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全面抗战时期皖南实业公司运营研究

2024-01-20

巢湖学院学报 2023年4期
关键词:实业公司皖南

梁 琴

(安徽大学 徽学研究中心,安徽 合肥 230039)

引言

1937 年全面抗战爆发以后,战火烧向了华北、华东等广大地区。为了保障抗战之有生力量,我国沿海大部分工矿企业在国民政府的组织下纷纷迁入大后方地区。当时,工业基础受到极大打击,为了满足战时物资需求,国民政府颁布了一系列法规政策促进战时工业发展。在此背景下,东南各省兴建了一批新的工业企业。位于安徽省南部的皖南地区作为抗战时期的后方堡垒,战时有大量人口涌入。为积极支援抗战,增加战时生产,稳定战时后方社会,由第三战区经济委员会以及安徽地方银行总行合资创办了皖南实业公司。

抗战时期,大后方省营企业在国民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因此,关于这一时期成立的省营企业公司的研究成果颇多。一是以个案为研究视角。例如,景占魁[1]讨论了西北实业公司的成立、发展特点以及历史作用。莫子刚[2]对贵州企业公司的成立缘由、发展历程、筹资途径、经营管理等方面进行了全面的探讨。高远[3]以川康兴业公司为例,主要介绍了该公司的投资经营活动。谭刚[4]考察了抗战时期广西企业公司的发展历程,分析了战时后方经济制度的变革。二是从省营公司的性质与评价方面进行研究。如卢征良和朱荫贵[5]指出,省营企业公司与完全的国营企业在财政基础、经营主体、发展结局等方面都存在较大差异。杜恂诚[6]认为,战时出现大量企业公司,并非企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只是顺应了游资的需要。从研究区域来看,学界对抗战时期企业公司研究范围大多聚焦于西南、西北地区,对于抗战时期东南地区的企业公司关注较少,研究成果相对薄弱。而抗战时期皖南地区归属于第三战区,地处东南战场前哨,皖南实业公司的成立为满足战时军需民用发挥着重要作用。目前学术界还未见对皖南实业公司进行专门研究。有鉴于此,文章根据安徽省档案馆馆藏资料,对该公司发展历程、经营特点以及战时经济影响进行探讨,以有裨于这一时期中国企业史的研究。

一、公司成立缘由

“七七事变”以后,我国大部地区沦陷,而位于江浙皖三省交界处的皖南地区,因其独特的地理位置,成为江南一带最大的国统区。皖南以山地为主,平原相对较少。在全面抗战时期,皖南地区隶属于国民政府第三战区,共计22 县,面积约占安徽省的四分之一。战时皖南滨江平原各县,如当涂、芜湖、铜陵、贵池、东流、至德等,已为沦陷区;而山区由于地处后方,社会环境相对安全,大量外来人口纷纷涌入,数量急剧增长。如皖南之歙县,1934 年全县人口为327698 人,1942 年达370514 人,增加了13%;休宁县,1934 年全县人口为172777 人,1942 年为204695 人,增加了18%;绩溪县,1934 年为84891 人,1942 年为97033人,增加了14%。1942 年,皖南的徽州六县人口总数较1934 年增加59572 人,增比达6%[7]。当时位于休宁县的屯溪镇作为皖南地区的商业重镇,抗战期间众多人口聚集于此:“屯溪因位于江、浙、沪沦陷区的后方,国民政府皖南行署设在这里,一些机关、学校相继迁入,外地商家也纷纷前来经营,居民来此避难,一时人烟稠密,交易频繁,成为皖南及浙西、赣北一片的政治、经济、军事中心。而且屯溪又是当时通往大后方的主要中转站之一,官员政客、豪绅富贾穿梭不断。”[8]

随着战时皖南人口的激增,军民对日用品的需求量与日俱增,加剧了日用品供需矛盾。且皖南又是多山之地,除米粮不足外,日常所需亦多仰给于外来,加之外部日军的经济封锁,外来物资断绝后,尤其是军民日用品供应问题日益凸显。如棉布一项,“皖南旌德纺织工厂、太平平民工厂、黟县民生纺织工厂等产量均较小,总合各厂之生产能力,总其量不过每年八万匹。民间自行织制土布,据战前调查,可得二十六万匹。战后一部分地区沦陷,一部分或停止作业,大致可产自十万匹至五十万匹,合并各厂所产数额约共二十万匹。此二十万匹棉布,供应于皖南四百万人口,每人分配所得仅二尺有半,不足殊甚。”[9]又如火柴一项,为人民日用所必需,战前皖南的泾县原有火柴厂三所,但战后均已停办,以致火柴异常匮乏。同时,因为战时没有货源,物资供给吃紧,导致物价上涨,“货物供销状况之变更直接影响物价,战时货物供应既受极度限制,物价乃日趋高涨。而自战争初起,屯溪因逼近战区,物价之变动已有显著之进展,此后复节节上升。二十七年上涨仅百分之二十,二十八年比二十七年上涨五成,二十九年为二十八年涨一倍有余,卅年平均又高出二十九年一倍,总计三十年底各项物价平均为战前十二倍。”①见许乃茂著《屯溪物价》,第三战区经济委员会驻屯办事处1942 年版,第14 页。

