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析新媒体视域下高校红色文化传承的创新性发展

2024-01-24师丹丹

中国民族博览 2023年20期
关键词:新媒体视域创新性发展传承

【摘 要】新媒体是人类信息技术和互联网技术发展的重要体现,新媒体的内容多样丰富、信息量巨大、传播速度超快。新媒体时代的到来,对我国高校红色文化的发扬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高校应当合理利用新媒体带来的优势和功能,在新媒体视域下以高校为红色文化传播的重要平台,不断提升红色文化的教育实效,培养具有崇高信念和远大理想的新时代大学生。

【关键词】新媒体视域;高校红色文化;传承;创新性发展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198(2023)20—160—03

一、新媒体视域下红色文化传承创新性发展的重要意义

(一)新媒体增强了红色文化教育的互动与共享性

新媒体实际上就是新的工具,通过新媒体人们能够更加方便的检索、能够找到更加丰富的内容、能够更快速度的使用,利用新媒体大大节省了时间成本、沟通成本和使用成本,为高校开展红色文化教育提创造了良好的条件。新媒体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不受教师和学生的客观因素影响,教师和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时间随时随地通过即时聊天工具建立年级、班级、党支部的聊天群,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开展红色文化的传播,并可以随时解答学生提出的问题、发放关于红色文化的活动通知、对大学生进行全方位的思想政治教育,因而新媒体进一步增强了红色文化教育的互动共享性。

(二)新媒体进一步增强了红色文化教育的同步性

高校在开展红色文化教育的过程中,可以利用新媒体更新速度快、传播内容广等的特点,逐步提升红色文化的时效性和同步性,让高校红色文化传播更加社会化和接地气。在互联网尚未普及的年代,高校在红色文化活动的开展过程中受到了很大的局限性,而通过应用新媒体,可以在整个高校内部进行全方位的红色教育,帮助全体教师和同学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红色文化的内涵,不再受具体的时间、课时和地点而进行红色文化教育。很多红色文化资源和红色文化知识教师和学生通过同步共享。教师也能够通过朋友圈关注、一对一聊天等方式及时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

(三)新媒体使得红色文化教育的内容更加清晰化

红色革命文化沉淀着无数革命烈士和仁人志士的精神追求,也代表了中华民族的精神标识,红色文化是中国革命的伟大历程,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的筚路蓝缕,红色文化也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浴血奋战。通过学习和传承红色文化能够让我们认识到当前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红色江山来之不易,我们的一切信心都是来自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的伟大的历史实践。我们也必将用这种文化自信和历史自信好好学习、勇毅前行,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在新媒体视域下,以红色文化为主题的影视剧、书籍等越来越多,越老越丰富,越来越清晰。因此要通过新媒体开展红色文化教育,让当代大学生学到老一辈革命家和无数仁人志士的奋斗精神,在他们的奋斗经历中汲取前进的动力。

二、新媒体视域下高校红色文化传承的创新性发展

(一)建立以红色文化为主题的网站,不断增加红色文化教学内容

高校要积极构建以红色文化为主题的平台,不断增加和丰富红色文化教学的内容;要能合理利用新媒体中的优势,促使每一位大学生都能对红色文化有全面的认知,并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引起共鸣,践行初心使命。多建立一些具有创新性和吸引力的红色文化资源的网站,可以分成极大模块,比如红色历程,红色历程就是从建党到新中国成立,中国共产党在民主革命走过的光辉历程;红色经典就是里面有红色电影、红色电视剧和红色书籍等,让学生随时可以观看和学习,同时也有红色共鸣、红色堡垒和红色讲台等模块,每个大模块都要设置一些小模块,比如红色历程中可以设置从建党到南昌起义的模块、土地革命模块、抗日战争模块和解放战争模块,让学生更加了解中国共产党领导全体人民进行的艰苦奋斗和不懈努力。通过建設主题网站,能够将中国革命发展的历程和红色文化的资源全面地展现出来,使得高校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和红色文化教育中有更广阔的平台和坚实的体系。以红色文化为主题的网站要随时更新,不断增加新的内容。总之,通过新媒体建设的红色网站和增加的红色文化教育内容能够让广大大学生深刻领会红色文化的精神内涵和永恒价值,让广大大学生在红色文化中汲取更多的营养和力量。

