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网络热梗探讨网络语言规范问题

2024-02-27罗玮徐健青

老区建设 2024年1期
关键词:青年群体网络语言亚文化

罗玮 徐健青

基金项目:江西省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课题“现代汉语网络化表达的规范研究”(23GZYB064);江西开放大学校级科研项目“现代汉语网络化表达的规范研究”(JKND2201)。

作者简介:罗玮,江西开放大学副教授;徐健青,北京师范大学学生。

摘 要: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网络热梗出现在公众视野中,成为网络空间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一方面,网络热梗的使用增添了人际交往的趣味性和便利性;另一方面,网络热梗的奇特表达形式打破了现代汉语的传统规范,造成网络语言失范。针对网络热梗在使用中存在不规范、泛娱乐化、低俗化等问题,可通过政府监管、精准治理,增加平台评议机制,完善追究制度,主流媒体引领等措施,构建良好的网络语言生态环境。

关键词:网络热梗;网络语言;亚文化;青年群体;网络规范

中图分类号:H0-05;H1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7544(2024)01-0090-07

伴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网络语言的内容变化向着多样化发展,其传播形式也正朝着多模态的趋势变化。而网络热梗作为网络语言代表之一,其传播的内容和形式也呈现出相同的变化特点。得益于互联网用户的强大创造力,互联网每天都能够产生许多不同内容的网络“梗”。同时与传统的网络流行语不同,网络流行语的表达方式一般为语言文字,形式相对固定,而网络“梗”的形式呈现多模态的特点,除语言文字外,还包括了图像、动作、声音等多种模态,它可以是由人们的模仿、复制、改变、创造而得出,表现形式多样。例如近期非常流行的网络热梗“科目三”,在网络迅速走红后一度占据网络热搜。当这些网络“梗”得到互联网用户的认可与赞同,经过广泛传播,最终形成人们津津乐道的网络热梗。

网络热梗的广泛传播,体现了人们追求娱乐、表达情绪的行为特点。“梗”文化背后是青年群体基于共同的兴趣、诉求、价值取向等所建构出来的“语言游戏”,以及通过这一行为呈现出来的文化景观,本质是一种青年亚文化,呈现出情感化、社交化和复杂性的特征。[1]网络热梗成为当代人们在网络上进行交际的有效工具,是Web2.0时代下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产物,对人们的日常生活产生深远的影响。网民通过使用网络热梗来缓解压力、抒发情绪固然无可非议,但一味的“造梗”“玩梗”却显得内容空洞,一时之间,网络上充斥着各种网络热梗,已然对网络环境造成污染。本研究通过分析网络热梗的生成机制和传播模式,探讨网络热梗对网络语言、网络环境带来的影响,并提出相关建议,以规范网络语言、净化网络环境。

一、网络热梗的产生方式对网络语言的影响

(一)宽松的网络环境:网络热梗产生的温床

对于网络热梗的来源要追溯到21世纪初期,我国网民基本于这一时期参与网络交流,随着网络论坛(BBS)的出现,部分网民们可以在网络上交流想法与经验,网络论坛成为一个可以闲聊的“茶话馆”,而博客、贴吧等网络平台的相继出现使得越来越多的网民参与网络交际,而在这其中产生的笑料与“桥段”则是网络热梗的前身。随着2009年台湾辅仁大学中文系教师张大春发帖指出“电视公司听写字幕的人员‘无知的创造,我们如今才会经常将应该写成‘哏的字,写成了‘梗字”,网络“梗”的字眼才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2]而对于刚接触互联网的中国来说,在网络环境管理方面并没有太多的方法和经验,网络环境相对宽松。另外,因为网络的虚拟性和隐匿性,网络用户可以在任何地方、任何时间以匿名的方式在网络上发表观点和评价,这就形成了一个无时空阻隔、无边界障碍的喧嚣的虚拟空间。网络热梗也因此能够在其中肆意生长,自由度与随意性较强的网络环境成为网络热梗成长的“沃土”,只要人们拥有上网能力就能将其传播,使得网络热梗横飞,加大了网络语言治理难度。

