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文献计量分析的国内农业生态补偿研究态势
2017-01-21曾小红陈海鹰谢龙莲李晓娜
曾小红+陈海鹰+谢龙莲+李晓娜
摘 要 基于CNKI文献,检索以农业、农田、农户、耕地、水域、林业、森林、草原、湿地、退耕和生态补偿、生态效益补偿为主题,从年代、期刊、作者、作者机构、研究对象、地域和方法等方面对1988~2016年间国内农业生态补偿相关研究成果进行了文献计量分析。分析显示:中国农业生态补偿研究论文数量逐年增长,但并未形成稳定的核心作者群;研究对象以农户受偿意愿、补偿方式、补偿额度、补偿的法律问题等为主,研究领域涉及森林、草原、耕地、湿地等;研究手段方面,目前仍以实证研究为主,定量研究方法的运用逐步增加,但仍有待加强。从多角度对中国农业生态补偿有关文献成果进行分析,有助于更全面、客观地了解该领域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关键词 农业生态补偿 ;文献计量 ;国内 ;研究态势
中图分类号 F3 文献标志码 A Doi:10.12008/j.issn.1009-2196.2016.11.026
Abstracts Using the China National Knowledge Infrastructure(CNKI)(1988 to 2016)as data source,we chose agriculture, farmland, farmer, cultivated land, water area, forestry, forest, prairie, wet land, farmland returning to woodland and eco-compensation, ecological benefit compensation as the searchable keyword to analyze China's agriculture eco-compensation. 2340 papers were found to be related with agriculture eco-compensation. The analysis suggests that agriculture eco-compensation in China began in the 1988s and expericed increasing yearly, but didn't formed a stabilized core authors's group, research institution were dispensed. Further analysis indicates that objection focusing on agriculture eco-compensation studies were located peasant household compensation will, compensation way, compensation standard,legal question and so on. Meanwhile, reseach field from forest, grassland, farmland to wet land. However, the quantitative research methods must be reinforced,because the empirical study still the main methods.
Keywords agriculture eco-compensation ; literature metrological analysis ; China ; research status
农业生态系统是受人类活动影响最大的生态系统,同时也是对人类生存环境和经济社会发展影响最为广泛的生态系统,涉及耕地、水域、森林、草原、湿地、生物物种等诸多资源,是一种人工-自然复合生态系统[1]。随着人为活动影响加剧,尤其是生产规模扩大、农业投入品的增加、农业旅游资源开发等,使得农业资源短缺、农业环境污染等问题不断涌现,农业生态环境问题变得日益严峻并已成为我国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
农业生态补偿是一种运用财政、税费、市场等经济手段激励农民维持、保育农业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调节农业生态保护者、受益者和破坏者之间的利益关系,以内化农业生产活动产生的外部成本,保障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制度安排。作为生态补偿的一个具体领域,农业生态补偿范围更具特定性和针对性,主要包括对被破坏的农业资源环境进行恢复与治理成本的补偿、对实施有益于生态环境保护的农业生产行为及农户的补偿以及对有关主体因保护农业资源环境而放弃发展机会的损失补偿等方面[2]。2008年《中共中央关于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明确指出“要健全农业生态环境补偿制度,形成有利于保护耕地、水域、森林、草原、湿地等自然资源和物种资源的激励机制”[3]。2015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再次明确提出要“加强农业生态治理”,并在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新一轮退耕还林还草、湿地、草原、森林生态补偿等方面提出明确要求[4]。
