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数学情境问题串的教学路径分析

2023-12-21单素枝

小学生 2023年24期
关键词:圆锥圆柱人民币

☉单素枝

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推进,在素质教育背景之下,对小学数学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标准。当前,在数学课堂中,落实情境问题的创设,能够切实迎合新课改的要求。同时情境+问题串的教学方法,也为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清晰的思路。生动的情境能够激活学生的思维,带给学生启发,引领学生问题意识的发展,进而通过一系列成串的问题,引导学生多维度、多层面、多视角展开思考,强化学生的思维能力,提升学生的思维水平,激活学生的学习潜能,这是传统数学教学模式中无法达到的功效,也是对传统教学模式的新突破、新改革。

一、数学情境问题串的相关概述

情境问题串主要指的是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所推进的教学都是从特定的情境出发,衔接环环相扣、层层递进的数学问题,通过发挥问题的导向价值、引领价值,引导学生实现深度探索、思考,真正领悟、理解数学情境,找到解决问题的思路、切入点,历经解决问题的整个过程,达到良好的学习效果。情境问题串贯穿于学生学的系列过程,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完成数学学习任务,情境线是外在的表现形式,问题线则是课堂教学的核心,以此引导学生重构、优化知识体系[1]。

二、情境问题串运用于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意义

(一)有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立足于具体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借助情境问题串展开实践探究,能够有效改变学生的学习习惯,让学生能够从被动学习转化为主动学习,摆脱对教师的依赖,提升学生学习自主性;同时借助情境问题串的运用,能够有效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强化学生的探索能力。学生以更为新颖的视角、广阔的视野,找到问题、提出问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突破思维定势,让思维变得更加开阔、活跃、发散、创新,能够获得更多的思维启迪和灵感,提升学习效率,优化学习质量。

(二)有助于发展学生的问题意识

在传统的小学数学课堂中,教师往往占据了大量的时间进行理论性知识的讲解、传授、灌输,师生之间的互动比较少,学生自主探索、自主思考的空间、时间欠缺,难以有效发展学生的学科素养。而基于情境问题串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具体运用,主要强调教师应该根据教学目标,为学生搭建情境平台,让学生在实践探讨的过程中加强观察、猜测、联想,形成问题意识,主动提问。俗话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学和思彼此关联,相互影响,缺一不可,思是学的开端,有思、有疑、有问,才会有成长、进步,学生在思的基础之上,不断优化提问质量,提升提问水平,形成问题意识,强化质疑精神和批判精神[2]。

(三)有助于凸显学生学习主体地位

在课程改革的背景之下,强调小学数学应该切实贯彻落实以生为本的原则,凸显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基于此,教师通过加强对传统教学模式的改革创新,以情境问题串这一新型的教学形式切入课堂,关注学生的学习方法、学习习惯、学习兴趣,创设教学情境,提出情境问题,引领学生自主思考,深入探究,给予学生更广阔、更自由的探究平台和空间,提升学生的学习自主性,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帮助学生牢牢把握学习主动权,切实奠定学习主体地位。

三、小学数学情境问题串的教学与探索

(一)情境问题串生活化

小学生的学习经验欠缺,学习能力也相对薄弱,而数学这一课程本身就有极强的抽象性、逻辑性。对学生来说,有一定的学习难度。所以教师在实际的教学环节,要切实考虑学生的学习情况,关注学生的学习能力。当前,将情境问题串这一教学方法运用于课堂中,教师可以积极融入生活元素,创设学生比较熟悉的生活情境,提出学生感兴趣的生活问题,激活学生的生活记忆、认知背景,从生活的角度加强对数学问题的思考,以此激发学生强烈的问题意识和探究动机。

例如,以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下册《认识人民币》这一模块知识为例,该模块的重点在于让学生加强对100 以内数的认识,认识人民币,懂得如何使用人民币。但是,往往一年级的学生年龄比较小,社会经验欠缺,购物的机会比较少,对于人民币的认知相对浅薄。基于此,在分析教材和分析学生学情的基础之上,教师可以加强对教学思路的梳理,教学结构的优化,融合渗透情境问题串这一教学方法,落实情境平台的搭建,让学生在多样化的活动中认识商品的价格,学会简单购物,进一步探究元、角、分之间的进率关系。

首先,教师可以通过创设情境的方式,导入新课,借助多媒体出示超市的图片,然后加强对超市情境图片的分析:小王家的附近开了一个新的超市,他准备去购物,选了自己喜欢的零食和水果,来到了收银台打算结账,这个时候收银员叔叔说,买东西之前要认识人民币。在生活情境创设的基础之上,教师则可以切入人民币教学,以问题串为导向,引领学生思考:生活中哪些地方需要用到人民币呢?你知道人民币的单位有哪些吗?要怎么区分不同面值的人民币呢?教师提出问题串之后,学生则可以在观察、探究、思考、交流的过程中,一起辨认人民币上不同的面值,了解它们的意思,分享自己在生活中使用人民币购买物品的经历及在购买的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其次,教师可以通过播放课件的方式,给学生展示各种面值的人民币品种,提出问题串:同学们,请仔细看一看这些人民币,这些钱你们都认识吗?你们是怎样记住这么多面值人民币的?他们之间有什么样的明显特征?你是怎样划分的?为什么要这样划分呢?同学们则可积极讨论,自由发言:根据颜色、大小、图案、图案中的数字等认识人民币、划分人民币。为了进一步检验学生对于人民币相关知识的消化吸收情况,教师可以将生活中的场景搬进课堂,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让学生立足于买家和卖家的角色,展开商品交易。在实践探究的过程中,让学生学会使用人民币,感知人民币面值和人民币的商品功能,体会数学和生活之间存在的密切联系[3]。

