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诗词补充教学的两点建议
2015-12-02王丛慧
王丛慧
摘要:在人教版2004年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推出后,我们发现全套教科书从数量上增加了诗词的篇目,自此可以体现出诗词的重要性。而学生阅读课外诗词的内容由教师进行选取和利用,如何选择课外诗词来辅助对课内诗词的教学,又如何利用外国诗篇来辅助教学,提高能力,则是教师教学的又一个需要注意的地方。
关键词:诗词教学;课外诗词;国外诗歌
中图分类号:G642.4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17836(2015)11008902
诗词的教学需要教师通过教材中已经给定的篇目来训练学生对诗歌的理解能力和鉴赏能力,但是教材中的诗词是有限的,教师的任务就是通过课本上的“一”来训练学生如何反“三”,这个“三”教师可以通过添加课外诗篇来实现。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往往深刻地感受到,由于学生自身的情况不同,每一个个体都有自己的特殊性,对诗篇的理解不同,对诗篇的分析方式不同,对诗篇所体现的知识的吸收情况也不同,所以在对课外诗篇的选择上,教师就面临着困难。这是一个很大的挑战,在选取课外诗词方面众口难调。只有选择的课外诗篇科学,才能够给学生在诗词学习方面有更好的指导,否则就是干扰。
一、教科书推荐的课外诗篇
在教科书的诗篇后,其实编写者为了让学习者能够更好地理解所选诗词,达到一定的教学目的,都会在课内研讨与练习中补充枚举一些课外诗词,而这些课外诗词正是很好的选择,是一种教学上的提示。在这方面,教师不应该为了赶进度而忽视这些补充。这些都是能够使学生诗词鉴赏能力提升的课外重要法宝[1]。
以2004年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第一册为例。在课内研习与探讨这一板块中,教科书所补充的课外诗词与原诗有一些相同点,例如作者相同,从《沁园春·长沙》这一篇目来看,这首词通过写湘江秋景和毛主席在对其青年时期革命斗争的回忆这些内容,来表达青年时期的毛主席对我们国家未来的担心与忧虑和领袖式的以天下为己任的气魄与抱负,以及毛主席对反中国共产党统治的异党的愤怒,和毛主席必当带领中国共产党来改变中国,使中华民族富强的壮志豪情。而编者在其所甄选的三首诗词,以时间顺序排列,依次是《采桑子·重阳》《七律·长征》和《浪淘沙·北戴河》[2]。《采桑子·重阳》完成于1929年的重阳节,这首词是以蒋介石派兵围剿红军主力为背景,但是在红四方面军和当地智慧善良的游击队默契地配合下,英勇地击退了敌人,突破了围剿。这首词不仅仅描写了战地及重阳节的风光大好,更展现了毛主席在这场战役之后凯旋的愉悦,和毛主席对革命前途抱有乐观的信念之情。《七律·长征》则写于1935年10月,毛主席在万里长征即将结束的时候,触景生情有感而发。回顾万里长征这一路来,中国共产党英勇地克服了种种困难,不惧艰难险阻,最终取得了胜利。从这首诗的全诗来看,毛主席把那些看似充满了重重挑战,困难至极的五岭、乌江、赤水、乌蒙山、金沙江、泸定桥、雪山、草地等只是轻微地一笔略过,但更能充分地肯定在共产党的领导下,红军完成了万里长征的伟大举措,也更展现了万里长征取得胜利之后,大家满怀喜悦,毛主席更加喜笑颜开的战斗豪情。《浪淘沙·北戴河》是毛主席在1954年完成的。在伟大的新中国成立之后,毛主席去北戴河开会时,激情豪迈有感而发所创作的一首词。在这首诗中毛主席认为,艰难的的一切都已经成为了过去,而新中国的建设才是现在最主要的任务,表达了毛主席的胸怀大志和领袖式的雄伟气魄。这三首诗词都是毛主席的作品,但是通过反映不同时期的心境,描写了毛主席积极向上、不怕困难险阻、英勇奋战,对中国的未来有伟大的抱负和其以天下为己任的壮志雄心。通过这三首课外诗词的补充,能够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分析、掌握好《沁园春·长沙》,而且能够更加全面更加深入地认识并了解这一代伟人、时代的楷模、我们伟大领袖毛泽东主席[3]。
二、国外诗歌也不应忽视
从人教版2004年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来看,在必修课中,整套教材虽然对诗词这一部分做了很大的调整,对诗词的数量和质量都有所提升,然而,却将外国诗歌全部都删掉了。其实,外国的诗歌是帮助学生和老师更直接地了解外国文学精华的一种载体,而且,在日常的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中外相似诗篇的对比,在更深刻地了解和掌握了本国诗篇的同时,也能够体会到外国诗篇的美,更加体会诗歌的美。通过对外国诗歌的学习,学生也能够提高自身的文学素养,提高诗词鉴赏方面的能力,而且,适当地对中外诗歌进行对比,可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开拓我们的眼界。