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情境创设初探

2024-01-11孙怀进李跃来

安徽教育科研 2023年35期
关键词:数学知识创设笔者

孙怀进 李跃来

(1.寿县板桥初级中学 2.淮南市高新区山南四中 安徽淮南 232200)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明确指出:“探索在不同的情境中从数学的角度发现和提出问题,综合运用数学和其他学科的知识从不同的角度寻求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能运用几何直观、逻辑推理等方法解决问题,形成模型观念和数据观念。”章建跃博士同时指出:“创设符合数学知识发生发展规律(数学的逻辑)和学生思维规律及认知特点(心理的逻辑)的系列化情境与问题,引导学生开展高质量的数学学习活动,促使学生经历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在获得数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过程中,领悟基本思想,积累基本活动经验,发展数学核心素养。”

如何创设有效的数学课堂教学情境呢?笔者结合这些年的教学实践谈一点粗略的体会。

一、从学生生活入手创设教学情境

“生活即教育”,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的这一观点,给了笔者很大的启示。生活处处有数学,生活中的很多方面都可以成为我们创设课堂教学情境的素材。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入手,可以很好地使学生对数学知识产生感性的认识,也能很好地让学生体会到学习数学的乐趣。

笔者准备上“有理数”这一节内容时,路上恰好听见两个学生边走边聊天。一个同学说:“我早晨忘了带钱,问同学借了五元钱买早餐。”另一个同学说:“我现在口袋里恰好还剩五元钱。”一个是借了别人五元钱,一个是口袋里就有五元钱,都是五元钱,该如何表示它们呢?上课时我放弃了预设好的情境,把这两个同学的谈话复述给其他同学听,然后让他们思考如何表示这两个“五元钱”。学生展开了热烈的讨论,最终形成一致意见:我们所掌握的数不能很好地对这两个“五元钱”进行区分。这让学生意识到,引入一种全新的数的表示方法的重要性,“负数”应运而生。学生在这一情境的引领下,初步建立了“正数”与“负数”的概念,切身感受到真实生活情境中数学的力量。

二、从朗朗上口的诗歌入手创设教学情境

在我国数学历史的长河中,诗歌型应用题是一朵朵瑰丽的浪花。平时我就有搜集一些有关应用题型诗歌的习惯,上课的时候一边吟诵诗歌,一边引导学生探究学习应用题的知识。学生在感受语言文字优美的同时,感受数学的魅力,激起他们探究数学的兴趣。把诗歌引进课堂可以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体会到数学学习与人文的关系,体会到学习数学的乐趣,从而让学生更好地掌握所要学习的数学知识。

如在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应用题的教学中,下面这些诗歌是我常用作情境创设的素材。

其一,乌鸦栖树歌:“栖树一群鸦,鸦树不知数,五只栖一树,五只没去处,七只栖一树,闲了一棵树。”

其二,李白打酒诗:“无事街上走,提壶去打酒,遇店加一倍,见花喝一斗,三遇店与花,喝光壶中酒。”试问壶中原来有多少酒?

其三,邻客分银:“只闻隔壁客分银,不知人数不知银,四两一份多四两,半斤一份少半斤。”(古时1斤=16两,半斤=8两)

学生一边吟诵着诗句,一边思考着数学问题。教师引导学生根据诗句里的信息,设未知数、列方程、解方程、写答案,一气呵成。这样的数学课堂学生参与度高,课堂气氛活跃,不自觉地提升了学生的应用意识、抽象能力等数学核心素养。

三、从猜数等游戏入手创设教学情境

从猜数等游戏入手创设教学情境,可以让学生开动脑筋,经历探索知识的过程,驱动学生的好奇心,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感受到获取知识的快乐,体验获取知识的成就感,抽象思维能力也得到迅速发展。如在教学整式的计算时,采用如下猜数游戏创设情境。我说:“同学们,在10~99这些两位数中,你喜欢哪一个两位数,你们自己先想一想,但不要告诉我。选好数字之后,按照下边这些步骤操作:第一步,把你所选定两位数的十位数字乘以5;第二步,把第一步的结果加上7;第三步,把第二步的结果乘以2;第四步,把第三步的结果加上你所选定的两位数的个位数字。然后把你们得到的结果告诉我,我立马说出你开始选定的数。”大家顿时踊跃起来,有的同学甚至站起来大声告诉我他所算的结果。

生1:我的结果是58。

老师:那你选定的数是44。

生2:我的结果88。

老师:你开始选定的数是74。

……

此时,有的学生已经惊讶得张大了嘴巴。

老师:大家想不想知道我是怎么知道的吗?你能不能也这么“厉害”呢?

