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城市韧性”研究态势比较分析
2023-12-02刘泽照顾润男
刘泽照 顾润男
摘 要:当代城市风险灾害耦合衍生,冲击公共安全和社会秩序,给城市安全韧性建设提出新的要求。立足刻画韧性概念和基本研究图景,分析了“工程韌性→生态韧性→演进韧性”的认知演进,细化对城市韧性研究的整体定位。借助CiteSpace对国内外城市韧性的研究成果进行挖掘,通过演进过程及时空热点内容分析,发现国内外研究存在一定差异:总体上,城市韧性议题研究需要强化多学科、多尺度刻画及其政府能力提升,未来应着力构建统合性的理论诠释框架,系统性的韧性评价以及实效性的区域应用方案。
关键词:城市韧性;韧性治理;文献计量;中外比较
中图分类号:X4;D6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4513(2023)-05-026-10
收稿日期:2022年12月25日
作者简介:
刘泽照(1981-),男,江苏徐州人,副教授,博士,主要研究方向:应急管理、公共安全、区域发展与政策。
顾润男(1998-),女,江苏无锡人,硕士,主要研究方向:数字政府及韧性治理。
基金项目:
江苏省社科应用研究精品工程项目“减灾视域韧性城市的评价测度及应用”(22SYB-116);徐州市科技计划项目(软科学研究)“徐州市建设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战略对策研究”(KC23331)。
引言
进入21世纪,全球新兴风险不断涌现,社会系统面临着更加严峻的考验,韧性及韧性治理成为城市可持续发展研究的热点议题。《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远景目标的建议》中首次明确提出“韧性城市”建设议题,要求“提高城市治理水平,加强特大城市治理中的风险防控”。“韧性”一词进入国家治理官方话语,激起学界热议与地方实践创新热潮。2020年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围绕 “韧性城市与可持续发展”开展了学术研讨。2021年10月,南京市人民政府以“践行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安全韧性城市”为主题,举办“2021南京市市长国际咨询会议”。城市作为复杂的社会生态系统,在转型过程中更容易受外部环境与内部建设的冲击与波动,因此,城市面临的各类未知风险愈发复杂,传统与非传统风险交织严重威胁城市系统的运行与发展,亟待提升城市安全发展的韧性能力。国际社会也针对城市韧性主题开展了相关实践活动,联合国减灾战略署启动“让城市更具韧性”国际行动规划,四川成都和德阳、湖北黄石、浙江义乌等城市加入国际韧性城市建设活动[1]。韧性城市建设成为城市安全与可持续发展的主流方向。当前,学界针对城市韧性的讨论不断,但尚缺乏围绕国内外城市韧性研究的系统梳理与中外探索比较分析。
何谓城市韧性?城市韧性的核心特征是什么?从哪些维度考察城市韧性和建设韧性城市?这些问题对于提高各国的公共治理效能和城市应急能力有着显著的现实意义。本文通过梳理城市韧性的相关研究,挖掘概念提出的脉络及其应用,展现中外研究的异同,并在比较分析中探寻其演进特征与发展趋势,为中国韧性城市建设提供借鉴。
一、“韧性”和城市韧性理论溯源
(一)概念谱系与认知演变
从词源学角度,韧性(resilience)一词义为“回到最初状态”,而后随着时代发展被引入不同学科领域。比如,最初“韧性”被应用于机械工程学,用于描述钢梁的强度和延展性[2]。20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韧性”一词被广泛应用心理学领域,尤其是儿童精神问题[3]。1973年,加拿大生态学家霍林(Holling))将“韧性”思想用到系统生态学以描述生态系统中变量保持平衡的稳定状态,随后韧性理论扩展到灾害管理领域;20世纪90年代以来,学界对韧性的研究从自然生态学延伸至人类生态学[4]。多年来,国内外众多学者从不同领域诠释和发展了“韧性”概念,比如Ran Bhamra等[5]通过对不同学科领域关于韧性的研究回顾,归纳整理了15种学术定义。总之,韧性概念演进丰富了韧性学术话语,为韧性理论的形成与社会系统应用奠定了坚实基础。