而如何巧妙地将外国诗歌加入到诗词教学中,使其不是累赘,真正地有益于对教纲内规定的诗篇有所帮助,是对教师的又一挑战。由于对外国诗歌的学习不是教科书中指定的任务,那么,我们可以将它放在选修课的部分,适当地讲一两次外国诗歌鉴赏课程,在这样的课程中,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来正确直面地评估,科学地制定代表性强,特点性强,符合高中学生的学习要求的外国诗歌篇章,能够让学生产生兴趣,自主地去品读,而且可以在诗歌赏析的课程中,有见解地发表自己的看法,并且与其他同学交流,相互学习。可以以分组的形式,也可以自由地畅谈。需要注意的是,怎样才能将中外诗歌联系起来,找到这样的一个契合点,才是关键的突破口。最最常用的,最最简单的,是从意象来入手。针对同一个意象,选取不同的中外诗篇,进行比较,鉴赏品评,取其所长。比如在人教版的高中选修课教材的第一单元中,可以见到法国象征派的诗人魏尔伦的《秋歌》,在人教版的高中语文的必修三中,可以见到杜甫的《秋兴八首》(其一)。我们就可以将这两首诗歌建立联系。这两首诗歌都是写秋景的,教师就应该引导学生来探究这两首关于秋景的诗歌,在情感基调上,在描写的色彩上,在写作的手法上,它们的差异是怎样的[4]。
又比如中外对于“月”这一意象的处理和表达出来的意味是不同的。在我国古代诗歌中,用“月”这一意象,往往表达哀思、怀古、伤秋、念乡、落魄这几种类似情感,这种诗歌数量很多;但是在外国的诗歌作品里,“月”这一意象被寄托的意味并没有这样多彩,甚至并没有这样多的关于咏月的作品。和我国古代诗人对于“月”这一意象上所寄之情思并不相似,外国的诗人则是更多地将“月”这一意象用来展现男女之间那种美好的爱恋的一种情思,以此为背景,再多多地渲染,细腻地描绘,通过“月”这一意象的美,以及它的朦胧,来表达爱情的美好,爱情的纯洁,爱情的捉摸不透。我国从古至今都是以“物我合一”的观点来完成文学作品,但是在外国却是不同的。他们的观点是“物我对立的”“事各其性”。体现在对于意象的描写手法中,表现出不一样的格调。我国是寓情于景的,寻求以物抒情,来表达一种又含蓄但是又很志向高远的情境,以此来争取到审美效果。在这里,用“咏月”题材的诗歌来举例,我国的诗人更偏向于在表达自然景物的同时,加入人的思想,以及当时的社会背景,将人这一本体的情感附加到“月”的意象上,所以,我国古代诗人就流传下来了不少关于意境上朦胧皎洁、风格上温文尔雅的“咏月”的佳作。外国的诗人在咏与自然相关的意象之时,却更多地将客观事物的表达作为重点,如果以哲学的观点来看,我想这是一种形而上学的临摹方式。其次,我国千年以来优秀的传统文化告诉我们,应该更加关注感性世界,因而诗歌里感伤的色彩就十分明显,就连以爱情为题材的诗歌,也是欢快明朗的色彩少,哀怨忧愁凄清惆怅的色彩比较多。在处理男女相恋这一题材之时,更多地用杨柳、秋月、庭院等来处理,在总体上,表现出一种阴柔的基调,所以关于“咏月”的诗歌也更多地有一种婉约的美。但是在外国诗歌中,往往是以倡导赞美爱情为尚,用鲜花、艳阳、春光等积极阳光的意象来表达爱人或是爱情,用并不细腻的自然的意象,比如沙滩、郊野等来体现描绘爱情的基调,这样的处理往往表达的是刚烈的美,更加明朗轻快。所以,在这样的比较之后,学生会明白,代表柔美的“月”在外国的诗歌里,成为咏叹的对象就没有它在我国诗歌中的高,“月”的核心含义也没有我国的饱满。通过对于中外不同的对于“月”的处理,能够帮助学生更加深入地对中外不同的审美方式、文化差异的理解,特别是中外诗人在彼此面对人与自然关系之时的不同。通过这样的对比,“月”这一意象在中外诗歌中的不同更加明了了,还可以令学生有更多的灵感,就是在人和自然之间,是有着一定的联系的,人能够在自然之中加入本身的气节和情感,在对于事物的描写上寄托自己的情思。中外的诗人由于大背景不同、生长环境不同,因而“三观”就会不同,表达出的是不同民族的文化。文化背景的不同,表现的手法也必定不同。通过交叉的学习、比较,多元化地来学习诗词,能够提高学生的诗词鉴赏能力,培养学习的能力,也更加提高浓厚的学习兴趣。
参考文献:
[1]余虹.文学作品解读与教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2]邓程.论新诗的出路[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
[3]李达五.中国古代诗歌艺术精神[M].重庆:重庆出版社,2004.
[4]袁行霈.中国诗歌艺术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
(责任编辑:侯秀梅)2015年11月第34卷第11期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Journal of Heilongjiang College of EducationNov.2015Vol.34 No.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