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物质文化遗产果哈的传承与保护
2023-12-31贾晓岚
【摘要】苗族是我国本土历史悠久的古老民族,苗族文化拥有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果哈是苗族的传统乐器,流行在广西融江流域和贵州都柳江流域,被列入广西壮族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点保护项目之一,目前果哈音乐文化的传承与保护问题亟待解决。由于多方面原因,迄今研究成果极少。本文通过文献收集,结合实地田野调查,探究果哈的历史起源、发展变迁和传承保护现状,旨在为展示中国文化的多样性,呈现少数民族地区乐器中的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发掘民族地区音乐文化的潜在价值。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苗族;果哈;传承与保护;旅游开发
【中图分类号】J632.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7-2261(2023)24-0048-04
【基金项目】本文为广西文旅厅2023年文化和旅游研究课题“少数民族传统节庆与旅游融合发展研究”成果之一。
一、广西融水果哈的历史起源与发展变迁
(一)广西融水果哈的起源
在融水苗族自治县安太乡的苗族称果哈为“嘎嘿”(ga55hie33),“嘎”苗语里泛指乐器,“嘿”是瓢,意为“瓢一样的乐器”。
《中国乐器大词典》对“果哈”的释义为:“果哈,擦奏弦鸣乐器。原意为‘瓢乐器。也称‘嘎哈‘瓢琴‘古瓢琴‘口水琴。用马尾竹弓拉奏。音色带鼻音。流传于广西融水,贵州三都、旦寨、荔波、榕江等地的苗族。形如牛腿琴。用于歌舞活自娱。”[1]147
梳理史料,果哈何时起源无从考,有人认为是清末从贵州传到广西大苗山[2]79-80。但根据流传在融水的民间故事,当地人相传果哈是“天神孔明”给苗族人留下的[3]79-87。
根据苗族的历史传说,远古的时候,地上没有年节,没有芦笙坡会;人们要过年,要赶芦笙坡会,就得爬上天梯,到天上去。天梯高万丈,人们要爬九天九夜才赶到天上。有一年,到天上去的人实在太多,天梯承受不了重力,戛然断了,堆成一座大山,人们称之为引务秀(指元宝山),苗语的意思是有神兽守护的宝山。眼看地上的人们上不了天堂,只有劳动,没有快乐,十分可怜,于是玉皇大帝派诸葛亮来到苗族村寨,教人们制作芦笙、跳芦笙舞、过苗年节,并明确规定:每年农历八月秋社以后才能启芦笙、踩堂舞,到第二年农历二月春社以前必须封芦笙、止坡会;如果人们不遵守这个规矩,就会天下大雨、地刮北风,田里的稻谷不抽穗,地里的玉米不结籽,老少就得饿死。玉皇大帝定的规矩,人们不敢违抗,但春社到秋社,时间很长,劳动又辛苦,没有娱乐,人们感到很寂寞,于是纷纷要求给点乐趣。玉皇大帝琢磨再三,就叫诸葛亮教会人们制作果哈和果林两种乐器,果哈给老人们演奏,主要用于苗族古歌的伴奏;果林给年轻人演奏,主要用于情歌对唱的伴奏。并且规定:无论青年小伙还是年轻姑娘,无论老年人或年轻人,白天要专心耕耘、确保五谷丰登,只有到了夜晚才能聚在火塘边,演奏果哈和果林,讲古对歌,进行娱乐。
按照苗族的民间传说,果哈是诸葛亮按照玉皇大帝之意,亲手制作并教会苗家人演奏的,从起源的时间来看,应该是三国时期。史料记载,三国蜀汉建兴三年(225年),诸葛亮率领大军南征九溪十八峒,驻军城步雄溪北岸[4]。由此推断,果哈在苗族村寨已存在1798年。苗族作家梁彬经过多年考证,在他的苗族民间文学作品《芦笙的由来》一文中认为:历史上为苗族人制造芦笙(包括果哈、果林),教苗族人吹踩堂调,为汉族人制造二胡,教汉族人做戏,消除苗汉争端,解开苗汉世仇的神人,不是别人,就是三国时代大名鼎鼎的诸葛亮。因而在苗族盛大的芦笙节里,村村寨寨的芦笙堂中,那把最大最高的母芦笙套筒上都赫然写着:“大神孔明永世存”[3]87。