(二)充分地利用新媒体优势对红色文化进行广泛的传播

新媒体的强大优势已经深入到大学生的生活和学习中,因此高校要充分地利用新媒体优势,加大对红色文化的传播力度,对红色文化进行不断地创新,可以通过微信、微博、QQ等的自媒体平台,进行红色文化的传播。微信和微博是当前信息传播、分享和及时聊天的最受人追捧的平台,增强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信息的互动与共享。目前,很多高校已经开通了官方微博和微信的公众号,同时也要开通图书馆、学生会、团委等公众号,高校要对这些公众号进行及时维护,并在公众号上发布相关的红色文化的文章、视频、图片等。高校领导、辅导员和思想政治教师等相关人员要及时转发公众号发布的相关红色文化信息,并进行评论和点评等等。要以红色革命历史事件、不同革命时期、不同红色老区等设置相关的专区,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兴趣和需要选择网络社区,高校通过微信和微博等上传自己的观点,并跟学生进行互动和交流,积极发挥“意见领袖”的作用,比如对某个历史事件和某个个人都可以进行广泛和充分的讨论。总之,通过在网上讨论、互动、交流、转发和留言了解革命发展历程、辩证看待每个革命家的功过是非,这对于进行红色教育有着非常重要的启发意义。

三、寻找新思路,改革和创新教学方式和途径

在新媒体时代,高校要在课程设置和课程讲授中积极融入创新的元素,改革传统的教学理念和思想,积极利用新媒体技术创新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比如可以开展线上和线下的混合式的教学方式。要更大范围地引入更多校外优质视频资源和音频资源课程,要通过新媒体设置线上和线下互动的环节。思政教师以及相关教师要通过教学方式的创新,树立以学生为主导的课堂秩序,增强学生在课堂教学的主体性和积极性,激发学生对红色文化传播的热情和兴趣。在新媒体改革教学方式和途径的过程中,高校各相关部门,如教学管理部门、思想政治部门、团委等等都要共同发力,成立思想政治课程改革创新的小组,在教学中融入新思维、新理念,开展混合教学方式。学生要在通过线上和线下提前熟悉红色文化。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多多设置互动和共享的环节,比如录制红色微短剧、对红色遗址进行导读、开展红色文化演讲会、分享红色文化学习心得等等,同时对于这些环节进行学生个人的分值赋予。总之,要不断寻找传播和弘扬红色文化的新思路,让当代大学生身体力行创新性的发展和传承红色文化。

(一)积极创新第二课堂的红色文化建设

当前在很多高校红色文化活动难以形成真正体系,因此,有必要积极创新第二课堂的红色文化建设。第二课堂的红色文化建设就必须通过顶层设计,协同各方面的力量,整合红色文化建设的方案,积极拓展红色文化传播和弘扬的渠道。有条件的高校要加建设红色历史展览馆、党史教育基地等。在新媒体的背景下,高校要积极引进相关设备和资源,利用VR、AR等先进技术进行红色文化建设和红色文化传播。比如可以通过VR、AR等先进技术身临其境地体验红色历史的事件,尤其是战争事件和重要会议事件,通过VR再现遵义会议现场,在VR技术中我们能够清晰地看到朱德、彭德怀、张闻天、王稼祥等对于当时红军处境的分析和认识,除了校内文化互动,高校也可以结合寒假和暑假等社会实践,带领广大大学生奔赴革命老区,前往革命纪念馆等开展参观学习活动,比如山东某高校可以去济南英雄山,在那里的济南战役纪念馆通过新媒体手段能够再现当时战争的惨烈、我军全体指战员的英勇,进一步增强大学生对党史、军史的认识,进而更好地传播红色文化。同时通过社会实践和红色文化的有效结合,也能够增强大学生的使命担当。