(二)网络技术发展迅速:网络热梗产生速度增加

可以说,网络技术的出现与发展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了显著的变化,其中包括数字经济发展、用户表达拓展等方面。[3]网络语言的诞生与互联网的普及密不可分,起初的互联网因为技术瓶颈,只有少量的字符信息能被传递。但是,网络技术的崭新发展为人们带来了更丰富的信息传输途径。除了基本的文字信息,现在我们还能用图片、动态、视频、声音等众多方式发送信息,例如当下热门的短视频和直播功能就在其中。而网络语言的形式也因此转变,网络热梗便是网络语言向多模态转变的产物。而也因网络技术的高速发展,人们的话语权得到释放,社会参与度得到提高,“人人都有话语权”,任何人均可利用网络科技对网络热梗进行创造与加工。在互联网上,每个人可以同时拥有多个不同的社交平台账号,人們可以在多个平台上进行热梗传播和创作内容,这种一人多平台多账号的交流方式势必造成网络热梗传播的广泛性,网络热梗产生与更迭的速度空前增加,传播速度也被充分缩短。

(三)青年群体过度情绪化表达触及网络空间道德底线

从使用网络热梗的群体来看,频繁使用网络热梗的主体仍然是青年群体,互联网技术改变了青年群体的话语表达,他们利用多种符号资源构建出全新的表达方式,网络媒介拓宽了他们表达情绪的空间和渠道,多元的“梗”文化由此而出。然而,互联网也放大了人们消极、浮躁的心态,网络信息的碎片化且质量参差不齐同样使得人们过度追求娱乐化,过度情绪化的现象时刻发生。“梗”文化影响下的低俗语言经创造或变形在网络上广为传播,如辱骂他人语言的字母缩写使用等问题。这些低俗词语在网络中肆意传播,由此引发的网络安全问题与道德失范不容小觑。

部分网络热梗在使用不当时容易造成语言暴力问题,网络热梗的使用偏离其本意施加在受害者身上,对受害者的身心健康造成不良的影响。例如,一些学生使用“小黑子”等网络“梗”给同学起一些有损名誉和形象的外号;“服了你个老六”“芭比Q了”等网络“梗”也在校园传播。青年学生公共参与程度较高,但社会经验不足,当某种语言以富有“梗”的形式出现并契合他们的现有认知时,一旦产生高度认同感时便会感觉兴奋与刺激,导致在感性认知达到顶峰时理性思维会遭遇解构的风险。青年群体通过“玩梗”方式来表现逆反心理,但当失去理性思维,认为“万物皆可玩梗”,使舆论变为一场戏谑的狂欢,戏谑、讽刺的表达就会消解事件的严肃性,不仅会误导公众对社会事件的价值判断,也会使“玩梗”者成为负面、消极情绪的仆从,缺乏原则底线的信仰,违反网络空间道德底线,影响网络治安效果。

二、网络热梗传播模式对网络语言规范的影响

(一)社会事件造梗:网络语言失范的底层基础

网络语言的产生是多样的,其中既有现代汉语的网络化转变,也有因社会环境不同而导致的语言生成。互联网用户通常从影视娱乐、文学作品等文艺视听作品中提取素材,当某些明星的言论或影视台词使网友觉得搞笑有趣,就会被选取用来“造梗”“玩梗”。但目前的“热梗”主要来源一些社会性事件,这主要由于现有的日常语言基本已被网络转化完毕,但社会环境是不断变化的,往往一些饱受舆论的社会性事件更能产生新词与热梗。

