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种革命遗址的共情意识模型:基于游客心理在场与超越视角

2024-02-27易魁朱健菲朱凤娇

老区建设 2024年1期

易魁 朱健菲 朱凤娇

基金项目:江西省宣传思想文化领域高层次人才专题项目“数智时代江西革命老区‘文化强省建设品牌化的共情传播研究”(理论研究类)(23ZXRC36);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一般项目“红色博物馆‘线上-线下共情传播的对比与交互研究”(22FXWB020);南昌市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南昌城市文化品牌‘数字共通的供需鸿沟及弥合路径研究”(GL202304)。

作者简介:易魁,华东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副教授;朱健菲,深圳大学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朱凤娇,华东交通大学文化产业研究中心助理。

摘 要:革命遗址作为弥足珍贵的文化遗产和历史资源,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基因、红色精神和革命记忆,在红色文化旅游发展中具有重要意义。以往研究多单一关注遗址“物”本身,少有研究探讨游客“人”的特点,游客参观时具有怎样的心理状态亟需揭晓。为进一步探索革命遗址与游客之间的“文化沟通”规律,研究选取江西省八一起义纪念馆、新四军军部旧址和小平小道三所革命遗址为案例进行分析,探讨游客空间在场、心理在场与可及性对情感超越的影响,并构建游客的共情意识模型。研究结果表明,空间在场、心理在场和可及性对情感超越均具有正向影响,且验证了游客共情意识模型在三所革命遗址中的适用性。研究创新性地将共情理论和场域理论相结合,提出了革命遗址中存在“空间在场”和“心理在场”规律,进而验证了游客体验视角研究的科学性和必要性。研究发起了关于革命遗址建设和游客体验的新思考,为革命遗址在新时代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构建视角。

关键词:革命遗址;空间在场;心理在场;可及性;情感超越

中图分类号:C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7544(2024)01-0075-15

革命遗址产生于中国革命实践,根植于红色革命文化,是民族历史和文化记忆留存的重要载体,记录了光辉的革命事迹,承载着厚重的革命历史,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1]在“追寻先辈足迹,赓续奋斗精神”的时代号召下,讲好红色故事、传承红色基因、弘扬红色文化成为了文化发展的主旋律。[2]革命遗址作为实现红色教育意义的有效物质载体,是红色精神思辨与对话的文化场所[3],能触发游客对一个时期、一个城市、一个人物的特殊记忆[4],从而产生共鸣与移情,发挥革命精神和革命传统的传承效能。以革命遗址为载体的红色革命文化,既是我国弥足珍贵的文化遗产和历史资源,也是极为重要的红色旅游资源。在新时代背景下,发展红色旅游不仅能够加强革命遗址的保护开发、用活资源、讲好红色故事,更能推动红色革命文化的弘扬,传承红色基因。[5]作为革命文化传承发展的重要物质载体,社会对革命遗址的关注程度在不断攀升,如何构建游客与革命遗址之间的文化沟通桥梁,建设具有高文化传播效力的革命遗址、提升游客对于红色革命文化理解和共情成为了当下研究的热门话题。

随着革命遗址的纪念意义和教育意义被广泛发掘和认同,学界进行了关于空间布局、资源分布、时空演变等层面的规划研究[6],也探讨了其背后蕴含红色文化的历史发展价值、文化传播价值、多重育人价值、旅游体验价值所在。[7]可见,革命遗址和红色文化传播相关研究已对文化传播过程有了较为科学的解读,但仅从有限视角广度阐述红色文化传承的特征规律,缺乏由表及里的“物与人”和“人与人”信息互动机理分析,且如何提升革命遗址或红色文化的传播效能学界尚无成熟解决办法。无论是革命遗址相关研究,还是红色文化传播相关研究,究其根本应更多地关注受众对于文化信息产生的共鸣与共振。已有研究虽对受众心理给予了一定关注,但是鲜有关注游客心理和空间在场的规律研究,对于红色文化传播的信息传递与信息接收效果分析仍需结合相关主体特征深入挖掘,需进一步深化该领域研究,具体探索受众对于红色文化产生的情绪与认知特征,构建游客的共情意识模型。

因此,本研究将基于对革命遗址的整体分析,深掘游客空间在场、心理在场、可及性与情感超越的联动机理,厘清共情传播的有效弥合路径,探索影响革命遗址中游客获得感的因素,提出革命遗址建设及红色文化傳播的引导策略。

