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青年怎样传承长征红色基因

2016-10-14王思洋

人民论坛 2016年27期
关键词:红色基因青年传承

王思洋

【摘要】中国工农红军历经艰难险阻,完成了举世闻名的长征,谱写了豪情万丈的史诗,长征精神从此成为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不竭动力。坚定理想信念是长征精神的核心,是当代青年最应该传承的红色基因,要把追梦、圆梦的理想融入国家和民族的伟大梦想之中,使之成为行动指南、精神支柱和力量源泉。

【关键词】青年 传承 红色基因 【中图分类号】G651 【文献标识码】A

八十年前,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工农红军冲破“敌军围困万千重”,战胜激流、沼泽和雪山,完成了艰苦卓绝的长征,谱写了豪情万丈的史诗,铸造了永留人间的长征精神。八十年来,红色基因根植、播撒、传承在中华大地,成为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不竭动力。

坚定理想信念是长征精神的核心,是当代青年最应该传承的红色基因

长征是一群气壮山河的青年人奏响的凯歌。在参加长征者中,年长的四十岁出头,年轻的才十几岁。红军长征的艰难困苦远远超出常人的想象。在长征中,中央红军经历战斗300多次,突破10多个地方军阀的封锁包围,平均每天行军35公里以上,四渡赤水、巧夺金沙江、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爬雪山、过草地、啃树皮、吃草根,历经千难万险,最终到达陕北,开辟了中国革命的新局面。红军战士们高举共产主义理想的旗帜,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坚定不移,对国家独立的信念矢志不渝,对民族解放的追求锲而不舍,对救民于水火的使命从未懈怠,与穷凶极恶的敌人进行殊死搏斗,与恶劣的自然环境进行生死较量,凭着超人的胆魄和钢铁般的意志,在绝境中杀出一条生路。

红军的英雄壮举和艰苦奋斗的精神,是长征红色基因的主色调;坚定理想信念是长征精神的核心,也是当代青年最应该传承的红色基因。“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使当代青年生逢其时,习近平主席曾说过,“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有信心、有能力实现这个目标”。二十多岁的青年,到建党一百年时,正青春似火;到建国一百年时,正人生鼎盛,有难得的际遇,有使不完的劲。最关键的是,要把追梦、圆梦的理想融入到国家和民族的伟大梦想之中,使之成为行动指南、精神支柱和力量源泉。

理想不是空想,理想必须与现实相结合,被赋予实实在在的内涵,才具有生命力。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古今伟业,竟成以实。不知从何时起,“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成了流行语,成了一些人懒惰懈怠、不思进取的借口。当人们给臃肿或疲弱寻找借口的时候,想要健美身材的那点小理想也早已泯灭殆尽、荡然无存。然而“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任何时候,人们在学习、工作、生活中都会遇到坎坷和困境。所以当代青年要目视远方,心无旁骛,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朝着目标坚实地迈好每一步,人生的路才会越走越宽、越走越远。正如习近平总书记谆谆教导我们的:“当代青年要在感悟时代、紧跟时代中珍惜韶华,自觉按照党和人民的要求锤炼自己、提高自己,做到志存高远、德才并重、情理兼修、勇于开拓,在火热的青春中放飞人生梦想,在拼搏的青春中成就事业华章,接好中国梦的关键一棒。”当代青年只有严格要求自己,自觉磨砺自己,练就一身过硬的本领,才能使青春光泽亮丽,在学习、工作实践中展示才华,建功立业。

如何处理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关系

美国著名记者、作家哈里森·索尔兹伯里在《长征——闻所未闻的故事》中写道,长征“是一次充满了集体英雄主义、献身精神和希望的举世无双的行动”。长征途中,红军战士把党的利益、国家利益、民族利益和全局利益看得高于一切。从指挥员到普通士兵,无不表现出顾全大局、牺牲个人、维护集体的高尚品质。在攻占敌人阵地时,战士们争当先锋,把生的希望留给别人,把死的危险留给自己。在缺衣少粮的情况下,战士们将一碗稀粥推来推去,谁也舍不得吃下去。强帮弱、大帮小、指挥员让马给战士、相互搀扶的动人场景比比皆是。1935年3月,红四方面军建立的川陕革命根据地正处于鼎盛时期,为了解除中央红军被强大敌人围追堵截的困难处境,减少革命损失,他们不惜放弃这个当时全国的第二大苏区,西渡嘉陵江进行长征,牵制敌军主力,表现了高度的大局意识和集体主义觉悟。长征就是一幅红军战士万众一心、团结友爱、互相帮助的人物素描。

