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社会参与的小学生公德涵养策略探索

2024-04-01马璇

小学教学研究·教研版 2024年1期
关键词:社会参与小学生

马璇

【摘 要】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以学生公德涵养为依托,培养和造就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文章对公德内涵进行分析,从场域建设、课程建设、活动建设、共同体搭建以及评价设计等方面阐述五大培养策略,以社会参与为基础开展公德涵养的相关实践。

【关键词】社会参与 小学生 公德涵养

“公德”即“公共道德”的简称。儿童的成长与所处的社会文化环境密不可分。社会性是人的本质属性,社会公德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产物,公德是体现人社会性的核心品格。《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明确指出:“社会公德是全体公民在社会交往和公共生活中应该遵循的行为准则,涵盖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

公德表现在人的社会参与中,重在强调能处理好对待自己、自我与他人、自我与社会的关系,养成遵守和履行道德准则及行为规范的习惯,增强社会责任感,提升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社会参与包含三层意思:第一层意思是在班级中形成社会参与意识,班级是学生在校生活的最小单元,在班级中找到合适的位置,发挥作用是社会参与的基本保障;第二层意思是选择性学习和有价值的思考社会中的交往模式、实践样态,在学校里实现社会性参与,这就需要在学校创设社会性情境与活动;第三层意思则是让学生直接参与社会活动,儿童所处的社会包含家庭以及其他生活环境,它们之间联系紧密,为儿童成长提供保障。学生除了获得应有的保护外,还需要逐渐形成适应社会的品格,这就需要他们主动参与社会事务,在实践的过程中不断提升自我。

基于此,公德涵养需要从小学阶段开始,通过对公德蕴含的品格进行梳理,确定目标与内容,从人际交往、公共秩序、自然共处三个实施维度,在家校社协同机制下,通过课程的融入、场域的搭建、师资队伍的建立、活动体系的设计、机制保障以及评价方式的形成为学生提供完整的公德蕴含品格提升模式。学生通过自我锻炼、自我塑造形成心灵秩序,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一、建构“沉浸空间”公共生活场境

公共生活场景的搭建为学生提供了交流、体验、互动和展示四大平台。为帮助学生形成社会参与空间,学校创设了校内校外、线下线上结合的公共生活场景。

(一)创设校外社会体验场境

在校外,场馆机构为拓展学生视野、增强其社会化体验提供了场所。近年来,学校积极同校园周边各场馆以及单位联系,为学生提供可以体验的场所,形成以“人文体验”“法治安全”“职业探索”“责任树立”“创新改进”为目标的分年级的体验场所。

“人文体验”项目集合学校周边博物馆、名人故居等设置馆校合作课程;“法治安全”项目则深入消防、法院、城市监管等部门开展实地走访;“职业探索”项目则是联合医院、新农村、银行、融媒中心等让学生感受不同职业文化;“责任树立”项目带学生走进福利院、超市、社区,感受基层工作者的职业精神;“创新改进”项目则是与大学合作,开发创新工作坊,提供体验场景。

(二)营造校内社会性生活场境

在校内,学校在从班级到校园其他生活空间内创设了多种场域,提升学生社会参与感。

1.搭建校园村落功能区

学校可以建立“小校长”办公室、夕会空间等场域,让学生自主参与学校管理。小校长办公室中,每周安排两名“小校长”值班,解答其他学生提出的问题,收集建议;夕会空间是学校的一面“你好 谢谢”墙,团员老师将“小校长”、夕会十分钟活动中学生发现的问题以及解决建议进行梳理,每个月更新在夕会空间中,使它成为学生议事论事的平台。

2.充分运用公共空间

让每一面墙、每一个廊道都成为学生社会参与的展示区,游学墙、礼仪墙、公益走廊……都成为学生讲述社会参与故事的场所。

3.打造健康的虚拟空间

学校要重视线上公共生活场景的搭建。例如,建立儿童融媒体中心,学生在自己的线上宣传平台,制作公益广告、发布动态信息、表达观点;合理使用微信公众平台、视频号、抖音等,为学生搭建可展示的场域,图片、视频都可以给学生带来视觉冲击。