一、文献综述与研究假设

(一)革命遗址与文化传承

革命遗址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革命战争时期建立功绩所形成的纪念地,是中国革命历史的实物见证,主要包括革命领导人旧居、重要机构旧址、重要历史事件及人物活动地、革命根据地等。[8]作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体系的一个特定类别,革命遗址是中华民族在近代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中产生和形成的不可移动文物,具有重要的革命纪念意义和文化教育意义。[9]长期以来,国内学者已对革命遗址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索和研究。目前,国内学者的研究主要聚焦于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革命遗址的空间结构研究多以空间布局、资源分布、时空演变等为视角切入,从国家或省市域为分析尺度开展研究,探讨革命遗址布局优化的提升策略[10];二是革命遗址价值呈现研究则多聚焦于历史发展价值、文化传播价值、多重育人价值、旅游体验价值等方面,探寻新时代背景下如何最大程度发挥革命遗址的现实价值[11];三是革命遗址的文旅融合发展是学者们最为关注的话题,如大量关于游客对红色旅游目的地的情感依恋研究[12]、游客感知视角下红色旅游满意度评价研究[13],众多研究彰显了革命遗址作为红色文化资源在红色旅游发展中的重要载体作用。受历史文化背景的影响,国外研究则较少提及“革命遗址”这一概念,与国内革命遗址研究比较接近的是诸如“黑色旅游”“战争遗址”“历史遗址”等词汇,此类研究主要探讨的是黑色旅游行为动机、战争遗址的保护利用等。[14]

革命遗址作为典型的文化资源,是红色文化及革命精神传承和传播的重要载体,是塑造社会大众政治认同的重要文化空间。纵观诸多学者的研究,虽然研究视角各不相同,但都传达出了革命遗址与文化传承之间的内在联系。例如,王金伟等学者认为,保护和利用红色革命遗址关系着新时代革命精神的传承发展,用好红色文化资源才能传承好红色基因[15];李晓琴等学者则从红色文化资源价值重构的视角阐述红色革命遗址契合了文化自信与文化强国、文旅融合发展等国家战略,并构建了革命遗址“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的四层价值表征[16];赵志峰等学者从认同理论出发,认为红色革命遗址通过历史事件唤醒人们的历史记忆和情感,不仅能增强人们的历史认同感和民族归属感,也可以激发人们传承红色文化的自觉性。[17]革命遗址是红色文化的物质形态,承载着丰富而又厚重的革命历史、革命精神和文化内涵,已然成为了弘扬和传承红色文化的重要载体。

(二)场域理论与共情理论

“场域”(field)概念最早源自物理学,以力在空间扩散或传播能量为运作机理,一般用来描述不同事物及其相互作用关系。[18]随着场域概念的不断拓展延伸,“心理场域”“社会场域”“生态场域”等概念被不断提出,场域理论也被用来描述各种现象,包括时间与空间、历史和现实相互联系的事实和过程,逐渐被应用到社会学、心理学、传播学等领域。[19]著名社会学家皮埃尔·布迪厄(Pierre Bourdieu)从社会学视角提出“场域理论”的概念,认为生活在社会空间的行动者的社会位置是由特定的社会网络关系来决定,“位置”“资本”“权力”“惯习”是核心概念。著名心理学家勒温则在格式塔心理学(Gestalt Psychology)的基础上提出“场域理论”,认为个体行为同时受到物理场和心理场双重因素的影响,“心理场”可以理解为对特定行为的特定看法,包含着情感需要和价值观念两个层次,“物理场”则体现为一种能动的意识化的外在因素的集合,是“心理场”的依托。[20]与布迪厄场域理论强调社会学视角的行动者关系网络不同,勒温场域理论从心理学视角强调决定个体行为的内在动因和外在条件,解释了人们如何对物质世界产生情感共鸣和心理共振[21],更契合本研究在革命遗址场域中探讨游客的空间在场和心理在场表现,因而本研究是在勒温提出的场域理论的基础上进行深入探讨。

作为心理学理论与实践中的关键概念,共情能够通过感知活动,在“对其他地方的了解”和“与他人感同身受”过程中,促进跨文化理解认知,共情在传播活动中呈现出情感转移价值,能基于人们想象能力创造的主观经验世界,实现传播社会活动、社会自我特征以及他人空间的转向。[22]究其根本,共情理论在于通过感知对象设身处地的思考,在沟通互动中体会他者情绪和认知。该理论在信息传递与互动过程中的应用就是共情意识的表现,目前共情意识已被大量学者广泛关注。有如,高校思政课堂中提升学生的共情意识,可以促进学生对教学内容中历史人物的共情[23];有如,对城市文化空间的较强共情意识可以提升个人对城市文化的视觉认知和体验感受,对城市产生身份认同和情感归属[24];又如,游客在红色旅游中的沉浸式共情体验超越了技术环境下的感官沉浸,实现旅游体验意义的重新构建。[25]在革命遗址场域视角下,共情意识是游客心理共鸣与情绪共振规律探索的有效视角,能聚焦于游客与游客、或游客与革命遗址之间信息交换带来的情绪和认知变化。

