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今日隐语,别样廋词——“灯谜+城市品牌”文化传播模式的建构与推广

2024-01-24王惟阳

中国民族博览 2023年20期
关键词:灯谜文化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摘 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文化的核心,它深深地影响着中国人的思想、行为和生活方式。随着社会的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灯谜”文化也在城市传播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旨在探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城市传播中的影响;首先,以灯谜为主体,探讨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孽乳形态的传播逻辑;其次,本文借助城市传播理论,以社会调查的数据为基础做出可视化模型,并加以分析做出灯谜文本方面的创新。最后,本文以文化传播的角度,探讨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城市传播中的影响;同时本文提出了一些建议,以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城市传播中的发展。

【关键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灯谜;文化传播

【中图分类号】G1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198(2023)20—081—03

引言

灯谜是我国特有的民间文化艺术,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精神的体现。《红楼梦》等著名古典小说中也不乏其踪影,是文学艺术传播的有力推動。

西安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其特有的文化属性成为了文化旅游领域的有力驱动。作为盛唐明珠的她,如今也跟上了现代化的步伐;优秀传统文化自身承载了特定的民族文化符号[1],通过多种方式的文化传播,可以帮助大众形成对优秀传统文化的正确认识。

因此,本文旨在进行“传统灯谜文化在城市传播中的机制探究与建构”,希望能以城市文化研究与灯谜探究宣传为契机,达到传承传播优秀传统文化,打造城市品牌,丰富人民生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目的。

一、灯谜孽乳形态的追溯:对“灯谜+城市品牌”传播模式建构可行性的探究

(一)传统灯谜在西安的留存:厚植文化的土壤

从研究对象上看,西安作为世界古都和首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其留存的古代城市生活风貌,文化底蕴浓厚。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研究对象,它保存和传承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

与此同时,西安作为中国的文化古城,吸引了大量国内外游客前来参观和学习。在大力开发旅游业的背景下,由现实媒介建构起对记忆的延续性;通过对西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研究和传承,可以促进文化产业的发展,推动文化交流和文化融合,积累和发展研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方法和理论,同时也可以更好地保存和传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

(二)传统灯谜的产生与发展:依托节日与文化

从研究的符号上看,古代节日是人们为了纪念重要的历史事件、祭祀神灵、庆祝农耕收获、祝贺婚嫁等特殊活动而设立的特殊时段。不断延展的节日与节日活动,既是不同时空共同的人文标志,又是不同时空人们共同的精神归宿[2]。

古代节日的产生有多种原因,其中之一是民俗原因,古代人们为了庆祝农耕收获、祝贺婚嫁、怀念先辈等,就设立了许多节日如清明节、七夕节等;作为本文研究符号的灯谜即是出自民俗积淀。

(三)传统灯谜在现代的符号意义及指述关系

中国传统的灯谜是中国民间艺术的一种,已经存在了几十个世纪,谜语以诗意的形式写在灯笼的两侧。这些谜语通常具有象征意义,可以有多种解释方法。

在符号意义上,灯谜中使用的符号往往代表生活的不同方面,如爱情、友谊、运气和成功;在指述关系上,随着社会的发展,灯谜本身从庆祝节日的指述关系逐渐扩充到社会娱乐的指述关系上[3]。例如灯谜中经常提到中国的神话故事,如“举目山川尚如故”指的是张国老;“出入云闲满太虚,元来真相一尘无”指的是《西游记》中的“悟空”和“悟净”。

二、对当代灯谜的传播功能探究和符号提取

(一)对当代灯谜的符号建构:文本内容的创新

在研究过程中,我们在充分汲取经典文化的同时,积极寻找其现代精神,从传统灯谜中抽取具有文化代表性的元素,在解构符号后再建构,做出文本内容上的创新;如反映当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任尔东西南北风”(打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敬业;还有近些年来,社会上出现的专有名词:如“小车小哥小摩托,闭门不出填饱肚”(外卖);“两轮也可跑山林,你方骑罢我来骑”(共享单车)。

(二)对灯谜数据的采集:文化的保护传播任重道远

我们首先借助城市传播理论,以媒介要素展开对城市的分析,从构成、功能、机制出发,论述城市的媒介特征[4],进行样本数据采集。

笔者及其团队在2022年的春节期间,于所在社区完成了一次灯谜的猜谜实践活动和相关的问卷调查,并得出了“当今人们对灯谜文化了解较少,灯谜文化活动不够贴近生活”的初步结论(一共参与人数为203人);现将问题与统计数据以可视化方法展示如下。

1.年味活动

我们将富有年味的过年活动分为十一种,从选择占比来看,“穿新衣”(19.2%)、“大街小巷张灯结彩,挂上红灯笼”(13.3%)、“长辈给晚辈压岁钱”(12.3%)、“贴春联”(11.8%)的比例远高于其他过年活动;“置办年货”(2.5%)、“腊月二十四扫成”(3.9%)这类年味活动则处于排行榜的垫底阶段。