1940 年11 月,为了充实战时皖南以及周边地区日用品供应,有效缓解战时物资供应矛盾,活跃地方经济,由第三战区经济委员会(以下简称“经委会”)以及安徽地方银行总行(以下简称“皖地行”) 积极筹备皖南实业公司的建立,“为提倡发展皖南中小工业,以应抗战需要起见,特筹设本公司创办制革、纺织、造纸、火柴四厂,资本五十万元,由经委会及皖地行各认半数,签订合约派员筹备。为满足战时生产,规定“公司筹备办之各场厂,以制造日用必需品为限”[10]。在公司未正式成立以前,由经委会以及皖地行两方各指派二人组织公司筹备处,并以皖地行行长为筹备处主任,负责筹备公司之成立及公司拟办各厂之初步筹备工作,筹备时间暂定为一个月[11]。1940 年12月1 日,皖南实业公司在屯溪召开第一届董监事成立大会。此次大会拟定关于公司的各项规程,经董事会讨论通过[10]。公司营业地址设于屯溪民权路三号。至此,皖南实业公司正式成立。

二、公司资金筹措

全面抗战时期,为有效缓解战时物资供应问题,国民政府加大对工矿企业在资金方面的扶助。皖南实业公司作为第三战区重点扶持的企业,在公司成立之初,“资本暂限定为国币五十万元,由经委会及皖地行双方各认半数先收二分之一,视业务需要情形随时分批交拨至足额为度数。”[12]自1940 年11 月9 日至1941 年1 月15 日,经委会共计四次拨款,其中包括“屯溪中国银行转拨十万元、代付合联处棉纱款一万八千六百元、代付贸联处赤磷、白药定款五万元、续付贸联处白药定款五万元、上饶中国银行汇拨款三万一千四百元,总计二十五万元。”[13]在公司初创阶段,因资金来源相对稳定,发展较为顺利。直至1942 年春,应战时发展所需,根据国民政府之规定,裁撤第三战区经济委员会,在各地设置经济作战处,嗣后经委会在皖南实业公司的股权则由江苏省农民银行(以下简称苏农行)承续,一直持续至全面抗战结束。1942 年,经过改组后“公司资本总额定为国币100 万元,分为2000 股,每股500 元,由皖地行以及苏农行各认半数”[14]。战时皖南实业公司的股权虽然发生变动,但公司性质并未发生变化,仍作为地方公营企业而存在。

为应对抗战时期复杂的市场变化与社会环境,皖南实业公司发展过程中,累计两次增资扩股活动,在满足企业经营资金需求的同时,规模也日益扩大。档案统计,1942—1943 年,皖地行以及苏农行先后两次增资扩股筹集资金,股本额度由原有的50 万增加至300 万元,是原有股金的6倍。1942 年,受浙东战事的波及,公司各厂业务发展举步维艰,“各厂重要物资积办月潭地方颇如为多,本公司为公营机关,恐动摇人心,各厂未使停工,似尽力维持工作如常。”[15]为确保公司能够正常运转,进行了第一次增资活动,“查第三届董监事联席会议议决,增加公司资本五十万元,由苏农、皖地两行平均分拨在案。”[16]1943 年4 月,因战时物价上涨,法币贬值,公司又进行了第二次增资,“查关于本公司第五届董监事联席会议议决,资本增加二百万元,由苏农行、皖地行平均负担一案,应即照办。”[17]公司通过两次增资扩股的方式筹集所需资金,才保障了其顺利运营。