(三)心理在场与可及性

最早使用“在场”的是Lord Kames,他将“在场”看作是一种心理现象,并将在场分为实际在场、反思在场与心理在场。[26]关于“在场”的概念界定学界展开了较多研究,有学者在辨析一篇“在场”概念高引的论文中将远程在场、虚拟在场和中介化在场统称为“在场”。Matthew Lombard学者则提出在场是一种“逼真感”,让人感觉逼近真实环境,在场是一种“多感官沉浸感”,让人从视听觉等方面深度体验,是一种心理在场的真实感受。[27]Runia学者认为“在场”即“存在”,以身体为介质与外部世界进行感知互动的过程就是一种空间在场或物理在场,当“在场”进一步深入时就会逐渐转化为内心的情感体验即心理在场[28]。由此可见,关于“在场”的概念界定研究中,心理在场成为了焦点话题,且心理在场是由空间在场引发。在革命遗址场域中,人们对游览的需求也逐渐从对物质需求转为精神需求,从满足身体的体验到满足心理的追求,这种转变是游客从旅游目的地的空间观察演化到心理共情的结果,这个过程就是游客从“空间在场”到“心理在场”的一种微妙过渡。

在游览的过程中,游客通过触点传递的信息构建起一个在场的心理和物理空间,将自身置于其中,获得其延伸出来的身临其境感,而这种接触点便是目的地的“可及性”。“可及性”最早是在20世纪70年代提出,包括可获得性、可接近性、可适应性、可接受性等,是通过景观的可观赏性、故事讲述的生动性、信息传达的及时性、文化内容的可理解性等来衡量游客与旅游目的地“适合度”的一个复合指标体系。[29]已有研究表明,可及性可作为中介变量影响着村民对公共文化服务的满意度[30],公共服务的可及性也在流动人口迁移决策中起着中介作用[31],由此可见,可及性的中介作用已在众多领域得到了体现。

于本研究而言,游客对革命遗址的参观是一种“跨越时空的对话”,通过感官体验、历史叙事、仪式转化与符号强化等方式实现信息传播和文化认同,参观过程具有开放性、互动性、体验性和情感性等兼具身体和心理在场的特征。基于上述分析,本研究提出游客在革命遗址中共情意识的心理在场与超越研究模型(如图1所示),并提出如下研究假设(如表1所示):

二、研究设计

(一)研究区概括

作为革命老区的江西省有着丰富的红色革命文化资源,截至2023年8月江西共保存2344处革命遗址,其中作为江西省现存革命遗址典型代表的八一起义纪念馆、新四军军部旧址、小平小道均已成为弘扬江西红色革命文化的重要场所。八一起义纪念馆是为纪念南昌起义而设立的专题纪念馆;新四军军部旧址是现代人文景观式的革命遗址,以陈列馆为主要载体来展现中华民族勇于抗争、进行民族解放的伟大精神;小平小道是集教育和休闲为一体的纪念性公园,以自然风景和最原始面貌展现小平同志的改革精神。三所革命遗址所展现的皆为红色革命文化精神,但其展现方式以及展现内容的差异性是否会给游客带来不同体验和超越仍需进一步探索。现阶段,三所革命遗址建设发展对于红色革命文化传承效能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如何提升游客在参观革命遗址中的整体感知和体验成为江西革命文化进一步发展的重要着手点。

(二)研究概述

为验证游客在参观革命遗址的过程中确实会产生空间在场和心理在场状态,本研究首先进行了一项预研究,通过心理侧写法分析受访者在参观革命遗址过程中的心理变化状态。随后,研究以江西省南昌市八一起义纪念馆、新四军军部旧址和小平小道为研究对象,对三所革命遗址进行实地调研和问卷调查,运用数据建模检验本研究构建的革命遗址共情意识模型,并厘清游客情感超越的影響因素与内在规律,从而为革命遗址的高质量发展提供建设性建议,促进红色革命文化传承和发展。

(三)问卷设计

本研究的实证分析部分采用问卷调查法获取研究所需数据,问卷设计包括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为游客的人口统计学特征,主要包括性别、年龄、家庭背景、政治面貌等。第二部分为变量的测量,均采用国外成熟量表,并统一采用Likert 5级量表。根据研究目标分析可知,本研究所涉及的游客心理在场与超越可通过Vachon(2015)提出的ACME量表进行测量[32],其在测量优度和精度上要显著优于其他共情测量量表。另一方面,可及性的测量量表可在Lai(2021)学者提出的可及性量表的基础上进行改编。[33]

(四)数据收集

本研究采用线上线下问卷发放相结合的形式,线下主要在所选择的三所革命遗址实地发放问卷,一对一指导游客填写并收集信息。线上针对在党史学习教育活动和红色走读活动中参观过三所革命遗址的南昌各大高校学生党、团组织人员进行网络问卷发放。研究共计发出问卷1396份,其中线上问卷1008份,线下问卷388份,经过编码录入和问卷筛选后,剔除了无效问卷80份,共获得1316份有效问卷。