随着韧性概念的发展,韧性理论经历了两次发展转型。学术界对韧性的内涵认知经历了“工程韧性→生态韧性→“演进韧性”(社会与生态韧性)”的转变[6]。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工程韧性最接近社会系统所理解的韧性概念,即一种恢复原状的能力。霍林(Holling)将工程韧性定义为系统在受到扰动后恢复平衡或稳定状态的能力[7]。随着学界对复杂系统环境及其作用机理的深入探索,逐步修正完善对韧性概念的界定,提出“韧性包括系统在改变自身结构前所受到的扰动量级”[8]。伯克斯(Berkes)和福尔克(Folke)认为,现实系统存在多个平衡状态,系统的扰动可以促使其从一个平衡态转向另一个平衡态[9]。在生态韧性的基础上,研究者凝练出了一种全新的韧性观点,即“演进韧性”,即Walker等[10]提出韧性不应仅仅被视为系统对初始状态的一种恢复,而是复杂的社会生态系统为回应压力和限制条件而激发的一种变化、适应和改变的能力。综上,工程韧性、生态韧性和“演进韧性”的观念转变与递进体现了学界对系统运行机制认知的演进过程(表1),每一次转变都是对韧性概念更深层次的理解和升级。从当代城市治理视角出发,“演进韧性”丰富的内涵更适合现实复杂多变的城市场景,可以成为城市韧性研究的参照基准。
(二)城市韧性界定和特征辨析
城市作为复杂的社会生态系统,是人口聚集、经济社会活动创新的重要场所,赋予了“演进韧性”概念应用的丰富解释场景。由于“演进韧性”对城市发展的强解释力,促使城市规划学、灾害学、公共管理学等多个学科领域聚焦城市系统应对各种不确定性风险冲击的韧性问题[11],城市韧性概念也具有了多重定义。如城市规划学认为城市韧性泛指“城市系统和区域通过合理准备、缓冲和应对不确定性扰动,实现公共安全、社会秩序和经济建设等正常运行的能力”[12]。灾害学研究则将城市韧性视作在致灾因子影响下,城市系统、社区或者社会及时有效防范、抵御、吸纳和承受灾害后果并从中恢复[13]。韧性联盟(Resilience Alliance)将城市韧性定义为城市系统能够消化并吸收外界干扰,并保持原有主要特征、结构和关键功能的能力[14]。美国洛克菲勒基金会认为,城市韧性是一个城市个体、社区机构、行业及其所组成的系统在经历各种慢性压力和急性冲击下存续、适应和成长的能力[15]。经过梳理不同领域对城市韧性定义的界定,Ribeiro等人[16]提出城市韧性是城市及其城市系统在受到干扰时保持或减少影响的能力,以适应外部冲击变化。
由于“韧性”是一个多元的概念,不同学科对城市韧性的理解也不尽相同。研究者在描述城市韧性的概念过程中往往通过定义、特征等增强表达力度,使得城市韧性的概念更加具体化。在适应性循环理论中,Wildavsky[17]较早提出了韧性系统的基本特征,即动态平衡性、兼容性、高效流动性、扁平性、缓冲性、冗余性。美国洛克菲勒基金提出,城市应对变性扰动和缓慢性压力必须具备七个系统特征:反思性、资源可用性、包容性、完整性、鲁棒性、盈余性和可塑性。一般认为,城市韧性主要表现为冗余性(Redundancy)、鲁棒性(Robustness)、多样性(Resourcefulness)和高效性(Rapidity),其中鲁棒性和高效性被概括为“表现韧性”,冗余性和多样性则被提升为“准备韧性”[18]。
二、中外城市韧性研究基本状况比较
(一)研究方法及数据
当前,城市韧性研究的应用范围十分广泛,不仅局限于最初的自然生态系统,在众多学科领域都有其轨迹,快速扩展到包括灾害管理、能源系统、经济金融、公共政策、社会治理等方面,其中不乏交叉学科的研究内容。基于此,本文利用文献计量的工具方式力图透视城市韧性层面的研究概貌,探析国内外研究差异和演进趋势。文献计量学运用数学、统计学等方法对文献体系和研究特征进行分析,进而评价和预测相关领域的研究现状和趋势,是开展科学研究和评价的一种重要途径[19]。
本文数据来自中外典型文献数据库。其中,中文来自知网(CNKI)数据库,检索条件为:主题=“恢复力城市”or“弹性城市”or“城市韧性”or“韧性城市”①,来源类别为“CSSCI”期刊,截至时间为2022年8月,检索结果369条。英文文献数据来源于 Web of Science核心数据库,来源类别为SSCI,检索条件为:标题= “Urban Resilience”or “Resilient Cities”,文献类型选择 “Article”,语种为“English”,截止时间为2022年8月,检索结果为732条。为使文献样本符合研究要求,对检索结果进行人工筛选和数据清洗操作,剔除会议信息、专栏征稿等资料,最终保留CSSCI文献355篇,SSCI文献702篇。
(二)中外城市韧性研究比较
1.时间分布态势