(二)果哈的分布
果哈在苗族文化的山地间扎根生长蓬勃发展。历史以来,果哈曾經在贵州、湖南、重庆、四川、广西、海南等苗族聚居地流行;近代以来,果哈在贵州的三都、丹寨、荔波、榕江和广西的融水、三江、龙胜、隆林、环江等地史料中都有记载;但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前果哈主要分布在融水苗族自治县的安太、四荣、香粉、安陲、白云、红水、拱洞、良寨、洞头、杆洞、滚贝等苗数聚居的乡镇和古老村寨,是广西壮族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三)果哈的演奏特点
根据实地调查,并总结前人研究成果,笔者认为,苗族果哈有七个方面的演奏特点:
一是演奏地点以室内为主。朱慧珍认为,果哈音域窄,音量小,只适合于在室内演奏[5]。
二是扮演角色以伴奏为主。姚瑶认为,果哈音域为大六度(F-D),缺少4和7音,一般由演奏者根据自己嗓音条件和演唱内容而随意选定,所以在演奏过程中以伴奏为主[6]。
三是演奏内容以苗族古歌为主。朱慧珍认为,果哈是用来伴奏苗族民间故事歌的,这些故事多为爱情故事,也有苗族的起源、历史和苦情,比较流行的故事有《哈密》《友荣配衣》《兄当配烈》等。
四是果哈演奏旋律以悲情居多。朱慧珍认为,历史上,苗族人民不断迁徙,在政治上受压迫,在经济上极端穷困,因而果哈演奏时叙述迁徙的痛苦、生活的艰难、离别的悲伤比较多,悲剧居多,表达苗族人民长期以来低沉、压抑、苦楚、挣扎的复杂心情[6]。
五是果哈演奏用口水润弦。由于琴弦用精细棕绳配细条牛筋制作而成,比较干燥,演奏时要用人的唾液适时滋润,让琴弦增加温度和湿度,增强摩擦力,使果哈声音更加清晰亲切,因此,果哈又有“口水神器”的美称。
六是果哈演奏讲究格律。这种格律叫做“西松盈”,要求每句最后一个字和一组词要把上一句最后一个字和一组词重复一遍,而且要同义不同音,如上句末最后一字为“村”、下句末一字则需要用“寨”对应,上句末最后一组词为“妹仔”,下句末一组词则需要用“姑娘”对应[7]。
七是果哈演奏方式比较自由随意。最常见的演奏方式分为两种:一是用右手持弓,将琴身搭到演奏者的左肩上,与小提琴演奏姿态相似;二是用右手持弓,将琴身垫在左腿上,与二胡演奏姿态相似。
(四)果哈的演奏技巧
笔者经过比较,认为用右手持弓,将琴身垫在左腿上,用二胡演奏姿态演奏果哈,效果更好。但要演奏好果哈,还需要注意演奏技巧。
以《友荣配衣》这首苗族爱情古歌为例,它记述两千多年前苗族聚居地整些抗良(即今贵州省溶江县城所在地)三个苗族男女青年“三角”恋爱故事,情节曲折,生动感人[7]。因为爱情故事带有美好和曲折的多重情感变化,所以在开头起弓时,要求拉弓力量均匀,旋律连贯上行,声音由远渐近,具有传说的遥远时空感和远近立体感;当记述抵工时,要求果哈伴奏要做到春风细雨,圆润自然、感情饱满;《友荣配衣》的第三者兼反派是抵告,出生于整些松浪村党高屯,抵告家庭富裕,但身弯背躬,相貌丑陋,游手好闲,不得人心,所以,在记述抵告时,将弓放到高音区,拉出锐耳刺激的效果来;在记述友荣配衣与抵工交往时,果哈轻柔亲和,像是绵绵春雨,表达喜悦的气氛,倾诉甜甜的心语;但是,在记述友蓉配衣与抵告交往时,果哈高声刺耳、电闪雷鸣,刻画抵告行为鲁莽粗暴、蛮横无礼,以此引起人们对他的共同憎恨。
二、果哈的内在价值
苗族果哈是苗族特有的传统乐器,既有典型的民族性、明显的地域性,又有时间的跨越性和形式的独特性,因而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值得认真研究和深入探讨。
(一)果哈的美学价值
果哈的美学价值,在于果哈独特的演奏形式、神奇的音乐效果、丰富的表达方式。果哈是苗族的精神乐器,无论何时何地,只要师傅坐下来,果哈响起来,苗族的历史、创世的传说、动物的进化、社会的变迁、族际的关系等神秘的故事,就像银幕一样展现在人们的眼前;人们停下手中的活儿,赶紧聚集在一起,从头到尾仔细地听,生怕漏掉那精彩的情节。所以,果哈一响,一般都是通宵达旦,夜以继日。
(二)果哈的史学价值
