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语料库的青岛旅游城市形象话语建构研究

2023-12-31冯苗苗刘惠婧

新楚文化 2023年24期
关键词:城市形象语料库青岛

冯苗苗 刘惠婧

【摘要】本研究借助语料库辅助的话语分析方法,从高频词和“青岛”索引行的及物性对新闻报道建构下的青岛旅游城市形象进行全面分析。通过研究发现,新闻报道主要围绕交通、经济、风景、文化四个主题对青岛旅游城市形象进行建构,在及物系统选择上则以物质过程和关系过程为主,构建了青岛经济发达、景色宜人、发展卓有成效、积极进取的旅游城市形象,但对人文情怀关注较少。

【关键词】语料库;青岛;城市形象;及物性

【中图分类号】G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7-2261(2023)24-0083-04

一、引言

“城市形象”这一概念最早由凯文·林奇在《城市意象》一书中提出[1]。李兴国认为:“公众对一个城市的评价,就是城市形象。”[2]良好的城市形象能够让公众对该城市产生认同感,加强该城市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的影响力。城市形象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话语建构,而新闻媒体建构的城市形象是公众对于该城市印象和评价的重要来源。

目前国内城市形象话语建构的研究主要聚焦于传统主流新闻媒体。袁周敏收集了《光明日报》和China Daily 有关南京市的新闻报道,从话语的主题、主体和形式等方面探讨南京城市形象的话语建构问题[3]。黄璐对《今日东莞》和《中国日报》进行对比,通过对高频词、标题和修饰语的分析探讨东莞城市形象[4]。尹铂淳基于NOW大型语料库在批评认知话语分析框架下,对海外英语主流媒体涉长沙报道进行分析,揭示海外媒体塑造的长沙城市形象[5]。目前国内城市形象话语建构的研究主要关注传统新闻媒体,对新媒体的研究相对不足;而以青岛为对象的研究更是少之又少。青岛作为国内外著名的旅游城市在新闻报道中所呈现的城市形象,对于塑造良好形象、将青岛建设成国际知名旅游城市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新媒体在新闻传播中的作用越发显著,传统新闻媒体也与新媒体不断融合,研究青岛旅游城市形象在新媒体新闻报道中的建构问题意义重大。因此,本文聚焦新浪新闻APP客户端这一新媒体,收集关于青岛旅游的相关报道,采用语料库辅助的话语分析方法对青岛游城城市形象的建构问题进行研究。

二、理论背景

话语分析(Discourse Analysis)一词由Harris于1952年提出。Foucault[6]认为,话语是知识体系。抽象的知识和思想存在于我们的头脑中,继而被不同的人在不同的场合,基于不同的目的,以不同的方式表达出来,然后被不同的人基于自己的经验,以不同的方式理解和接受。在这个过程中,话语通过知识建构我们对于现实世界的认识。因此,话语是一种社会实践(social practice),不仅反映社会现实,而且建构社会现实。话语分析的目的是通过文本分析揭示话语的意义建构。

由Halliday创立的系统功能语法(Systemic-Functional Grammar)是话语分析的重要工具。Halliday认为语言具有概念功能、人际功能、语篇功能三大元功能[7]20,每种功能由特定的语义系统实现。Halliday认为语言是一种意义潜式(meaning potential)[7]22,文本是说话人在概念意义、人际意义、谋篇意义上同步选择的产物。语言的使用不是随机的,而是语言使用者带有某种目的在语言系统中进行选择的结果。借助系统功能语法的框架,可以通过分析文本的语言特征,也就是说话人如何在语言系统中进行选择来揭示话语的真正意义。

三、研究设计

(一)研究问题

1.新浪新闻APP客户端新闻话语中呈现的青岛旅游城市形象有什么特征?

2.新闻话语建构青岛旅游城市形象的话语策略是什么?

3.青岛旅游城市形象建构中存在什么问题?

(二)研究语料

本文语料均来自慧科新闻搜索数据库。该数据库涵盖了海内外1200多种中文报纸、6000多家网站的新闻报道,是目前最大、最全的中文新闻数据库。本文设置“新浪新闻APP客户端”作为媒体,选择“旅游”作为新闻主题,以“青岛”为关键词,搜索2021年1月至2021年12月期间标题中含有“青岛”二字的新闻,共获取符合条件的新闻报道255篇,经过语料清洗和标注后自建“新浪新闻青岛旅游新闻报道”小型语料库。

(三)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用语料库辅助的话语分析的方法,使用语料检索软件Ant Conc的词频和索引行对语料进行检索,在功能语法框架下对语料进行分析,通过定量、定性相结合的方法对研究问题进行解答。