二、建构“合德课堂”公德涵养课程

课堂是育人的主阵地,应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学校结合三个内容维度,在低、中、高三个年级的国家课程和拓展课程中涵养公德。

(一)在国家课程中实施公德培养

首先,在道德与法治课中进行公德涵养。学校结合道德与法治教材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生读本》,发掘相关课题与教学内容进行匹配,制作“小主播带你学习新思想”系列微视频,让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体会,用喜闻乐见的方式带领全校学生共同学习,并运用新媒体进行传播,带动社会中更多的儿童学习提升。其次,在其他国家课程中发掘相关元素和内容与之链接,通过改变课堂活动样态等方式进行公德培养。

(二)在拓展课程中涵养公德意识

采用跨学科项目式学习和德育主题学习开展品格涵养活动,以项目式学习为课程抓手涵养品格。以“一棵大树的故事”主题学习为例:数学学科要求测量树的高度来预估其年龄,其中涉及协作、认同的育人元素;美术学科要求结合大树绘画校园一景,提升学生发现美的能力;语文学科要求写一首诗表达对大树的喜爱之情;科学学科教师带领学生研究树的社会功能……主题项目式学习将课程統整,使学生用系统思维认识赖以生存的社会,用行为方式表达对社会的理解。

(三)在特色课程中强化公德建设

道德存在于生活,社会行为的准则与规范是人们在社会生活过程中逐渐发展和形成并通过概括及提炼出来的。学校推出了“hello影院”“阅读马拉松”“知与行”等特色课程。借助电影课程,通过画面、声音、形象塑造、讲述故事、再现情境,让儿童将社会公德相关内容和自己的日常生活情境联系起来,产生体验、加强理解。阅读也是涵养学生公德的重要途径,学生通过“阅读马拉松”,从文字中汲取力量,开阔眼界,丰富自身精神世界,实现自我教育的能力。学校开设仪式庆典课程,让学生参与其中,学会尊重、感恩生命中的重要他人……公德涵养要关注学生的现实生活,让学生不断向道德的较高境界发展。

三、建构“三自行动”活动体系

活动体验是学生涵养公德的主要方式,结合公德品格内涵,学校将已有的各项活动以及符合品格涵养的创新活动进行系统化整合,整体构建,结合三个实施维度形成“三自行动”活动体系,体现学生自主、自理、自能的参与活动。

人际交往中设计“一周小校长”“夕会十分钟”“餐桌半小时”项目。“一周小校长”项目鼓励学生参与学校管理;“夕会十分钟”,值日班长观察并点赞伙伴当日文明行为;“餐桌半小时”是基于家庭共育,引导家长根据孩子交往中的问题、社会热点问题与孩子进行探讨。在参与管理、讨论中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与关怀性思维。

公共秩序中包括“公益大世界”“方圆一公里”“靓橙劳动周”三项活动。“靓橙劳动周”为餐厅劳动体验周;“方圆一公里”是馆校合作项目,与周边场馆合作开展实践活动;“公益大世界”项目旨在让学生广泛参与社会公益活动。

自然共处中包括“四季交响曲”“科艺普蓝星”“草根娃融媒体”三项活动。“四季交响曲”是结合四个季节开展系列活动:春天有开垦运动、调查世界耕地、粮食情况,秋天有秋果会,冬天给流浪動物找个家,引导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科艺普蓝星”创意工坊,是与周边大学艺术设计学院合作,以环保、自然为理念的创意工坊,用于环境改善;“草根娃融媒体”更是开阔学生的眼界,展示儿童的各种创意表达。