纵观国内外研究发现,与城市韧性相关的SSCI文献最早可追溯到1986年,CSSCI文献则是2003年。尽管总体数量上存在明显差距,但国内外学界对城市韧性的关注度整体均呈上升趋势,且于2021年达到发文量峰值。国外城市韧性的研究起步较早,已形成较为系统的多类别研究成果,而国内,在该领域的研究总体处于持续跟进和发展阶段。显然,城市韧性作为一个新兴研究方向,成为国内外学界关注的热点和前沿问题。
2.研究热点导向
借助计量工具CiteSpace对样本文献进行分析,得到关键词共现图谱(图1)。关键词是能够高度概括文章研究内容的文字及组合,关键词共现可以反映该研究领域的研究内容态势。通过关键词共现图谱发现,国内外城市韧性研究主要分布在几个方面:一是城市韧性的理论框架,如何系统认知城市韧性,其关键词包括“社区韧性”“经济韧性”“framework”等;二是城市韧性的评价体系,如何科学评估城市韧性,显示为“评价”“model”“system”等关键词;三是城市韧性的提升策略,体现韧性治理方案的优化,包括关键词“韧性治理”“城市化”“governance”“strategy”等。
根据研究领域出现频次排名前20的关键词(表2、表3),发现国内外在城市韧性研究领域存在较为明显的热点差异。
国内研究中,除“韧性城市”“城市韧性”“弹性城市”等参考价值较小的关键词外,“韧性治理”“经济韧性”“脆弱性” “气候变化”等关键词的出现频次和中心度较高。分析发现,国内对城市韧性的研究热点体现出三个特征:一是在研究内容上聚焦城市韧性的概念在实际应用中的价值度,研究韧性治理是否有利于降低城市脆弱性,增强防灾减灾与风险防范的作用以及城市遭受灾害冲击自身的恢复力等,其关键词体现为“韧性治理”“脆弱性”“恢复力”“气候变化”等;二是在研究对象上呈现了鲜明的层次性,国内集中研究城市群、社区的韧性,其关键词包括“韧性社区”“城市群”等;三是在研究维度上主要从经济建设、基础设施等方面着手,研究城市韧性提升策略,其关键词体现为“经济韧性”“数字经济”“城市规划”等。
国外研究中,暂不考虑“city”等参考价值较小的关键词后,“framework”“climate change”“vulnerability”等关键词出现的频次和中心度较高。进一步分析发现,国外针对城市韧性的研究热点主要集中于以下方面:一是城市韧性的评价体系,构建概念框架和城市韧性评价指标,关键词体现为“framework”“model”“system”等;二是城市韧性灾变机制,提炼可持续力、适应力、鲁棒性等核心概念,完善城市韧性建设内涵,比如“adaptation”“sustainability”“impact”等关键词;三是城市韧性的研究视角,从灾害、社区、城市化、气候变化等多角度切入,比如關键词“climate change”“community resilience”“urbanization”等。
综上,国内外城市韧性领域的系列研究具有各自鲜明特点。国内研究具有一定倾向性,主要以宏观政策研究为主,如“发展战略”“城市治理”“韧性治理”等,中微观层面的系列研究相对较少,且研究的维度和内容较为集中,研究对象和范畴集中特定背景下的经济社会发展和城市防灾减灾。特别地,伴随2020年新冠疫情的暴发,国内围绕疫情主题的城市韧性文献数量出现暴发式增长,研究方向更多面向制度优势发挥、传染病风险防控、城市规划等。国外该领域的研究更体现多元化、交叉性和微观分析。一方面,国外研究注重典型框架构建和自然-社会系统机理分析,另一方面,研究更加细化,微观层面的研究更加深入,如气候变化和鲁棒作用机制等。
此外,关键词突现图显示出研究领域的前沿方向和热点导向(图2、图3),国内外城市韧性研究内容持续时间具有显著差别,主要由于国内研究更多在国外研究的基本问题和共识基础上开展。同时,国外城市韧性研究进一步细化,从城市韧性内涵、适应力向灾害韧性、气候变化应对转变,更注重韧性发展思维与国际挑战、国家安全的结合。而国内研究主要集中于提升城市韧性建设策略以及特定领域应用,如聚焦社区韧性、经济韧性等方面。相比于地震、洪涝等传统自然灾害事件,公共卫生事件对城市发展系统的冲击也较大,既是对城市社区危机应对能力和恢复能力的考验,也是对各地韧性城市建设能力的检验。
三、国内外城市韧性研究进展
城市韧性作为城市风险治理的新思路新理念,为抵御、消除、化解、适应城市系统的不确定性提供了新方案。当前,学界和政府实务部门对城市韧性的研究探索主要聚焦于理论框架、评价体系和提升策略等方面。
(一)多学科、多视角的城市韧性理论框架
学界和实务部门对城市韧性定义的侧重点不同,其对城市韧性的理论框架认知也存在一定视角差异和学科差异。一般而言,可以分为单一系统的简单框架和多系统的复合框架。
