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全周期管理视域下家庭学校社会协同劳动育人机制构建

2023-12-11阳剑兰肖娜马军

文教资料 2023年16期
关键词:劳动教育

阳剑兰 肖娜 马军

摘 要:推动家庭、学校与社会之间更紧密地协同开展劳动教育,成为我国当前劳动教育理论研究及实践探索的关注点。本文以全周期管理为分析框架,识别变化环境下的家庭、学校与社会之间关联与协同优化,为劳动教育的协同推进提供一定的借鉴作用。研究发现,内需外因双向驱动家校社协同推进劳动教育,劳动项目是三者之间的耦合介质,思想理念是耦合关系形成过程中的焦点问题。协同耦合过程中的阻力主要表现为家庭—学校—社会系统间规范协同组织的缺失,促协作的信息渠道发展状况欠佳,参与主体积极性不高等方面。本文通过问题分析,提出主要从更新育人理念、构建激励机制、搭建数字化平台及构建协同组织体制等四个方面提出优化建议,以期推进家校社协同劳动育人工作的开展。

关键词:家校社协同 劳动教育 全周期管理理论 耦合机理

一、问题的提出

习近平总书记十分关注劳动教育并多次做出重要指示。2020年3月20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提出要“整合家庭、学校、社会各方面力量”,明确家庭、学校和社会在劳动教育中要分别发挥基础作用、主导作用和支持作用的综合实施要求。[1]为推进学校劳动教育的落实落地,2020年7月7日,教育部印发《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的通知,提出要“推动建立以学校为主导、家庭为基础、社区为依托的协同实施机制,形成共育合力”[2]的实施策略。因此,构建家校社协同机制不仅是落实党和国家的要求,也是推进劳动教育的重要保障。

当前,家校社协同劳动育人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已成为新热点,但就家校社协同推进劳动教育的现状而言,还存在认知度不高、参与度不足、支撑度不够、评价度不实等问题,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劳动教育的效果。基于此,本文尝试使用全周期管理分析框架,对家校社协同劳动育人的耦合机理进行梳理,并提出优化建议,以期促进劳动教育中家校社的有机协作,为劳动教育的协同推进注入兼具理论品质与实践操作的思维方式。

二、概念界定与分析框架

(一)耦合

“耦合”是物理学的概念,原意指通过各种相互作用而使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体系或运动方式之间彼此影响以至联合起来的现象。[3]本文所指的耦合,是基于家庭教育、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的性质和联系,将三者进行有机结合,进而产生良好的交互作用,协同演化形成更加高质量的劳动教育模式。耦合并不是家庭育人系统、学校育人系统与社会育人系统的简单相加、汇总,而是通过创新、精准协调各系统间的目标等方式来寻求“1+1+1>3”的效益,达成高质量的劳动教育效果。

(二)分析框架

全周期管理源自管理学中的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理论,指从产品(或服务)的全生命周期着眼,通过系统设计来实现满足需求、提升效能等目标过程中所应用和体现的管理方法与理念。[4]本文引入全周期管理理念,将家庭、学校、社会三个分系统协同劳动育人的耦合机理进行探索,并就存在问题提出改进建议(见图1)。

如图1所示,动机是系统间耦合关系生成的逻辑起点。耦合动机来源于多方面,既可生成于内在需求,又可来源于外部因素,还可以是内外双因素作用的结果。一旦动机生成后,需要选择一种合适的介质作为联结不同系统的支点。合适的介质是系统间耦合关系构建的必要条件,但仅有介质这个必要不充分条件并不能构成良好的耦合关系,还需要各方主体的积极响应。若想要形成良好的耦合关系,既需要克服系统内外各种扰点因素的影响,又必须解决耦合关系产生中的焦点问题。

三、家校社协同劳动育人的耦合机理分析

基于前面所述的全周期管理框架下系统间耦合关系生成路径,本文对家庭、学校与社会这三个教育系统相互间耦合机理作如下探讨。

(一)起点:耦合动机

从外部因素来看,家庭、学校和社会协同推进劳动教育的耦合动机表现在时机耦合与空间耦合两方面。在时机耦合方面,随着家校社协同育人理念的不断推广与强化,协同育人成为越来越多人的共识。[5]此外,为适应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的新要求,我国相继发布《关于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等文件,进一步强调整合家庭、学校与社会力量协同劳动育人的重要性。可见,家校社协同育人不仅成为了思想共识,也上升为政策目标[6],各政策的出台为家庭、学校与社会三者的协同育人提供了政策支持和耦合时机。在空间耦合方面,家校社协同育人是我国教育事业“五育”并举和“三全育人”相结合的实现方式。[7]在倡导“五育”并举和“三全育人”理念的大背景下,劳动教育的推进无疑需要全空间的支持,即无论是学校,还是家庭乃至全社会,都理应为劳动教育提供全方位的育人空间。