三、预研究

(一)研究目的

预研究通过心理侧写的研究方法,侧面对参观革命遗址的游客进行心理研究。从情绪演进、场馆设计、共情演进三个维度剖析革命遗址对游客心理变化的影响,通过游客问卷和访谈的反馈推断其心理变化,并基于变化构建游客的心理侧写剖面图。

(二)受访者与访谈程序

研究组织了80名游客参加心理侧写,首先对调查对象进行心理测试,证明被调查对象心理状态正常之后,带领被调查者参观八一起义纪念馆、新四军军部旧址和小平小道三所革命遗址。参观结束后要求游客从情绪演进、场馆设计、共情演进三个维度对展厅进行十分制(–5~5分)问卷评分,生成心理剖面图。随后,研究将参加填写评分问卷实验的游客作为访谈对象,对受访者进行一对一访谈。在获取受访者性别、年龄和政治面貌等基本信息后,对其进行差异化深度访谈交流。访谈结束后对访谈资料进行匿名处理并整理归纳,最终得到约8万字的访谈记录。

(三)游客心理剖面圖分析

根据八一起义纪念馆心理侧写问卷数据分析可得,受访者对八一起义纪念馆三个维度的评分均为正向评分,其中“打响第一枪”展厅的设计最受游客认可。从共情演进维度来看,“伟大的决策”展厅引起游客共情程度最小,“危难中奋起”展厅最能引起游客共情,具体数值波动情况见图2。

根据新四军军部旧址心理侧写问卷数据分析可得,受访者从三个维度都给予场馆正向评分,从“共情演进”维度来看,各展厅之间波动幅度较大,说明展厅之间不能持续地为游客带来循序渐进的共情演进,具体数值波动情况见图3。

根据小平小道心理侧写问卷数据分析可得,小平小道纪念馆无论是从情感演进还是场馆的构建方面都受到了游客一致的认可。与其他两处相比,小平小道的展厅数量最多、设计最丰富,游客共情程度最统一,具体数值波动情况见图4。

综合以上分析可得,受访者对三所革命遗址中所有维度的评价均为正向,革命遗址可以为游客带来正面的心理引导作用。并且通过整理收集到的受访者访谈文本,研究进一步发现同一革命遗址中各展厅间的联系程度越强,内容越丰富,游客的心理情绪越高,从而预研究验证了游客在参观革命遗址的过程中确实会产生空间在场和心理在场状态。

四、实证研究:革命遗址的共情意识模型分析

(一)基于八一起义纪念馆的模型分析及验证

1.样本预处理

在借鉴国内外成熟量表的基础上,本研究结合革命遗址的实际情况对问卷题项进行优化,尽可能提高问卷与游客共情反馈的适配程度,根据各量表要求,研究从空间在场的概念定义并结合革命遗址的实际情况设计了4个题项,从心理在场的测量问卷并结合游客的心理感触设计了4个题项,从可及性量表及革命遗址建设情况的基础上设计了4个题项,从游客情感超越的角度设计了11个题项。量表采用Likert 5分制,1~5分表示了对该题项赞同程度的高低。为保证量表设计的科学性和合理性,研究团队先针对参观八一起义纪念馆的一小部分人群进行预调研,对其中表意不清、不易理解的题项进行删减和修正,随后开始正式调研。

研究将收集到的问卷进行清洗整理之后,运用SPSS26.0和AMOS 23.0进行数据分析。首先,研究进行信效度检验,验证问卷的可信度和变量之间的相关性。研究结果表明,Cronbachs Alpha系数值为0.984,大于0.900,说明问卷信度很高,可认为八一起义纪念馆问卷的质量较好。问卷的KMO值为0.977,大于0.900,故问卷量表部分的效度较高,且巴特利特球形度检验的显著性无限接近于0,小于显著性水平0.05,即问卷变量之间存在相关性。

2.模型数据分析

本研究采用Amos结构方程模型来对游客参观八一起义纪念馆情感超越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将从空间在场、心理在场、可及性、情感超越四个维度探讨游客在八一起义纪念馆中的共情意识模型,厘清游客情感超越的影响因素与内在规律。在构建结构方程模型之前,研究已对量表中的可测变量进行信度检验,Cronbachs Alpha系数评测结果显示本次调查问卷的结果具有良好的内部一致性。

随后,研究开展了进一步的分析。在拟合优度检验上,卡方与自由度比值(CMIN/DF)为2.975,小于评价标准的合理值3,RMSEA为0.067,小于评价标准0.08,GFI为0.893,大于评价标准0.8,RMR为0.01,小于合理值0.05,AGFI为0.854,大于评价标准0.7,NFI、RFI、IFI、TLI均大于评价标准0.9,各拟合指标均通过检验,说明假设模型拟合度好,故有理由认为本次研究中的结构方程较为适配,拟合效果较为理想。