单一系统的简单框架强调城市韧性系统认知的特定维度或分层。譬如,国际韧性联盟从经济、社會、生态、设施等四个维度提出城市韧性理论的基本内涵:即管治网络、代谢流、设施环境和社会动力机制[20]。其中,管治网络指社会学习、社会适应和自组织能力;代谢流是城市韧性的运转手段,用来支撑城市功能的发挥、提升人类健康及生活质量;设施环境是城市韧性的物质基石,用于提升城市的适应性和调整能力;社会动力机制主要是探索城市韧性与人口特征、人力资本和社会不公平性等方面[21]。此外,杰哈(Jha)等[22]人从基础设施韧性、制度韧性、经济韧性和社会韧性等四个方面论述了城市韧性框架。
多系统的复杂理论框架重在强化认知层面的整合或综合性。例如,皮克特等[23]人从生态、社会经济和规划领域切入,结合“人类生态系统”框架对城市韧性进行系统说明。仇保兴[24]基于复杂适应性系统理论,从韧性城市的主体性、多样性、自治性、适当的冗余性、慢变量管理和标识六大要素着手,着力构建绿色发展、经济活力和城市安全的城市韧性框架。此外,德索萨(Desouza)[25]从城市内部的文化和过程动态等因素构建了城市韧性框架。吴晓林(2018)等[26]从城市公共安全视角切入,将韧性社区内含物理层面的抗逆力、社会生态层面的恢复力和社区成员的自治力统一起来进行韧性研究。黄弘(2018)等[27]提出城市安全韧性表征模型,从冗余性、多样性、多网络连通性、适应性、协同性、快速稳定性、恢复力和学习力等方面阐述雄安新区韧性建设系统“规划-建设-运行”的全过程。
由此可见,当前,城市韧性研究呈现出几大特点:从横向来看,理论框架从单一系统延伸至多系统复杂框架,其涉及的覆盖面更广、学科交叉更加明显;从纵向来看,城市韧性从最初的工程研究逐步向灾害防治、城市文化等层面深度挖掘,更加重视社会治理层面的韧性研究,研究视角也更加开阔。
(二)多尺度、多维度的城市韧性评价体系
城市韧性评价体系作为衔接理论和实践的桥梁,一直以来是国内外研究的重点。目前,城市韧性评价主要集中在技术网络系统、经济系统、基础设施系统、能源系统和社会生态系统等方面[28]。具体内容包含城市韧性评价方法和城市韧性评价指标两个方面。
就城市韧性评价方法而言,当前以综合指标评价、遥感模型评价、韧性网络评价等方法为主,此外还有函数模型法、阈值法、情景分析、图层叠置、蒙特卡洛等方法[29]。如学者Lam(2015)等人[30]运用RIM模型对加勒比地区25个国家应对飓风的恢复力进行评价。郑艳(2018)等[31]基于适应性周期对城市发展能力、绿色基础设施和灰色基础设施应对暴雨的系统韧性进行研究。针对城市韧性评价指标,近年来国内外都产生了诸多应用性导向的指标体系。比如,孙阳(2017)等运用GIS的空间分析和叠加功能方法,从生态环境、市政设施、经济和社会等四个方面选取24个具体指标,对长三角地区16个地级市城市韧性程度及其空间状态作出评价,并确定测度标准值。闫晨(2020)等[32]采用PSR模型构建3级评价框架,结合36项指标组成的评级体系对历史街区的城市防火韧性进行评价。DONG(2020)等人[33]基于中国81个非省级城市运用地理加权回归(GWR)模型和熵方法对城市恢复力进行综合评价。杨秀平(2020)等[34]利用熵值法和系统动力学构建仿真模型,对兰州的城市旅游系统韧性进行评测。
当前,城市韧性评价研究具有以下特点:评价方法从传统的定性规范研究向定性、定量混合研究转变,注重实证研究和多模态数据支撑;评价内容上,围绕城市韧性核心特征、核心要素和发展阶段构建评价体系,形成了多维度、多尺度的评价格局;评价性质从静态评价向动态评价转变,并且注重城市韧性的预测性和空间异质性。
(三)多层次、多领域的城市韧性提升方案
如何将韧性思维及研究成果运用于实践是城市韧性探索的关键问题。研究发现,国内外有关城市韧性的应用研究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城市韧性提升的策略探析。Jack(2011)[35]提出从多功能性、冗余性、模块化、多样性、多尺度网络以及适应性规划与设计等方面提出韧性增强的建设思路。肖文涛(2020)等[36]从空间、时间和层级三个维度提出“都市群—城镇带—生活圈”防范风险扩散、“灾前预警—灾中应急—灾后恢复”阻遏风险延递、“宏观搭台—中观定标—微观落地”化解风险叠加的具体策略。