抗战期间,皖南实业公司在生产资金严重不足时,通过向银行透支或抵押现有原物料的方式获得借款,以扩展业务。据档案统计,公司在1941年至1943 年间曾三次向银行借款,以解燃眉之急。如1941 年9 月,公司因为积极筹备火柴、造纸两厂开工事宜,“加以收购生皮,采办棉纱等原料,需款浩繁,山穷水尽,已至挪无可挪,借无可借之境”,向皖地行透支十万余元[18]。1942 年5 月,公司股权转让苏农行后,苏农行应增资款二十五万却并未及时拨付到账,经第二届董监事会议决定,公司向皖地行抵押白药、赤磷等物料,由经委会垫款购储价领,向皖地行透支三十万元,以资发展[19]。公司在前两次借款尚能如愿,但在第三次借款中受挫。1943 年1 月19 日,因旧历年关急需运输款项,公司与苏农行签订透支契约计国币二十万元,以资救济而维持业务,但后苏农行以“头寸奇紧,无法照付贵公司透支之款,自当暂以十万元为限,余十万元须俟三星期后再行洽商”[20]为由拒绝。可见到了抗战后期,公司资金周转难以为继时,借款方面也遇有波折,这为公司后期资金困顿埋下了伏笔。

三、公司经营状况

皖南实业公司各厂的选址主要分布在屯溪附近,靠近河流的位置,便捷货运。如制革厂设于尤溪(离屯溪约六华里),该处依山临水,交通便利,防空方面亦较安全,在厂人数约30 人。纺织厂厂址设于屯溪牌楼前,厂房由民屋改造而成,职工达100 人,是公司所属厂中人数最多的厂。火柴厂则设于屯溪湖边村程家大屋内,职工40余人,采用半机械半手工生产[21]。造纸厂位于高枧(离屯溪约五华里),生产工场分布于沿河的闵口、孙打渔等地,在厂职工约44 人。公司前期因为原料、技术、交通运输等客观条件限制,只有制革厂、纺织厂于1941 年4 月先后开工。1942 年3月,造纸厂筹备完竣后便投入生产。火柴厂是公司原定计划中最重要的日用品制造厂之一,生产制作火柴所需用的白药、赤磷等原料,在全面抗战爆发前依赖国外输入太平洋,战事发生后,来源几告绝迹,战后公司主要通过第三战区贸联处向福建、重庆两地订货。因浙东战事影响,公司在温州、上海订购的理梗车、齐梗车、排板车等重要机件设备无法内运,火柴厂于1943 年11 月才正式投入生产。

在浙赣会战发生以前,因邻省纸张、皮革来源中断,公司造纸厂以及制革厂的产品曾一度畅销;而布匹则以交通阻塞,客商停止采办,反倒滞销[22]。1942 年5 月,由于浙东战时突起,公司大部分业务处于停滞状态,战时“加以大水为灾,交通梗阻,货源壅塞,物价暴跌,市面萧条。各厂产品,虽贬价求售,亦无人过问,各银行人复紧缩,金融限制提存,而公司各厂员工不下二百余人,薪资、津贴、膳食等支用浩繁,本公司在此汇重重压迫之下,全部业务颇有停顿之势。”[22]如造纸厂所需竹料主要产于歙县岭后,浙赣战事发生之时,“惟五月份下半月,工人大半派赴岭后协助腌料,又因警报频,仍工作时作时辍,产量大减,计全月仅产新闻纸七十余令,成本增高,会计计算五月份每令成本百、八十元管理费”[23]。且“公司与淳安机器生产合作社订购火柴机器零件弯螺丝、三分元各一千五百根,总计价款三万七千六百九十五元”[24],受战局影响,这批机器零件未能如期运到公司,导致大部分资金无形冻结,亦为业务上重大打击。至1942 年8 月,公司资金方面已陷入绝境,“资产负债总额计共一百九十三万七千余元,一月至八月累计盈余仅三十六万八千余元。”[25]可见,因战事影响,各厂暂停生产,给公司造成了极大的经济损失。

浙赣会战后,物价又不断上涨,原料工价上升之速率远超产品之售价,以致公司的生产成本大幅增加,经营效益大打折扣。如纺织厂所需原料中的棉纱为外来品,战后纱价逐步上涨,其中“尤以十一、十二两月,涨风尤炽热,最高价格涨至六百五十元,总计本年收购二十一支棉纱二千零六十一包,平均单价约四百三十七元一角九分,占各项材料之首”[22]。正如公司董事郭子清所言:“近年物价之趋势,原料工价之高涨速于产品售价,故工业成品每年再生产一次,其资金即短绌一次。会计报告上虽年有盈余,而物价则反有亏损。年度开始时,非增加资金或减少产量,即不足以为维持生产,前两年度公司盈余,其余材料估价实居大半,此种以货币计算之盈亏并非真实的经济利益。”[26]据档案数据统计,1941、1942 年公司的盈余分别计为428,038.65 元[27]、1,616,672.98 元[27]。以上数据显示,公司这两年皆有盈余,且呈稳步上升趋势,但事实上真实盈利非常有限。以1941年为例,公司全年盈余428,038.65 元,其中内销货盈余为134,963.64 元,材料盘盈为293,075.01元,而材料盘盈却是内销货盈余的两倍之多[28]。再从1941 年公司两股东具体盈余分配情况来看,“应付股利59,722 元,股本官息13,351.46 元,余额156,051.32 元。”[29]可见,公司年终盈余分配是在材料盘盈的基础之上进行的,加之公司与银行有透支借贷款项,因此公司实则处于“虚盈实亏”的局面,显然,上年度的盈余无法满足下年度资金周转。