在路径系数检验上,研究通过Amos对模型进行检验,并对路径图不断调整,最终得到八一起义纪念馆模型标准化路径系数图,如图5所示。此外本研究中的组合信度值(CR)均大于2,因此可认为所有路径均通过显著性检验,模型的路径系数符合相关检验标准(如表2所示)。从结构模型图可得可及性直接影响情感超越,空间在场直接影响心理在场,同时空间在场与心理在场通过中介可及性比二者直接影响情感超越更加显著,验证前文所提的假设是成立的。

(二)基于新四军军部旧址的模型分析及验证

1.样本预处理

在借鉴国内外成熟量表的基础上,本研究结合革命遗址的实际情况对问卷题项进行优化,尽可能提高问卷与游客共情反馈的适配程度,根据各量表要求,研究从空间在场的概念定义并结合革命遗址的实际情况设计了4个题项,从心理在场的问卷测量并结合游客的心理感触设计了4个题项,从可及性量表及革命遗址建设情况的基础上设计了4个题项,从游客情感超越的角度设计了11个题项。量表采用Likert5分制,1~5分表示了对该题项赞同程度的高低。为保证量表设计的科学性和合理性,研究团队先针对参观新四军军部旧址的一小部分人群进行预调研,对其中表意不清、不易理解的题项进行删减和修正,随后开始正式调研。

研究将收集到的问卷进行清洗整理之后,运用SPSS 26.0和AMOS 23.0进行数据分析。首先,研究进行信效度检验,验证问卷的可信度和变量之间的相关性。研究结果表明,Cronbachs Alpha系数值为0.964,大于0.900,说明问卷信度很高,可認为新四军军部旧址问卷的质量较好。问卷的KMO值为0.970,大于0.900,故问卷量表部分的效度较高,且巴特利特球形度检验的显著性无限接近于0,小于显著性水平0.05,即问卷变量之间存在相关性。

2.模型数据分析

本研究依旧采用Amos结构方程模型来对游客参观新四军军部旧址情感超越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将从空间在场、心理在场、可及性、情感超越四个维度探讨游客在新四军军部旧址中的共情意识模型,厘清游客情感超越的影响因素与内在规律。在拟合优度检验上,卡方与自由度比值(CMIN/DF)为2.64,小于评价标准的合理值3,RMSEA为0.061,小于评价标准0.08,GFI为0.902,大于评价标准0.8,RMR为0.025,小于合理值0.05,AGFI为0.867,大于评价标准0.7,NFI、RFI、IFI、TLI均大于评价标准0.9,各拟合指标均通过检验,说明假设模型拟合度好。故有理由认为本次研究中的结构方程较为适配,拟合效果较为理想。

在路径系数检验上,研究通过Amos对模型进行检验,并对路径图不断调整,最终得到新四军军部旧址模型标准化路径系数图(如图6所示)。此外,研究中的组合信度值(CR)均大于2(如表3所示),因此可认为所有路径均通过显著性检验,模型的路径系数符合相关检验标准。从结构模型图可得可及性直接影响情感超越,空间在场直接影响心理在场,同时空间在场与心理在场通过中介可及性可比二者直接影响情感超越更加显著,验证了前文所提假设是成立的。

(三)基于小平小道的模型分析及验证

1.样本预处理

研究按照前两项研究的步骤进行量表设计和问卷收集。研究将收集到的问卷进行清洗整理之后,运用SPSS 26.0和AMOS 23.0进行数据分析。首先,研究进行信效度检验,验证问卷的可信度和变量之间的相关性。研究结果表明,Cronbachs Alpha系数值为0.964,大于0.900,说明问卷信度很高,可认为小平小道问卷的质量较好。问卷的KMO值为0.972,大于0.900,故问卷量表部分的效度较高,且巴特利特球形度检验的显著性无限接近于0,小于显著性水平0.05,即问卷变量之间存在相关性。

2.模型数据分析

本研究依旧采用Amos结构方程模型来对游客参观小平小道情感超越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将从空间在场、心理在场、可及性、情感超越四个维度探讨游客在小平小道中的共情意识模型,厘清游客情感超越的影响因素与内在规律。在拟合优度检验上,卡方与自由度比(CMIN/DF) 为2.862,小于评价标准的合理值3,RMSEA为0.065,小于评价标准0.08,GFI为0.896,大于评价标准0.8,RMR为0.025,小于合理值0.05,AGFI为0.861,大于评价标准0.7,NFI、RFI、IFI、CFI均大于评价标准0.9,各拟合指标均通过检验,说明模型的拟合度较好,故有理由认为本次研究中的结构方程较为适配,拟合效果较为理想。