第二,城市韧性提升的模拟预测。Bruneau(2007)等[37]利用概率函数、脆弱性和韧性构建了基础设施韧性机能曲线函数,为提升城市韧性提供参考。吴波鸿(2018)等[38]基于韧性城市的恢复力评价模型,模拟城市系统在外部扰动过程中的演化过程,针对关键节点提出城市韧性强化措施。武永超(2021)[39]运用双重差分法对153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进行准自然实验,评估智慧城市建设对提升城市韧性的作用,研究表明,智慧城市建设有利于城市韧性治理,对提升城市韧性具有重要意义。
第三,城市韧性提升的政策支撑。具体而言,该层面主要聚焦在公共部门和制度结构,侧重讨论管理体制、制度机制、法律法规,关注城市韧性提升过程中治理模式、绩效评价等。马奔(2020)[40]等提出构建多元主体参与的实践路径,将韧性理念融入城市治理,以此提升城市韧性。林雪(2020)等[41]强调通过地方政府的韧性能力建设加强城市系统韧性。
不难发现,目前国内城市韧性提升研究体现出鲜明特征。一方面,研究者普遍提出从地方政府到城市系统、宏观-中观-微观的多层次提升方案;另一方面,强化从城市规划、社会治理到政府应急管理的多领域提升策略研究。
四、国内城市韧性研究趋势展望
(一)构建统合性的城市韧性理论框架
由于不同学科、不同领域对韧性概念的理解、分析视角存在差异,城市韧性理论框架也有分歧,研究对象出现兼容性缺失的现实瓶颈。比如灾害学的理论框架更加注重灾害机理,其研究重点在于灾变损失与防灾减灾;城市规划学的理论框架更注重城市管理和基础设施支持,其研究重点在于城市规划设计与实施;社会学的理论框架则更注重社会治理层次的多元主体参与,重视社会层面对城市韧性建设的作用。并且,由于理论框架是在研究对象内涵、特征的基础上搭建,研究视角和研究学科的不同使理论框架存在单一性和冲突,也出现多学科概念混淆的情况。
未来城市韧性理论框架构建过程中,应当以系统性为原则,以综合化的视角看待城市韧性的基本理论,构建多学科兼容、多视角共通的城市韧性理论框架,形成城市韧性构成要素、主体划分的统一标准。同时,国内城市韧性理论框架构建应注重结合本土国情与地区特征,在研究深度和精细粒度方面展现出自身特色,搭建更加精细化、更具操作性的理论分析框架。
(二)建立系统性的城市韧性评价体系
韧性评价是城市韧性研究的热点领域,虽然目前国内构建了多种城市韧性评价体系,但韧性评价对象多停留在宏观层面,中、微观层面的研究依然偏少,并且研究方法方面多以分散、宽泛的指标评价为主,专项领域的城市韧性评价体系整体缺乏(如交通系统)。同时城市韧性的评价多体现定量方式,人文社会层面缺乏可量化指标,城市软环境建设层面的韧性评价明显不足。
完善的韧性评价体系对城市韧性理论研究具有关键作用,而且深刻影响着韧性城市建设。构建系统性的城市韧性评价体系,明晰各环节、各要素的地位作用,更便于通过定性定量混合集成方法,对城市韧性做出客观准确性评估与判断,进而为提升城市韧性、建设韧性城市提供参考依据。
(三)制定实效性的城市韧性提升方案
城市韧性研究最终落脚点是推动韧性城市建设。当前,国外大力推动韧性城市建设创新路径,如美国的“韧性纽约方案”、日本的“國土强韧化计划”等。我国一些城市经过多年发展,也取得了示范成果,比如德阳、黄石、义乌、海盐入选“全球100韧性城市”计划。然而,当前国内研究对城市韧性提升策略的支撑度依然不足,理论研究与实践运用的衔接存在不少阻碍。
为了增强城市韧性提升方案的实效性,真正将城市韧性理论研究运用到城市建设中,未来应充分发挥政府、企业、社会、民众多主体合力作用,制定面向风险灾害与全球发展挑战的前瞻性城市韧性建设策略和方案指南,建立健全法律法规。在该过程中,也应加强韧性城市建设全周期、全要素监管,保障政策的效度、精度能够发挥作用,依托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融合支撑提升城市韧性能力。
注释:
① 国内研究中生态及灾害学领域多将“resilience”译为“恢复力”,2012年以后“弹性城市”、“韧性城市”等概念逐步成为学界研究焦点。以上概念本质上是一致的,仅翻译和侧重点不同。为确保研究样本的完整性,本文选取涵盖“恢复力城市”“弹性城市”“城市韧性”“韧性城市”为主题的文献。
参考文献:
[1]陈玉梅,李康晨.国外公共管理视角下韧性城市研究进展与实践探析[J].中国行政管理,2017(1):137-143.
[2]RANKINE,W.J.M. A Manual of Applied Mechanics[R]. Charles Griffinand Co.,London,1867.
