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三全育人”背景下高校班主任育人能力持续性提升路径研究

2023-12-11林敏

文教资料 2023年16期
关键词:三全育人

林敏

摘 要:“三全育人”为高校班主任工作提供了新理念,也对班主任能力发展提出了新要求。班主任是班级建设的组织者和学生健康成长的教育者、指导者,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骨干力量。“三全育人”背景下要充分发挥高校班主任的育人作用,需持续提升班主任育人能力,助力培养大学生成为新时代德才兼备的人才。本文提出通过注重顶层设计、深化“三全育人”理念、不断更新知识储备、推进协同育人机制、“互联网+思政”、育人形式更加突出实践性等方面来持续性提升班主任的育人能力,落实好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关键词:“三全育人” 高校班主任 育人能力

2016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1]。为高校班主任工作提供了方向的指引。以班级为载体,高校班主任是高校人才培养工作和思想政治教育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班主任担负着管理育人、教书育人、服务育人等多种职责,由于与班级同学接触时间长,班主任的一言一行道德品质和人格力量会直接影响学生,是学生成长成才的引路人。在“三全育人”背景下,高校班主任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力量,在“三全育人”教育过程中具有重要地位。但在实际管理工作中,内生驱动力不足和组织支持力度不够等因素影响了班主任参与学生事务管理的主动性和实效性。目前,在校的大学生大多是“00后”,他们具有思维活跃、自我意识强、受挫能力弱、自制能力差等性格特点,班主任作为班集体的组织者与管理者,其能力水平将直接影響学生的成长过程,影响班风和校风。这对班主任的自身素质和育人能力提出了挑战和新的要求,迫切需要高校班主任在专业教育、思政教育、日常管理中,结合学生特点,与时俱进,精于育人和善于育人,着力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强化大学生的时代使命担当和责任意识,努力成为学生成长路上的良师益友。

一、“三全育人”背景下高校班主任能力提升的意义

(一)新时期对班主任育人能力的要求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建设的若干意见》《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教育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辅导员、班主任队伍建设的意见》《高等学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标准(暂行)》《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师德师风建设的意见》等一系列文件都对班主任育人提出了新要求,这不仅关系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质量和学校整体发展的方向,也是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的迫切需求,为高校班主任队伍建设和育人能力提升规划了路线图,明确了班主任队伍的工作职责、选聘培养、师德养成、相关保障机制等方面问题,为提高班主任育人能力提供了方向。“三全育人”背景下,在开展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进行日常教育管理时,班主任要充分运用学校、社会、家庭等一切可用资源,符合学生成长与发展的需要,统筹设计育人内容、统筹规划育人环节,才能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对培养时代新人、实现教育目标、推动教育现代化起到积极作用。

(二)促进高校大学生成长发展的需要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教育的首要问题是培养什么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在于培育学生,培养学生适应教育现代化,满足我国社会发展的需要。[2]新入校的“00后”大学生成长在互联网时代,掌握着大量的信息和知识,对网络依赖程度高,当今社会的利益多样化、价值多元化、教育国际化、观念开放化时刻冲击着学生的意识形态,对其产生全方位的影响。但大学生尚未完全进入社会,缺少生活阅历,对社会问题的认识比较片面,思想观念单纯,缺乏一定筛选能力、自控能力、时间管理能力,可能会迷失在信息的海洋里,最终错失前进的方向。高校班主任是联系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和大学生的桥梁,从学生大一入校就全过程参与学生思政与日常管理,是高校育人的重要依靠力量,是向大学生传播知识、技能、引导其价值观培养的直接践行者。全面提升班主任的素质和工作能力,不仅可以直接增强理论授课、实际活动的教育效果和大学生的成长成才,还可以通过自身的不断完善起榜样作用,引导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为学生成长指引方向,激励学生提高政治觉悟,力争做时代的开拓者。

