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5E”齐驱:微探小学音乐课堂“新常态”

2024-01-11陈帅妮

安徽教育科研 2023年35期
关键词:常态素养探究

陈帅妮

(嘉兴市姚家荡实验小学 浙江嘉兴 314000)

何谓新常态?新常态之“新”,意味着不同以往;新常态之“常”,意味着相对稳定。“新常态”的核心是“常态”,是音乐核心素养在课堂中的落实体现,关键词是“新”,是溯本清源前提下的路径创新。

如今,伴随新课程改革不断深入,小学音乐课堂逐渐出现多元化、科学化、趣味化的新趋势,但无论是“导-学-拓”的常态化课堂还是以生为本的生动课堂设计,都逐渐显出疲态:教师留于常态,弱设计;学生疲于参与,轻实效;课堂动力不足,低产出。常规的教学理念和与时俱进的时代发展无法并驾齐驱,一系列的教学现状都在推动着教育方式推陈出新,“5E”的种子在小学音乐课堂的萌发,这是课程改革走向深入的必须。

一、什么是“5E”

“5E”本是美国生物学课程研究所开发的一种基于建构主义教学理论的学科教学模式。该模式注重教师的教学行为与学生的学习行为协调一致,力求达到“科学、高效、深度”的教育目标。

5E教学模式共分五步,分别是吸引(Engagement)、探究(Exploration)、解释(Explanation)、迁移(Elaboration)和评价(Evaluation)。因为五个步骤的英文单词首字母都是“E”而得名。

较传统教学法而言,“5E”教学模式在发展和运用中,不断自我生长,如今在音乐学科的实操中更具实用性和深度性,环节之间环环相扣,充分闭环。其立足音乐核心素养,尊重学为主体的理念,激发学生的认知兴趣和思维,强调学习的过程,突出知识的创新和运用,促进教育的变革和核心素养的培养。

音乐是审美和情感表达的艺术,小学音乐课堂承载了音乐素养的启蒙和发展,是音乐教育中的重要一环。笔者认为“5E”教学模式能够充分发挥其吸引和迁移的功能,力求打开学生对于音乐世界的探究之路,通过“课堂铺垫-元素激活-智慧联结-新知运用-分享总结”,使学生在课堂的学习、体验、感悟、操作中,充分理解作品,运用音乐元素,创造音乐成果,在团队互评的过程中,培养学生“感受力、思维力、知识力、创造力、自省力”,将“5E”打造成“新常态”,使得音乐课达到“1+1>2”的课堂实效,育“更全面的人”。

二、从“5E”到“新常态”

2011年版课标中提到音乐课程的总目标是“学生通过学习和参与丰富多彩的艺术实践活动,掌握音乐基础和技能,拓展文化视野,发展音乐综合力,培养生活观,促进身心健康发展”。

从课标走向课堂,从“常态”到“新常态”,简单来说,就是把握课堂命脉,立足音乐核心素养,丰富教学模式,用“5E”打造小学音乐“新常态”。

操作流程如下(如图1):

图1

由图1可以看出,传统教学中教师教,学生学的方式已经远远达不到课程要求。而“5E”教学中的吸引(Engagement)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兴趣,使其广泛参与实践活动;探究(Exploration)能通过课堂设计,发展音乐综合力;解释(Explanation)可以解析教学元素,深化学习音乐知识;迁移(Elaboration)能掌握音乐元素,创造音乐作品;评价(Evaluation)能分享教学成果,感受人文体验。

(一)“5E”教学模式的优势

与传统课堂模式相比,“5E”教学模式具有独特的优势。以小学歌唱和欣赏的教学课例为例:

表1 传统课堂模式与“5E”教学模式对比

从两个课例的对比中,我们发现“5E”模式有以下优势:

1.多元浸润,赋“体验和创造”新能

在歌唱课《小青蛙找家》中,创设“小青蛙迷路”的情境吸引学生,使其在“跳荷叶”的游戏中感受和探究“XXX”的节奏型,突破本课学习难点。

在情境中解释重难点内容,拓宽教学路径,引出“双线谱”中“mi”“sol”的教学,在掌握歌唱的基础上逐渐提高学生音乐素养,引导学生迁移音乐知识,做出判断和发展,利用“X ”和“XX”设计不同的“回家路线”,帮助小青蛙找家。

