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因文而“练”,笔落成“段”

2024-04-01陆瑞芹

小学教学研究·教研版 2024年1期
关键词:小学三年级小练笔

陆瑞芹

【摘 要】三年级是学生的习作起步阶段。小练笔篇幅短小、易练习,是教师提升学生表达与写作能力的“利器”。文章提出提升小学生写段能力的策略:首先,仿写为先,通过多元场景仿写、对象替代仿写、句式承袭仿写,让学生言语迭代升级;其次,多维续编,让小练笔合“情”合“理”;最后,通过补写护航,让小练笔段中添“花”,让每个学生敢写、会写、乐写,全面开启他们的“悦写”新时代。

【关键词】小练笔 写段策略 小学三年级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提倡学生诵读、积累……短小的古诗词和新鲜词语、精彩句段等,强调教师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尝试用文字语言表达自己珍爱自然、珍爱生命的情感。由此可见,学生言语积累与语言表达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小学三年级是由“写话”到“写段”的“进化”重要阶段,但三年级学生因生活阅历较浅、言语积累不足,因此惧怕写不会写。如何让三年级学生在“写段”的奠基阶段,敢写、会写,从而爱上表达、乐享写“段”呢?笔者认为,在课堂教学中适时引导并鼓励学生因文而“练”,学生才能“笔”落成段。这里的“练”指的是统编版教材中的“小练笔”,是一种介于造句练习和习作之间的随文表达训练,它具有篇幅小、形式活的特点。如何因文而“练”,进而成“段”呢?基于上述认识与思考,笔者提出了依据课文仿写先行、多维编续、补写护航的策略,希冀助力三年级学生消除“写段”的恐惧感、陌生感,让他们打开“写段之窗”说“靓话”,由“写话”悄然过渡到“写段”,切实提升其言语运用与表达能力,最终提升其语文核心素养。

一、仿写先行,言语迭代升级

人有四大本能,即语言的本能、制作的本能、模仿的本能和游戏的本能。同理,仿写也是学生习得写作能力的本能。因此,教师应引导学生仿写,将阅读与写作有机结合,让学生依“葫芦”画“瓢”,优化其言语结构,重塑其写作思维,增强他们的语感,使其言语表达迭代升级。

(一)多元场景仿写

以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大青树下的小学》为例,文中有许多排比句式,例如:“早晨,从上坡上,从坪坝里,从一条条开着绒球花和太阳花的小路上,走来了许多小学生,有汉族的,有傣族的,有景颇族的,还有阿昌族和德昂族的。大家穿戴不同,来到学校,都成了好朋友。”笔者先让学生通过对比读的方法,发现排比句的规律,再品析这段话在表达上有趣的地方。学生发现这段话用了三个“有……有……有……还有……”的反复句式,读起来十分有节奏感,朗朗上口。同时学生也感受到这是一个多民族的学校,孩子们在这里开心愉快地学习。这时,笔者让学生联系生活,从教室里、操场上、花坛边、图书馆、银杏树下、蔷薇花下等选择一个场景进行写段练习,有规律可循,降低了学生写作的难度。

(二)对象替代仿写

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花的学校》中“树枝在林中互相碰触着,绿叶在狂风里簌簌地响,雷云拍着大手”,读到这句話时,笔者指导学生联系生活中的所见所闻,引导他们想象狂风暴雨下的树枝的形与声,从而感受到拟人句式表达的生动。学生体会到文本语言的趣味后,笔者再借助文本,调动学生模仿创造的积极性,引导学生进行对象替代仿写。这样,有的学生将“树枝”“绿叶”“雷雨”形象改成“小鱼”“小鸟”“熊猫和小猫”:小鱼们穿上五颜六色的泳衣,在水里追逐打闹;小鸟们跃上枝头,载歌载舞;熊猫和小猫在比赛爬树。有的学生将“树枝”“绿叶”“雷雨”变成了“蝴蝶”“蟋蟀”“花朵”:蝴蝶在花丛中翩翩飞舞着,蟋蟀们在洞穴里认真地弹琴,花朵在园中相互拥抱着。这样,学生通过对象替代仿写,对花的学校、对自然之物更加了解、更加熟悉,其表达写作能力也会日益提升。