二、“三全育人”背景下高校班主任的角色定位和能力要求

“三全育人”的要求是各部门、各主体合力育人,把“三全育人”理念贯穿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中,把当代大学生的责任与使命融入日常学习、生活和实践中。首先必须明确,班主任是“全员”育人的协同者、“全过程”育人的陪伴者、“全方位”育人体系的构建者的角色定位。在“三全育人”理念下,班主任作为学生思想教育的引领者、日常管理者、服务者,应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规律,遵循教书育人规律、学生成长规律,真正把理想信念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等融入学生日常教育、管理、服务环节,这对班主任的育人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师育人能力又称为教育能力,其中“教”强调向学生传授知识和技能,“育”更加注重塑造学生的德育行为、人格品性等。因此,本文中高校班主任的育人能力主要包括专业知识、政治品质以及专业技能等三个方面:一是在日常管理、教学、实践中要以身作则,做到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等基本要求,具有较高的政治修养,有爱心、耐心和恒心;二是要具有终身学习的意识,具备一定的知识储备,了解学生的专业知识、教育学、心理学、哲学等学科知识;三是要在实践中提升管理技能、沟通技能,要有很强的组织、分析和总结能力。在育人上不仅注重专业化,也注重人性化。

三、“三全育人”背景下高校班主任育人能力存在的不足之处

(一)育人职责有待明确,育人意识有待增强

高校班主任大多由专任教师、辅导员、行政人员兼任,缺少对于这一兼职岗位职责具体说明的确定性文件,班主任的育人职责定位模糊,工作边界不清晰。班主任对自身的职责和义务认识不到位,缺乏认同感,不能很好地规划自己的工作,找不到工作的重心,自身建设完善的动力不足。在提到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时,多数人第一反应是辅导员,认为学生管理与教育是辅导员的事情,没有充分认识到所有教师人员都是育人主体的一部分,如果各育人主体处于相对独立状态,缺乏足够的育人意识,缺乏对工作的了解,难以激发各个育人主体进行对话、交流与合作。专任教师兼职带班,承担专业课程教学任务,与学生接触时间多,可以成为学生思想的引领者和专业学习的指导者,但是他们教学科研任务繁重,实际投入班主任工作的精力和时间都不足,在班级管理工作中参与较少,开完班会就走,很少会与学生交心、谈心等。部分行政人员兼职班主任首先得坐班,处理各种复杂的办公室工作,专职做班主任工作的时间也很少。加上班主任与辅导员等其他育人主体之间还存在职责重叠交叉、分工不明等问题,使班主任对自身角色认识存在困惑,久而久之,班主任工作流于形式。

(二)育人能力有待锤炼,育人方法有待改进

高校班主任工作包含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安全教育、文明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多个方面,但是高校班主任多为兼职,专业背景和工作经验不足,未受过专业、系统的培训和学习,缺乏心理学、教育学、管理学等相关知识储备,理论基础薄弱,自身思政能力存在短板等问题限制了班主任育人质量的提升。目前高校班主任趋于年轻化,部分班主任是刚走上工作岗位的年轻教师,尤其在与学生沟通上欠缺经验且教育和管理组织能力不足,师生沟通不足,老师很难真正了解学生的专业困惑、思想困惑、价值困惑和人生困惑,也很难有效、灵活、机智地应对突发事件;不能及时关注大学生成长全过程遇到的问题,自然也无法及时对大学生的思想问题因势利导,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学生”。因此,要带好一个班级,班主任个人的知识水平、道德修养、组织、沟通、协调能力、临场应变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管理方法等都有待提高。

(三)协同机制有待健全,育人合力有待形成

在“三全育人”背景下,所有教职员工都肩负育人职责,承担育人任务。目前,高校协同育人机制尚未完全构建,高校长期以来对班主任工作的重视和关注程度不够,缺乏引导、激励和考核的有效机制,搭建的资源平台较少,育人理念失之偏颇,也没有给班主任足够的时间和空间来提升育人能力。在协同联动中,部分班主任工作经验缺乏或者缺乏相关业务培训,沟通能力、组织协调能力等有待提高,出现了班主任與学生、家长、任课教师、学校、社会间等沟通协调有限、优势互补还不充分,各自为战,育人力量分散的情况,尚未真正形成整体育人合力,彼此间的协同合作关系尚未建立。班主任面对的“00后”大学生被称为“网上一代”,学生很少主动找班主任面对面交流,日常管理中大多是班主任的单向宣讲和说教。班主任与学生家长联系往往是在学生出现学业预警或违反校纪校规时,与任课教师沟通往往是班内挂科率较高时。如果没有这些特殊情况,几方基本处于零沟通的状态。班主任在各育人主体、育人全过程和育人空间上无法充分发挥作用,无法实现优势互补协同配合。