1943 年10 月,为避免公司亏本以及预防战后物价回跌所带来的损失,在第七届董监事联席会议上常务董事郭子清提议:“嗣年终办理决算时,对于一切材料按照时值估价之溢额,拟转入再生产涨价准备科目保留资金,以为重购原料时涨价之补偿”,该项提议经过董监事会讨论后,予以通过[26]。因此,1944、1945 年公司的再生产准备金分别为10,437,951.19 元[30]、17,652,781.29 元[30],这也远远超出了公司原始总资本300 万元。此外,为缓解资金短缺问题,公司还增加了各项准备金,比如呆账损失准备金、机器及房屋折旧准备金等,这些准备金是在核算公司损益之前,先从每年的总收益中提留,因此不管公司盈亏如何,运转资金能得到一定保障。在转变经营策略后,1944、1945 年公司盈余计为4,650,906.37 元[31]、1,549,308.91 元[30]。与1941、1942 年相比,1944、1945年公司的实际盈余额度较前有明显的增加,也从侧面反映出在战时经济环境下,企业发展时资金不足是常态,及时调整生产经营战略,合理有效地运用有限的资金,企业才能得生存。

但至抗战后期,通货膨胀不断加剧,物价飞涨愈加严峻,以致公司的运营成本大幅提高。公司前期虽已调整了经营策略,但在战时复杂多变的环境之下,经营方面出现诸多困境。面对物价的上涨,公司员工的基本生活深受其影响,要求增加工资。如制革厂技工所言:“窃工等自服务以来向须工饷,以维持家庭生活,尚可融然。乃这迩来,百物增涨,尤以工等原籍浙省为甚,家庭担负亦因此而倍增,盖工等均身负数口之累,全赖此工饷而维持。现今生活程度日高不已,而工等工饷仍遵照旧例。在此情形之下,实难维持,回顾乡里,众口嗷嗷,又何能忍视,不得已恳请增加工饷”,公司则“俯念工人苦况,准予增加工饷,使无内顾之忧而能安心工作。”[32]因此,随着战时物价的上涨工人工价成本也随之增加。同时物价的上涨也是导致公司火柴厂生产成本增加的重要因素之一。下面以1944 年2 月与6 月火柴厂购进原料价格涨幅情况为例(参见表1)。

表1 火柴厂购进原料价格增长指数表[31,33]

如表1 所示,1944 年2 月与6 月,火柴厂购进原料的价格相比较,倍增趋势明显,单个物价增加百分比都在100 以上,其中以金密陀、片胶、红矾的物价变动幅度最快,增加百分比分别达到了830%、640%、540%。一方面,全面抗战进入相持阶段后,尤其是太平洋战争的爆发,导致外来物资断绝,后方工业生产原料更为匮乏,物价自然高昂。而火柴厂之化学原料主要产于川、闽、浙、赣等地区,皖南僻处山陬,交通阻滞,环境特殊,西南各省火柴厂之实需成本难与比拟,即与邻近之浙省亦不能相提并论,导致生产成本大幅提高[33]。另一方面,皖南工业素称落后,技术员大都借材异地,川旅工价无一不高,加之皖省本地出产的白杨梗及盒片,原料产地与制造场所相隔四百余里,运费超出原价,更不止倍蓰,因此使得火柴厂生产成本提高。

综上所论,从公司历年经营效益来看,1941—1945 年(1943 年公司具体盈余额度不详)这四年公司年终皆有盈余,但经营效益始终有限。究其原因,首先,公司是因抗战而生,公司一经成立后,生产的各种日用必需品颇为民众所喜,因此各类产品在市场上颇为畅销。但公司发展中途遭受战事影响,待战局好转后,各厂业务才逐渐恢复常态。其次,公司在1942—1943 年的两次增资行为,有利于业务的进一步扩展,并且1943 年,公司董事会又合理地调整了生产经营策略,如将再生产涨价准备科目一项作为保留资金。抗战时期公司除增资以及向银行借款外,再生产准备金是最主要的资金周转来源,因此,这在一定程度上有效缓解了公司运营资金短绌问题。但到了抗战中后期,通货膨胀日趋严峻,物价只增不减,公司的生产成本日益增加,这也是导致公司盈余有限的原因之一。最后,公司作为公营事业机关,战时发展受政府的管制,公司火柴厂加入重庆火柴专卖总公司后,便不能自由经营,生产和销售由火柴专卖总公司统一决定,同时议价限制导致公司火柴厂利润薄弱,难以支撑,从而影响公司的整体经营收益。