在路径系数检验上,研究通过Amos对模型进行检验,并对路径图不断调整,最终得到小平小道模型标准化路径系数图(如图7所示)。各变量之间P值均小于0.01,具有较好的显著性水平,且模型路径系数符合相关检验标准(如表4所示)。从结构模型图可以看出空间在场和心理在场不仅可分别作用于情感超越,还可共同通过可及性作用于情感超越,且空间在场对心理在场有直接影响,验证了前文所提假设是成立的。

五、结语

(一)结论与讨论

百年历史实践构筑了具有丰富内涵的红色文化图谱。随着新时代红色精神传承价值的逐渐凸显以及红色文化旅游的蓬勃发展,革命遗址如何做到“红色文化+旅游”的双重发展成为当下亟待解决的关键课题。本研究以游客心理在场与超越为视角,探讨革命遗址景观的叙事逻辑和空间设置规律,解读游客从景观物理空间到心理空间的内在打通机制,继而通过游客心理在场与超越视角构建共情意识模型,提出革命遗址社会价值深度挖掘的对策与建议。

具体来说,研究通过对三所革命遗址进行建模分析验证了前文所提假设是成立的。首先,游客空间在场对心理在场具有显著影响、游客空间在场和心理在场对情感超越具有显著影响。“空间在场”是游客对于革命遗址的身体性和物理性感知,而游客的“心理在场”是游客在游览革命遗址的过程中所产生的身临其境感以及对革命文化的理解和认知。游客通过视觉、听觉的角度对革命遗址空间布局、景观构造、色彩渲染、文物展陈等方面产生最为直观的感受,在空间氛围的陶醉下加深对于革命文化的理解和认知。其次,游客空间在场与心理在场通过可及性对情感超越产生影响。革命遗址的“可及性”是实现游客从“空间”到“超越”,从“心理”到“超越”的桥梁,革命遗址所在的区域环境、文化的展现形式、传播渠道等都影响着游客的可及性,进而影响情感超越的程度。综合而言,空间在场更多体现的是游客对于革命文化信息的接收和对革命遗址的整体感知,心理在场更多体现的是对于革命文化的理解,当信息接收完整且无误时游客更容易从空间展示联系到自身实际从而实现自我的超越。因而,游客的情感超越首先是建立在游客对于革命遗址本身的认同和满意的基础之上,其次是游客对于革命遗址所蕴涵的文化的理解和共情,这决定游客能否从革命文化中深度汲取精神营养。

(二)研究贡献

1.理论贡献

研究具有三点理论贡献:一是提出了共情意识的研究视角。当前学者多关注于共情的认知或情绪过程特征[34],而关于结构的认识仍停留于IRI量表中的换位思考(PT)、幻想(FS)、共情关注(EC)和个人痛苦(PD)[35],其多适用于消极心理层面的理解。本研究通过分析游客在参观革命遗址中的心理状态构建了游客的共情意识模型,共情意识模型的提出将认知与情绪结构化,提出了包括空间在场、心理在场、情感超越在内的结构表现,并将题项化用于研究问卷测量之中。研究所提出的共情意识为未来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考方向和研究视角。

二是提出了共情作用下的“心理超越”概念。目前对于体验的延伸,研究常以“心流理论”进行阐释[36],虽有部分研究应用了共情概念进行分析,但仅表现为目的地文化内涵对人的情感迁徙[37]。而其实在体验、沉浸之后,人们仍会产生“余音绕梁”之感,其既可以带来更加持久的知识学习效果,更能够达成周期性变化的情感共振,即心理超越。本研究通過心理侧写和建模分析提出了游客在空间在场和心理在场之后会产生情感超越之感,这种情感超越就是在共情作用下形成的情感共振。而研究提出的心理超越可以为后续研究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

三是提出了“体验→临场感→效果”的规律。研究构建了游客的共情意识模型,并通过三所革命遗址的建模分析进行了模型检验,验证了“空间/心理在场→可及性→情感超越”的概念逻辑,阐释了在革命遗址场景中游客“体验→临场感→效果”的规律。研究更加系统地结合了已有关于旅游在场研究和旅游共情研究的基本规律[38],且着重体现了二者的因果逻辑,以及后续产生的效果表现,丰富了研究视角,也为未来研究开拓了新的切入点。

2.管理启示

从革命遗址的现实发展角度而言,研究针对性的提出了革命遗址优化发展的解决方案。研究启示在未来的革命遗址建设中要通过构建文化叙事长廊,展示红色影视、红色歌曲、红色故事等在文化上的含义和象征意义,使游客更好地了解和传承红色文化;借助VR技术还原历史场景,增强游客的亲身体验感,进而提升游客的获得感;对文字内容和景观进行精心设计,通过感官感受激发游客的兴趣,搭建革命遗址与游客之间的“沟通桥梁”,进而设计更加精细化的旅游线路,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坚持《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十四五”专项规划》中的守正创新原则,打造集娱乐休闲、文化传承和教育引导于一体的“活力”遗址,实现革命遗址高质量发展。

