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 耗 ” 的词义演变及演变动因分析

2024-02-02张颖

今古文创 2024年2期
关键词:转喻隐喻

【摘要】“耗”的词义随着人们的使用、心理的联想以及语言内部的互动影响不断发展变化,由最初表示“一种稻子”演变为“损耗”“消息”“老鼠”等义项,成为一个多义词。在“耗”的词义演变过程中,既有词义引申,也有词性变化,“耗”词义演变的主要动因是隐喻和转喻。

【关键词】“耗”;词义演变;隐喻;转喻

【中图分类号】H1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4)02-0134-03

【DOI】10.20024/j.cnki.CN42-1911/I.2024.02.043

常用词演变研究具有研究范围广、在词汇研究中地位重要、研究难度大等特征,凭借这些特征受到汉语学界的广泛关注。现代汉语的多义词“耗”就是一个从古至今使用频率较高、用法相对广泛的常用词。本文拟从历时发展角度找出“耗”在不同词性中的各个义项,并分析“耗”常用词义的演变过程及动因。

一、“耗”的本义

《说文解字》未收录“耗”字,但对字形相似的“秏”作了说明,《说文解字》“秏,稻属。呼到切,从禾,毛声。伊尹曰‘饭之美者,玄山之禾,南海之秏’”[1]。提到伊尹赞美用南海之稻做的饭,其味美无比。《广韵校本》:“稻名,出南海,又火号切”;“减也,亦稻属”[2]。根据辞书记载,“耗”的最初字形为“秏”,指南海一种味美的稻子。从“秏”的字形来看,《睡虎地秦简》写作  ,从禾,其形像谷类植物,毛声,“毛”字本义是指人和动物身上的毛发,由于毛发是很细小的东西,在发展过程中引申出细微、微小的意思,又比喻有细毛绒的谷物或草等,引申为“庄稼、农作物”义,再看偏旁“禾”字,“禾”本义是谷类作物,与“毛”字有相同的“谷物”义,两字同义连用,组成的“秏”

义应与两字义相关。从“秏”的字形演变可以看出,“秏”的篆书从“禾”,发展到隶、楷书却从“耒”,这是“秏”与“耗”产生联系的依据之一。“耗”本无其字,“秏”的字形发生变化,一方面,是受当时社会文化背景的影響,“秏”作为一种味美低产的稻子,其精耕细作的程度要高于一般稻子,人们在耕作过程中,意识到了犁具的重要性,粗糙低劣的犁具必将耗时费力,“耒”是古代一种像犁的农作工具,主要用于翻土、松土,土质是影响农作物生长的重要因素,农具“耒”的质量好坏因此显得尤为重要,古人使用“秏”时,很容易将两字字形相似的偏旁“禾”与“耒”联系起来。秦汉时期,“秏”与“耗”使用频率相当,意思相近,都有“减损、衰竭、空虚”义,其本义“稻子”很少使用。至隋唐时期,“秏”的使用次数远低于“耗”,“秏”逐渐被淘汰,其意义也由“耗”承担。“耗”的词义使用范围越来越广,取代了“秏”继续发展,并且在频繁使用过程中逐渐引申出其他意思。