一般社会事件分为两种,既包括能够调动网民积极情绪的积极社会事件,也有带有负面影响的消极社会事件。一般消极社会事件下所产生的热梗较多,因为网民们通常选用戏谑、讽刺的方式进行造梗,从而进行宣泄情绪。可以这么认为,消极社会事件为网络“梗”的产生提供了话语资源,一方面消极社会事件本身具有较大的社会影响,其带来的舆论使得网络热梗广泛传播,另一方面消极社会事件下所产生的负面情绪和消极言论更能够激发公众的共鸣。例如,网络带货主播的各种道歉引发的热梗。

(二)多模态方式传播:语言规范治理工作变得更加复杂

如上文所述,网络信息的进步导致了信息传播方式更加多元,网络用语也早已由原来的单一模态转变为多模态的形式。以汉语通用语言文字为主干,包含字母数字、图表图像、音频视频等多模态语言符号。[4]从结构形态上来看,有文字+文字、文字+字母、图像+文字,图像+音频等视觉听觉结合的多模态方式。就网络语言治理上来看,网络语言治理的方式也应当有所改变,以往的网络规范治理与调适的对象比较单一,基本为语言文字本体,无法完全应对当前多模态形式的问题。除语言本体之外,其他影响治理的众多因素相互交错,语言治理现状问题不少。网络热梗的使用在词语使用方面本就不规范的同时,人们对热梗的再创造曲解了原有的词汇词义,使得语用意义和语境选择方面变得失序。在实际操作方面,网络语言多元治理情况复杂,治理的主体责任不清,任务不明,治理工作变得复杂困难。信息空间的语言治理还是一个陌生但充满魅力的领域,如何治理需要积极探索。[5]

(三)追求身份认同:网络语言失范的心理需求与话语抵抗

网络热梗奇特的表达方式与其丰富的内涵成为目前青年群体热衷采用的新型表意方式,成为一种亚文化现象。伯明翰学派研究认为,亚文化实际上是一种区别于主流文化的反叛文化,其文化风格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不同内容的网络热梗所承载的内容和价值文化不尽相同,同时经过网友们的创造与再创造,其文化风格也会随使用群体的情感指向的改变而改变。同一个网络热梗,被不同的群体在不同的环境下使用,其表达的情感也不同。同一个网络热梗,可以是吐槽与讽刺社会性事件,也可以是自嘲的戏谑功能。就网络热梗的生产和传播来看,对于身份认同的追求仍然是其重要的功能表现,在某些基于相同爱好联结而成的趣缘群体中,网络热梗甚至成为了代表圈层文化的符号,圈内成员关注的焦点超出了信息本身,更强调通过共通的意义空间建立起彼此的情感链接。[6]个体在网络信息传播过程中逐渐认识到自己从属于某一群体,通过日常玩梗实现情感共鸣,在玩梗的过程中强化自己的群体归属感,最终形成内群体偏好与外群体偏见,形成文化圈层。圈层文化是圈层参与者依托于文化载体的深度联结,本质上是青年人对身份认同的寻求。[7]不同圈层文化往往有着明显的差异性,存在着鲜明的文化边界,因此个体对于不同群体的文化归属是分割且独立的,使得单一的主流文化无法对应青年群体多元化的文化风格,对于青年的价值观念无法起到正确引领的作用。

一方面,个体盲目从众进行“跟风玩梗”是过度追求身份认同的表现,个体极易受到圈层文化的偏激影响,成为负面信息的传播者,容易造成群体欺辱性的网络语言暴力;另一方面,网络热梗的众多圈层内容使“梗”文化变得无序混乱,同时由于网络热梗的迭代速度很快,往日的“新梗”极易变为今日的“老梗”“烂梗”,这使得本就无规范约束的趣缘群体走向崩溃、瓦解。

