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刍议中小学信息科技课程资源平台建设

2024-03-19赵婧

科技风 2024年7期
关键词:平台建设课程资源中小学

摘要:本文以2022年义务教育课程方案中的“信息科技”课程为背景,探讨了中小学信息科技课程资源平台的建设问题。首先,分析了信息科技课程在中小学教育中的地位与作用,然后对中小学信息科技课程资源平台的需求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包括教师教学需求、学生学习需求和管理者管理需求。在此基础上,通过分析江苏省中小学信息科技课程平台,包括平台架构设计、平台内容资源的策划与制作以及平台的运营与管理。最后,对平台的应用情况和效果进行了评估,验证了平台的有效性。

关键词:中小学;信息科技课程;课程资源;平台建设

1信息科技课程在中小学教育中的地位与作用

1.1 信息科技课程的设立背景

数据驱动和计算机领域是现代的创新前沿,而信息科技课程的设立使得学生在早期阶段接触到与现代生活和未来就业市场息息相关的知识和技能。设立该课程也符合政府建设网络强国、数字中国、智慧社会的国家战略目标,以及在全球化和数字化背景下,为中国培养富有竞争力的工作力量的必要应对策略。教育部的数据显示,自2022年开始,信息科技已经成为义务教育阶段的独立课程[1]。

1.2 信息科技课程的目标与内容

新的信息科技课程将圍绕信息意识、计算思维、数字化学习与创新、信息社会责任这四大核心素养进行设计和实施。其内容涵盖数据、算法、网络、信息处理、信息安全、人工智能六条主线,以此培养学生的数字素养、创新精神以及责任意识。强调在培养技术技能的同时,更加关注对学生整体素质的提升,使其在吸收知识的同时,更重视数据的合理利用和对信息的负责态度[2]。

1.3 信息科技课程对中小学生素质培养的影响

信息科技课程的引入,旨在提高学生的数字素养, 以适应现代社会的需求。首先,树立正确的信息意识。通过课程学习,帮助学生树立适应信息社会要求的正确价值观,理解信息背后的科学本质,敢于向问题提问、准确获取信息、理性判断和高效沟通。其次,培养计算思维,鼓励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并实现用计算机方式表述和解决问题。再次,发扬创新精神。寓教于乐,让学生通过动手制作软硬件产品,鼓励他们追求个性化学习,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和动手能力。最后,引导和激发社会责任感。以信息社会为背景,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并积极承担公民责任和信息道德责任,践行信息社会责任,成为合格的网络公民[3]。

2中小学信息科技课程资源平台的需求分析

在全国范围内开展新的“信息科技”课程,建设一个有效的中小学信息科技课程资源平台势在必行。具体需求应涵盖教师、学生和管理者的需求[4]。以下是对三者需求的分析:

2.1 教师教学需求分析

首先,教师是实施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学资源平台需提供丰富的教学参考材料和方案,配套教学计划的设计和执行。包括备课材料、课程模块、案例研究和讲座资料等。此外,平台还应提供形式各样的教学资源,如动画、视频、模拟软件等,来增强学生的学习体验。

其次,教师亦有需求对学生学习情况进行有效跟踪和评估。因此,平台应提供相关的工具使得教师能方便地创建、管理和评估学生的学习任务、作品等。

2.2 学生学习需求分析

对于学生,信息科技课程资源平台应提供在线学习、体验和自我评估的工具,使他们能够按自己的节奏学习和反思,获得个性化的学习体验。同时,平台应提供满足学生使用的实验室工具,如H5网页制作、思维导图等相关工具等,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另外,依据中小学学生对学科知识原理的认识程度和技能掌握状况,平台应提供不同层次的学习资源,以满足多元化的学习需求。

2.3 管理者管理需求分析

对于学校管理者,他们需要的是一个能够实现时间跟踪和监控学生学习情况,提供数据支持的平台,以便他们可以进行课程优化和教育决策。

平台应具备课程管理功能,以分析课程的使用情况,如学生的学习进度、课程资源的使用情况等。此外,平台还应该支持权限管理,以便安全高效地对不同角色——包括教师、学生、家长、行政人员等进行信息分享和访问控制。

总之,中小学信息科技课程资源平台必须要充分考虑所有相关参与者的需求,只有这样,才能搭建出既有效高效又便利且符合各方需求的资源平台,推动信息科技课程在全国范围的顺利实施。