果哈的史学价值在于艺术地描绘了苗族迁徙的历史。果哈古歌《不分不觉》讲述苗族先祖从黄河下长江,从长江中上游沿江而下,来到广东珠江口,再由珠江逆流而上,来到柳州、融水、融安、三江,最后定居在贵州周育周罗(从江县境内)的过程。由于人口增长,六百年后,被迫分宗分支,一部分远迁桂北地区,形成现今小聚居、大分散的分布格局。
(三)果哈的情感价值
果哈的情感价值表现在艺术地倡导自由恋爱、反对封建包办婚姻。果哈古歌《配烈亨兄》講述一千多年前一对苗族男女青年在共同劳动和相互交往中建立了深厚感情,却被封建包办婚姻所阻碍,不能结为夫妻,为此,双双宁死不屈,与封建包办婚姻制度作坚决斗争的感人故事,艺术地倡导反对舅权制度、反对姑表婚姻。果哈古歌《哈梅》记述了一对苗族男女青年在芦笙坡会中相识、相爱的浪漫故事,不幸被舅权干预、被迫分离,最后双双宁死不屈,故事悲惨,发人深省,激起人们对舅权制度和包办婚姻的刻骨仇恨;艺术地歌颂美满幸福的家庭生活。果哈古歌《友荣配衣》记述一对苗族青年男女勤俭持家,用智慧和汗水创造幸福的感人故事,告诉人们:美满婚姻建立在自由恋爱的基础上,幸福生活建立在劳动致富的基础上,甜蜜日子建立在尊老爱幼的基础上。
三、果哈的传承、改革与保护
作为苗族三大传统乐器之一,果哈是从民族传统文化传承的角度影响苗族社会发展的。关于苗族远古创世传说的果哈古歌,具有辩证唯物主义的朴素思想,是苗族人民充分遵循客观规律、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民族生存意识的生动反映;关于苗族迁徙及其分布的果哈古歌,具有历史唯物主义的朴素思想,是苗族人民始终坚持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的真理性认识,敢于追求自由平等、反对剥削压迫的力量源泉;关于远古时代射太阳的果哈古歌,具有物竞天选、适者生存的朴素观念,是苗族人民历尽千辛万苦、敢于进化自我、保持发展定力的精神来源。因此,果哈不仅仅是苗族的一种传统乐器,更是苗族社会的一种文化现象。
(一)果哈的传承
如今,融水的果哈非遗传承人面临断代的危机,伴随着时代的发展,果哈的传承人慢慢在减少。如四荣乡荣塘村高皇屯的果哈非遗传承人梁老问已经93岁;香粉乡雨卜村的果哈非遗传承人贾思平也已经90岁;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苗族果哈艺术”自治区级代表性传承人,红水乡良双村的覃毅光也一把年纪。现有的果哈师傅,以中老年人为主,主要以亲子传承、师徒传承和民俗传承等三种方式,尤以师徒传承为主,但是非遗传承人也在面临群体老龄化、年青一代非遗传承人申请数量减少的问题。虽然自治县建立了非遗保护项目名录,落实了非遗人保护政策,但随着手机、电视、电影等现代网络媒体的迅速传播和普及,果哈传承的群众基础和社会条件逐步趋于恶化,现状令人担忧[7]。
笔者通过调查,认为做好果哈的传承工作,需要采取三条措施:一是及时补充完善果哈非遗保护的内容,建立健全长效保护机制;二是研究明确苗族果哈文化生态源地,划定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范围;三是加快推动苗族果哈进校园进程,不断扩大非物质文化遗产对公众文化生活的影响力。苗族果哈进校园,关键是演奏技艺如何传承与拓展,古歌文化如何搬上舞台生动地展示,广西艺术学院应首开先河,采取有力措施,打开果哈古歌艺术化、舞台化这扇神奇大门,像融水“石上人家”画家实习基地一样再创辉煌。
(二)果哈的改革
1955年,融水县文化馆壮族干部覃桂清将苗族果哈《友荣配衣》改编成为舞台剧,并在广西第一届戏曲观摩会演中获得大奖。1956年,在广西群众文艺会演中,苗族果哈剧《哈迈》再次获奖。这是苗族果哈古歌改编为文学剧本并搬上舞台的早期成就。两次获奖,极大调动了文艺工作者创作的积极性,1957年以后,自治县文化馆多次举办苗剧培训班,全面推广和普及苗剧,推动果哈古歌向苗族戏曲的改革与发展[6]。