四、公司经营特点

抗战时期,皖南实业公司在变化莫测的环境下能够生存,得益于公司充分利用战时环境中的机遇,并结合战时自身发展境况,逐渐形成了独有的经营特点。具体表现为公司对原料与产品的统购统销、坚持技术创新研制新原料、灵活多样的生产经营方式,以此保证战时各厂生产顺利开展。

(一)原料与产品的统购统销

皖南实业公司之下主要开办了制革、纺织、造纸、火柴四厂,所需原料繁多,包括黄牛皮、水牛皮、麂皮、栲胶、石灰、五棓子、红矾、毛竹、石灰、松脂等。战时为了确保生产经营活动顺利开展,公司对各厂所需原料以及产品进行统购统销。在原料收购方面,公司在皖南的绩溪、休宁、歙县等地设有原料收购处。绩溪为皖南之惟一黄牛皮产地,公司在其设立牛皮收购处。竹料中最适合造纸的原料是孟宗竹,主要产于歙县岭后,公司则在岭后设立购竹处,派人专门从事收购竹料事宜。“本公司于三月间即派员设处购竹,自腌以身粗周围七寸、八寸、九寸三种为标准,各点三分之一,每根单价五角。其腌竹料塘租用者四,自建者十二,总计收购嫩竹34000 根,约可腌制竹料四千余担。”[22]截至1941 年5 月底,根据公司尤溪仓库购进原料统计: 公司收购黄牛皮10913.5市斤,共计580 张,水牛皮13364 市斤,计385张,麂皮370 市斤,计302 张,栲胶9384 市斤,五棓子65 市斤,红矾1519 市斤,片胶4308 市斤,茶油35 市斤,石灰6894 斤,洋干漆210 市斤[34]。在产品销售方面,公司生产的各类产品除满足皖南本地民众消费外,大多数产品是以批量的形式进行统一销售。首先由各客商与公司业务科提前签约订单订购产品,之后公司各厂根据订单详情进行统一生产,最后各商号准照订单来公司提货。战时公司的订货商有第三战区省际贸易联合办事处、第三战区合作社物品供销联合办事处、皖南物品社、中国茶叶公司、前线日报社、皖报社等机关单位[35]。从销售区域来看,公司产品主要销往皖南、苏南、赣北、浙西、福建等地。因此,公司通过对原料和产品的统购统销,一定程度上节约了运营成本,有效地推动了战时企业的发展。

(二)坚持技术创新研发新原料

全面抗战爆发后,日本实行经济封锁,导致我国绝大部分工业生产所需原料难以运往内地,加之物价高涨等因素的影响,后方工业生产原料极其匮乏。皖南实业公司各厂需用的生产材料来源,一是本地土产,如生皮、竹料、五棓子、盒片等;二是外来原料,如纺织厂生产所需的棉纱、颜料,火柴厂所需用的赤磷、白药等。以公司制革厂为例,战时制革厂生产的产品主要包括各种面皮、底皮、麂皮、来根皮等。而生产制革的原料有两种,一是用植物鞣,二是用矿物鞣。前者需用栲胶,后者需用明矾、络盐晶,但均系外来材料[22]。因受战时影响,海口封锁后,制革鞣料来源断绝,制革厂无法进行正常生产,“制革主要鞣料栲胶(存八包),明矾(存二小木箱)存量已极稀少,如何维持工作。”[36]1942 年,为保证战时产品顺利供应市场,公司及时成立实验室并投入大量实验经费,着手研发工作。因皖南各县盛产五棓子,其含大量鞣酸,为制造鞣料之原料。因此,公司采用本土所产的五棓子、葜根等植物,进行提炼制革鞣料,以谋自给自足。面皮生产方面则设法用茶叶等项提炼代用品,经试验结果甚佳,便投入生产[22]。公司通过研制新的替代原料,不仅在制革技术上取得重要的突破,推动了制革工业的发展,同时也为公司带来了显著的收入效益。档案显示,1942 年9月至11 月,公司制革厂销货盈利累计达264,524.5元[37]。