3中小学信息科技课程资源平台的设计与建设

随着信息科技的不断发展,江苏省中小学教育领域自然而然地引入数字化教学资源,以此来适应日新月异的教学需求和环境。这一转变不仅体现在设备和连接的物理级别,更涉及后台的平台架构设计,包括技术架构和功能架构两个方面[5]。以江苏省中小学信息科技课程平台(以下简称“信息科技课程平台”)为例进行阐述。

3.1 平台架构设计

3.1.1技术架构设计

在技术架构层面上,信息科技课程平台采用的是分布式设计,它由前端应用和后端数据库服务器构成。前端应用通常采用react、antd、lodash、tinymce,webpack等网页技术,以提供优质的用户体验。后端服务则采用基于云的解决方案,如spring cloud,nacos以及Mybatis-plus等。这种架构的优点在于其弹性和可扩展性。随着用户数量的增加,或者教学资源的品种和数量的扩大,服务器可以根据需要动态调整资源,提高运行效率。

此外,这种架构通常包括加载均衡器以防止服务器过载,以及安全防护系统以防止恶意攻击,增加系统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3.1.2功能架构设计

从功能架构的角度来看,信息科技课程平台按照其提供的功能被分为五大模块。简便起见,可以把这些模块概括为“我的空间”、“数字教材”、“教学资源”、“拓展课程”和“实验室”。

“我的空间”是个人的学习空间,包含我的待办、我的邮箱、我的课程、我的任务、我的收藏等,可以查看和管理个人学习情况等,还可以与老师、同学发送邮件。

“数字教材”是基于电子教材提供了丰富的数字化多锚点资源。资源类型多样,有动画、视频、交互、图文等。

“教学资源”是教师和学生共享和获取教学资源的地方。这包括来自教材的各种素材、拓展视频以及教师分享的优秀作品等。

“拓展课程”是学生自我提升和进一步学习的重要渠道,包含多种主题和领域的课程,可以满足不同年龄段学生的兴趣和特长。

“实验室”是聚集了多种实验工具,包括网页制作工具、音视频剪辑工具、思维导图等,为学生提供了课中和课后的操作实践机会。

总的来说,从技术架构和功能架构两个角度分析江苏省中小学信息科技课程平台,可以看出该平台具有强大的技术支持和丰富的功能模块。其设计思想和架构模式对其他地区中小学信息科技课程平台建设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3.2 平台内容资源的策划与制作

3.2.1 教学资源的策划与制作

教学资源在信息科技课程平台上扮演了至关重要的角色,其策划与制作过程反映了教育理念和方法的发展。在信息科技课程平台中,教学资源主要包括教材补充拓展相关资源及其素材等。

平台上的资源内容由本社优秀专家作者团队精心编创设计,联合多家制作公司用心制作打造,内容包括但不限于具体的知识点讲解、互动型体验等,通过图文、动画、音视频等多媒体形式,使得抽象的知识变得直观易懂。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实验室的引入,使得学生有机会在线上环境中直接操作和实践,这无疑增加了学生的参与度和学习的深度。这些资源的策划与制作,需要充分利用信息科技手段,打破时间、空间的限制,提升学习效果。

3.2.2 学习资源的策划与制作

学习资源是为了满足学生学习需求和兴趣,提升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而设计制作的。在信息科技课程平台上,构建学习资源的原则是深度与广度相结合,既有系统完整的课程知识系统,又有丰富多样的拓展课程。

系统完整的课程知识系统是基于国家教育部定义的义务教育信息科技课程标准进行设计的,这需要教师熟悉并深入理解课程标准、目标与要求,合理分解,设计出适合学生理解和接受的学习资源。

对于拓展课程的设计,则需要从学生的需要出发,初步可以调研所在地区青少年的兴趣分布、学习难点、学习需求等,提炼出符合学生需求的课程主题,如编程、物联网、人工智能等,不仅能够创造优质的学习内容,也能够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

无论是教学资源还是学习资源,都需要充分考虑用户体验、以用户为中心,同时也需要让教师和学生参与其中,以此实现资源的共享、互动、反馈与迭代。

3.3 平台的运营与管理

3.3.1 平台的运营策略

信息科技课程平台运营策略的核心在于如何提供优质的教学与学习资源,同时激发和引导用户的积极参与。首先,平台要不断更新和优化教学资源,包括数字教材、教学资源、实验室等,以保证内容的前瞻性和实用性。