综上所述,“耗(秏)”的本义是“一种稻子”。“耗”在其本义“稻子”的基础上引申出了许多其他义项,词性也随着词义的运用和演变逐渐发生变化。

二、“耗”的引申义

(一)“耗”的动词性及词义

1.损耗

“耗(秏)”的本义是“一种稻子”。在我国种稻历史上,曾经出现过很多味道很好的稻米,“秏”即是其中之一。但由于这些味道好的稻米产量低,生产要求高,出米率低,并且在煮成米饭的过程中出饭率没有那些味道一般的米出饭率高,所以后来就不种了,“秏”这种稻子的折损率要高于味道一般的稻米,在很难吃饱的年代,对这种稻子的流传是致命的。当味美低产的稻子不再生产,与其有关的语言文字也会随之发生变化甚至消失。“秏”的词义即在这种情况下渐渐发生了变化,稻子产量越来越低,损失越来越重,这让食不果腹的古人印象深刻,通过心理联想,把所损耗的对象“秏稻”引申为这个对象常有的折损状态,在不断突出稻子的损耗过程中,“秏”的本义慢慢不被使用,其主要义项逐渐引申为“损耗”。最早出现使用“损耗”义的文献可追溯到西周时期,例如:“秏斁下土,宁丁我躬。”(《诗经·大雅》)“秏”释为“损耗”。此时的“损耗”义不仅用于表示庄稼“受损耗”,也可指天下所有田地的损耗,其语义使用空间进一步扩大。至秦朝《仓颉篇》载:“耗,消也”,“耗”假借为“消”,意思是“亏损”。到了汉代,“耗”与“消”组词“消耗”,首例出现在《春秋繁露·灭国上第七》中:“非独公侯大人如此,生天地之间,根本微者,不可遭大风疾雨,立铄消耗。”这里的“消耗”释义为“消散损耗”。此后相当长一段时间,文献中都未见使用“消耗”一词,这主要是因为有较多其他同义词替换使用,最常用的是“损耗”。“耗”与其他有相近字义的字组合成词,使词义更加具体,表达更加准确,词的搭配组合空间也进一步扩大。

2.<方>拖延

近代才出现“耗”的“拖延”义,这个义项的由来可追溯到动词“耗费”,早在三国时期就有将两字联系在一起的训诂书,《广雅·释言》:“费,耗也”。“费”字本义是“花费钱财”,与“耗”字连用组词“耗费”,其后接成分亦多为财物,演变到唐代,《全唐诗》中“费”开始与时间词搭配,如杜甫《岳麓山道林二寺行》中的诗句“方丈涉海费时节,悬圃寻河知有无”。到明清时期,“费”在著作中与时间词连用已有多例。“耗”受“费”字影响,明末白话短篇小说集《警示通言·第二十九卷》中,“耗”与“时”搭配使用,例如:“自此之后,虽音耗时通,而会遇无便。”此时“耗”与“时”无直接联系,该句中“音耗”作为“消息、音信”义的词使用,其后所接的“时”释义“常常”。到了清朝,“耗+时”结构逐渐增加,“耗”作动词,后面常接表示时间的名词,如清小说《三侠剑》中“我跟女贼喝酒,为的是耗时间,等着你们来好救我们。”“蛮子说:‘咱俩就在这儿耗时候吧。’”小说《小五义》中亦有多例,如“且和他耗一会再说。那人诡计多端,别听他这一套言语。忽然就听见外边说:‘尽这么耗着无意思!’”可以看出,这里“耗”开始与助词“着”连用,“耗”与表示时间的词搭配范围变广,所搭配的词由具体到抽象,这种用法一直持续到现在。“耗”在“损耗”义的基础上,由损耗、耗费具体的财物,通过心理联想,引申出了耗费抽象时间的意思,即人们感知时间的流逝,就如耗费掉的事物一般不可追回,具体空间中的事物和抽象的时间是两个不同域之间有相似特性(可消耗)的语义联想,这是一种隐喻引申。发生隐喻引申后的“耗”词义外延扩大,语义逐渐由“耗费时间”演变为“拖延时间”,多作方言表达使用。

(二)“耗”的形容词性及词义

前文说到,“耗(秏)”由本义“一种稻子”引申出“损耗”的意思,农作物在生长以及搬运时会有所损耗,使得收成减少,导致庄稼歉收,“耗”最初使用的形容词义即为“庄稼歉收”。例如:“五谷皆入,然后治国用。用地大小,视年之丰秏。”(《礼记·王制》)“丰秏”释为“农作物的丰收与歉收”,“耗”释义为“收成不好”。西汉时期,“耗”的形容词义进一步细化,《大戴礼记·易本命》)载“是故坚土之人肥,虚土之人大,沙土之人细,息土之人美,耗土之人丑。”,此例中的“耗”指“(土壤)贫瘠、疏薄”,是对造成“庄稼歉收”作的一种具体说明,因为土壤贫瘠是导致“庄稼歉收”的主要原因之一,然而据北大语料库统计,这个义项在史料中仅有6例,明代以后的史书中未见该词。东汉至唐代,史书中对“丰耗”的使用逐渐增多,例如:

(1)人之有吉凶,犹岁之有丰耗,命有衰盛,物有贵贱。一岁之中,一贵一贱;一寿之间,一衰一盛。物之贵贱,不在丰耗;人之衰盛,不在贤愚。(《论衡·命义篇》)