从内部需求来看,家庭、学校和社会育人系统如同互相咬合的齿轮,彼此联动发展。家校社协同推进劳动教育,并不意味着平均主义或比例主义,而是伴随学生年龄的增长,家庭、学校与社会在学生学习过程中的角色、功能和地位发生合理、适切而又灵活的变化。[8]家庭、学校与社会作为三个不同的育人系统,若需在劳动教育过程中发挥其合力的最大效用,应将协同育人理念与交叠影响理念相结合,并尝试在承认家庭、学校与社会各有侧重地开展劳动教育的基础上,来联结三者的力量。在家庭劳动教育中偏重生活化,学校劳动教育中注重专业化,社会则重视劳动教育的职业化,三者在整个劳动教育系统中的育人目标各有偏重、相互配合,共同形成一个全方面的育人系统。

(二)支點:耦合介质

家庭、学校与社会三个教育系统之间协同推进劳动教育,主要通过劳动项目这一关键介质进行联结。劳动项目是指为实现家校社协同劳动育人的目标与任务而设计的劳动活动,家庭、学校与社会同时嵌入劳动项目,产生彼此关联(见图2)。

在各自教育子系统中,家庭应聚焦于劳动教育中基础作用的发挥,家长可利用家庭环境让孩子参与生活化的劳动学习活动,提高学生家务劳动技能。学校应聚焦于劳动教育中主导作用的发挥,有针对性地为学生设定有主题的劳动理论及实践课程,通过系统的理论与实践学习获得必要的劳动技能。社会应聚焦于劳动教育中支持作用的发挥,利用丰富的社会资源拓展劳动实践场所,与学校共建共享稳定的劳动实践基地、校外实习实训基地等,为学生职业化奠定基础。在家庭、学校和社会三者构成的协同育人系统中,通过劳动项目介质的联结,实现学校对家庭提供劳动教育指导,家庭发挥参与作用并反馈,学校与社会共建共享、支持配合;社会通过营造劳动教育氛围引导家庭积极参与,家庭带动孩子参与社会实践,从而达到在多样化劳动项目下的各种子系统劳动教育活动的协同耦合。

(三)焦点与扰点:耦合关键与阻力

在家庭、学校与社会劳动育人耦合关系的生成中,势必会遇到各种干扰因素,成为耦合关系构成的阻力,各方主体需要积极响应号召,努力突破耦合关系形成中的焦点问题,同时尽量规避并克服耦合进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干扰因素,最终促成系统间良性耦合关系的形成。[9]

1. 焦点:耦合关键

思想理念是行动的先导,也是推动与指导人们行为的内生力量。在劳动教育中,家庭、学校与社会耦合关系能否形成首先决定于思想理念。统一思想理念是构建家校社协同育人系统的首要任务。[10]因此,思想理念是耦合关系构建的焦点问题,系统之间形成共同的协同育人理念是达到良好耦合效果的关键。

基于系统间的立场认知,家庭、学校与社会在劳动育人理念上并不统一,因而对劳动教育价值取向的认知存在偏差,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三方的协同育人进程。在协同育人实践中,我国的某些家庭、学校与社会组织中还存在着功利化教育价值取向,与以人为本的教育价值观相偏离,这是家庭、学校与社会三方合作不畅的重要原因之一。[11]目前,提高升学率仍是我国部分院校的主流价值取向,劳动教育常沦落在“虚拟课表”之中;取得高学历仍然是家庭对子女教育成果的重要评判标准之一,因而大部分父母存在着让孩子忙碌于学习之中而忽视劳动教育的思想;在社会上,一些社会组织主要关注利益获得,对劳动教育的支持力度不够、积极性不高。如此等等,都成为劳动教育协同的思想认知障碍。

2. 扰点:耦合阻力

一是耦合关系形成过程中的参与主体积极性不高。家庭—学校—社会体系是界于行政组织与自组织之间的新型组织,在合作过程中既无严格的职务等级区分,也不存在哪一方受另一方控制的状况[12],因此家庭、学校与社会的合作更多依靠于自主自愿,并无强制性要求。此外,三者不同的角色定位易让劳动教育目标产生差异,这易使得主体间各自为战,造成协同效果受到影响。协同育人是一项系统教育工程,作为教育系统中三大主体的家庭、学校、社会不可相互孤立,三者在协同耦合的各个阶段均应积极响应系统号召。就现实状况而言,家庭、学校与社会三者对劳动教育的重视程度远不及预期,主体响应的积极性并不高,这成为良好耦合关系形成的重要阻力。