我引导同学得出式子[2(5a+7)+b]=10a+b+14,然后计算(10a+b+14)-(10a+b)得到结果是14。同学们此时恍然大悟起来:原来可以设自己事先想的两位数为10a+b,然后按照老师说的步骤计算的结果为10a+b+14,老师根据我们报给他的结果减去14就自然得到了我们开始选定的两位数了。

用这样的教学情境引入,可以使学生对本节课的知识充满期待,可以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在游戏中,我充分利用了学生的好奇心,激起学生探究数学知识的欲望,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同时这个游戏还渗透了代数推理,润物无声地提升了学生“推理能力”这一数学核心素养。

四、从数学故事入手创设教学情境

用数学故事创设情境对于七年级学生来说,具有很大的吸引力。在带领学生探究“有理数乘方”这节内容时,笔者首先给他们讲了一个“国王的重赏”的故事:过去一个大臣发明了国际象棋,国王非常高兴,就决定重赏这个大臣。大臣是一个数学奇才,笑着对国王说:“国王,我也不要什么金银财宝,只要一些米就行了。可以有两种方案供陛下您选择,第一种方案是,棋盘的每个格子里放十万粒米。第二种方案是第一个格子里放一粒米,第二个格子里放两粒米,第三格放四粒……以后每一个格子里放的米的粒数都是前一个格子里米粒数的二倍,直至放满全部64格为止。”如果你是那个国王,你会怎么选择?大部分学生都选择了第二种方案。笔者笑着说:那个国王也选择了第二种方案,结果全国的米都不够。这时教室里议论纷纷,有的说不可能,有的说这就是个“天文数字”,还有的睁着好奇的大眼睛紧紧地盯着老师,看看老师又能给他们一个什么答案。然后笔者故意卖个“关子”:“等我们把有理数的乘方学完,你就知道该选择哪种奖励方案了。”

故事本身就是少年儿童喜欢的文学形式之一,将故事引入数学课堂,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还可以让学生体会到数学知识的源远流长。

五、从数学实验入手创设教学情境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动手进行数学实验,让学生在“做中学”。教师要引导学生发现问题,然后对自己发现的问题进行分析,最后找出办法解决所发现的问题。

设计一个好的数学实验情境,可以调动学生多种感觉器官参与学习探究活动,有助于学生形成丰富的学习表象,帮助学生深刻化理解所要学习的数学知识。

在教授线段长短的比较时,笔者说有个成语叫“眼见为实,耳听为虚”,真的是这个样子吗?首先让学生翻开沪科版数学教材七下第141页课后练习第一题,先让学生通过目测比较线段AB和CD的长短,然后让他们动手用工具去度量这两个线段,并询问大家采取的方法,从而引出本节课所学内容“线段长短的比较”。

在教授解直角三角形时,笔者带领学生拿着测量工具到学校操场上,对一些校园周边比较有特色的,顶部和底部都不能到达的建筑物或者一些比较高的物体进行测高。在学习三角形相似有关知识时,如果碰到风和日丽的天气,笔者会带着学生走出教室,通过实地实验,引导他们用不同学生身高和影子的关系去测量旗杆的高度。

“实践出真知。”让学生参与数学问题发现的过程,参与数学问题的实践和讨论,得出问题解决的方法是培养学生学习数学兴趣的必要手段。通过数学实验,学生得到的知识是形象的、有趣的,是理解深刻的,在数学实验的过程中增加了学生对数学活动经验的感悟,对“四基”“四能”的培养很有好处。

六、从数学知识间联系入手创设问题情境

数学知识的前后联系是比较紧密的。不同学段,不同知识间往往有着联系。我们在创设问题情境时,如果能够从数学知识间的联系入手,既有利于学生温故而知新,又能很自然地把学生引入新学的知识之中,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就能掌握所要学习的知识,达成课堂教学目标。

七、从数学与其他学科的联系入手创设教学情境

初中各学科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融合的。我们要用综合的眼光,利用各学科之间的横向联系,把各学科的教学内容、学习方法等融合在数学课堂教学之中,这样可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笔者在教授概率的计算时,碰巧学生上节课在实验室做测量电阻的实验,联想起2013年安徽中考数学卷上一道题目,于是笔者把那个电路图画到黑板上,向学生提出以下几个问题:当我们闭合三个开关中的任何一个时,这两个灯泡会同时亮吗?当同时闭合三个开关中的两个,两个灯泡会同时亮吗?两个灯泡同时亮的概率又是多少?该如何计算呢?学生在思考数学问题的同时,又能很好地回顾物理知识。学生在这种情境的感知下,会逐渐体会到各学科知识融合的重要性,可以提升他们各学科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

总之,课堂教学情境的创设,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和体现数学课程育人价值的必要抓手。我们在创设课堂情境时要注意不能不利于学生的身心发展,不能远离学生的生活,不能偏离教材,要创设好的课堂情境。因为好的课堂情境,能让学生对数学课堂充满期待,对每节课所要学的知识充满期待,进而对数学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和强烈的好奇心,增强学习数学的动力;好的课堂情境可以让数学课堂充满活力,可以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信心;好的情境创设,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可以有效地引导学生对数学知识自主探究,可以帮助学生完成对数学知识的构建,可以优化数学课堂教学结构,更好地完成教学内容、达成教学目标。一个成功的情境创设可以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可以让学生在构建数学知识体系的同时感受数学的魅力,有效培养学生实践创新能力,提升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猜你喜欢

数学知识创设笔者
节拍器上的数学知识
老师,别走……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创设情境 提高效率
换位思考,教育更精彩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
老师,你为什么不表扬我
让学生在生活中探索数学知识
创设可操作得区域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