四、“三全育人”背景下高校班主任育人能力提升路径

(一)注重顶层设计,是班主任育人能力提升的机制保障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3]。高校在实施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方面承担着重要责任,持续提升班主任育人能力对于构建“三全育人”大格局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推动意义。[4]因此,高校应参照教育部文件精神,根据学校的管理实际,加强班主任队伍育人能力顶层设计,制定关于班主任工作的文件和制度,明确规范班主任的工作责任,完善支持、选拔、激励、评优、考核、职称评定机制。在选聘班主任时,高校要严把入口关,选聘具有相关学科专业背景、有较强理论知识和职业素养、热心班主任工作的老师担任班主任,并组织相关培训,搭建学习交流平台,重视师德师风建设,选出优秀的典型,对其进行奖励和表彰,激励其提升育人能力,为持续性提升班主任能力提供保障,构建支持班主任个人能力提升与协同能力持续提升的支持体系,打造高素质班主任队伍。高校还应为各部门和各育人主体提供资源和平台等方面的支持,激发全员育人的认同感,积极构建班主任、专业课教师、思政课教师、辅导员、家长等育人主体协同育人机制,注重过程化合力育人,促进各部门和各育人主体之间的联动,落实好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

(二)深化“三全育人”理念,切实推进全员协同落实育人工作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教育的根本问题。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加强育人主体的师德师风建设。[5]每位教师都应该以身作则、言传身教,既要“授业”,也要“传道”。高校班主任是“全员育人”的骨干力量,是众多育人主体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高校需要重视深化班主任树立“三全育人”理念,增强主体意识,使班主任认识到其工作对学生点滴成长和落实“三全育人”的重要意义。高校班主任队伍应将“四有”好老师、“四个引路人”和“四个统一”作为努力的方向,提升育人能力和水平。增强班主任育人的使命感、责任感和角色认同感,认同班主任工作的价值及工作本身的崇高性和重要性,才能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增强对学生的爱心、细心和责任感,提高班主任的知识素养和业务能力,才能更好地在班级管理中发挥作用,更好地推进“三全育人”工作的开展。从全员的角度出发,班主任要主动挖掘身边的资源,构建起和辅导员、任课老师、管理人员等群体的定期沟通和交流机制,持续性推进各个育人主体都能参与育人的整体工作中,实现教育信息的高效流通和及时共享,协同落实育人工作。

(三)不断更新知识储备,是班主任全过程育人能力提升的关键点

班主任是学生思想的直接引导者,理应重视学生的思政工作,用心教育学生,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保持常学常新,持续提升班主任的育人能力。这就需要班主任加强理论学习和研究,用先进的政治理论武装自己,与时俱进,通过不断学习教育学、心理学和管理学等知识,自主学习学科之外的知识,持续更新知识结构,提高知识素养和专业技能,完善自身的知识体系,在不断学习和实践中积累工作经验和改进工作方法,推进优化育人环境,逐步掌握管理的方法和技巧,更新管理班级的管理理念。将理论与社会实践结合起来,巩固理论基础,提升实践能力。高校应从全过程的角度出发推进全员协同,整合校内外资源,从学生大一进校开始,便能找准育人角度,对不同年级学生制定针对性的育人方案。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要及时地发现学生的问题和班级出现的新情况,对症下药,做到及时教育和疏导,注重对学生品德的培养,保障班级工作的有效开展,提升班级凝聚力。待学生毕业进入社会后,班主任也要持续关注学生的就业状态,注重学生在各个阶段之间的衔接,为学生提供恰当的教育和指导,延伸育人的时间轴,改进工作方法,注重与学生的全程、实时、有效的互动交流。真正了解学生的专业、思想、生活、价值、人生等困惑,进而精准引导和帮助学生解决问题,实现整个成长过程的价值引领、思想引领,提升育人成效。

