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阳明学与乡村治理研究

2023-12-31朱琳

新楚文化 2023年24期
关键词:致良知知行合一乡村治理

【摘要】《南赣乡约》是一套完整的治理体系,可以有效地改革风俗、增进道德、缓和社会矛盾、淳化乡风民俗。我们要实现乡村治理现代化,可以借鉴王阳明乡约的治理体系。“致良知”就是要克制个人的欲望,用自身“良知”管控私欲,有利于涵养乡民德性,增强乡村文明,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知行合一”就是用正确的价值原则为引导,并将之付诸实践。在乡村治理中,做到“知行合一”,可以有效地推进乡村和谐,促进乡村振兴。

【关键词】王阳明;乡村治理,《南赣乡约》;致良知;知行合一

【中图分类号】B24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7-2261(2023)24-0087-03

【基金项目】绍兴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成果“阳明学与乡村治理研究”。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之际,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关键在农村,而农村要发展,需要不断吸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习近平总书记极为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参加2015年全国“两会”讨论时他曾指出:“王阳明的心学正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华,也是增强中国人文化自信的切入点之一。”[1]因此可以不断发掘王阳明思想中的精华,用王阳明思想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提高乡村社会文明程度,推动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中国特色的现代化乡村治理道路。

一、南赣乡约:

规范乡民行为,促进乡村治理现代化

王阳明正德十二年被任命为南赣汀漳等处巡抚,明正德十五年,颁布了《南赣乡约》。乡约的目的是要促进乡民和谐,使乡民同归于善。“故今特为乡约,以协和尔民。”[2]600“凡我同约之人,祗奉戒谕,齐心合德,同归于善。”[2]602乡约是一套完整的治理体系,这一体系主要分为两大部分:一是谕民文告,二是具体条文。谕民文告说明了订立乡约的目的和意义,具体条文规定了乡民所要共同遵守的道德准则。在这个治理体系之下,乡民的行为都受到引导和约束。

王阳明的乡约在当时的社会治理中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对后世治理体系的形成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现代社会想要完善乡村治理体系,也可以借鉴王阳明乡约中的思想。尤其是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社会中出现了一些行为,对社会风气造成了不良影响。比如婚丧嫁娶办得越发隆重,尤其是在丧事方面。这样风气的形成,无疑是加重了每个家庭的经济负担,还有些本末倒置,让人失去本心。关于这个方面,王阳明提出:“父母丧葬,衣衾棺椁,但尽诚孝,称家有无而行;此外或大作佛事,或盛设宴乐,倾家费财,俱于死者无益;约长等其各省谕约内之人,一遵礼制;有仍蹈前非者,即与纠恶簿内书以不孝。”[2]602在丧事方面,他认为应该量力而行,不应该倾尽家财大摆筵席、大做佛事,对父母的孝顺和敬重不应该表现在丧事的大操大办上,约长要晓谕众人,只需遵守基本的丧葬礼法就可以了。因为现在生活水平有所提高,在面对亲人的丧事之时,人们为了表达自己的哀思,就想办得盛大,但是这样的行为并不符合人的本心。在丧事的处理上,应该回归其本然状态,摒弃攀比心理。在面对这一问题之时,可以借鉴王阳明乡约中的思想,对大家进行劝导,让他们认识到对父母尽孝不应表现在丧事的大操大办上,只要表达出自己对父母的哀思,这样出于本心的真情流露就是最好的尽孝行为。通过借鉴乡约中的思想劝导村民、规范村民行为,以此改善社会风气。

在规范乡民的行为方面,王阳明还提出:“民俗之善恶,岂不由于积习使然哉!往者新民盖常弃其宗族,畔其乡里,四出而为暴,岂独其性之异,其人之罪哉?亦由我有司治之无道,教之无方。”[2]601即民俗的善恶与环境有关,他认为从前有些人不熟悉宗族规矩,祸害乡亲,而且到处惹是生非,轻的人为流氓,重的人为盗匪。这并非其天生如此,也不全是他的罪过。官府有更大的责任,应反思“治之无道,教之无方”的原因。由此看来,要提升乡民的道德水平,首先要给乡民营造良好的生活环境,这样才能潜移默化地改变他们的生活习惯。要促進乡村治理体系现代化,就要给乡民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这样才能规范乡民的行为,达到真正的社会稳定和谐。