从游客的游览体验角度而言,研究认为革命遗址的建设应当重点关注如何提升游客的沉浸式体验,激发游客产生新的认知与感受,进而增强游客的获得感。优化革命遗址的环境氛围、景观构造、灯光音乐、场馆布局和文物展陈等空间建设,有助于游客沉浸式体验历史场景,提高游客对于红色文化的认知和理解,在身临其境感中更好地激发游客的爱国情感和家国情怀,实现游客获得感的提升,进而使游客愿意再次参观革命遗址或者推荐给亲朋好友,扩大革命遗址的社会影响力,从而更好地实现《“十四五”文化发展规划》中“中华民族的家国情怀更加深厚、凝聚力进一步增强”的目标任务。

从文旅融合发展的角度而言,研究再次强调了提升革命老区的旅游吸引力,促进地方文旅产业发展的重要性。研究启示要将红色文化与旅游深度融合,优化红色旅游业的发展策略,提高文化吸引力;同时,要深入了解游客在革命遗址游览过程中的认知、体验和感受,满足游客的期望和需求,吸引更多的游客参观革命遗址。从而实现《“十四五”旅游业发展规划》中提出的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进革命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促进文化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从文化传播的角度而言,研究认为革命遗址应当在讲好红色故事、提升文化传播效能的过程中不断提升游客的民族文化自信。优化革命遗址建设有助于讲好红色文化故事,用游客易于接受的方式传播历史内涵和文化精神,进而增强游客的文化获得感,传播更加完整、真实、有效、高质的红色革命文化,使游客重新认识和了解历史,促进文化的传播和交流,实现《“十四五”文化发展规划》中“中华文化影响力进一步提升”的目标任务。

(三)研究不足与展望

诚然,本研究存在一些不足之处,未来可以进行进一步的拓展和深入。首先,研究以江西省南昌市的三所革命遗址为具体案例展开讨论分析,限定了革命遗址的所属区域和遗址的类型,未来研究可以基于全国的革命遗址进行多样本分析,验证革命遗址游客共情意识模型的普遍性,从而完善游客共情意识模型的建构和应用。其次,研究采用心理侧写法和结构方程模型进行综合分析,未来可以尝试运用实验法、系统动力学等方面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最后,研究提出了游客空间在场、心理在场、可及性和情感超越,但研究是在革命遗址整体建设的基础上开展讨论,未来研究可以从更加细致的层面研究革命遗址应当如何建设,从而更好地促进游客体验感的提升和革命遗址建设的长远发展。

参考文献:

[1]王秀伟,郭智婳.红色革命遗址及革命纪念建筑物的空间分布格局与影响因素——基于315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研究[J].南方文物,2021,(2).

[2]刘月彤.新时期红色文化资源传播的样态及创新实践[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22,(4).

[3]郑奕.相关性共鸣度同理心——博物馆企及观众的关键所在[J].东南文化,2018,(1).

[4]曹月娟,陈泓儒.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与影响力路径研究[J].新闻论坛,2023,37(01).

[5]宋昌耀,厉新建,张琪.红色旅游的高质量发展[J].旅游学刊,2021,(6).

[6]张睿智.浅谈基于设计伦理的革命文物保护和利用——评《红色革命遗址保护研究: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师部及团部旧址保护设计实践》[J].中国教育学刊,2020,(2).

[7]马凯,赵梓铭.保护革命遗址传承红色思想——以寻乌县罗福嶂会议旧址保护为例[J].南方文物,2022,(4).

[8]于珍,孟国祥.江苏革命遗址的保护和利用[J].档案与建设,2012,(2).

[9]辛一凡.红色革命文化遗址的保护与利用[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22,(33).

[10]唐鸿,许春晓.中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网络关注度时空演变及影响因素[J].自然资源学报,2021,(7).

[11]徐惠娟,刘生敏.上海红色旅游流网络结构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J].资源开发与市场,2022,(3).

[12]张良泉,唐文跃,李文明.地方依恋视角下红色旅游资源的游憩价值评估——以韶山风景区为例[J].经济地理,2022,(4).

[13]郑春晖,张佳,温淑盈.虚与实:虚拟旅游中的人地情感依恋与实地旅游意愿[J].旅游学刊,2022,(4).

[14]Lv X, Luo H, Xu S, et al. Dark tourism spectrum: Visual expression of dark experience[J]. Tourism Management, 2022,(93).

[15]王金伟,刘建平,钟泓等.红色旅游高质量发展:科学内涵、现实逻辑与实践路径——“新时代红色旅游高质量发展”专题对话实录[J].旅游论坛,2021,(6).

