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校园政治文化传播的现实困境与路径探析
2023-12-02马鑫王丽亚
马鑫 王丽亚
摘 要:校园政治文化传播有利于党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坚定广大师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和培育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当前校园政治文化传播面临传播内容个体视角不足、传播路径依赖难以调动参与活跃性、传播效应有待增强等现实困境。应从调整传播内容,创新传播方式,健全传播机制等方面加强和改进校园政治文化传播活动。
关键词:校园政治文化;传播路径
中图分类号:G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4513(2023)-05-080-05
收稿日期:2023年01月14日
作者简介:
马 鑫(1983-),男,河北石家庄人,讲师,博士,主要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王麗亚(1991-),女,河北邯郸人,讲师,硕士,主要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基金项目:
河北省社会科学发展研究课题“新时期高校校园政治文化建设路径研究”(2019080302002)。
校园政治文化是政治文化在校园内形成的一种特定的政治文化产品和政治文化氛围,主要包括校园政治价值观念、政治心理和政治行为,反映了当前政治意识形态、政治态度倾向和国家理想信念。校园政治文化传播是校园政治文化的接受、认同和内化等过程。在新时代环境中,我国校园政治文化传播承载着党和国家最新指导思想、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方向以及社会主义教育的根本任务。在当前校园文化建设中,广大师生有强烈的校园政治文化需求。开展形式多样、类型丰富、寓教于乐的校园政治文化传播活动,不仅为广大师生提供精彩丰富的文化大餐,也提高广大师生的思想政治素养和政治参与行为。
一、新时期校园政治文化传播的时代
价值党的十九大以来,习近平多次强调要搞好校园文化生活,将其置于文化建设和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位置。他指出:“要更加注重以文育人,广泛开展文明校园创建,开展形式多样、健康向上、格调高雅的校园文化活动。[1]”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充分发挥校园政治文化传播的影响力,以正确引导校园师生的政治观念、心理和行为,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
(一)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
意识形态是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在校园政治文化传播中居于最重要位置。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意识形态决定文化前进方向和道路[2]。当前,我国校园意识形态工作面临复杂局面。在日新月异地新媒体环境中,面对网络化、碎片化、多元化、丰富化的信息“入侵”,与之伴随着各种错误思潮和观点,将显性或隐形地影响广大师生的政治观念和政治行为。加强校园政治文化传播,传递正确的理想信念,强化警觉意识,抵制西方思想文化的渗透,使广大师生的政治观念、政治心理和政治行为统一到党和国家认知层面上来,增强对党、国家、社会主义事业的认同意识,有助于党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
(二)坚定校园师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强调的就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充分自信和价值认同。校园政治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文化自信的重要表现。对校园政治文化的认同就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认同,对校园政治文化自信就是坚定文化自信。校园政治文化在文化自信体系中起着承前启后、承上启下的作用。校园政治文化传承了中华传统优秀文化和革命文化,体现了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在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加强校园政治文化传播,传承和发扬政治文化的优秀基因,让正确政治文化内涵影响广大师生,让文化自信更加坚定。
(三)培育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需要时代新人不断继续奋斗。时代新人,就是勇担国家建设、发展、富强的时代新人,特别是广大青年。习近平强调,“要以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着眼点”[2]。青年有理想、有担当,国家就有希望。学校培育时代新人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来自对党的事业的高度认同,来自于对校园政治文化的认同和内化。因此,结合大力传播校园政治文化,对于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时代新人意义重大。
二、新时期校园政治文化传播面临的现实困境
在当前新媒体环境下,面对“80后”“90后”为主体的教师群体,“00后”“10 后”为主体的学生群体,传统校园政治文化的传播内容、传播方式、传播效应受到时代挑战。
(一)传播内容个体视角不足
校园政治文化传播是通过一系列文字活动、非语言的视听方式、组织形式来表达国家政治思想的一种方式。校园政治文化传播内容往往是国家、集体、战略、路线、理想等宏观性概念。长期以来,我国校园政治文化传播内容个体视角表达不足,导致与师生产生一定距离。