2.是否有意识地去了解有关灯谜的知识

从数据呈现的内容来看,超过半数的人是十分了解灯谜的。仅有1/5的受访者不是特别了解。我们便进一步了解受访者是否有意识地去了解有关灯谜的知识。调查发现,34%的受访者表示经常有去了解,13.3%的受访者表示比较多的去了解,截至此已经有47.3%的受访者是有意识地了解有关灯谜的知识,而仍有18.4%的受访者表示从来没有去关注过,34.5%的受访者比较少去了解。

3.是否有必要对灯谜文化进行保护并加强传播

在研究中发现,尽管有78.8%的受访者并不知道灯谜的三要素,40.9%的受访者从未接触过灯谜,但是占比过半(51.2%)的受访者认为很有必要对灯谜文化进行保护并加强传播。

4.灯谜文化最重要的价值在哪里

我们将灯谜文化的价值归为三类,即“宣传教育”、“娱乐”、“艺术审美”。调查发现,49.8%的受访者认为灯谜文化最重要的价值就在于艺术审美,其次是宣传教育(32.5%),最后才是娱乐(17.7%)。

三、“灯谜+城市品牌”文化传播模式的建构路径

(一)在传播中实现寓教于乐:从灯谜游戏的益智性入手,深入挖掘传统节俗节日

从文本內容上入手,在挖掘文化内涵时,首先需要深入研究该文化的历史、传统、价值观、艺术、文学等方面的内容;同时,我们要根据对灯谜受众的了解,制定一系列的传播策略,包括推广、宣传、媒体策略等,以增加目标受众对你的关注和认可[5]。

在城市生活和城市景观的塑造方面,最好的方式是在该文化中沉浸自己,生活在当地、学习当地的语言和文化,与当地人互动并且深入了解他们的思想和行为方式。比如动员学生群体,利用短视频等媒介对当地的风俗文化进行传播,通过实地实践,现场的灯谜游戏活动举办,深入挖掘传统节俗节日等。

(二)以城市品牌为抓手,提升灯谜传播效率

在城市品牌的塑造上,以研究对象——西安市为例,西安作为世界古都和首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拥有丰富的历史遗存和文化遗产,吸引了大量国内外游客前来参观和学习;我们要善于突出城市文化的特性,创造和塑造有代表性的文化形象和符号,增强文化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在具体实践中,可以使用数据可视化和虚拟展览,并且融合传统与现代元素。例如使用数据可视化工具来展示文化艺术品的销售趋势,或使用互动可视化工具来展示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同时,利用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技术来创造沉浸式的文化展览,可以让观众更好地了解文化艺术品和历史事件。例如,通过虚拟现实技术,可以让观众穿越时空,亲身体验历史事件。

(三)在传播中体现实践思路与结果:现代灯谜的创造与设计

在宏观布局上,让文化“鲜活起来”,让旅游业更具生命力,在西安,这样的典型案例数不胜数。网红不倒翁、石头哥……在网络经济时代,这是一个制造网红的街区,更是西安推进文旅融合的一次生动实践。

“十四五”开局之年,西安文旅部门更是提出加快文旅融合发展,建设传承中华文化的世界级旅游目的地;在2019年底,《西安市加强文化建设促进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20—2022年)》出台,27项重点任务,17条支持政策,成为西安推进文旅融合提纲挈领性的文件[6]。

历史的赋予让西安这座城市拥有特别的沉淀,而随着文旅融合的推进,文旅产业发展所带来的规模效应、流量IP等,必将为西安消费升级、双招双引等经济文化活动带来更多的机会。

参考文献:

[1]周凯,张燕.仪式观视阈下非遗旅游文化传播的功能与路径[J].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4).

[2]马新.论中国古代节日所构建的岁时空间[J].东岳论丛,2021(10).

[3]王安中,杨效宏.传统节日节物的性别修辞与符号指述关系研究——以“端午索”为例[J].妇女研究论丛,2007(2).

[4]孙玮.城市的媒介性——兼论数字时代的媒介观[J].南京社会科学,2022(7).

[5]刘丽妍.西安曲江新区文旅产业特色发展中政府职能履行研究[D].西安:长安大学,2022.

[6]于全涛,戴瑞霖.基于文旅融合的西安世博园文旅产业发展SWOT分析及对策[J].旅游纵览,2022(14).

基金项目:本文系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编号:202210718 092)。

作者简介:王惟阳(2003—),男,汉族,安徽合肥人,本科在读,研究方向为城市传播与文化产业。

猜你喜欢

灯谜文化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猜灯谜,过新年
元宵猜灯谜
猜灯谜
初中语文教学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渗透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政教育机制研究
关于大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思考
中国文化传播与艺术人才外语能力培养创新
中国影视剧美学建构
浅析《黄河晨报》对河东文化的传播
读《申报》女性广告,享文化传播之精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