(三)句式承袭仿写

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荷花》第2自然段用“有的……有的……有的……”句式写出了荷花开放时不同的形态,可以让学生进行句式承袭仿写。有的学生从颜色的角度写出了荷花的特点,如:荷花不止形态各异,而且颜色也很好看,有的笑脸白白,有的粉粉面庞,有的如害羞的小姑娘涨红了脸。当学生细细品读自己写的优美生动的句子时,脑海中会随之浮现优雅的荷花样貌,心中定会降低写作压力,提升写作自信心,开启一段“悦写”之旅。仿写,不仅让学生学习作者表达之钥,储备丰富的词汇,还能促使学生留心身边的人、事、物,学会细致观察景、物,在潜移默化中珍爱自然、珍爱生命。

二、多维续编,练笔合“情”合“理”

仿写是对文本的模仿,是写作的起步。想象是儿童的天性,续编更符合儿童的心理特点。续写则是对文本的再创造,是对学生创作热情的二次激发。以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童话故事单元为例,这一单元的语文要素;一是感受童话丰富的想象;二是试着自己编童话,写童话。笔者引导学生就文设练,从多维角度创编童话,童话在融入学生情感的同时也要合理。此外,在续编过程中也能够有效落实语文要素,助力单元目标的达成。

第一,从童话故事的人文价值角度进行练笔—为什么大年夜小女孩还在街上卖火柴?

文中的小女孩为什么大年夜还在街上卖火柴?课文第2自然段提到:这一整天,谁也没买过她一根火柴,谁也没给她一个硬币。第4自然段有很明确的提示:因为她没卖掉一根火柴,没挣到一个钱,爸爸一定会打她的。这就说明小女孩家里很贫穷,只能通过卖火柴的方式挣钱,但是没有人买她的一根火柴,说明当时社会比较冷漠、无情,甚至连父母都不给她关爱。从自然环境、家庭环境到整个社会环境,这则童话塑造了一个可怜的小女孩形象,营造的是一种悲伤、让人心痛的氛围。学生自然会对小女孩产生同情之心、怜悯之心,沿着这样的价值取向续编故事,“写段”的合理性、情理性等可以得到提升。

第二,从童话故事选材组材的规律角度进行练笔—小女孩五次擦燃火柴,看到幻象的顺序为什么是大火炉、烤鹅、圣诞树、奶奶、和奶奶一起飞走了?

在这则童话故事中,小女孩擦燃了火柴后,看到的幻象内容分别是大火炉、喷香的烤鹅、美丽的圣诞树、慈爱的奶奶、与奶奶一起飞走。为什么是这样的组织顺序呢?因为当时天“又黑又冷”,小女孩“赤着脚”“小手几乎冻僵了”,她冷到了极点,所以幻象首先出现的是大火炉。第二次为什么出现的幻象是喷香的烤鹅呢?因为小女孩不仅冷,还十分饥饿,渴望温饱;因为现实非常残酷,爸爸不仅不疼惜她,还让她在大年夜举家团圆时出来卖火柴,挣不到钱还会打她,所以第三个幻象是圣诞树,渴望快乐。第四个出现的为什么是奶奶呢?因为奶奶生前十分疼爱她,小女孩现在孤身一人,渴望有人关爱。第五个幻象看似“美好”—小女孩与奶奶一起飞走了,但实际上暗示小女孩已经死了。这些是作者的特意安排,反复叙事非但不嫌啰唆,反而引人入胜,加深了学生对小女孩的同情。想象和真善美是童话的精髓。笔者引导学生关注童话的选材、组材的特点,学生自然而然会从“如果小女孩还可以再擦燃火柴,她会看到什么?”角度进行续编,如小女孩看到厚实的棉衣向她走来,她穿在身上,觉得暖和极了。这样,童话故事的创作更符合情理、更加动人。

第三,从童话故事结构安排的角度进行练笔—为什么要反复地写小女孩多次擦燃火柴?

