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诗词教学,贵在引发“读者之意境”

2024-04-01李赠华

小学教学研究·教研版 2024年1期
关键词:诗词教学

李赠华

【摘 要】读诗可以使人情飞扬、志高昂、人灵秀。引发每个人心中独特的“读者之意境”,是诗词教学唯一正确的打开方式。引发读者之意境的途径很多;可以循人类的音乐天性,吟诵诗词乐之美;可以品母语的丰富韵味,赏析诗词文之美;可以借儿童的想象世界,感受诗词境之美;可以引情感之天然共通,体验诗词情之美。

【关键词】诗词教学 读者感受 诗词意境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读诗,可以使人情飞扬、志高昂、人灵秀。”

虎年初始,央视春晚和北京冬奥会对古诗词作品的解读、应用、创作、展演,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大放异彩,不仅令国人大呼惊艳,内心的民族自豪感与文化自信心倍增,更令外国友人叹为观止,无不折服。

这些令人情飞扬、志高昂、人灵秀的作品,是创作者对诗人作品的二度创作,呈现的是一种源于又有别于诗人和作品的独特意境!这种意境,是“诗人的主观情意与客观物象互相交融而形成的、足以使读者沉浸其中的想象世界”。关于意境,袁行霈先生认为可以分成三类:诗人之意境、作品之意境和读者之意境。显然,央视《忆江南》作品呈现的意境,源于诗人内心构想的意境又异于之,也源于诗词作品呈现之意境而异于之,这是读者—导演和所有创作者、演绎者结合自身知识、生活储备,结合时代主题,借助当代科技手段,对诗词进行个性化解讀后,形成独特的感受而创造的全新意境,一种独特而鲜活的“读者之意境”。

事实证明,无论是古代圣人孔子等,还是今天的学者,无论是专业的创作人员,还是普通的青少年学子,能让他们真正走进诗词,喜欢诗词,感受“诗教”魅力的,只有他们自己的“读者之意境”。引发每个人心中独特的“读者之意境”,是诗词教学唯一正确的打开方式。

小学生尽管年龄小,阅历浅,离古代诗词创作背景有一定的距离,然而他们始终接触的是母语,始终成长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长河中,他们内心同样拥有引发自己“读者之意境”的火种。诗词教学的责任,就是因诗而异,点燃这些星星之火!

一、循人类音乐天性,吟诵诗词乐之美,开启学生的“读者之意境”

诗乐同源。诗词作品,首先是声音和音乐的艺术。叶嘉莹先生一生致力于诗词吟诵艺术,正是因为她坚信:“对诗歌的高声诵读,实在应该是使得人们内心中可以引生出的一种兴发感动之生命的最基本也最重要的培养训练之方式。”《送元二使安西》是唐朝诗人王维的一首送别诗,连他本人都始料不及。就在他那个时代,此诗不仅被捧为“红诗”,诗人们还纷纷引用,如李商隐的“红绽樱桃含白雪,断肠声里唱阳关”,更被人们转化为弹唱曲目《阳关三叠》,广为流传。一直以来,中华诗词学会刘琴宜老师以及语文教学专家徐建顺、戴建荣等,都结合自己的艺术之长,致力于诗词吟诵和吟唱研究。很多学校也坚持将吟诵和吟唱融进校园文化,变革诗词课堂教学,让学生感受到陌生又熟悉的诗词韵味。这些都表明,诗词学习先从吟诵入手,是引发学生“不会作诗也会吟”之“读者之境”的基本方式。

二、品母语丰富韵味,赏析诗词文之美,启发学生“读者之意境”

千古流传的诗词,都是最精妙的语言艺术品,无疑也是锻炼思维最精妙的载体,更是引发学生“读者之意境”的有效通道。唐代诗人孟浩然一生没有做官,却受到同时代众多诗人的敬仰。诗仙李白称“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孟浩然之所以如此受人尊重,是因为他一生始终保持高洁的人格。这在他的大量诗作中都有流露与表现,如《过故人庄》。教学这首诗时,只要引导学生从诗词句中品味出“故人是怎样一个人”,他们就能很好地“看见”一个高洁的孟夫子形象。孟浩然写这首诗,既是对故人的感谢和欣赏,更是自身追求的一种表白。

如教学《回乡偶书》这首诗时,可以抓住贺知章“到底是不是客”让学生品析诗句。他应该是“客”:“儿童相见不相识”,这里都没有人能认出他来了;“近来人事半消磨”,他对家乡的人、事、景物都非常陌生了。他不应该是“客”,因为“乡音无改”,他仍然说着家乡话;“老大回”,回,就是回家。“春风不改旧时波”,家乡的镜湖见证了他童年时代的美好时光。正是因为是客又不是客,非客又像极了客,儿童这一“笑问”,不由地让贺知章内心感慨万千,思绪万里:我到底是谁呢?教师顺势引导,可以让学生继续探究古代诗人的“客”文化。

三、借儿童多元想象,感受诗词境之美,放飞学生“读者之意境”