乡约中的“约长”制度也可以为现代社会乡贤体系的建立提供参考。乡约提出要设立“约长”,“约长”是指乡里推举的德高望重之人,通过树立道德模范,引导人们自觉的道德意识。约长对约内成员的善行、恶行公之于众;对善行进行表扬,对恶行进行批判。“亲族乡邻,往往有因小忿投贼复雠,残害良善,酿成大患;今后一应斗殴不平之事,鸣之约长等公论是非;或约长闻之,即与晓谕解释;敢有仍前妄为者,率诸同约呈官诛殄。”[2]601乡亲之间,因为小事儿而起纠纷,以至最终酿成大祸。凡是有矛盾冲突发生之时,必须请约长论是非,如果不经约长公断就擅自好勇斗狠,约长有权力率领众人将其押送官府,王阳明还提出:“通约之人,凡有危疑难处之事,皆须约长会同约之人与之裁处区画,必当于理济于事而后已;不得坐视推托,陷入于恶,罪坐约长约正诸人。”[2]599凡是遵守乡约之人,如果他遇到难处,约长要和众人为其排忧解难,解决问题,不能对其坐视不理,让这个人在困难时陷入恶的念头里,从而做出恶的行为,如果有这样的人,约长有义务把他告于官府。现代社会乡贤体系的建立,也可以借鉴王阳明的约长制度。乡贤是现代社会的道德模范,在现代社会,乡贤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乡村基础设施建设方面,他们踊跃捐款,帮助乡村修路修桥。在乡村文化的发展上,也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他们为乡村小学捐献图书、电脑,让孩子们开阔眼界。现代乡贤制度是对“约长”制度的创造性发展。

《南赣乡约》既明确了目标,又明确了实现目标的方法,对现代乡村治理体系的建构具有非常重要的借鉴意义。现代乡村治理,首先要明确治理的目的和意义,这样才能循序渐进地对乡村进行治理。乡村治理现代化不是要摒弃中华优秀的传统价值体系,而是要继承这些优良传统,通过借鉴王阳明乡约的治理体系,从而更好地规范乡民的行为,促进乡村治理现代化。

二、致良知:

涵养乡民德性,促进乡村文明重建

随着全球化、现代化的发展,乡村文化体系受到了强烈的冲击。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之际,乡村文明要重建,就需要寻找乡村传统价值体系与现代社会发展相适应之处。而王阳明思想既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又能够适应现代化社会发展。他的“致良知”思想,在涵养乡民德性、促进乡村文明重建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致良知”思想有利于增强乡村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尤其是在中华传统美德的基础上,建立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新价值体系和新信仰体系。

在王阳明思想体系中,“致良知”思想占据核心地位。“吾平生讲学,只‘致良知三字。”[2]818“良知”一词最早出现在《孟子·尽心上》篇:“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3]295不用思考就能知道的东西叫做“良知”,“是说人先天具有这种仁义礼智等道德意识和道德能力”[4]385。孟子和王阳明都认为“良知”是先天的,而非后天的。王阳明提出:“心自然会知,见父自然知孝,见兄自然知弟,见孺子入井自然知恻隐,此便是良知,不假外求。”[2]6“良知”人人自具,人人自足,是一种不假外力的内在力量。“良知者,孟子所谓‘是非之心,人皆有之者也。是非之心,不待虑而知,不待学而能,是故谓之良知,是乃天命之性,吾心之本体,自然灵昭明觉者也。”[2]569对于“良知”,他还提出:“尔那一点良知,是尔自家底准则。尔意念着处,他是便知是,非便知非,更瞒他一些不得。”[2]92“良知”是判断是非善恶的标准,是内在的道德判断和道德评价的准则。他在对“良知”认识的基础上,提出了“致良知”思想,“致良知”就是将“良知”推广扩充到事事物物,是知行合一的过程。王阳明认为每个人的善都是自发、自觉的,只要乡民自觉向善,那么最终肯定会归于善。在乡村治理方面,要引导乡民自发地向善,这样乡村自然会治理完善。

现代社会人们的物质水平得到了提高,也开始追求精神方面的提高。在精神方面,现代乡村治理中的一些问题,都可以用“致良知”解决。在乡村生活中,亲戚、邻里之间往往会因为一些小事引发冲突、产生矛盾,更有甚者大打出手,最终酿成大祸。常见的有子女相互推脱不赡养老人、邻里因为房屋边界纠纷大打出手,这些问题主要是源于乡村风气問题,都可以通过“致良知”解决。“致良知”就是要将村民本心中的“良知”引导出来,让村民具有辨别是非的能力,进而进行一系列的物质建设和精神建设。在生产中,“致良知”会约束人不让其做违背本心的事情,这样生产的食品就会卫生安全。在生活中,“致良知”会约束人不让其做违背伦理的事情,这样就不会出现兄弟阋墙、不孝顺父母的情况。通过价值的指引,让村民自主自觉地从人性上反思自我、明辨是非善恶、缓解村民的道德缺失问题。“致良知”就是克制个人的欲望,用自身的“良知”管控私欲,让大家不会做出为了自身利益而伤害其他人。“致良知”对于社会上兴起的利己主义、拜金主义、极端个人主义有一定的反思作用,有利于培养乡民的集体主义意识,增强乡村文明,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致良知”认为每个乡民天然就具有道德自觉性,只是需要一个契机把他们的内在道德自觉发挥出来。而“致良知”这一思想就是通过社会的价值体系建设,促进乡民的道德意识建设,大家有了道德意识,自然而然地就会做符合道德的事情。我们要以阳明心学的“致良知”为引领,移风振俗,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建设文明乡村,推动乡村精神文明建设。