(二)情境问题串趣味化

教师在数学教学过程中设置情境问题串,要遵循趣味化的原则,切实关注学生的性格特征、学习习惯、兴趣爱好,提出极具趣味性、开放性的情境问题,打开学生思维的开关,让学生的思维变得更加开阔、发散、灵活,同时也能够使得课堂氛围变得更加有趣、轻松、愉悦、民主、自由,提升学生课堂的参与度。通常情况下,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技术,以图片、视频、音频等形式将抽象的数学知识进行有机转化,变得更加生动、有趣、形象、直观,集音、画、动图为一体,聚焦学生的目光,吸引学生的关注,带给学生强烈的感官刺激以及多元的思维灵感,引领学生积极投身于数学情境中,展开深度学习,深度探索。

例如,以人教版《时分秒》这一模块知识为例,首先,在课前导入环节,教师可以通过播放新年联欢晚会的片段,让学生伴随着滴答的声音,共同步入新年倒计时,共同迎接新年的到来。在这一环节,时间一秒一秒地流逝,能够营造良好的情境氛围,同时也能够让学生深刻体验一秒钟。其次教师还可以给学生播放动漫时间歌,带给学生轻松、愉悦的情境体验。基于视频以及音频的播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的积极性,进而能够为丰富的教学奠定良好的情境基础。教师可以创设合作情境,让学生通过合作探究的方式获取新知,且在这一环节,教师则可以衔接问题串,给予学生思维引导:同学们,你们知道钟面上哪根针是时针?哪根针是分针?哪根针是秒针吗?你对一秒的认识有多少?秒针从12 走到1,一共走了几秒钟?走了几个小格?再看秒针从2 走到4,走了几秒?从6 走到12 经过了多少秒?为什么?学生则可以基于问题串,展开具体的思考探究,最后得出结论:秒针走一小格的时间就是一秒。教师可以让学生用一个动作表示一秒。例如,通过拍手、眨眼、数数、点头等方式,让学生结合自身的体验,真真切切感受“一秒”。在这一系列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情境创设的方式,发挥问题的引导作用,引导学生多感官参与学习,将动口、动脑、动心有效结合,拓展学习空间,建立一秒的时间概念[4]。

(三)情境问题串梯度化

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教师应该认识到每个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现在学习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兴趣、能力、素养、水平各不相同,这就要求教师要注重学生的差异,关注学生的不同,落实差异化教学。基于此,将情境问题串这一教学方法运用于课堂中,教师应该切实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则,落实以生为本的理念,注重情境问题的梯度化,提升问题的弹性、层次性,这样才能够促进学生的个性化成长,让学生获得真正意义上的提升、发展。首先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应该从多个维度关注学生的实际学情,综合考虑学生的兴趣、性格、能力、水平、基础等多元因素,对学生合理划分层次,然后在设置情境,提出情境问题的时候,遵循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原则,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乐趣和自信,加强对数学知识的进一步探究和挖掘。

例如,以人教版六年级下册《圆柱和圆锥》这一模块知识为例,这一模块的重要教学任务在于让学生能够了解圆柱和圆锥的特征,看懂圆柱、圆锥的平面图,学会测量圆柱的底面积、侧面积、高等。该模块的知识具有一定的难度,且抽象性较高,对于学生的空间能力具有极高的要求。在这一环节,教师可以将情境教学法落实在教学的各个环节,衔接具体的问题,启迪学生思维,引导学生思考。首先,教师可以通过情境创设的形式,引领学生对于立体图形知识形成初步的感知,具体借助课件出示易拉罐、铅笔、烟囱、粉笔盒,沙堆等实物图片,带给学生直观的认识,然后让学生说一说这些物品各自是什么样的形状。将生活实物引进课堂,能够引领学生的学习兴趣。其次,在圆柱和圆锥知识的具体探索中,教师可以直观展示圆柱圆锥体,提出问题串。在这一环节,教师则可以将问题进行分层。对于基础层的学生而言,教师则可以提问:圆柱和圆锥有什么样的特征?圆柱和圆锥分别有几个面?圆柱和圆锥有什么样的特点?对于提升层的学生,教师则可以提问:圆柱和圆锥侧面展开后分别是什么样的形状?圆柱的高有多少条?这些高的长度有什么关系?而圆锥的高又有多少条?圆柱和圆锥有哪些相似之处?有哪些不同之处?而对于优化层的学生而言,教师则可以提问:两个高矮粗细不同的圆柱,你能够从中发现什么?如何测量圆锥模型、圆柱模型的高?教师有目的、有计划、有层次地提出问题串,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5]。

综上所述,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基于情境问题串的具体运用,教师要切实关注情境问题的生活化、趣味化、梯度化,引领学生从低阶思维向高阶思维转化,培养学生思维的敏捷性、创新性。同时要引领学生在思考探究分析的过程中不断累积学习经验,强化解决问题的能力,凸显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构建更加高效、高质的数学课堂,引领学生高效学习,提升学生的学科素养。

猜你喜欢

圆锥圆柱人民币
圆锥摆模型的探究与拓展
圆柱的体积计算
圆锥截线与玫瑰线
“圆柱与圆锥”复习指导
计算法在圆锥保持架收缩模组合冲头设计中的应用
怎样认识人民币
你不了解的人民币
走近人民币
100元人民币知识多
削法不同 体积有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