在此过程中,学生感受“别样的回家之路”的喜悦和情绪,在感受人文体验的同时增强思维力。最后,以团队互评的方式评价总结,升华课堂。

2.交互发展,育“创造和审美”新态

在《维也纳的音乐钟》欣赏一课教学中,创设“魔法学院”的情境吸引学生,在情境创设中体验和探究旋律走向,并将其作为“魔法棒”。在“魔法棒”的引导下,创作“魔法咒语”,探究旋律内容,拓宽教学路径,深度熟悉本曲主题。

在此基础上,迁移音乐相关知识,通过聆听演奏乐器的音色,寻找乐段出现的顺序,再次探究其中的奥秘。

过程中,感受“魔法学院”的神秘并掌握“魔法咒语”的快乐。学生能够主动探究和掌握乐曲学习的重难点。在小组演绎和评价的环节中,引出“回旋曲”的特色。

这两堂课,思路清晰,丰满充实,极具有故事性、娱乐感、智慧力。教学开展过程中故事引教学-活动探难点-律动解歌唱-元素间迁移-互评向成长。学生参与度极高,一步步拓展能力维度和认知领域范围,促进人际发展和自我提升。这是“新常态”课堂的集中表现,简约而不简单。

(二)“5E”教学模型的实际运用--以三年级歌唱课《春天举行音乐会》第一课时为例

1.课前准备

(1)U型座位围坐(适合律动)。

(2)课件、纸(用于主题乐段巩固环节)。

2.课堂教学过程(体现“5E”教学模式的简案如表2)

表2 课堂教学过程

上文中笔者提到,“5E”教学模式在课堂运用的过程中有两大优势,能够增强音乐的体验感和理解力、发展学生的创造力和审美力。在《春天举行音乐会》第一课时中,教师更多地引导学生发现“春天和音乐的联系”“运用音乐元素创造生活中的音乐”“掌握并生发作品”,通过“5E”主动引导学生去融入和表现音乐,让学生感受“音乐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真谛。

三、“5E”教学模式运用中的注意点

(一)吸引(Engagement):激发学生感受力

作为“5E”的起始环节,目的在于激发学生对学习任务产生兴趣,驱动学生主动参与和探究。操作中要坚持三个联系: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相联系、与年龄阶段的知识储备相联系、与课程要求和学习任务相联系。

(二)探究(Exploration):培养学生思维力

这是该模式的中心环节。学为主体,教师作为观察和引导者,在活动设计和知识链接中切磋。教师要通过多种手段,如:音乐元素拆分、音乐作品解析、音乐作品运用等开展探究式学习,解决本课重难点。

(三)解释(Explanation):联结学生知识力

这是该模式的关键环节。教师要引导学生将本课学习到的知识内化为经验和认知。通过自主探究和有效提问等方式使得学生反复接纳正确的音乐思路,使其不仅“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让学唱环节更深入,让欣赏环节更全面。

(四)迁移(Elaboration):发挥学生创造力

这是该模式的延伸环节。教师要为学生所学新知创设相应的情境,发展学生对音乐元素和音乐知识的理解、应用和表现的能力,将音乐“生活化”。同时,引导学生真正理解音乐,运用新知解决音乐问题,发挥创造力,构建知识网络。

(五)评价(Evaluation):养成学生自省力

这是“5E”课堂的总结环节。音乐是表演的艺术,是发展的艺术。完整的音乐课堂,通过课堂反馈展示,以“教师评价、学生自评、小组互评”的方式开展,要体现诊断性和增值性的功能,评价内容应更加重视教学的过程、学生的参与以及知识的掌握情况。

长期的实践结果表明,“5E”教学模式的教学成果是十分显著的。这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对于培养学生的“感受力、思维力、知识力、创造力和自省力”有一定促进作用。

“音乐是上天给人类最伟大的礼物。当我们拥有这份礼物时,如果没用合适的方法去打开它,那就无法感受到礼物的伟大。”“5E”教学模式的实践和应用,成了打开礼物的钥匙,将“常态”课堂打造成“新常态”课堂,使得音乐核心素养在音乐课堂中有了进一步的生长和升华,音乐课堂的教学思路也逐渐有了熠熠闪光的精彩。

总而言之,“5E”教学模式要紧扣音乐核心素养,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在“新常态”音乐课堂中更完全地体验音乐、更充分地发挥创造、更有力地生长智慧!学生在“5E”的吸引中探索和迁移、解释和评价,“新常态”引领“新增量”,成为更全面的人!

猜你喜欢

常态素养探究
一道探究题的解法及应用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四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三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八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七测
探究式学习在国外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及思考
“新常态”需要新举措
我眼中的医改新常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