二是协作的信息渠道发展状况欠佳。由于社会资源的多元性、多变性以及难以辨别性,“校—社”合作和“家—社”合作相较于“家—校”合作更需要各种能提供信息支持的协同渠道。社会上的许多组织、企业与单位都有支持劳动教育的良好意愿,但缺乏畅通的合作渠道,且未建立稳定的合作机制,导致社会教育资源被搁置。[13]随着高质量素质教育的宣传推广,父母与学校领导及教师都更加注重劳动教育。现实中,考虑到劳动教育场所的选择、劳动活动安全的保障等各种复杂因素,加之家长与学校都很难搜集到良好的社会劳动教育提供单位的信息资源,因而能让家长与学校都放心的社会实践活动较少。[14]出现劳动教育供需不匹配的主要原因之一即提供社会劳动教育资源的单位与家长、学校间的信息不对称,且缺少有效合作平台。

三是家庭、学校与社会系统间规范协同组织的缺失。大部分推进制度化家校社合作的国家与地区都成立了以家长和教师为主要成员的组织平台,如美国主要有国家合作伙伴学校联盟(NNPS)、伙伴行动小组(ATP)、家长教师联合会(PTA)等,这些组织在全国、地方和学校三个层面进行着家校社协同育人的研究与实践。[15]在我国,开展家校共育的重要组织为家长委员会,其较少借助社会教育力量,不符合目前家校社协同育人的要求[16],家校社协同组织的缺失成为三者耦合的阻力之一。

(四)终点:耦合完成

从全周期管理框架来分析,家校社协同劳动育人系统的耦合起始于耦合动机的推动,这种动机源于培养德育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教育方针和“三全育人”的实施。在动机的推动下,家庭、学校与社会三方根据各自的作用和育人优势,选择多样化的劳动教育项目作为三个教育主体在劳动教育协同育人中的介质;在家校社协同劳动育人过程中通过突破协同理念这一焦点并克服组织、信息和资源等扰点,保障劳动教育协同系统的有序运行,从而构建起家校社协同劳动育人的耦合关系。

四、家校社协同劳动育人的优化建议

(一)落实全面发展的人才观,构建协同育人理念

改变家校社协同过程中产生的“剧场效应”现状,首要的是落实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观,构建各参与主体的协同劳动育人理念,摒弃功利化的价值取向。学校与家长应该改变以追求升学率及考取高分成绩为目标的教育观念。学校要将劳动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各环节、全过程,搭建家庭、学校、社会各主体的协同推进的理念,不唱“独角戏”,实现学校劳动教育的常态化。社会上的部分组织、单位应转变以追求利益为唯一目的的不正确理念,引导积极、健康的劳动文化价值的形成,支持和协同学校开展丰富的社会劳动教育,实现社会劳动教育的多样化。家长应摒弃以孩子学习成绩为攀比标准的“虚荣心”,实现家庭劳动教育的生活化。家庭、学校与社会三者共同营造相互协同、彼此支持、同心聚力的劳动教育协同育人理念。

(二)构建需求导向的激励机制,激发耦合主体动力

人的需要或动机可以通过激励的手段来激发,达到引导人的行为目的,促进主体参与的积极性,因而构建耦合主体基于需求导向下的激励机制十分必要。教育行政部门应将学生劳动素养纳入教育质量评估和监测体系,成为教育质量评价的依据之一,从而可以督促各级学校加以实施和改进。实施学生劳动素养为评优、升学、就业中的衡量指标,纳入学生综合素质档案。将劳动教育开展情况纳入督导体系实施专项督导,明确家庭、学校与社会在劳动教育的协同要求和效果体现,将劳动教育督导结果进行公开接受监督。将劳动教育教学纳入国家级、省级教育教学成果评定中,引导高质量劳动教育教学活动的开展。组织成果展示和经验交流,形成一批有特色、有示范、可复制的协同劳动教育样本。规范校外劳动教育实践基地建设,出台符合劳动教育相应的准入标准,政府投入相应的经费予以支持和建設,体现社会支持的教育公共性。

(三)搭建数字化协同育人平台,推动信息资源优化

数字时代管理实践中的无限链接、动态协同等特征为多主体协同提供了优良的技术条件。[17]在家校社劳动协同教育系统中,各系统要素相互联系、相互促进,可以实现各种资源的优化配置,与系统外实现能量与物质的交换,发挥着系统的功能。为实现家校社劳动教育资源的流动与优化,可以在调研的基础上构建家校社优质教育资源信息库,动态实时呈现家庭和学校附近社会劳动育人资源的内容、样态与适用建议。同时,可通过海量数据算法分析学校与家庭的劳动教育需求,更加精准地为家庭及学校匹配到适合的社会资源,更好地保证在兼顾共性的同时提供个性化且具实时性的劳动教育资源的供给。[18]