[3]ALEXANDER,D.E.Resilience and disaster risk reduction: an etymological journey[J].Natural Hazards and Earth System Science,2013,13(11):2707-2716.
[4]汪辉,徐蕴雪,卢思琪, 等.恢复力、弹性或韧性?——社会——生态系统及其相关研究领域中“Resilience”一词翻译之辨析[J].国际城市规划,2017,32(4):29-39.
[5]BHAMRA R, DANI S, BURNARD K. Resilience: the concept, a literature review and future directions[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roduction Research, 2011, 49(18): 5375-5393.
[6]杨秀平,王里克,李亚兵,等.韧性城市研究综述与展望[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21,37(6):78-84.
[7]HOLLING C S.Resilience and stability of ecological systems[J]. Annual Review of Ecology and Systematics,1973: 1-23.
[8]HOLLING C S. Engineering resilience versus ecological resilience[M] Engineering Within Ecological Constraints. National Academies Press, 1996.
[9]BeRKES F, FOLKE C. Linking Social and Ecological Systems for Resilience and Sustainability[M].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8: 13-20.
[10]WALKER B,HOLLING C S,CARPENTER S R,et al. Resilience,adaptability and transformability in social-ecological systems[J]. Ecology and Society,2004,9(2):5.
[11]李志刚,胡洲伟.城市韧性研究:理论、经验与借鉴[J].中国名城,2021,35(11):1-12.
[12]邵亦文,徐江.城市韧性:基于国际文献综述的概念解析[J].国际城市规划,2015,30(2):48-54.
[13]The World Bank. World development report 2009 [R].Washington D C, USA: The World Bank, 2008: 73-78.
[14]Resilience Alliance. Urban Resilience Research Prospectus. Australia: CSIRO, 2007.[EB/OL].2011-5-20.
[15]Rockefeller Foundation.City Resilience Index[EB/OL].2015-07.
[16]RIBEIRO P J G, GONCALVES L A P J. Urban resilience: A conceptual framework[J]. Sustainable Cities and Society, 2019, 50: 101625.
[17]WILDAVSKY A B.Searching for Safety[M].Transaction Publishers,1988.
[18]BRUNEAU M, CHANG S E, EGUCHI R T, et al. A Frameworkto quantitatively assess and enhance the seismic resilience of communities[J]. Earthquake Spectra, 2003, 19(4):733-752.
[19]高俊寬.文献计量学方法在科学评价中的应用探讨[J].图书情报知识,2005(2):14-17.
[20]Resilience Alliance. Urban resilience research prospectus[M]. Canberra, Australia: CSIRO, 2007.