(三)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2017年1月以来,根据《广西壮族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自治区和柳州市、融水苗族自治县人民政府主动将果哈纳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规划,先后培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项目3个,其中自治区级1个,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1人,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基地1个、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3人。广西师范大学、广西艺术学院、广西民族大学等区内外知名院校,组织团队,就苗族果哈的传承与发展问题进行专题调研,形成了一批高质量、有影响的科研成果,所提出的意见建议也得到了各级各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笔者在实地调研过程中,根据融水苗族自治县民族、文化、教育等部门领导的意见建议及苗族群众的迫切愿望,认为应从以下方面做好苗族果哈的保护工作:一是注册保护,通过品牌注册、名录报备、文件确定等方式,完整系统地做好广西融水苗族果哈的保护工作;二是文物保护,通过建立融水苗族果哈展示馆,把分散和珍藏在苗族民间的果哈文物最大程度地收集起来,并按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要求,做好相关保护工作。
(四)用旅游促进苗族音乐文化开发
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和推广,苗族古老文化通过旅游使者能够在最短时间向世界传递,成为一种时尚。2020年以来,广西融水《梦呜苗寨》以其特色芦笙表演、古老斗马表演、村寨芦笙比响、民族芦笙同年、苗族传统服饰展演、苗族果哈演奏、苗族现代歌曲创作与演唱等活动,展示了苗族的风情,有效地落实了党的民族政策和区域自治制度,有力推动了全县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纵深发展。因此,借助旅游产业和旅游平台,打造苗族果哈舞台化发展的新模式、新途径,不断满足旅游市场多方位、立体式、舞台化的消费需求,对于传承苗族传统文化、激发果哈发展活力、展示苗族艺术魅力,必将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参考文献:
[1]应有勤,孙克仁,编著.中国乐器大词典[M].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教育出版社,2015.
[2]中国曲艺志全国编辑委员会.中国曲艺志:广西卷[M].北京:中国ISBN中心出版社,2009.
[3]梁彬,王天若.广西苗族民间故事选[M].南宁:广西壮族自治区民间文学研究会印,1982.
[4]同治城步县志[M]//中国地方志集成·湖南府县志辑:第56册.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2002.
[5]朱慧珍.苗族果哈[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80(03).
[6]姚瑶.苗族乐器果哈的传承与发展[J].神州,2017(17).
[7]广西少数民族古籍保护研究中心,编.韦秀明,贺明辉,项目主编.苗族古歌:融水卷:上[M].南宁:广西民族出版社,2016.
作者简介:
贾晓岚(2001-),女,苗族,广西融水人,广西艺术学院音乐学院2021级民乐班二胡专业本科在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