[16]李晓琴,银元,何成军.新时代红色文化资源的价值重构:驱动、内涵与科学问题[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2,(1).

[17]赵志峰,孙国东,李志伟.红色旅游社会效应研究——基于认同视角的探讨[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1).

[18]李全生.布迪厄场域理论简析[J].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2).

[19]黄雅彬.场域视角下融媒体对民俗文化传播的影响[J].传媒,2023,(13).

[20]宋秋,杨振之.场域:旅游研究新视角[J].旅游学刊,2015,(9).

[21]邹润琪,孙佼佼,陈盛伟等.红色博物馆的时空叙事与记忆场域建构——以上海淞沪抗战纪念馆为例[J].旅游学刊,2023,(7).

[22]唐润华,叶元琪.跨文化传播中的一种共情生成模式——以系列纪录短片《相遇在中国》为例[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23,(7).

[23]赵紫玉.如何让思想政治理论课有温度:“课堂革命”与共情意识[J].思想教育研究,2020,(1).

[24]周逢年.城市即家:视觉认知中特色城市文化空间的共情场域建构[J].新闻爱好者,2022,(6).

[25]罗景峰,安虹.红色旅游沉浸体验的发生机制及意义建构逻辑——基于双系统理论的视角[J].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5).

[26]Buice L R. The concept of “Presene” in selected theories of rhetoric[M]. Los Angeles:University of Southern California, 1975.

[27]Lombard M, Ditton T. At the heart of it all: The concept of presence[J]. Journal of computer-mediated com munication, 1997,(2).

[28]Runia,E.Presence[J].History and Theory,2006(1).

[29]錢兰岚,王建涛.服务“可及性”视角下的新时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路径研究[J].图书馆杂志,2022,(3).

[30]冯献,李瑾,崔凯.移动互联视域下乡村公共文化服务可及性框架与评价——以10个数字乡村试点县为例[J].图书馆,2022,(10).

[31]张开志,高正斌,张莉娜等.“候鸟式”流动亦或“永久”迁移?——基于社会融入视角的公共服务可及性与人口流迁选择[J].经济与管理研究,2020,(7).

[32]Vachon D D, Lynam D R. Fixing the problem with empathy: Development and validation of the affective and cognitive measure of empathy[J]. Assessment, 2016, (2).

[33]Lai S, Zhang S, Zhang L, Tseng H,Shiau Y. Study on the influence of cultural contact and tourism memory on the intention to revisit: A case study of cultural and creative districts[J]. Sustainability, 2021,(4).

[34]付晓蓉,兰欣.共情vs.同情?不幸事件后社会公众的情绪反应与旅游意向研究[J].旅游学刊,2020,35(12).

[35]Davis M H. Measuring individual differences in empathy: Evidence for a multidimensional approach[J].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1983,(1).

[36]范月娇,刘菁.弹幕互动、在线商品展示与消费者冲动性购买行为——以临场感、心流体验为中介[J].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3).

[37]程励,王美玉,唐凤莲等.红色旅游情境下的情感触点、情感反应与游客认同——基于5个红色旅游景区样本的实证研究[J].旅游学刊,2023,(7).

[38]陈钢华,师慧敏,赵丽君等.背包客与“众”不同吗?——中国背包客与大众游客核心自我评价比较研究[J].旅游学刊,2021,(10).

An Empathic Awareness Model of Revolutionary Site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ourist Psychological Presence and Transcendence

Yi Kui Zhu Jianfei Zhu Fengjiao

Abstract: As a precious cultural heritage and historical resources, revolutionary sites contain profound cultural genes, red spirit and revolutionary memory, and are of great significance in the development of red cultural tourism. Previous studies mostly focused on the “object” of the site itself, and few studies explore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tourists. It is urgent to reveal the psychological state of tourists when visiting. In order to further explore the rule of “cultural communication” between revolutionary sites and tourists, this study selected three revolutionary sites in Jiangxi, namely the Memorial Hall of the August 1st Uprising, the former site of the military headquarters of the New Fourth Army and Xiaoping Road, as cases to analyze, and explored the impact of tourists spatial presence, psychological presence and accessibility on emotional transcendence, and constructed an empathic awareness model for tourists. The results show that spatial presence, psychological presence and accessibility have positive effects on emotional transcendence, and verify the applicability of the tourist empathy awareness model in the three revolutionary sites. The research innovatively combines empathy theory and field theory, and proposes the laws of “spatial presence” and “psychological presence” in revolutionary sites, thus verifying the scientific and necessary research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ourist experience. The study initiated new thinking on the construction of revolutionary sites and tourist experience, and provided a new perspective for the development of revolutionary sites in the new era.

Key words: Revolutionary sites; Spatial presence; Psychological presence; Accessibility; Emotional transcendence

責任编辑:李佳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