(四)明确家校社协同组织保障,规范耦合主体关系

家庭、学校和社会是三个相对独立的系统,要形成一个思想共识、内容共振、行动共进的家校社协同的劳动教育系统,就需要构建相应的协同组织平台为保障,推进三者之间的协调耦合作用。国家有关文件对各级地方政府、政府妇女儿童工作机构、教育部门、共青团、少先队组织、妇联组织、民政部门等在各自职责范围内发挥协同育人作用提出了明确要求。作为人才培养的学校,也需要搭建家校社协同劳动育人组织机构,既组织好校内劳动育人活动的开展,又对接学生家长和社会推进家庭、学校与社会之间耦合关系的形成,将各自在劳动教育中的主导、基础、支持作用得到充分发挥。

五、结语

家庭、学校与社会间耦合关系的形成与协同推进劳动教育的过程呈现出动态性和多维性的特点,其耦合机理也因全过程较长的耦合路径“起点—支点—焦点与扰点—终点”而适时改变、动态生成。本文基于全周期管理理论,从内在机理与运行逻辑方面探究家庭、学校和社会这三个教育系统相互间的耦合关系构建,旨在探究我国当前家校社协同劳动教育的必要性及可行性,让多元主体参与的资源共享、协同推进成为可能,使家校社协同劳动教育从理论走向实践。在具体实践中,家校社协同劳动教育的开展需要各参与主体回归以人为本的育人理念,在政府的强力支持下,以激励机制的构建为导向,以协同组织的搭建为保障,通过数字化平台优化资源配置。围绕本文所建立的分析框架,在耦合阻力因素的考虑、耦合条件的确立、耦合优化的建议等方面,仍需开展更为深入的工作,并结合实际案例验证其可行性。

参考文献:

[1] 张艳,高平,陈娇.“三全育人”"视域下高职特色劳动教育机制研究[J].产业与科技论坛,2023(3):128-129.

[2] 周韵曦.树立崇尚劳动、尊重劳动的良好家风[N].中国妇女报,2022-05-06.

[3] 布特,段红艳,诺日布斯仁.从体教结合到体教融合:从资源耦合向制度耦合创新发展[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21(9):33-44.

[4] 逄元魁,刘璐.三全育人视域下新时代大学生劳动教育“全周期管理”探析[J].高校辅导员,2021(4):39-43.

[5] 储朝晖.家校社协同育人实施策略[J].人民教育,2021(8):33-36.

[6] 破题“大教育”新格局[J].人民教育,2021(8):18.

[7] 王胜本,刘旭东,李鹤飞.新时代高校服务育人:重要价值、优化图景、推进路向[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21(11):53-59.

[8] 程豪,李家成.家校社协同推进劳动教育:交疊影响域的立场[J].中国电化教育,2021(10):33-42.

[9] 王雪丽,彭怀雪.“后扶贫时代”非遗助力精准扶贫:耦合机理与优化建议[J].农业经济,2022(6):70-73.

[10] 黄文姬.建立健全家校社协同育人机制[J].学习月刊,2022(9):40-42.

[11] 邵晓枫,郑少飞.新形势下的家校社协同育人:特点、价值与机制[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22(5):82-90.

[12] 邱慧燕,柴江.家校合作体系构建的要素、困境及路径[J].内蒙古社会科学,2021(6):179-186.

[13] 叶海波,魏超燕.“双减”背景下家校社“三元循环”的协同育人策略[J].教育科学论坛,2022(13):37-40.

[14] 徐海娇.劳动教育的价值危机及其出路探析[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8(10):22-28.

[15] 吴重涵,张俊.制度化家校合作的国际比较:政策、学校行动与研究支撑[J].中国教育学刊,2019(11):31-38.

[16] 齐彦磊,周洪宇.“双减”背景下家校社协同育人遭遇的困境及其应对[J].中国电化教育,2022(11):32-36,67.

[17] 陈春花,朱丽,刘超,等.协同共生论:数字时代的新管理范式[J].外国经济与管理,2022(1):68-83.

[18] 顾理澜,李刚,张生,等.“双减”背景下数字化赋能家校社协同育人研究[J].中国远程教育,2022 (4):11-17.

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专项任务项目(高校辅导员) “基于‘家校社协同的高校劳动教育机制构建研究” (22JDSZ3098),湖南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资助项目“新时代高校劳动育人‘家校社协同机制研究” (21C09)。

(责任编辑:向磊)

猜你喜欢

劳动教育
孩子的劳动教育应从家庭教育中抓起
让劳动教育真正走进课堂
新时期幼儿劳动教育研究
“动”与“不动”
邓颖超的妇女劳动教育思想
探讨农村小学学生的管理工作
马卡连柯劳动教育思想对儿童劳动教育的启示
苏霍姆林斯基的劳动教育思想的原则
浅谈劳动教育对幼儿发展的重要性
中小学劳动教育的理论研究及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