(四)推进协同育人机制,是班主任全方位育人能力提升的新突破。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做“人”的工作,也是做学生的工作,具有复杂性,仅仅依靠某一方力量是远远不够的,各方联动才能开展好育人工作。班主任是学生思政工作的主要责任人,也是学校、学生、家长三方枢纽,这就需要班主任聚焦本职工作,不断提高自己的沟通协调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组织管理能力等,推进构建“学校—学院—班主任”+“辅导员—教学人员—行政人员—家长—社会”的“三全育人”体系,调动各方力量,真正形成育人合力,发挥系统整体功能。[6]真正推进落实班主任和辅导员、行政人员和专业教师等、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专业课程与思政课程、线上与线下等方面协同。班主任要运用智慧充分挖掘育人资源,打破各个育人资源之间的壁垒,整合校友资源、行业资源、社区资源、社会资源等,将课内课外结合、线上线下供给优化、校内校外力量协同,协同横向跨专业、纵向跨年级进行连接。在日常开展思想引导、行为教导、学业辅导等工作中充分发挥各育人主体和育人资源的集中优势,不仅能提高管理效能,更能形成全员育人的环境,真正推进联动机制作用的发挥,扩展育人空间,发挥在全员育人中的核心纽带作用,构建育人共同体,实现“全方位育人”。

(四)“互联网+思政”,是班主任育人能力提升的助推力

“00后”大学生擅于使用网络,因此班主任也要勇于开拓创新,学会运用现代网络提高表达能力、情感沟通与交流的能力、心理健康教育的能力等开展育人工作,了解熟悉网络语言特点和规律,关注学生网上动态,增加与学生的网络互动和交流,为他们提供有温度、有力度、有效用的资源内容,拉近和他们之间的距离。班主任要立足大学生的实际需求和情感诉求,主动挖掘互联网资源,提升育人资源整合力,协同联动其他育人力量,利用博客、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平台,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积极传播社会正能量,共建网络育人阵地,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思想引领,增强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引导班级全体同学树立正确的舆论导向和价值观念。班主任可通过网络平台、主题班会、社会实践等方式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能动性,增强师生沟通,为学生提供学习、生活、就业等服务,实现全过程、全方位育人,提升班主任的育人效果。

(五)育人形式更加突出实践性,深化“三全育人”实效

思想政治工作不仅要入脑,更要入心,要将教育内容外化于行、内化于心。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好的思想政治工作应该像盐,但不能光吃盐,最好的方式是将盐溶解到各种食物中自然而然吸收。”[7]高校应从全方位角度出发,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注重方式多样,通过校企合作、校所合作、学校引进等多种形式,构建育人实践共同体,建设协调发展、相互促进的多学科人才培养基地,各育人主体利用各种优势和资源,拓宽实践育人平台,实现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的持续融合,让各学科发挥协同育人作用。班主任也要提升思想教育和引导的能力,利用好课程、实践活动、网络平台等,打造有特色的精品活动,给学生最大程度的实践展示空间。将育人内容渗透到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通过实践平台,将课内知识延伸至课外,将入学教育、毕业教育、学风建设、法纪教育等内容,打造通识实践平台,鼓励学生通过专题调研、社会服务、主题分享、实习实训、企业跟岗实习、创新实践等形式增强自身的实践能力。[8]让学生在社会实践的大熔炉里得到熏陶,促进学生实现自我管理和自我教育、自我服务和自我组织,在实践中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人文素质、能力素质等,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全面的发展,真正成为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推进“实践育人”与“三全育人”相得益彰,增强育人成效。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论党的宣传思想工作[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20:275.

[2] 习近平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 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N].人民日报,2018-09-11.

[3] [5] 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2022年10月16日) [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33,34.

[4] 秦圣阳.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解构:价值取向、关键挑战与路径选择[J].盐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9(4):78-86.

[6] 马宁.“三全育人”视域下辅导员心理育人能力的培养与提升[J].科教导刊,2023(7):87-89.

[7] 沿用好辦法 改进老办法 探索新办法——三论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讲话[N].人民日报,2016-02-11.

[8] 包东飞,吴干里.“大思政”视阈下高职院校辅导员育人能力提升路径思考[J].泰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0(5):9-11.

基金项目:2021年度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专题项目“三全育人”背景下高校班主任队伍建设的推进机制研究(2021

SJB0230)。

(责任编辑:向磊)

猜你喜欢

三全育人
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三全育人”模式研究
“三全育人”理念下创新型控制科学与工程研究生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
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三全育人”模式研究
构建二级学院 “三全育人”新模式
构建二级学院 “三全育人”新模式
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全育人”培育模式新探
构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三全育人”新格局研究
高职推进“三全育人”工作制约因素浅论
基于“三全育人”的高校工科专业优良学风途径研究
“三全育人”视角下高校教师课外育人长效机制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