其次,平台要利用互动机制提升用户体验,比如设立邮箱,鼓励教师和学生之间的沟通交流;设立学生个人学习档案,记录其学习过程和成果,以此激励和推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

3.3.2 平台的管理机制

平台的管理机制涉及平台的许多方面,包括平台技术的稳定性和安全性、用户行为的规范性、内容质量的保障等。

在技术层面,需维护平台的稳定运行,预防和处理可能的故障;要保证平台的数据安全,对用户的个人信息严格保密,预防网络攻击和欺诈;同时,还需与时俱进,持续升级平台技术,以优化用户体验。

在用户行为管理上,应设立清晰的规范,对违反规则的行为进行有效惩截止,以维护平台的正常秩序。同时,对用户反馈的问题和建议,要及时响应和处理,持续改进服务质量。

在内容质量控制上,需对平台中的所有资源进行严格审核,確保其准确性、科学性和客观性。同时,要鼓励用户积极提出宝贵建议,以此提升平台的整体内容质量。

4中小学信息科技课程资源平台的应用与效果评估

4.1 平台的应用情况

从平台使用者的统计数据来看,江苏省中小学信息科技课程平台已经得到了广泛应用。从使用行为来看,绝大部分用户对平台提供的数字教材学习资源、教学资源、互动交流和个人工作空间等功能模块都有涉猎。

在教师中,他们利用平台进行教学准备和教学反馈,获取数字教材,分享教学资源,参与教师培训等。在学生中,他们则以平台为主要的学习场所,获取和使用学习资源,参与互动学习,实现知识的深化和个性化学习。

4.2 平台的效果评估

评估平台的效果,我们需要从教学效果评估和学习效果评估两个方面来进行。

从教学效果评估来看,信息科技课程平台的应用,显著提高了教师的教学效率和质量。平台提供的资源和工具,使得教师的教学设计更加精细,教学实施更加便捷,教学反馈更加及时。从反馈中,教师也能清晰地看到自己的教学效果,调整教学策略。

在学习效果评估上,通过学习成绩、学习行为和学习满意度等多角度的评价,发现学生的学习效果也有显著的提高。学生的数字素养和信息科技能力得到了明显提升,趋于主动、自主和探究式学习方式。更值得一提的是,通过平台的应用,学生形成了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习惯,有助于他们在未来的学习生涯中取得更好的成绩。

5结论

通过对中小学信息科技课程资源平台的研究,可以看到:首先,信息科技课程在中小学教育中占据重要地位,对提升学生的数字素养具有重要作用。其次,中小学信息科技课程资源平台的建设需满足教师教学、学生学习和管理者管理的需求。再次,通过科学的设计和建设,中小学信息科技课程资源平台能有效支撑信息科技课程的学习和拓展。最后,通过对平台应用的评估,证实了平台的有效性,对提升信息科技课程的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教师的教学质量均具有积极影响。未来,随着信息科技的发展,中小学信息科技课程资源平台将有更大的发展空间和应用潜力。

参考文献:

[1]王振强.中小学信息科技课程设计与实施[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22(07):14-16.

[2]毕家娟,陈琳.中小学信息科技课程不应放弃编程[J].江苏教育,2022(76):76-77.

[3]田昕,乔爱玲.中小学信息科技教师跨学科能力培养知识体系构建[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22(12):42-44.

[4]康杰.中小学信息科技概念教学的模式构建与探索[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21(08):50-53.

[5]张汶,费宗翔.中小学信息科技:重视问题解决,发展学生素养[J].上海课程教学研究,2022(05):77-80.

作者简介:赵婧,女,汉族,江苏南京人,中级编辑,大学本科,研究方向:信息技术、信息科技类等

猜你喜欢

平台建设课程资源中小学
运用QQ群开展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研究
高职院校图书馆数字资源绩效提高途径探析
党建类新媒体加强平台建设的实现路径
语文综合性学习探究
“互联网+”思维在应用型高校课堂管理的思考与探索
新时期高校足球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研究
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当中需要关注的问题探析
焦作市中小学武术教学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
啦啦操融入中小学阳光体育运动可行性分析
略谈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微视频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