三、网络语言的规范措施

(一)政府监管机构发力,坚持依法治理,精准治理

网络语言的治理模式应当自上而下,国家政府机关需深刻理解以網络热梗为代表的网络语言生成机制,分析亚文化现象背后群体使用并传播网络语言的社会行为。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明确治理的主体任务,逐步制定网络基本语言规范,针对不同网络语言不同的传播形式制定相对应的管理细则,如除对传统的语言文字作限定外,还应对图片、视频等设定传播限制,对违反相应细则的行为予以惩戒和警告,实现网络语言的精准规范。建立语料资源库,搜集整理网络空间中各种语言现象的案例,将正面、积极的网络语料进行收集纳入正式的语言使用体系,对于负面、低俗、污名化的网络语言予以清理和扫除。同时广泛收集网民们对于网络语言治理的意见和建议,反复推敲制定管理规则,推动网络语言和谐生态的建立。

(二)增加平台评议机制,完善追究制度

网络领域语言生活由国家指导,具体语言规划由行业主管部门制定和实施。国家所制定的语言治理管理制度只是起到指导作用,具体的操作与施行仍要落实在各网络平台上来。各个网络平台和网络社群都是语言规范的参与者与制定者,语言规范职责是每个网络平台都应当承担的,因此网络管理有关部门需增加相应的平台评议机制,对网络平台信息审查义务及网络语言检测义务实施情况进行评估。当网络平台未积极履行对用户信息的审查处置时,行政监管部门会对网络平台处以一定的行政责任,例如罚款、吊销营业执照等。[8]就网络平台而言,网络平台应当制定网络语言检验制度,针对网络媒体账号进行审核管理,同时可通过利用算法、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屏蔽“烂梗”等低俗倾向词语,对违反秩序肆意传播低俗语言的网络账号进行禁言和封号处理,严格把关网络语言规范。

(三)主流媒体引领,正确引导网络语言规范

新闻主流媒体历来是语言文字规范工作的重点部门。相较于传统新闻而言,互联网时代下的新媒体技术打破了以往受众被动接受消息的壁垒,促成新型新闻下受众能够密切参与媒体叙事的局面。对于网络语言规范问题而言,主流媒体在如何引领互联网用户语言规范方面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在网络流行语的影响下,主流媒体的语言应去粗取精,既能够吸收网络用语的时代感和流行性,又能遵循语言规范和文化传统,体现文明和社会价值。[9]例如人民日报于2023年7月5日在抖音平台短视频上,运用《向云端》配樂展现我国航天科技领域成就,让人们对航空航天人员感到敬佩的同时又与网友们进行了“玩梗”的互动。

(四)提高网民网络素养,加强青少年语言教育,提高文化自信与自身修养

网络语言的规范与每个互联网用户息息相关,要从根源上遏制网络语言失范,需提升网民的网络素养。在使用互联网时,公众必须自觉遵守法律法规,坚守道德底线,在网络交际中文明用语,避免制造和传播恶意或低级的言论,正确“玩梗”,娱乐有度。同时相关机构需要强化网民用户网络语言道德教育,让他们意识到网络生态文明的重要性,自觉接受教育,提高网络素养。同时学校对青少年教育方面,不仅需规范青少年在现实生活中的语言规范,同时也需培养青少年对网络信息的分辨能力,加强语言伦理培养,正确认识网络语言失范失序问题,不盲目从众,遏制“不懂梗却玩梗”的现象。同时提升青少年文化素养,在教育中充分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增强文化自信,对低俗化倾向、污名化语言进行自觉抵制。只有每个互联网用户积极参与到网络语言规范活动中来,才能构建一个和谐文明的网络空间。

(五)强化青年群体主流价值认同,增加对青年群体人文关怀

“梗”文化这种亚文化的建立实质是青年群体对认同感的强烈追寻,青年群体通过“梗”的形式反应他们在现实中的发展困境和内部情绪,吸引社会关注。如“鼠鼠”文学的自嘲式称谓,“鼠鼠”们的聚集与实践是围绕着相似的青年社会困境展开的,“鼠鼠”们在社群中讨论的话题更能够集中反映出这一群体所想要逃离的社会现实。[10]针对这种现象,主流文化要尊重亚文化的多样性,加强对青年群体的价值引导,逐步提升青年群体对主流价值的认同感,从而消除网络热梗现象产生的消极影响,促进网络空间语言规范发展。