四、语料分析

(一)高频词分析

语料库的高频词能够反映语料所涉及的主题。本文使用Ant Conc的词表功能进行词频统计,排除功能词后,得到高频实义词。经分析发现,高频词主要涉及以下四类主题:交通、经济、景观、文化,其中以交通和经济为主。交通主题包含机场、航空、旅客、地铁等高频词,全面立体地建构了青岛交通便利、内通外联的城市形象;经济主题包含旅游、服务、产业等高频词,着力建构其依托地方实体经济高速发展的城市形象;景观主题主要涉及景区、海洋等,是青岛作为海滨旅游城市的主要特色。同时也发现,新闻中对文化主题的涉及偏少,相较于自然景观,人文景觀的呈现明显不足。

从高频词可以看到,新浪新闻关于青岛旅游的报道涵盖了与旅游相关的主要议题,除景点、交通等与旅游直接相关的信息,还包含了城市建设、经济发展等,且青岛的发展战略、交通规划、企业信息更是成为报道的一大重点。总体而言,新浪新闻从软硬件方面都较成功地建构了青岛作为旅游城市的良好形象。

(二)“青岛”索引行及物性(transitivity)分析

本文使用Ant Conc的“索引行”工具对“青岛”一词进行检索,检索结果包含2569项与“青岛”相关索引行。及物分析以小句(clause)为单位,我们按照以下两个原则选取小句:(1)该小句必须含有“青岛”二字;(2)青岛所在词组必须是小句的参与者。经过筛选,最终获得符合要求的小句1558项。

及物系统(Transitivity)是实现概念功能的主要语义系统之一,反映信息呈现的方式[7]169。Halliday将及物系统划分为六種过程:物质过程、行为过程、关系过程、存在过程、心理过程、言语过程。行为过程涉及人的肢体动作,可以根据其特征归为物质过程或心理过程[8]。综上,本文从物质、关系、存在、心理、言语五个过程对索引行的及物性进行分析。经分析发现,索引行小句以物质过程和关系过程为主,存在过程次之,较少使用心理过程和言语过程,这符合新闻话语以提供信息为主的“叙述型语篇”[9]的特点(表1)。

1.物质过程

物质过程主要描述现实世界具体发生的动作,分为创造性物质过程(creative process)与转化性物质过程(transformative process)[7]179-184。本文对物质过程小句进行分析发现,青岛相关词组主要作为过程的动作者出现,动作者作为青岛发展的主体,主要搭配使用代表转化性物质过程的动词“推动”“发展”“促进”等,或代表创造性物质过程的动词“打造”“开启”“制定”等。青岛作为过程的动作者有助于建构青岛积极主动的形象,创造性过程的使用以及表示积极转变的转化性物质过程的使用增强了青岛积极谋求发展的进取形象。

例如:

例1 “青岛(动作者)大力发展(过程)文化、创意、旅游、休闲、医养、健康等现代服务业(目标)。”

该句中,“发展”暗示了服务业的改变是积极、正面的,这一过程的使用塑造了青岛积极进取的形象。

例2 “青岛(动作者)打造(过程)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目标)。”

该句中,“青岛”作为动作者,创造出“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从无到有的过程呈现塑造了青岛迅速发展的形象。

此外,从索引行可以发现,“青岛人”在收集的新闻语料中很少出现,“青岛市民”“青岛人”等仅偶尔出现在小句中。可见新闻对作为城市发展根本的“人”关注不够。习近平总书记曾提出“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的重要理念,该理念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建设指明了方向。

基于此,笔者认为新闻报道应更多地关注青岛“人”,更多地呈现青岛的人情味,建构更加鲜活的青岛城市形象。

2.关系过程

关系过程主要表达事物的属性[7]210。本研究中,在包含“青岛”的小句中,关系过程出现314次,占比20%,仅次于物质过程。分析发现,关系小句中“青岛”的属性包括“美丽的海滨城市”“著名的旅游城市”“重要的开放和口岸城市”等,突出青岛作为旅游城市地理位置优越、自然环境优美、经济发达的形象。此外,在关系过程小句中,“青岛”也常作为环境成分出现。

例如:

例3 青岛(位置)网红墙(载体)近几年成为(过程)国内旅游网红打卡地(属性)。

例4 青岛(位置)金沙滩(载体)是(过程)众多游客向往的地方(属性)。

此类小句主要是对青岛著名景点,包括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的描述,塑造青岛风景宜人的旅游城市形象。但是相对于自然景观,人文景观的呈现明显不足。

3.存在过程

存在过程用于描述人或事物的存在情况,该过程只有一个参与者即存在物(existent)[7]256-258。本研究分析“青岛”所在小句发现,存在过程共出现134次,而其中的存在物多包含具体数据。

例如:

例5 目前,青岛往返西安航班数量达到(过程)日均19架次(存在物)。

例6 青岛拥有(过程)1.2万平方公里海域(存在物),817公里海岸线(存在物)和120个海岛(存在物)。

以上例句通过数据客观呈现了青岛的发展优势和成就,在塑造青岛得天独厚、发展迅速的城市形象方面更具有权威性和说服力。

4.言语过程

言语过程指讲话者通过语言进行信息传递和交流的过程[7]252。通过分析言语过程发现,收集的新闻语料中,讲话者多为权威的专业人士,基本都明确了说话人的身份,包括姓名和职业。言语过程多为直接引用,选用的言语动词主要有“说”“称”“告诉”等“客观的引用动词”[10],不带倾向性。以上三点保证了信息来源的可靠性,继而确保了新闻报道内容的客观性和可信性。直接引语的内容涉及经济、交通、文旅领域的政策及成绩,客观且直观地呈现了青岛蓬勃发展的城市形象。

5.心理过程

心理过程指认知、情感、感觉等心理活动,其参与者包括感知者(senser)和现象(phenomenon),心理过程能够反映出作者的态度与价值观[7]197。新闻主要的目的是提供信息,因此较少使用涉及个人情感的心理过程。“青岛”所在索引行中,心理过程出现频次最少。感觉者多为报道者和游客,并常使用“人们”“大家”等泛指的人称代词,以期与读者产生共鸣。引起心理活动的现象主要为青岛的风景与文化,塑造了青岛风景秀丽,舒适宜人的旅游城市形象。

例如:

例7 说起青岛就会想起(过程)青岛啤酒(现象)。

例8 青岛(现象)真的太让人(感知者)感到(过程)舒适啦。

例7中的感知者为被省略的“人们”,例8中感知者“人”,泛指每一位读者。报道使用泛指的人称代词,有利于与读者产生共鸣。

五、结论

本研究通过对新闻语料的分析,首先揭示了新浪新闻APP客户端新闻话语中呈现的青岛旅游城市形象特征,并总结了新闻在建构过程中的话语策略。新浪新闻APP关于青岛旅游的报道主要围绕交通、经济、景观、文化四大主题对青岛旅游城市形象进行了建构,塑造了青岛交通便利、经济发达、景色优美的城市形象。通过对“青岛”索引行及物性的分析发现,在物质过程中,“青岛”主要作为动作者出现;关系过程中,“青岛”的属性基本由积极的、正面的词汇充当;存在过程和言语过程主要以数据和权威人士的直接引语呈现青岛取得的成就;心理过程主要以青岛的自然景观与读者共情。新闻报道通过以上话语策略建构了青岛积极进取、景色优美、环境怡人、发展卓有成效的旅游城市形象。

研究时还发现,新浪新闻APP在建构青岛旅游城市形象時也存在对人文景观和人文情怀关注和呈现不够的问题,说明青岛市对人文旅游资源的开发建设不够深入,对青岛市历史文化的宣传不到位。青岛市人文景点丰富,是老舍、闻一多等很多文豪和名人的旧居所在地,人文气息浓郁,文化底蕴厚重。青岛市应进一步加强人文旅游资源的建设,加强对青岛历史文化和人文风情的宣传,以人为本,将青岛市建设成为更加鲜活的文化之都,向着将青岛市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目标稳步前进。

参考文献:

[1]凯文·林奇.城市意象[M].方抬萍,何晓军,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1.

[2]李兴国.北京形象[M].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08:2-8.

[3]袁周敏.南京城市形象的话语建构[J].外国语言文学,2018(01):53-67.

[4]黄璐.新闻报道中东莞城市形象话语建构分析[J].新闻传播,2019(10):13-16.

[5]尹铂淳.基于大型语料库的长沙国际形象及其自塑策略研究[J].湘潭大学学报,2022(04):177-181.

[6]Foucault M. The Archaeology of Knowledge [M]. London: Travistock, 1972.

[7]Halliday M A K,Christian Matthie. Matthiessen. An Introduction to Functional Grammar[M].London: Arnold,2004:22-258.

[8]Simpson P. Language,Ideology and Point of View[M].London & New York:Routledge,1993.

[9]黄国文.语篇分析的理论与实践——广告语篇研究[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93.

[10]高钢.新闻报道中引语使用的方法[J].新闻与写作,2018(09):104-105.

作者简介:

冯苗苗(1982-),女,汉族,山东泰安人,山东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话语分析。

刘惠婧(1999-),女,汉族,山东聊城人,山东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话语分析。

猜你喜欢

城市形象语料库青岛
《语料库翻译文体学》评介
上合,从青岛再启航
青岛如何引进人才
镜中武汉:城市形象的传播与认同
刍议沈阳城市形象与效益
青岛明月申牌?
2015年《第一财经周刊》“新一线”栏目的城市形象呈现
城市形象研究路径综述
基于JAVAEE的维吾尔中介语语料库开发与实现
——An Idea From "Etudes Metro"—the Work of Pierre Schaeffer">Electroacoustic Music Is a "Subversion" to the Form of Traditional Music
——An Idea From "Etudes Metro"—the Work of Pierre Schaeff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