制度和流程作出同步优化调整。要持续加强资金供给,破解开发利用资金困境,激发创新创造活力。持续加强人才供给,紧扣档案开发需求,多渠道、多举措吸引和促进各类人才参与档案文化建设,推动各类人才在档案领域建功立业。

迈上新征程,报社档案开发要主动适应社会需求和经济发展需要,着力提高档案文献研究水平和技能,强化内容深度阐释,加强文化产品形式创新,满足人民群众个性化的文化需求。要注重提升档案资源开发利用的效益,对标文化强国建设的新要求,更好地服务党和国家工作大局、服务人民群众。

参考文献

[1]徐拥军.档案事业现代化与文化强国建设[N].《中国档案报》,2023(08):17.

[2]梅卓慧,范小翠.举旗兴文谱新篇[J].《黄冈日报》,2029(11):11.

[3]蔡盈芳.科学推进重特大事件档案数据库建设——《关于加强重特大事件档案工作的通知》解读之四[N].《中国档案报》,2023(04):20.

[4]刘政.2022年我国文化产业比上年增长1%[J].《中国改革报》,2023(07):03.

作者简介:许勇(1968—),本科学历,潍坊日报社馆员。研究方向:档案管理。

猜你喜欢

文化强国开发利用
以文化自信助推文化强国建设
文化强国视角下的区域文化嬗变动态浅析
文化强国建设下《武术段位制推广十年规划》的意义
“文化强国”战略下政治意识文明建设的路径
以文化人 增强自我净化能力
新时期高校足球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研究
审计供给侧改革背景下的审计成果利用探析
天台县忍冬科野生观赏植物资源及开发利用
云南食用花卉开发利用浅析
档案的开发利用在供电公司全面管理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