(三)灵活多样的生产经营方式

皖南实业公司在进行生产之前,对皖南地区物产资源情况进行了调查,并依据市场之需求灵活开展业务。在前期筹划过程中,公司做了详细之计划:“皖南工业向无基础,公司为发展中小工业,适应抗战需要之责自愿积极进行,为求明瞭皖南各种原料产矿及邻省工业设施情形,业经派何雄杰、杨雏声赴浙沪,崔之华、陈读思等赴皖南各县调查。”[10]如制革厂生产需用大量牛皮,“公司派汪文烈前往绩溪、泾县、太平等地,一面切实调查情况,一面招商承揽收购,希即遵照,并将办理情形随时具报备查为要。”[38]同时,在绩溪设立了收购牛皮验货处,以满足零星牛皮送来制革厂,可论价购买,藉资便利各宰户。纺织厂前期生产以供应军需订货为主,后期则根据市场所需改订生产计划,“查该厂于军政部第五军需局订购之白平布五千匹,如数织成后,业务改制秋冬织品,以资适应市场。”[39]1942 年12 月,公司为适应市场发展,通知纺织厂将本色斜纹布染成黑色、灰色各一百五十匹。造纸厂原来开办地点在屯溪附近的高枧,因为旧厂距离原料产区歙县过远,原料运输费用高昂,影响生产,该厂于1944 年10月迁往歙县岭后制造,以节约生产成本。1945 年2 月,火柴专卖政策结束,公司火柴厂开始改征统税后,便积极拓展销路:“所有产品推销事宜由公司统筹办理,除本市由门市部直接供销外,皖南各县邻近与浙赣等地另订火柴经销简章,招商承办,以建立推销网,以年出七百箱为标准,暂以日出两箱为度。”[40]可见,战时公司根据周详之计划,详细之考察,以及市场之需求,灵活地调整生产计划,因此极大地提升了公司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五、战时经济影响与发展局限

抗战时期皖南实业公司作为地方公营事业单位,尽力发挥其最大作用。公司的成立为增加战时生产,满足军需民用、平抑物价,稳定消费市场、开发皖南各地资源,促进皖南地区近代工业发展等方面都产生了积极影响。但公司是在抗战特殊环境之下成立,其业务开展又受战时大环境的影响,发展局限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受资金短绌的影响,二是统制经济政策的影响。

(一)战时经济影响

1.增加战时生产,满足军需民用

战时大量人口迁入皖南地区,人口的激增促使了市场需求的扩大,增加生产成为当务之急。皖南实业公司各类产品是以配合军需,供应日常用品作为前提。从公司所属各厂生产总量上看,制革厂每年产量约二千张皮革,以制军用皮件为主,烤皮、底皮、面皮副之。纺织厂每年产量约三千匹,以灰色斜纹与白粗布为主,颜色绿布副之。造纸厂全年可产量约八百余令,以制钢笔连史纸为主,新闻笔连史纸副之。火柴厂开工后,至少年产火柴一千五百箱,以供皖南的需要[41]。抗战时期在如火如荼的工合运动推动之下,皖南地区开办了众多加工及制造类小工厂,主要生产军需民用物资,以支援抗战。如纺织厂:“战后以第三战区救济分会之提倡,在屯溪隆阜设有纺织工厂及毛巾厂,去年(1941 年)3 月,又并为一厂,资金三万一千元,置木机六十台,日产白布四十五匹;瑶溪有省立皖南强民工厂,有木机20 台,日产白布二十匹;建国工厂有木机二十四台,铁机十二台,制造斜纹哔叽等较为高尚之布料。”[42]与皖南其他纺织工厂相比,皖南实业公司纺织厂前期有木机五十台,日产白布六十匹,后期机器设备得以扩充,有摇纱机五十架,织布机七十架[43]。因此,公司在机件规模以及布匹出产数量上占有一定的优势,以适应战时物资紧缺的需要。又如在民用方面:“皖省印刷纸张匮乏,素仰给于浙赣鄂省,辗转购办颇感不便,皖南实业公司特于去年(1942 年)十月间在屯溪设制造货品,以毛笔连史纸、钢笔连史纸、白报纸为主,并闻钢笔连史纸不渗墨水,可供银行票据,学校练习本之用。”[44]由此可见,皖南实业公司的成立为抗战提供了重要的物资力量支持,为调剂军需民用做出了重要贡献。