四、建构“伙伴计划”家校社协同体

社会参与需要家庭、学校、社会通力协作,通过建立共同体,确定同一目标,对育人方法达成共识。

(一)构建跨年级学生共同体

将不同年龄的学生放在同一个活动场域中生活学习,旨在为学生的学习创设混龄合作的学习环境。同时,不同年龄段的学生个体间的差异也是一种宝贵的学习资源,可以为他们的相互交往、共同生活奠定基础,从而自然地学会与人交往的方法,避免以自我为中心;还可以充分发挥中、高年级学生的自主管理及组织能力,实现关系和场域的变革。

(二)组建成长导师共同体

在校内,学校采用网格式分配,充分发挥思政教师和年级辅导员的作用,让他们做好指导工作。与此同时,学校还组建校外辅导员队伍,聘任场馆内一名工作人员作为场馆校外辅导员,为学生的各大场域学习提供保障。

(三)构建家校协作共同体

家庭是小型的社会,是学生生活的首要环境。学生在家中承担的责任、对国家的认同、对家庭的理解是他在社会中承担责任、未来形成价值观的预演。学校开设“相约星期一”家长公益课程,分为勤业、养正、尚美、乐学、健体五大课程领域。家长根据这五大领域,自主申报并进行主题设计,学校分批组织家长进行现场的展示与研讨,集体研磨后走进学生课堂。

五、构建“聚光足迹”评价体系

将过程性评价和成果性评价结合起来,记录学生日常生活中的小事,建立以学生个人、班级、学校三级“聚光”评价体系。

(一)个人层面:“成长印迹”

让每个学生都拥有属于自己的“成长印迹”公共道德手册,学校将其分为手印、足印、成长印、智慧印四部分,收录学生生活、成长历程,体现了父母、师长、社会对其关心培养付出的心血。例如:第一次做小家务、一个小善举、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一学期的行为表现、学生针对涵养公德提出的金点子等。小小“印迹”,旨在“以知促行,以行求知,知行合一”,它承载的是“活”的文化基因,珍藏着每一个播种“美德”的特别时刻。

(二)班级层面:六色娃评价体系

以指向全面发展的人为培养要求,设置六色娃评价体系,六色按颜色分类,包含运动、学习、劳动、礼仪、艺术、公益六项内容,这是对原有传统“三好学生”“品学兼优生”评比的补充,能让更多的学生得到肯定与发展,更好完善学生核心素养发展评价体系。

(三)学校层面:十百千“星光”评比

校级层面评选出“十个闪光好少年”“一百个追光小明星”“一千个星光小标兵”。十百千“星光”评比是在班级六色娃评选的基础上,通过学生自我申报、班级推荐、公共展示、师长点评等环节,最终由学生投票选出。这既是对学生一年来综合表现的肯定,也是以学生身边人为榜样,带动更多的学生共同进步,实现评价的辐射意义。

社会参与场景的搭建,完善课程与活动体系,尝试采用多方位、多角度的评价方式,构建全员育人机制,发挥学校、家庭、社会各自优势,形成教育合力,增强学生社会参与的意识。最终,在社会参与中培养学生的文明礼仪、规则意识、社会责任感等公德品质。

【参考文献】

[1]冯建军.公民品格与公共生活[J].道德与文明,2020(4).

[2]孔新苗.“社会美育”三题:含义、实践、功能[J].美术,2021(2).

[3]杜勇敏,刘刚,南豪峰.小学生群体社会公德状况调查分析——以贵阳市为例[J].贵州教育,2011(6).

[4]王怀玉.社会公德:个人品德养成的基础——小学生底线伦理规训与个人品德养成的关系研究[J].教育科学研究,2010(4).

猜你喜欢

社会参与小学生
多元整合,加强小学生写话练习
怎样培养小学生的自学能力
如果,我能再做一次小学生
引导社会参与丰富老年教育形式研究
英国的高校自治与政府调控及启示
网络民粹主义近十年(2007—2016)的研究梳理
我是小学生
烟台市加快推进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探析
普利兹克奖2016新标向
从知识习得到知识创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