“丰耗”一词的使用大都出自《全唐文》,入宋以后,“丰耗”在史书中出现的次数逐渐减少,至明清时期,已不见该词用例。

(三)“耗”的名词性及词义

1.消息,音信

“耗”具有“消息、音信”义最早见于南朝刘宋时期范晔的《后汉书·皇后纪上》中,“家既废坏,数呼相工问息耗”,“问息耗”即“询问消息”。“息耗”一词并非一开始就有“消息”义,它是在人们使用过程中逐渐引申出了“消息、音信”义。“息耗”最早出现在《韩非子·解老》中:“治乡、治邦、莅天下者,各以此科,适观息耗,则万不失一。”此例中的“息耗”即为其初始义,指事物的盛衰、盈亏、吉凶等。到汉代仍有较多著作使用“息耗”一词,主要意思为“事物的消长”,例如:

(2)运之六寸,转之息耗,取之贵贱之间耳!(《盐铁论·贫富第十七》)

(3)故候息秏者,入国邑,视封疆田畴之正治,城郭室屋门户之润泽,次至车服畜产精华。实息者,吉;虚秏者,凶。(《史记·天官书》)

“息”字在先秦时期即有“休息”的意思,如《诗经·大雅》中“民亦劳止,汔可小息”,后人在使用与“息”字搭配的词语时,很容易联想到其“休息、生长”义。西晋时期,与“息”字搭配使用的词“息耗”引申出“休养生息”之义,如《三国志·魏志》:“百事草创,农桑者少,衣食者多,唯当息耗百姓,不至甚弊”,该义用例较少。发展至南朝刘宋时期“息耗”有了“消息、音信”义。“息耗”的词义从最初表示“事物的盛衰、盈亏、凶吉”到“休养生息”,再到“消息、音信”义的使用,即由事物本身的状态转变为同一认知域内一种外化的可传播的东西,这是一种转喻引申。与魏晋南北朝时期相比,隋唐时期“息耗”的用例次数大幅下降,这与此时期出现了新的同义词替换有关,这个同义词即“音耗”。據史料记载,《隋唐五代·周书》中“既许归吾於汝,又听先致音耗”首次使用“音耗”表达“消息、音信”义,“音耗”义在使用时可分析为:使某人听到(消息),着重表是否听到。再看《唐五代笔记》中的几例:

(4)及月初,音耗不通,两相疑恨。

(5)忽又得书云:“宰相以右史处之。”皆无音耗。

(6)自是,李君音耗不绝。

一方面,与同样能表“消息、音信”义的“息耗”相比,“音耗”一词更关注“消息”的存在性以及是否被人所知,而“息耗”着重的是“消息”本身,即消息所包含的内容。另一方面,“息耗”一词承载的意义较多,有“损耗”“消长”“休养生息”“消息”等,古人在使用“息耗”表“消息、音信”义时,为了使表达更加准确,后人更易理解,就选择了“音耗”一词替换使用。发展到宋代,“音耗”主要出现在宋词中,如《全宋词》中“怎得个多情,为我传音耗”“便苒苒如云,霏霏似雨,去无音耗”等。明清时期,“音耗”在著作中的使用次数远远多于“息耗”,“音耗”逐渐取代“息耗”表“消息、音信”义。近现代以后,“息耗”和“耗息”都不再使用,“音耗”用例随之减少,人们开始使用口语化程度较高的“消息”。

2.<方>老鼠

老鼠,亦即北方与四川地区的方言词“耗子”。据史料记载,“雀鼠耗”最早使用于南朝《梁书·张率传》中:“在新安,遣家僮载米三千石还宅,及至遂耗太半。率问其故,答曰:‘雀鼠耗。’率笑而言曰:‘壮哉雀鼠。’竟不研问。”这里的“雀鼠耗”不是一个名词,而是一个主谓短语,译为“麻雀和老鼠损耗(吃)了米”,此例是说梁人张率任新安太守时,搜刮了三千石米,派家僮送回吴郡老家。结果,米送回去却少了一半。张率问起原因,家僮托辞“雀鼠耗也”,意思是粮食让麻雀和老鼠吃了。张率听了也不以为意,笑道“壮哉雀鼠!”。什么样的麻雀和老鼠,居然能在短时间内吃掉一千多石米?米自然是被家僮贪污了,张率心中有数,但他并不揭穿。从此,“雀鼠耗”就成了官吏光明正大吃拿卡要的理由,“耗”也由此引申出“旧时官府征收钱粮时,以损耗为名,在正额外例有附加部分”之义。《唐大诏令集·卷七十二》中亦有一例:“如闻卑湿损伤,雀鼠耗折,计其所言,六万石馀”。“雀鼠耗折”仍分析为主谓短语,即“麻雀和老鼠所减少、损耗的”。到了宋朝,“雀鼠耗”重新分析为一个专有名词。至元代,“雀鼠”分离,史料中多见“鼠耗”。后人在使用“鼠耗”一词时,很容易把“耗”联想为与“鼠”同义,故又将“老鼠”称为“耗”或“耗子”,作为“老鼠”的俗称以及中国北方与四川地区的方言词。