1.校园政治文化的传播语言难以贴近校园受众。“实现中国梦”“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坚定理想信念”等标语,体现了校园政治文化传播的意识形态重要性,十分必要。然而,缺乏针对个人的细化、实践性的表达,使广大师生很难感受到校园政治文化对自己观念和行为的影响。
2.校园政治文化的宣传画面多呈现集体性画面而较少凸显人物个体情景。从政治性角度来说,校园政治文化的语言表述和宣传画面属于政治文化中的象征性要素,侧重从受众的政治心理角度去理解政治制度文化,目的在于使师生从特定的政治象征中“明确个人在政治生活中的‘意义之网”[3]。然而,校园文化中类似宏观的象征性要素,缺乏个体性,会造成师生与集体性、宏观性概念或画面产生距离感,从而削弱校园政治文化的传播效应。
(二)传播路径依赖难以调动参与活跃性
路径依赖是指一种实现目标的路径惯性。校园政治文化传播的“路径依赖”,是指学校在传播政治文化过程中所采取的“自上而下”的方式。这种传播的路径依赖呈现出简单化、机械化的思维定式,缺乏灵活性和创新性。
“自上而下”传播方式没有改变。从现实来看,学校采取多以“自上而下”的方式进行思政课教学、张贴宣传标语、开展学习讲座、举办会议传达精神、宣传典型案例等政治文化传播工作, 导致广大学生“易对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形式产生抵触心理”[4]。同时,“授课式”的传播思维已无法引领价值多元、个性差异的校园主体。张贴宣传标语、开展学习讲座、开会传达精神等传播方式,共性特点是利用“传达式”的方式要求师生接受特定的文化内容。然而,面对思想活跃、需求多元的年轻一代的教师和学生群体,以上传播方式的传播效果会大大降低,难以满足校园师生的精神文化需求,很难调动其参与校园政治文化活动的积极性和参与性。校园主导性政治文化内容的恒定性与校园接收主体的个体波动性和需求多元性发生碰撞,影响校园政治文化在校园传播的广泛性和实效性。
(三)传播效应有待增强
随着自媒体、网络化信息席卷校园生活,自由主义、个人主义、平均主义、民粹主义、宗教主义等思潮冲击着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校园政治文化传播内容。校园政治文化传播对广大师生的价值引领有待进一步增强。表现在以下方面:
1.以校训校规、校纪校风为代表的校园政治文化传播并未深入学生思维观念。校训校规、校纪校风是校园政治文化传播的基本内容,也是一所学校精神内涵的主要体现。在校园大门、教学楼、操场等显眼地方标识宣传校训校规,可以起到传播校园政治文化的基本作用,但不代表这种校园政治文化能够嵌入学生思维。从现状来看,很多学生对自己学校的校训校规、校纪校风不知道或者记不清楚,甚至毕业多年后也不知道。
2.以参与实践活动为载体的校园政治文化传播活动并未引发学生的广泛参与性。学生通过手机、 ipad、电脑等设备参与线上与自身利益相关的校园政治文化活动比较积极,而对线下需要花费时间精力进行的校园政治文化活动积极性不高,如参与学校党代会、历史知识竞赛、红色主题演讲、音乐党课等活动。究其原因在于,功利主义因素对学生参与校园政治文化活动行为具有重要影响作用。
3.以校园政治学习为主要表现的校园政治文化传播存在形式主义现象。校园政治学习是校园政治文化传播的重要表现形式。校园政治学习包括思政课学习、课程思政学习、党组织政治学习等内容。在校园,一些思政课教师未将党的最新理论和政策方针及时贯彻到日常教学中;一些专业课教师只重视专业知识教授、不重视对学生的价值观指引;一些师生党组织的政治理论学习未能及时解惑师生的价值观困惑。校园政治学习中存在形式主义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政治学习效果很难被衡量。“只有参与思想教育学习的本人知道,这就使得形式主义拥有一个避风港。[5]”
三、新时期加强校园政治文化传播的路径探析
加强校园政治文化传播,扩大传播效应和影响,以得到师生的认可和内化为目的,应从调整传播内容、创新传播方式、建立传播机制等方面努力。
(一)注重個体:调整传播内容视角
校园政治文化传播既要突出国家和集体宏观性概念,也要体现个体或个性微观性概念。既要传播政治文化活动的政治性,也要体现政治文化活动的社会性和生活性。校园政治文化传播要打破“政治性”固有思维,要将活动的政治性与参与性、组织性与个体性、接受性与体验性有机结合起来。
校园政治文化传播既要体现“大我”,也要体现“小我”。马克思指出,“各个人过去和现在始终是从自己出发的。他们的关系是他们的现实生活过程的关系”[6]。适当突出“小我”的个体价值,使校园师生在政治文化传播活动中有思想、知识、价值、经验、视野等方面的收获所得,实现政治文化传播的价值性和知识性转化。
为此,校园政治文化传播既要宣传宏观叙事和精神,更要宣传“接地气”的个体人物和具体事迹。校园政治文化传播应注重用通俗的语言、信息化技术、可视的界面展现具有典型性的人物和事迹。个体政治理想信念是集体政治理想信念的浓缩和反映,能够引发其他个体的“蝴蝶效应、“连锁反应”和“朋辈作用”。特别是学生群体的政治理想信念、政治心理倾向、政治参与行为具有不稳定性和摇摆性特征。身边同学的政治信念和政治行为往往能够带动一个班级、甚至一个学校的政治信念和政治行为。因此,宣传身边人、身边事更能打动校园师生。
(二)多维互动:构建多元传播方式
应打破原有的校园政治文化传播的路径依赖,建立双向互动、上下互通、内外联动的新型传播方式,促进校园政治文化传播的有效展开。
1.建立“自上而下”+“自下而上”的校园政治文化双向传播方式。通过提倡、鼓励、支持校园师生在课堂教学、实践活动、社会团体活动、个人才艺表演、大中型赛事等活动中展示校园政治文化内容,使得校园政治文化传播从“任务”转向“兴趣”、从“政治”转向“生活”,传播形式发生变化,但传播主题内容没有改变。如此以来,学校可以通过“自上而下”的方式传播政治文化,校园师生可以通过“自下而上”的方式表达政治文化,上下双向互动,效果更佳。
2.建立“线上”+“线下”的校园政治文化“上下”传播方式。校园既要有张贴宣传标语、电子屏幕展示、开展学习讲座、墙贴典型案例等“线下”政治文化传播方式,也要有网站、微信、电视等官方或自媒体“线上”政治文化传播方式。从目前来看,线上传播方式由于自身的快捷、普及、互动等特点,更能得到学校和师生的青睐。“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传播方式,使得校园政治文化传播既有现实可看性,也有视觉冲击性;既打破时空界限,也提升了传播效应。
3.建立“引进来”+“走出去”的校园政治文化内外联动传播方式。学校要善于联合政府机关、企业、社会团体、个人等力量一起开展政治文化传播活动。学校通过“引进来”的方式邀请政府、社会机构或个人进入校园一起开展政治文化主题讲座、主题展览、主题比赛等活动;也可以通过“走出去”组织师生到社会上开展红色革命圣地举办诗朗诵活动、担任文化革命馆讲解员、策划公司党建文化等活动。通过“引进来”和“走出去”的内外联动传播方式,不断提升校园政治文化传播的社会内涵、影响力和知名度。