安徒生写小女孩擦燃火柴,在结构上呈现了反复叙事的特征。首先,内容上都是小女孩擦燃火柴,看到了五种幻象;其次,过程上都是按照“拿出火柴—擦燃火柴—展开幻象—火柴熄灭”的顺序;最后,在反复叙事中又有细节的差异,前两次是“擦燃火柴—出现幻象—火柴熄灭—回到现实”,后面三次是“擦燃火柴—出现幻象”,这体现出小女孩内心愿望愈来愈迫切,欲望的层次由物质逐渐转变为精神的追求。笔者通过这种反复的叙事结构把握以及反复之中的细节细微变化的发现与分析,指导学生续编一个既反复又富于变化的独立段。这样的续编才会合情合理。

三、补写护航,练笔段中添“花”

(一)依托插图,展开想象

统编版语文教材编排图文并茂,插图生动有趣,是补写的有效载体与素材。教师应依托教材中的插图,鼓励学生展开合理且丰富的想象,让学生的文思如泉涌一般。以三年级上册《富饶的西沙群岛》为例,教师可以结合课后小练笔中的四幅插图,让学生展开合理且有趣的想象,进而体会海洋生物与海底世界的奇妙无穷。在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学会如何细致观察插图,学生知道从鱼儿的数量、种类、颜色、状态等角度观察插图,进而补写海底世界的神奇。学生自主观察后面三幅插图,由第二幅图想象补写珊瑚的外形、动作、心理;由第三幅图想象补写乌龟等待时的神态;由第四幅图想象补写一群海鸥展翅飞翔的姿态,再用“有的……有的……有的……”句式进行片段补写。于是,奇妙的海底世界就出现了:鱼儿在海底十分自在,它们有的独自游来游去,有的相互追逐,有的碰到闲游的同伴,就会与同伴一起嬉戏起来。有的鱼儿呈三角形,游起来像蝙蝠飞翔。学生依托插圖,抓住海底世界与生物的特点,展开想象,在神奇的海洋世界畅游。

(二)捕捉细节,丰满形象

统编版语文教材中的小古文言简意赅,表达凝练。教师可以借助小古文捕捉人、事物细节,以发掘学生写段的潜能,使学生深度理解文本内涵。以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司马光》为例,教师引导学生捕捉“众皆弃去”这一细节。“众皆弃去”时人物有什么样的言行,据此进行细节补写。学生立即再现情景,这样补写:听到扑通声响,回头一看缸里水花四溅。哎呀,不好啦,有人落水了。小朋友吓得腿都软了,瘫坐在地,说不出半句话来。还可以这样补写:一个小朋友吓傻了,头脑一片空白。他看见其他伙伴跑了,也撒腿就跑,一边跑一边喊:“不是我干的,不是我干的,是他自己脚滑掉进水里的!”这些细节的补写,不仅让学生加深了对机敏灵活、随机应变的司马光人物形象的理解,也大大提升了学生的语用能力,达到了读写结合的佳境。

(三)链接生活,拓展视野

补写不仅需要依托插图、捕捉细节,也需要链接学生的生活,这样学生才能有话可说,有“段”可分享,不断拓展视野。以三年级上册口语交际“我的暑假生活”为例,如何让学生讲述有趣的暑假生活呢?教师应引导学生链接自己的生活体验,基于学情,大部分学生自小身居城市,少部分学生有过乡村生活体验。教师请熟悉乡村生活的学生畅聊乡村生活的那些事,讲者娓娓道来,听者仿若身临其境。讲完后,教师鼓励学生结合所讲内容与所观图片,写下“我的暑假生活”片段,然后分享交流,学生知道了原来暑假生活可以在家避暑吃西瓜,可以主动分担家务,可以阅读一本好书,可以帮助祖父母整理“小菜园”。这样,于无痕中拓展学生视野,让学生勤分享、乐表达、悦写段。

随堂潜入“练”,润“段”细无声。小练笔,蕴含大乾坤。笔者的教学实践证明,基于文本与单元要素,采取“仿写先行”“多维编续”“补写护航”三大策略,能够消除学生的写段畏难情绪,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对自然之热爱、对生命之珍视,从而高效达成:语言迭代升级;内容不仅合“情”合“理”、情理交融,而且生动出彩,无限“生花”,让学生自动寻觅写作的奇珍异宝。

【参考文献】

[1]魏玉梅.统编教材中“小练笔”的价值、类型和教学策略[J].语文建设,2022(3).

[2]马文·哈里斯.文化人类学[M].孙秋云,译.北京:东方出版社,1988.

猜你喜欢

小学三年级小练笔
浅析小学三年级语文中的创新教学
小学三年级数学教学初探
浅谈小练笔在教学中的作用
窥探数学课堂中面积教学的实施策略
日记在小学三年级语文写作中的应用
课堂小练笔有效指导的尝试与探索
如何提高中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小练笔的有效性
语文写话教学设计研究
打开学生作文思路的探索
小学三年级作文入门之我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