集体情怀在我国传统文化中一直占有重要地位。《礼记·礼运篇》中的“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林则徐的“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等名言就具有浓厚的集体主义情结。新中国成立后,我国青年的集体主义价值观经历了肯定—否定—多元的变化过程。新中国成立初期是相对单一的集体主义;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外来文化的渗透和传统文化的弱化,虽然强调国家利益、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相结合,但个人主义、拜金主义等思想在青年中蔓延;当今,经济和社会趋于平稳成熟,特别是高度分工和互相依赖的社会,没有集体合作、团队协作等精神的支撑,很难取得成功。所以,青年们应该在尊重自我价值的同时,向集体主义靠拢。

个人与集体的关系,道理非常简单。难点是如何处理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关系。新时期正确传承长征精神,应强调个人对集体、对社会、对国家的义务感和责任心,给大河积水,小河自然不会干涸;强调集体利益的发展离不开个人积极性的发挥,同时重视个人的正当利益,维护个人的尊严、价值和权利,并努力促进个人的进步和发展;反对以个人为中心、损人利己、损公肥私、“人不为己,天诛地灭”的极端个人主义。青年们要在实践中自觉纠正自己的不足,融入集体的怀抱,有意识地增进集体主义观念。

青年们要自觉与历史同步伐,与时代共命运

毛泽东在总结长征胜利的意义时指出:“谁使长征胜利的呢?是共产党。没有共产党,这样的长征是不可能设想的。”长征开始时,那些年轻的红军战士们并不知道战略转移的落脚点在哪里,何时才能结束。但他们深信,只要跟党走,就有前途,就会胜利。邓小平也曾以凝练的语言概括,长征就是“跟着走”。无论遇到什么情况,战士们都不愿意掉队、离队。

跟党走是中国青年发展的永恒主题,是当代青年能否传承红色基因的决定条件。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建党九十五周年大会的讲话中指出:“全国广大青年要深刻了解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不懈奋斗的光荣历史和伟大历程,坚定不移跟着中国共产党走,勇做走在时代前列的奋进者、开拓者、奉献者,让青春在为祖国、为人民、为民族的奉献中焕发出绚丽光彩。”

永远跟党走,传承红色基因,不是喊出来的,是干出来的。实干是最响亮的语言。与其面对晚霞幻想,不如迎着晨光实干。邓小平曾强调,世界上的事情都是干出来的,不干,半点马克思主义也没有。青年们要自觉与历史同步伐,与时代共命运,摒弃犹豫、观望、懈怠和迷茫,承担起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和人民幸福的历史重任。

1935年2月,毛泽东在长征途中写下“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的雄壮诗句。长征如铁,但挡不住红军战士“待从头,收拾旧山河”的志气和信心。1936年2月,中央红军到达陕北后,毛泽东又写下了“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的千古绝句,激励红军将士把握今朝,奋勇抗日,为民族的解放血战到底。今天,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我们新的长征。长征永远在路上,青年一代“走好自己的长征路”,就是对历久弥新的长征精神最好的传承。

(作者单位:北京第五中学)

【参考文献】

①[美]哈里森·索尔兹伯里著、朱晓宇译:《长征:前所未闻的故事》,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5年。

责编/周素丽 王妍卓

猜你喜欢

红色基因青年传承
论思想政治教育在培育大学生成为红色基因传承者中的作用
论思想政治教育在培育大学生成为红色基因传承者中的作用
红色基因融入精准扶贫工作的价值研究
基于Web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土族盘绣电子商务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互联网+”时代出版人才培养的传承与突破
新媒体时代下的蒙古族文化传播研究
弘扬雷锋精神与转型期高校校园文化教育整合性研究
激活红色基因在意识形态安全建设中的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