(三)健全机制:持续增强传播效应
促进校园政治文化传播活动的有效开展和持续增强,应建立和完善校园政治文化传播机制。这个机制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做好顶层设计,出台相关传播政策和明确责任主体。政府或教育相关部门应出台校园政治文化建设的政策或意见,包括传播的政策或意见,明确其传播目标和价值导向。同时,明确责任主体。具体来说,学校组织部、宣传部、团委等部门应是校园政治文化传播的责任主体,广大师生是主体参与者。在信息网络化环境,学生的创新思维意识和传播制作手段相对学校更有优势。学校应鼓励学生参与各类校园政治文化传播活动,学校作为指导者、管理者才能做到“高度重视”、有章可循、有的放矢。
其次,建立校园政治文化传播的运行机制。在相关政策明确的情况下,各学校应因地制宜地制定校园政治文化传播运行机制。一是,各类学校应明确开展校园政治文化传播活动的基本目标、传播范围、传播中介、组织保障、预期效果等内容。二是,发挥学生作为校园政治文化传播主体参与人的角色和作用。学校应给予学生组织活动主办权和组织权,鼓励他们开展各类有创新性的传播方式和内容,通过“蝴蝶效应”、连锁反应、朋辈作用等效应扩大校园政治文化传播的影响度和受众度,以实现校园政治文化“自下而上”和“自下而上”双向传递和影响。三是,注重将本校的文化特色融入到校园政治文化传播中去。善于将校训校规、校纪校歌、校园建筑、优秀师生代表、师生文化作品等通过制定纪念品、电子宣传片、影片、社会广告等形式进行传播,以扩大校园政治文化传播的社会影响力。
第三,建立校园政治文化传播的评价机制。建立校园政治文化传播的评价机制,有助于发现传播过程中的各种问题并及时解决,从受众者的角度更好地改进传播活动。为此,应明确校园政治文化传播中的评价主体、评价标准、评价周期等内容,重点监督校园政治文化传播过程中的活跃度、接受度、满意度和社会影响度。
总之,新时期开展和加强校园政治文化传播活动,制定传播政策是前提,學校把握方向和提供组织保障,鼓励师生共同参与,特别要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创新性,通过“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线上”与“线下”“引进来”+“走出去”等方式,增强政治文化传播效应。既要烘托校园政治文化传播内容的国家或集体视角,也要突出个体视角,以吸引师生注意力和认可度。只有调整传播内容,创新传播方式,健全传播机制,才能发挥校园政治文化的活力和思政育人功能。
参考文献:
[1]2016.12.07.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EB/OL].(2016-12-09)[2023-01-10].http://jhsjk.people.cn/article/28936173.
[2]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20:21-26.
[3]邱珍.政治象征的实践逻辑[J].湖北行政学院学报,2019(1):39.
[4]彭康清.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接受心理存在的问题及优化策略研究[J].南昌师范学院学报,2020(4):91.
[5] 魏慧妮.浅析高校管理当中形式主义的整治[J].教育教学论坛,2019(1):17.
[6]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215.
Analysis of the Practical Dilemma and Path of Campus Political
Culture Communication in the New Era
MA Xin, WANG Liya
(School of Marxism, Hebei University of Economics and Business, Hebei Research
Center of Moral Culture and Social Development, Shijiazhuang 050061, China)
Abstract: The communication of political culture on campus is conducive to the partys firm grasp of the leadership of ideological work, the self-confidence of teachers and students in socialist culture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and the cultivation of new talents of the era who will take on the task of national rejuvenation. At present, the communication of political culture on campus faces practical difficulties such as insufficient individual perspective of communication content, dependence on communication path, difficulty in mobilizing participation activity, and communication effect to be enhanced. The communication activities of political culture on campus should be strengthened and improved in terms of adjusting the content of communication, innovating communication methods, and improving communication mechanisms.
Keywords:campus political culture; communication path
(责任编辑:侯净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