三、“耗”词义演变的动因

(一)隐喻和转喻

蒋绍愚在《汉语历史词汇学概要》中提到词义的引申通常有隐喻和转喻两种:“隐喻是两个形似的事物之间的设想,转喻是两个相关的事物之间的联想,它们是人们认知中非常普遍的心理活动,所以,以隐喻和转喻为基础的引申是词义演变中最常见的一种途径”[3]。从“耗”的词义演变过程来看,动词“耗”由词息耗的“事物兴衰、消长”义引申为名词的“消息、音信”义,体现的是转喻机制,是两个义项在同一认知域里的不同概念实体,而“耗”的“拖延”义则是在词义演变过程中发生隐喻机制的结果,是在不同域里基于两种事物相似的“可减损、可消耗”特性引申出的语义。

(二)人的思维深化和心理联想

用本义“稻子”把与稻子有关的事物“土壤”联系起来,通过联想,把与老鼠习性相似的鬼怪“虚耗”联系在一起,逐渐演变出“耗”的“老鼠”义。又将表示“事物兴衰、消长”的“息耗”中的“耗”字在语用中慢慢离析出来,提炼出指代不好的“消息、音信”的义项等等。这些都是因为社会在发展的同时,人的思维的发展变化和词义的变化发生了直接的联系,人的思维日渐成熟,对事物现象的认识逐渐深化,心理联想较多,引申出来的义项也随之增多。

(三)语言内部发展

词的组合和特殊的语境会让词义更加具体化,一旦组合发生了变化,或者语境发生了变化,词义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如“雀鼠耗折”最初分析为“被麻雀和老鼠损耗了”,后因使用的语境发生变化,演变为“雀鼠耗”,后又将其表示“正税外加征之粮”。又如“音耗”与时间词搭配,使“耗”逐渐发展为可直接与时间词组合使用,表示“耗费时间”,后又表示“拖延时间”。这些都是由于社会在不断地发展变化,新事物新概念不断出现,需要记录的语词范围不断扩大,而汉字的创造又表现出一定的滞后性,语言内部为了保持平衡而不断做出调整,其中一点就是扩大词的搭配范围,促使语义做出调整。

四、小结

根据上文对“耗”的演变分析,将“耗”的词义演变脉络整理如下:

本文从历时角度对“耗”不同词性的词义演变进行分析,“耗”在使用发展过程中引申出了不同词性的词义,从认知语言学角度来看,“耗”的词义通过隐喻和引申作用逐渐扩大,其引申在很大程度上是由心理联想和语用推理促进的。

参考文献:

[1](汉)许慎撰,(宋)徐铉校定.说文解字·禾部[M].北京:中华书局,2013.

[2]周祖谟.广韵校本[M].北京:中华书局,1988.

[3]蒋绍愚.汉语历史词汇学概要[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6:179-180.

[4]钟黎明.释“耗”[J].长江丛刊,2021,(07):1-2.

作者简介:

张颖,女,汉族,江西赣州人,江西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汉语语法学。

猜你喜欢

转喻隐喻
成长是主动选择并负责:《摆渡人》中的隐喻给我们的启示
《活的隐喻》
描写·对照·隐喻——阿来《瞻对》艺术谈
一滴水里的隐喻
转喻式翻译理论对法律文本翻译的指导作用
多模态隐喻视角下电影《当幸福来敲门》中的幸福的认知解读
原型范畴理论视角下的汉语转喻分类研究
转喻视角下汉语中人体习语的研究
基于原型范畴和隐喻转喻认知的大学英语多义词教学的研究
认知语言学理论视角下的一词多义现象实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