[21]蔡建明,郭华,汪德根.国外弹性城市研究述评[J].地理科学进展,2012,31(10):1245-1255.
[22]JHA A K, MINER T W, STANTON-GEDDES Z. Building urban resilience: principles, tools, andpractice [M]. World Bank Publications.2013.
[23]PICKETT S T A, Cadenasso M L, Grove J M. Resilient cities: Meaning, models, and metaphor for integrating the ecological, socio-economic, and planning realms[J]. Landscape and Urban Planning, 2004, 69(4): 369-384.
[24]仇保兴.基于复杂适应系统理论的韧性城市设计方法及原则[J].城市发展研究,2018,25(10):1-3.
[25]Desouza K C, Flanery T H. Designing, planning, and managing resilient cities: A conceptual framework[J]. Cities, 2013, 35: 89-99.
[26]吴晓林,谢伊云.基于城市公共安全的韧性社区研究[J].天津社会科学,2018(3):87-92.
[27]黄弘,李瑞奇,范维澄,等.安全韧性城市特征分析及对雄安新区安全发展的启示[J].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18,14(7):5-11.
[28]刘严萍,王慧飞,钱洪伟,等.城市韧性:内涵与评价体系研究[J].灾害学,2019,34(1):8-12.
[29]赵瑞东,方创琳,刘海猛.城市韧性研究进展与展望[J].地理科学进展,2020,39(10):1717-1731.
[30]LAM N S N, QIANG Y, ARENAS H, et al. Mapping and assessing coastal resilience in the Caribbean region[J]. Cartography and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cience, 2015, 42(4): 315-322.
[31]郑艳,翟建青,武占云,李莹,史巍娜.基于适应性周期的韧性城市分类评价——以我国海绵城市与气候适应型城市试点为例[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8,28(3):31-38.
[32]闫晨,陈锦涛,段芮,等.韧性城市视角下的历史街区防火韧性评估体系构建[J].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20,16(10):133-138.
[33]DONG X, SHI T, ZHANG W, et al. Temporal and spatial differences in the resilience of smart cities and their influencing factors: Evidence from Non-Provincial cities in China[J]. Sustainability, 2020, 12(4): 1321.
[34]杨秀平,贾云婷,翁钢民,等.城市旅游环境系统韧性的系统动力学研究——以兰州市为例[J].旅游科学,2020,34(2):23-40.
[35]AHERN J. From fail-safe to safe-to-fail: Sustainability and resilience in the new urban world[J]. Landscape and Urban Planning, 2011, 100(4): 341-343.
[36]肖文涛,王鹭.韧性视角下现代城市整体性风险防控问题研究[J].中国行政管理,2020(2):123-128.
[37]BRUNEAU M, REINHORN A. Exploring the concept of seismic resilience for acute care facilities[J]. Earthquake Spectra, 2007, 23(1): 41-62.
[38]吴波鸿,陈安.韧性城市恢复力评价模型构建[J].科技導报,2018,36(16):94-99.
[39]武永超.智慧城市建设能够提升城市韧性吗?——一项准自然实验[J].公共行政评论,2021,14(4):25-44+196.
[40]马奔,刘杰.韧性理念如何融入城市治理——基于D市安全发展示范城市创建的启示[J].行政论坛,2020,27(5):95-101.
[41]林雪,张海波.城市系统的软实力:地方政府韧性能力概念框架的构建[J].行政论坛,2020,27(5):88-94.
Comparative Analysis for Urban Resilience Research
Among China and Foreign Countries
LIU Zezhao,GU Runnan
(Jiangsu Normal University, Xuzhou, Jiangsu 221110, China)
Abstract: The coupling derivation of contemporary urban risks and disasters has impacted public safety and social order, and put forward new requirements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urban resilience. Based on the concept of resilience and the basic research picture,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ognitive evolution of “engineering resilience→ecological resilience→evolutionary resilience”, and refines the overall positioning of urban resilience research. With the help of CiteSpace to explore the research results of urban resilience at home and abroad, this paper finds that there are certain differences between domestic and foreign research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he evolution process and hot spot content in time and space. In general, the research on urban resilience needs to strengthen multidisciplinary and multi-scale characterization and the improvement of government capacity, and in the future, efforts should be made to build a comprehensive theoretical interpretation framework, systematic resilience evaluation and effective regional application schemes.
Keywords:urban resilience; resilient governance; bibliometrics; comparative analysis at home and abroad
(责任编辑:冀文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