(二)组建红色文化教育团队

红色文化的传播和发扬不但要依靠思想政治教师,还需要有新的成员要加入,全校上下都要认识到红色文化在新时代传播和创新性发展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高校应该根据时代发展的要求、当前学生发展的特点和红色文化传播的规律积极构建一支熟知红色革命历史、理论水平高、政治过硬,且能够熟练运用新媒体技术的优质教育团队。红色文化网络教育团队要涵盖各个岗位,比如包括哲学社会科学相关的教师、马克思主义学院的部分教师、各院系的辅导员和班主任,以及部分党务工作人员以及专门的红色文化研究机构的成员等。红色文化教育团队要熟悉社会主义发展史、中國共产党党史、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和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史。要了解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史中的各个历史事件,从嘉兴南湖的游船上到轰轰烈烈的北方战争,从南昌起义到井冈山会师,从红色瑞金到血染长征,从抗战救国到三大战役都要深入地了解和认识。团成员要不断提升网络知识和网络技能,合理应用新媒体工具对大学生进行红色文化教育和红色文化熏陶,保持与学生的沟通和交流的频次,通过新媒体技术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不断坚定红色文化自信和红色历史自信。

四、结语

新媒体视域下红色文化传承创新性发展的有着重要的意义和价值,新媒体进一步增强了红色文化教育的互动共享性新媒体进一步增强了红色文化教育的同步性、新媒体使得红色文化教育的内容更加清晰化。新媒体视域下高校红色文化传承的创新性发展就要建立以红色文化为主题的网站,不断增加红色文化教学内容充分地利用新媒体优势对红色文化进行广泛的传播寻找新思路,改革和创新教学方式和途径、积极创新第二课堂的红色文化建设组建红色文化教育团队。

参考文献:

[1]万菊.习近平红色文化重要论述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J].福建江夏学院学报,2021(2).

[2]杨文.新时代青年大学生红色文化网络化传承与发展现状[J].黑河学院学报,2021(3).

[3]董金玉.高校红色文化资源传承价值及其实现路径[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21(4).

[4]胡庆,何妹.运用新媒体技术提升高校传承红色基因的有效性研究——以江西泰豪动漫职业学院为例[J].教育信息化论坛,2020(12).

[5]王岩,董飞.重述与传承:青岛红色文化融入高校统一战线宣传教育研究[J]. 黑龙江教师发展院学报,2022(1).

[6]赵丽霞,陈练军.大学生红色文化教育的现状和提升路径——以福建某高校为例[J].广东技术师范大学学报,2021(5).

[7]杨德欢,张春梅.全媒体视域下“00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综述[J].锦州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5).

[8]丁天全,于丹.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中高校大学生文化自信培育研究——以广西中医药大学为例[J].科教文汇,2022(7).

[9]刘少宝,田起香,王一安.新时代大学生红色文化自信的根基及培育路径[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21(6).

[10]周娅,何云丽,王聪,等.新时代云南红色文化在高校的传承研究——以昆明医科大学为例[J].教育教学论坛,2022(9).

作者简介:师丹丹(1991—),女,汉族,山西大同人,硕士,助教,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

猜你喜欢

新媒体视域创新性发展传承
新媒体视域的高校思政教育研究
新媒体视域下政府环保舆情应对研究
文化创意产业新媒体视域下艺术管理的创新研究
新媒体视域下中建海峡品牌文化传播策略研究
基于Web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土族盘绣电子商务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互联网+”时代出版人才培养的传承与突破
新媒体时代下的蒙古族文化传播研究
青年怎样传承长征红色基因
传承·扬弃·创新
社会转型期中国传统诚信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