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沈阳市戏曲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产性保护策略研究
2016-10-31孙立新张默茜
孙立新++张默茜
【摘 要】本文通过对沈阳市戏曲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现状进行考察分析,探讨沈阳市戏曲类“非遗”所存在的问题。立足于沈阳本土情境,提出进行沈阳市戏曲类“非遗”的生产性保护的思路与方法,推动现有沈阳戏曲类“非遗”资源向多种经济文化成果转化。
【关键词】沈阳;戏曲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
中图分类号:G12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6)10-0252-02
文化部提出“十二五”期间文化产业“倍增”发展战略计划。与此同时,国家鼓励和支持合理利用“非遗”开发具有地方民族特色和市场影响力的文化产品及文化服务,提出“非遗”“生产性保护”这一概念,将“非遗”保护纳入国家文化发展战略。这一举措对于“非遗”的生存和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挑战和机遇。
沈阳戏曲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其地域性、生态性和多元性自古源远流长,有着独具一格的沈阳本土精神气质。除了国家和各级政府在戏曲资料的保护、“非遗”传承人的培养等方面所做的大量努力外,沈阳戏曲类“非遗”还要面临的挑战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大众能否产生对于戏曲类“非遗”传播的文化内涵的认同,以及对其传播所能产生的经济效益的考量。
一、戏曲类“非遗”生产性保护解读
结合文化部制定的文化产业振兴规划,要推动沈阳戏曲“非遗”项目进一步活力健康地发展,提高其满足人民日趋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能力,就应该以现代科学技术与应用为依托,制定切实可行的适应新形势的策略方针。对于戏曲类“非遗”项目进行生产性保护,就要明确“生产性保护”的目的是什么,如何进行生产性保护以及实施它所存在的价值与意义。
(一)生产性保护的目的。生产性保护是建立在传统戏曲类“非遗”项目中的“原生态”上,可以看作是戏曲“非遗”中传统文化的可持续发展,是完善“原生态”的策略和手段。反过来,通过对于戏曲类“非遗”项目进行生产性保护,创作出具有本土特色的相关文化用品,形成经济产业,扩大社会效益,为传统戏曲文化中的“原生态”保护提供资金支持,反哺于这一深厚的文化土壤。
(二)生产性保护与传承、创新的关系。戏曲艺术的生命力在于它能随着历史的变迁,找到自己的定位,汲取社会中的态势来反映时代。戏曲类“非遗”项目的生产性保护,是建立在传承戏曲表演的基础上,链接相关衍生性、创新型文化经济产业,协同并进。为了迎合当下观众的精神文化消费,生产性保护就应该在多元的社会中寻找闪光点,赋予传统戏剧发展的内在动力。
二、沈阳戏曲类“非遗”生产性保护的现状
面对当下快节奏的大众消费文化和多元化的审美趣味需求,沈阳戏曲类“非遗”整体生存状态是不容乐观的。沈阳非物质文化遗产戏曲类项目需要整体发展,就要正视当前戏曲类“非遗”生存现状以及艰难发展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
沈阳戏曲类“非遗”中较为广大人民群众所知的东北二人转、东北大鼓、沈阳相声等,都在结合当今时代背景下,形成了推动经济良性发展的文化产业。比如东北二人转,由本山传媒从2011年开始成立“刘老根大舞台”发展到现在,市值超过17亿元。除了二人转本身演艺产业的经济效益外,本山传媒旗下还包括了影视、艺术教育、公益慈善等产业。通过与艺术学院合作培养演艺人才,到本山传媒进行推广宣传,再结合影视剧作品的人物形象塑造出本土明星,赵本山打造的这一系列产业链所形成的集约效应已经充分显现。在这一创造和形成“东北二人转”商业价值的过程中,一部分是经济市场中,商业化演出、影视剧作的商业化价值;另外一部分,则是通过演出活动中,演员个人价值和塑造的“东北二人转”品牌与文化价值。可以说,本山传媒的成功是沈阳戏曲“非遗”生产性保护跨出的一大步,不仅仅是助推沈阳社会经济生活的引擎,同时也是沈阳地域文化影响力的表现。
三、沈阳戏曲类“非遗”生产性保护的问题
(一)戏曲类“非遗”中的地域性。“我们将来如何在自己的民族音乐界首先竖立一个观念一个哲学——就是艺术是多样的,不存在唯一的唱法——起码这是第一步。”如今,受多种非本土音乐元素的冲击,沈阳戏曲中的地域性开始与民间、本土脱离,渐渐变得趋同,无法成为长期吸引消费者的艺术产品,制约了沈阳戏曲“非遗”的发展。戏曲作为一种民间艺术的表现形式,地域性是其精神所在,缺乏原生地域人民情感的艺术形式是无法得到认同的。
(二)戏曲类“非遗”生存和传播方式。面对多种娱乐消费方式大行其道,戏曲类“非遗”项目的舞台展示空间已经越来越小。地方戏曲作为根植于本土文化的艺术形式,缺乏与观众应有的互动,与当代生活联系不紧密,不接地气,很大一部分只能靠政府和戏曲爱好者的支持。如果无法以人民群众为根基,再加上拘泥于传统舞台形式的表演,戏曲类“非遗”只会继续走向窘境。
(三)专业性人才缺失。沈阳戏曲类“非遗”项目由于戏曲类“非遗”本身的局限和老艺人技艺失传,且传承人收入低难以招收到专业性人才,因此很大程度上导致沈阳戏曲类“非遗”举步维艰。例如,沈阳关氏皮影传承人关呈璧已谢世,关呈喜已75岁高龄,皮影班已经不再存续。现在的关氏皮影在进行皮影戏演出时,通常由于出场费和场地的限制,参与人员已经逐渐缩减为两至三人。这种情况在戏曲类“非遗”中屡见不鲜,甚至一些未记录的唱本、唱腔及表演技法已经绝迹。