2.平抑物价,稳定消费市场

抗战时期因物价高涨,为了防止商人随意抬高物价,皖南实业公司的产品以平价销售,以期稳定消费市场。正如《徽州日报》刊载:“皖南实业公司为供应日用品,平衡市场物价起见,制造各项产品,如制革厂出品黄烤底皮、水烤底皮、各色面皮、皮带皮,纺织厂出品线哔叽、斜纹布、人字呢、白细布等。以上各项产品本色平布,军用皮件皮存量最丰,如蒙惠顾,请至屯溪上黎阳绩溪会馆本公司接洽。”[45]同时,为便利一般顾客零星购买,公司在屯溪牌楼前员工消费合作社设立门市部,便于各种产品零星出售,以减少中间商人的剥削,兼寓实施平价之意。如纺织厂“为优待各机关公务员、各学校学生起见,特备装服零售经济、耐穿、一人限购一套。只有两星期,数量有限! 时间有限!欲购请速!草绿斜纹布一丈五尺,做制服一套只要只花七十元!”[46]火柴厂的筹办给皖南民众带来诸多便利,“皖南民众检以过去日用品火柴大都仰给于浙、赣等省,售价暨昂供应又缺。自是厥后,此一严重问题可得合理解决,即一般物价亦非复前此之遭受火柴高涨刺激,骎骎上涨。顾自公司火柴应市,对于调剂供求,平抑物价,亦未尝无丝毫帮助。”[47]可见,皖南实业公司生产的各类产品对调节战时市场物价,巩固战时经济基础,稳定民生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3.开发皖南各地资源,促进皖南地区近代工业发展

皖南地区物产十分丰富,堪充为工业原料者甚多,皖南实业公司各厂所需工业原料视皖南各县实际物产资源而定。皖南实业公司成立后,“皖南歙县、休宁、绩溪一带所产的牛皮、麂皮,不再连肉带皮的往外运。东流、贵池、宁国、泾县、青阳、宣城、郎溪、旌德一带所产的棉花,亦可自行推纱、织布趸往外销,泾县所产的火柴梗片、盒片及各地的竹林等,亦可制成一盒盒的火柴和一张张的白纸了。从出产原料看,皖南确实是一个制革、纺织、造纸、制火柴的天然工业区域,而屯溪又是皖南输入日用品和输出的产品的总枢纽。”[48]对于皖南工业发展而言,“战前除制茶、榨油及宣纸、徽墨等手工业以外,仅芜湖设有纱厂、植物油厂、面粉厂以及其他少数县份设有电灯厂、碾米厂而已,以是农产品皆不及加工而遽行输出,人民生活必需品物品则泰半仰自外来。”[9]因此,皖南实业公司创立宗旨是增加战时生产,提倡发展内地中小工业,改变皖南小农小商安于素业的成见,使之改学技工,发国家应小工业以增加生产劳力,进而使有志工业的大量投资,创立多数的日用品小工厂。皖南地区工业基础薄弱,工业技术人员缺乏,战时公司网罗了来自温州、杭州等地高级技工人才,培养了一批训练有素的皖籍技术工人,同时带动了部分女工从事工业生产活动。可见,皖南实业公司的成立不仅促使皖南各地自然资源得到了进一步的开发,还推动了皖南地区近代工业的发展。

(二)公司发展局限

1.资金短绌问题

抗战时期中小企业的生存环境十分恶劣,资金短缺是限制其发展的重要因素。战时皖地行和苏农行虽然先后两次增资,但在第一次增资中苏农行并未及时拨付增资款项。1942 年12 月,公司报告称:“兹查皖地行应拨增资二十五万元,早于本年五月十六日如数照拨,苏农行应拨增资二十五元,亦于本年十二月二日如数拨足,除各给拨外,于应电请察核备案为荷。”[49]可见,公司两股东增资拨款时间前后相差近七个月,而公司流动资金的有限,势必会影响各厂业务的正常推进。战时经济发展非常不稳定,物价狂涨,公司实际可运用资金也十分有限,“火柴、造纸两厂亦正积极筹备,举凡材料之购储、厂房之建筑、机器工具之添置,在需款原有资金五十万元,同时办理一厂或可宽裕,若以举办四厂资金无法周转。而物价飞涨,运输困难,每一工厂储备半年材料犹虞不继。若现用现购,则势又不可一面计划业务发展,一面萦虑资金调拨捉襟见肘。”[50]1943 年7 月,因为资金不足,公司又调整货物采购的方式,“本公司近以现金周转欠灵,而经常开支及临时采办各款支出甚巨。兹为便于额度之调用及单据之审核,拟自即日起,大宗货物之采购须事先呈准后,方可照办,报销单据应先送会计室审核加盖公章,方准转账付现。”[51]足以见得,战时资金短缺,制约了公司各项业务的顺利开展。