没有想象力就没有创造力。从结构学的角度来说,任何一首古诗,都是诗人想象力创造的一个独特空间:心灵空间、物理空间、历史空间、虚拟空间等。作为读者,只有展开自己的想象,才能对接空间,触摸诗人的情感世界,进而创新空间,放飞自己的“读者之境”。统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游园不值》,是诗人叶绍翁的经典之作。诗题“游园不值”中的“值”是“遇到”的意思。兴冲冲而来,却吃了一记闭门羹,按常理,诗人心里一定是不爽的。但是,整首诗中我们不仅没有感受到诗人的不快,反而体会到的是他如获至宝的大喜。这是因为诗人认为此次游园不值却“物超所值”。怎样才能让学生体会到诗人这种独特的感受呢?教学中,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展开丰富的想象,是不错的策略—一枝红杏出墙来,到底诗人看到了怎样的满园春色呢?请学生尽情想象一番。学生想象的春色一定是丰富多彩的:里面是一片杏林,成群的杏花怒放枝头;园内是个百花坛,除了杏花,还有各种各样的花,五彩缤纷;园内花香四溢,蝶舞虫鸣。接着,教师继续追问:诗人如果推门而入,看到的景象会比这些更美吗?一定有学生认同,园内的景色一定比他想象的更美。但也有更多学生反对:因为园子里说不定什么都没有,只有这一枝红杏。有的学生说,即使园内景色很美,那也只是一个园子,而他想象的,可以是无限空间里的美景,更是自己的春色。结论孰对孰错并不重要了,他们感受到想象的魅力才是最可喜的。因为这一枝红杏,让诗人,也让更多的人,看到了关不住的春色,看到了新的生机和希望,这才是最美妙的“读者之境”。

四、引情感之天然共通,体验诗词情之美,激扬学生“读者之意境”

触景生情,是人类的一种情感规律,因为有它,情动而后辞发,我们今天才拥有了丰富的古诗词等文化宝藏。而从学习的角度来说,触景生情,也应成为一种重要的學习方法:只有让学习者“触”到与创作者类似的景,他们才能“生”出与创作者类似的情,从而生发出真实而有效的共情,走进自己的“读者意境”。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出自十七岁少年王维之手,该诗却成了千古绝唱,正是因为它击中了所有中国人的“团圆心结”与“亲情思绪”。因此,学习这首诗,除了可以从王维当时创作的背景入手让学生体会他“独在异乡”的离愁别绪外,更应该设置迁移性问题,调动学生的情感经验,以激发他们内心的感动。教学时,教师可以抓住“每逢佳节”引发学生思考:这天底下,到底有哪些人“每逢佳节倍思亲”呢?引导学生不断举例,不断扩大这个人群:逢年过节,爸爸妈妈、爷爷奶奶都特别想回老家;我们身边的邻居一到过节,就会相互问“回老家吗”;逢年过节,记者总会去采访不能回家的医生、战士等,他们也特别想家。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继续扩展:王维之前的古人,他们会不会“每逢佳节倍思亲”呢?未来,人们会不会“每逢佳节倍思亲”呢?其他国家的人是否也会这样呢?这样一来,学生立刻明白了“团圆”与“亲情”自古以来就是人类共有的情感,它伴随着人类的昨天、今天和明天。如此,学生就不难理解王维的这首诗为什么千古传唱了。因为他用一个“每逢佳节”就把所有人、所有节日的情绪及思绪都收进他的“手心”。它代表了节日里所有中华儿女的团圆情结。只要遇到一个节日,不管是传统的文化节日,还是特殊的节日,想表达内心思绪,我们脑海中蹦出来的一定就是“每逢佳节倍思亲”。

《游子吟》这首诗,没有华丽的字眼,只有精确的比喻,但诗人就是通过这种毫无修饰的语言,通过几个细节,把全天下母亲的辛劳、无私、慈爱、善良都刻画了出来,没有人能够抵挡这三十个字背后的语言魅力和母爱魅力。教学时,教师同样可以提出一个迁移性问题:天底下还有哪些母亲,也在为孩子的一生“临行密密缝”呢?引导学生结合听到的、感受到的、大量的事例,他们自然会心生感动:每个人的母亲,每一天都在密密地缝织、操心子女的人生,世间最可敬可爱的人,就是天底下所有的母亲。

滴水穿石,涓水成流。当一首首诗词,于有声中,于无形中,悄然引发学生自己的“读者之意境”,使其在心灵深处泛起哪怕是一片小小的涟漪,总有一天,集一丝星火,他们的“温柔敦厚”会由内而外地破壳而出,茁壮厚实,燎向远方。不远的下一个舞台,源于他们“读者之意境”的作品,便会惊艳地呈现在我们面前!

【参考文献】

[1]袁行霈.中国诗歌艺术研究[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20.

[2]叶嘉莹.迦陵各体诗文吟诵全集(上)[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21.

猜你喜欢

诗词教学
浅析小学语文诗词鉴赏教学实践方略
中职语文诗词教学之我见
诗词教学:共构言语与精神的春天
以趣入境走进诗意
诗词教学:共构语言与精神的春天
以趣入境走进诗意
初中语文诗词教学初探
对小学语文诗词教学的有效策略探讨
注重诗词教学,提高语文素养
关于诗词补充教学的两点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