四、沈阳戏曲类“非遗”生产性保护的思路和方法
在“非遗”项目上进行“生产性保护”,需要避免盲目地将“非遗”投入到产业化、表演化中,而是要考虑到具体的社会内涵及其社会生态环境,将物质性保护与精神性保护相结合。沈阳在实施对戏曲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产性保护过程中,如何构建戏曲“非遗”创意产业的经济文化空间、组织模式和传播方式将是破解当前沈阳戏曲“非遗”保护局限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困境的重要课题。
当然,戏曲类“非遗”项目所蕴含的传统文化体征在转化为具有可行性的文化产品时,需要有目的、有层次地对戏曲“非遗”中的内容、形式进行提取、重构、利用,不同的生产性保护方式将会产生不同层面的意义和影响。
(一)戏曲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字化开发。进入21世纪,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开发是无法与科技割裂开的。运用数字化技术有效可行地将沈阳戏曲类“非遗”项目的特色展示给观众,为沈阳戏曲类“非遗”的传承和发扬提供支持。
1.构建数字化戏曲博物馆
数字化戏曲博物馆可以为观众提供实体博物馆和线上博物馆两种了解途径。
实体博物馆主要通过3D全息技术、交互技术对戏曲服饰和用具进行展示。比如沈阳木偶戏,就可以通过交互技术展现各局部细节,并使其进行动态操作,增加参观者的参与性和趣味性,减少服饰、用具的磨损成本。而线上博物馆则主要方便人们足不出户体验戏曲的魅力,线上展品更加多样化,浏览者还可以通过视频了解到各类戏曲的发展演变和相关资讯展演。这两种形式的博物馆都旨在为观众提供更加新颖、更具现代感的展示方式。
2.开发戏曲类“非遗”游戏动画和APP
沈阳戏曲类“非遗”故事题材内容丰富、表现形式多样、娱乐性强,对游戏动画开发十分有利。通过对于戏曲游戏APP的操作,玩家能了解到各种戏曲类“非遗”的相关知识。开发戏曲类非物质文化遗产过程中,如何有意识地挖掘本土、本民族的历史文化资源,西方的各类动画作品值得我们借鉴和思考。
沈阳戏曲类“非遗”项目要做到与市场经济相结合,就不能只拘泥于传统的舞台展演,动画化、游戏化将会是促进戏曲类“非遗”进一步为人所知、蓬勃发展的一大助力。
(二)戏曲类非物质文化遗产衍生纪念品。沈阳戏曲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地域性特点,就是沈阳市本土的生态、民俗、传统、习惯等文化意蕴的表现。沈阳戏曲类“非遗”文化中对于元素符号提取、再创造,需要强调传统戏剧和当代多元文化的整合方式,既寻找沈阳区域中的“差异性”和“独特性”,又贴合当下社会环境的“一致性”。
制作沈阳戏曲类“非遗”项目衍生纪念品,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即戏曲服装或用具的纪念产品衍生和戏曲人物形象创造性提取。类似的旅游纪念品如故宫博物院开发的书签,就是使用满清皇帝人物形象进行Q版创意,如图1所示。
图1
(三)打造沈阳戏曲类“非遗”项目文化区域集成场所。沈阳戏曲类“非遗”项目种类繁多,极具地域性,作为本土文化基础资源向创意文化产业转化,能推动沈阳区域经济增长,产生巨大的社会效益。在进行沈阳戏曲类“非遗”文化区域集成场所打造的过程中,重点要突出,需要有针对性地落实到不同场合与人群中。比如针对中老年人,可以建立社区型戏曲文化空间,方便爱好者随时进行交流、探讨;校园周边也可以设立相关戏曲培训和展示空间,潜移默化地引领学生对于这些艺术的兴趣;沈阳戏曲类“非遗”旅游纪念品卖场也可以进行相关的宣传与销售,作为一种沟通传统与现代的桥梁吸引“非遗”不熟悉的年轻人参与进来了解,让戏曲类“非遗”更具朝气。
五、结语
在对沈阳戏曲类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生产性保护的过程中,需立足于沈阳,受众于不同的市场群体,通过多角度多模式地推动沈阳戏曲类“非遗”向多种经济文化资源成果转化。代表着传统文化和历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不应被视作逝去,而应该重新重视它所蕴藏的文化生产力,其亘古留存下来的底蕴亦将成为未来社会经济和文化发展的根基。
参考文献:
[1]田青.从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角度谈民族音乐的出路问题[J].福建艺术,2006,(1).
[2]贺正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产业化模式:以“二人转”为例[J].广义虚拟经济研究,2009,(7).
[3]萧忠伟.辽宁地方剧种的生存现状及其对策研究[J].戏剧之家,2015,(5).
作者简介:
孙立新(1968-),副教授,研究方向:视觉传达设计及理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与创新研究。
基金项目:沈阳市社会科学联合会2016年度沈阳经济社会发展课题项目《关于推进沈阳非物资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的对策研究》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SYSK2016-1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