一方面,主流文化要重视对青年群体的思想政治教育,加强对年轻群体的思想道德与法律教育,详细梳理思想教育任务,正确把握亚文化给青年群体带来的实质性影响,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进一步细化;另一方面,主流文化可以主动参与到“造梗”“玩梗”当中,与亚文化进行交流对话,并充分了解青年群体目前所面临的困境,回应青年群体的困难与诉求。同时给予青少年群体在学习、生活方面相应的心理疏导,减轻他们的负面情绪。最后,要引导青年群体以更为适当和合理的方式表达自我,鼓励他们创造正面的、积极的亚文化作品,促使青少年群体对主流价值产生认同感。

四、结语

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网络热梗出现在公众视野中,成为网络空间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网络热梗仍存在着许多问题,如使用不规范、泛娱乐化、低俗化等,网络热梗作为网络语言的一部分,在治理上需要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相结合,协调配合,构建良好的网络语言生态环境。同时要根据不同环境、不同层次的网络语言使用情况制定多元化管理细则和规范标准,做到精确治理。通过正确引导青年群体的价值观念,推动亚文化向着更加积极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周子星.青年网络交往“梗”文化的特征及其引导[J].思想理论教育,2023,(7).

[2]陈谦.群体与仪式:网络“梗”文本的传播符号学研究[J].东南传播,2020,(11).

[3]黄楚新,陈智睿.博弈与调适:网络语言失范的生成动因、传播模式与规范纠偏[J].新闻论坛,2022,(5).

[4]王建华.网络语言治理:功能、问题、框架与任务[J].浙江社会科学,2022,(8).

[5]李宇明.语言治理正当时[J].山东人大工作,2020,(5).

[6]沈昊.亚文化视域下网络热梗现象研究[D].哈尔滨:黑龙江大学,2022.

[7]王薇,张红军.青年群体圈层传播:必要性、挑战性与提升思路[J].新闻战线,2023,(15).

[8]郭璐.网络平台信息审查义务研究[D].长春:吉林大学,2023.

[9]王佳玉,李佳欣.冲击与驾驭:网络流行语与主流媒体语言表达规范化[J].哈尔滨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23,(3).

[10]朱晨.百度贴吧中的青年亚文化:“鼠鼠”的身份认同与群体实践[J].青年记者,2023,(10).

Discussion on the Standardization of Internet Language Through Popular Internet Idioms

Luo Wei Xu Jianqing

Abstract: With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of network technology, more and more internet  idioms are appearing in the public eye, becoming an indispensable part of the cyberspace. On the one hand, the use of internet idioms adds fun and convenience to interpersonal communication; On the other hand, the unique expression form of internet idioms broken the traditional norms of modern Chinese, causing a lack of standardization in internet language. In response to the problems of non-standard, entertainment oriented, and vulgar use of internet idioms, measures such as government regulation, precise governance, increased platform evaluation mechanisms, improved accountability systems, and mainstream media guidance can be taken to build a good internet languag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Key words:  Internet idioms;Internet language; Subculture; Youth groups;Network specification

责任编辑:李佳佳

猜你喜欢

青年群体网络语言亚文化
玩具变“潮” 已成为一种亚文化?
向沛文:穿行于青少年亚文化
“互联网+”背景下青年群体网络道德失范现象调查
当下青年群体思想动态的喜与忧
网络语言朝生暮死现象探析
模因论视域下的网络语言汉英翻译
模因论视角下的英汉网络语言对比研究
小区域内亚文化区划分路径研究——以重庆市区域内亚文化分区研究为例
基于屌丝文化审视青年群体的社会心理
“腐败亚文化”何以挥之难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