此外,战时皖南实业公司的股本以及借贷资金主要来自于皖地行及苏农行的投资,从资本构成上可以看出公司投资主体少,发展过程中也并无商股的加入,因此公司的资金筹集渠道较为单一,周转资金不足,进而限制了公司扩大再生产。皖南实业公司与大后方的省营业企业相比,在资金投入方面差距悬殊。以贵州企业公司为例,贵企成立之时资本为600 万元,资本构成是由贵州省政府出资123 万元,经济部投资125 万元,中国银行、交通银行、农民银行投入350 万元,地方商股2 万元,分别占公司总额的20.5%、20.83%、58.33%、0.34%。从第三次增资起,贵州省政府,经济部,中、交、农三银行和贵州省银行,地方商股在公司总资本构成中所占比例分别为12.21%、3.25%、84.15%、0.39%[52]。又如大后方的川康兴业公司,公司股本总额为7000 万,分70 万股,每股100 元,40 万股为公股,占全股份的65.96%,由国库认购30 万元,四川省政府认购7 万股,西康省政府认购3 万股,其余30 万为商股,商股占全部股份的34.04%[53]。由此可见,不管是贵州企业公司或是川康兴业公司,二者的投资主体类别多,有中央官股、地方政府股以及地方商股的加入,基本采取官商合作的形式,资金来源渠道具有多元化的特点,尤其是川康兴业公司的商股所占公司总份额并不少,为公司注入了雄厚的资金力量。

2.统制经济政策影响

在战时经济环境下,为有力支援抗战事业,国民政府实行统制经济。1942 年,火柴专卖政策实施后,重庆火柴专卖总公司开始对全国制造火柴的原料及产品销售进行统一管制。皖南实业公司火柴厂成立不久,便加入财政部火柴专卖公司江浙皖分公司。但由于战时公司火柴厂实际生产成本与江浙皖分公司收购价格极不合理,严重损害了公司利益。档案资料显示,当时专卖公司在皖南的收购价格为:“火柴每箱售价36,000 元,发还成本14,000 元,售价提给承销费用3,600 元,专卖5,760 元,尚有12,640 元,仅发成本14,000元,则令每箱蚀本近万元。”[54]因生产严重不敷实际成本,公司曾多次向火柴专卖总公司请求宽定火柴售价的问题,希望能按照实际成本重予改定收购价格,“白腊现已涨至每市担四万元,抑且来源困难,收购非易,而硫磺一项更奉财政部电令饬一再加价,每担在一万二千元以上,其余如盒片系由距屯四百余里之泾县运来,运价较前倍蓰,每万担亦非千元不办。此皆构成本增高之主要因素,依据目前事实,每箱所需成本约数为24,788.93元,再加百分之二十二合法利润收购价格,应请改为30,242.49 元。”[55]但火柴专卖总公司则认为:“皖南实业公司为公家创办之事业,旨在提倡实业,调剂民生事业,关于实际成本仍按照普通核价办理。”[56]可见,火柴专卖公司对皖南实业公司的火柴收购价格不但无合法利润可言,甚至不敷成本,因此造成公司无力负此亏损,进一步加剧了运营资金匮乏困境。

六、结语

全面抗战爆发以后,东南沿海工矿企业虽然大部分内迁,但是被日军破坏和霸占的为数不少,东南工业呈一副凋零之象。为遵照国民政府政策,发展内地中小工业,树立皖南工业之基础,第三战区经济委员会以及安徽地方银行合资组建了皖南实业公司。战时艰苦,皖南实业公司在国民政府的支持下,运用有限的资金,克服重重困难,通过采取转变经营策略,应市场需求灵活开展各项业务活动,坚持研发替代新原料等一系列举措,以此确保战时日用品的供应。因此,皖南实业公司的成立不仅为抗战提供了大量的军需民用物资,而且为抗战时期的东南战场乃至中国抗日战争的最终胜利都做出了重要贡献。但皖南实业公司的发展历程又反映出,公司是在战时物资需求刺激之下而产生,因此作为典型的生产事业机关,它的命运与战时市场需求紧密联系在一起,发展受战时诸多因素的限制,可以说它也是抗战时期众多企业公司发展的一个缩影。

猜你喜欢

实业公司皖南
实业公司优化成本管理的对策探讨
总部经济视角下合作开发模式探讨
十二载收购纠纷维权路
皖南春意浓
《皖南的秋天》《余晖》
《马头墙》、《皖南印象》之二
追梦皖南川藏线
《皖南印象》
浅析实业公司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
中国船级社实业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