三、知行合一:

推进乡村和谐,促进乡村振兴

中国古代十分重视“知”与“行”的关系问题,对此问题的讨论最早出现于《尚书·说命中》的“知之非艰,行之惟艰”。“知”是对自身以及外在客观事物的认识,“行”是客观的实践活动,“知”与“行”是认识与实践的关系。梁漱溟指出:“切志中国问题之解决,从而根追到其历史、其文化。”[5]4“知行合一”既体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又蕴含了马克思主义的核心观点,可以运用在现代社会的乡村治理方面。

在中国古代哲学家中,王阳明对“知”“行”关系有着深刻的认识,他提出了“知行合一”的思想,“知行合一”是关于认识论和实践论的重要论述。他认为:“知之真切笃实处即是行,行之明觉精察处即是知,知行功夫本不可离。”[2]37“知”和“行”是不可分离的,认识和实践需要相统一。在乡村治理方面,要在把握传统文化“知行合一”内涵的基础上,用其指导社会实践。要认识到“知”“行”不可分离,要做到“知行合一”。因此首先要确立正确的价值导向,就是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只有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才能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正确的认识推动正确的实践,错误的认识导致错误的实践。”[6]131我们要用正确地认识指导实践活动,也就是要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付诸实践。

要按照“知行合一”的原则处理事情,才能够真正地实现乡村振兴。在乡村振兴方面,人才占据关键位置。领导要做到“知行合一”,真正地重视人才,给出一些优惠条件,落实党的政策,吸引人才回归,调动他们建设家乡的热情,激励他们为家乡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要给他们充分的发展空间、松弛的发展环境,让他们的才能得到充分发挥,使他们愿意留在农村、扎根农村。除了吸引人才,还要不断加强农民职业教育、技术培训,指导他们将知识落实于实践。只有将文化知识真正地落实于实践,农民才能富裕,才能实现乡村振兴。同时还要运用“知行合一”的理念,培育村民的道德信念,激发他们的道德意识,培养社会道德精神,促进个体在社会中遵守社会公德。在道德精神的引领下,积极地进行道德实践活动,这样乡村才能形成一个良好的社会风气,乡村才能和谐。运用“知行合一”的原则,树立道德模范,以榜样的力量,影响乡村风气。

在乡村社会治理方面,还需要正确处理好“知”与“行”的关系,只有这样才能推进乡村和谐、乡村振兴。只有做到“知行合一”,才能将治理理论与治理实践完美统一。王阳明思想中的“知行合一”,可以推动乡村治理体系改革,促进乡村治理体系现代化,可以改善民生,推进乡村和谐,促进乡村振兴。

四、结语

王阳明制定《南赣乡约》的目的是促进乡民和谐,使乡民同归于善。“致良知”和“知行合一”这两种思想也是为了涵养乡民德性,使其重归于善。他认为每个人都天生具有德性,只要进行修养就可以归为善。因此在乡村治理中,要善于运用王阳明的思想,认识到每个人的善性,并运用正确的措施,发挥这一善性,使善性转化为善行。每个人的善性转化为善行之时,乡村就能和谐,才能真正地实现乡村振兴。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在参加2015年全国“两会”讨论时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5-03-10.

[2]王阳明.王阳明全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

[3]孟子.孟子[M].北京:中华书局,2007.

[4]方克立.中国哲学大辞典[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1994.

[5]梁漱溟.梁漱溟全集:第3卷[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5.

[6]习近平.论党的宣传思想工作[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20.

作者简介:

朱琳(1991-),女,汉族,山东聊城人,讲师,哲学博士,中共诸暨市委党校,研究方向:中国哲学。

猜你喜欢

致良知知行合一乡村治理
国内关于乡村治理理论研究综述
王阳明,你是封建的卫道士还是人文主义的拓荒者?
立“三者”,提升“两学一做”实效
阳明四句教与唯识学八识思想的对比研究浅析
如何在小学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
浅析牟宗三智的直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