尽管中国农业生态补偿研究起步较晚,但由于国家在战略层面的高度重视,其相关研究也吸引大量学者从不同学科、不同视角的关注,研究对象涵盖耕地、水域、森林、草原、湿地等多个领域,研究内容涉及补偿法律制度、补偿形式、补偿标准、补偿政策等多个方面。为更全面、客观地了解国内农业生态补偿研究的现状及发展趋势,本文在文献计量学方法的基础上,试图从不同角度对中国农业生态补偿领域的研究成果进行梳理分析。
1 数据来源
本文以 “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为文献检索来源。文献检索的时间段设定为1979~2016年。为了有效提取农业生态补偿相关论文,运用高级检索方法,相继以农业、农田、农户、耕地、水域、林业、森林、草原、湿地、退耕和生态补偿、生态效益补偿为主题同时进行检索,检索式为:SU=农业+农田+农户+耕地+水域+林业+森林+草原+湿地+退耕 and SU=生态补偿+生态效益补偿,共获取各类文献3 850篇 。将获得的文献信息导入Excel表格中,人工手动逐一排查,剔除通知、简介等不规范和无效的文献后,共得到有参考价值的农业生态补偿相关研究文献2 341篇。
以上述检索到的文献资源为基础,通过文献计量学的方法,定量分析文献的题录信息,对国内农业生态补偿研究领域的论文规模、发表年份、发表刊物及研究主体进行分析,并依据关键词统计方法分析了当前研究的主题内容。
2 研究基本情况
2.1 文献计量分析
从检索结果来看,国内农业生态补偿研究的相关文献从1988年开始出现,但在1998年(含)之前,每年均低于10篇;直到1998年,期刊论文数量才有所突破,达到14篇;2007~2014年,农业生态补偿研究的期刊论文到快速增长期,从2007年突破100篇为132篇,到2014年达到291篇,增幅达41.3%;2015~2016年,期刊论文的数量开始减少(如图1)。
2.2 刊载文献来源
经统计,共有725种期刊刊载了国内与农业生态补偿有关的学术论文信息。布拉德福定律(Bradford's law)认为,大量的专业论文在相关期刊的数量呈不均匀分布,其出现次数与所刊登刊物的专业密切程度有关。而根据刊载论文的递减顺序排列,可以把期刊分为关注这个领域的核心区、相关区和非相关区[5]。根据本次的检索结果,结合埃格黑(L.Egghe)的布拉德福核心区数量计算法,即r0=2 ln(eE*Y)(r0为核心数量,E为欧拉系数,E=0.577 2,Y为最大载文量期刊的载文量)[6-7] 。r0=2 ln(1.781 8*84)≈16,即处于核心区域的期刊有16种(见表1,其中《林业资源管理》和《中国林业经济》均发文20篇,比率为2.77%;《北京林业大学学报》和《干旱区资源与环境》均发文18篇,比率为2.49%;所以本表共列出18种期刊)。这18种期刊占被统计期刊总数的2.48%,而载文量却占全部文献量的25.81%。由此可见,这18种期刊是与农业生态补偿研究文献密切度较高、处于关注该领域的核心区的刊物。就核心区各大期刊来看,《林业经济》载文量最大,共84篇,占总载文量的11.60%;其次分别为《绿色财会》(72篇)、《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48篇)等。
此外,还有诸多农业生态补偿研究论文刊载量较小、处于关注该领域的相关区和非相关区的期刊。其中,载文量只有1篇的期刊有376种,载文量为2篇的期刊有146种,载文量在3~16篇的有184种。分析这些期刊发现,农业生态补偿研究涉及生态环境、农业农村经济、生物多样性、社会科学等多个领域,这与生态补偿作为涵盖经济学、环境科学、法学、社会学、农学、林学等多学科交叉、跨学科研究的领域特征相一致。多学科视角的关注和研究力量参与对促进我国农业生态补偿研究视域、研究方法和手段等的拓展与创新,具有重要意义。
2.3 作者及机构分布
在文献计量分析中,通常将第一作者的分布作为确定核心作者群的主要依据,以便发现该研究领域的骨干力量[8-9]。本文检索获取的2 340篇国内农业生态补偿研究期刊论文(不包含硕博士论文)中,共有4 157位作者,其中第一作者(包含独立作者)共1 943位。根据普赖斯(Price)的核心作者统计公式:(N1为核心作者至少应发表的论文数;Nmax为统计年段内最高产的那(几)位作者的论文篇数),只有发文数在N1以上的作者才能称为核心作者[10-11]。
在2 340篇期刊文献中,以第一作者发文最多的是巩芳,发文8篇,即Nmax为8。据普赖斯理论,得出N1≈2.11。按照取整选择即发表3篇及以上期刊论文的作者为核心作者人选。经统计,发表有关农业生态补偿主题的期刊论文达到3篇以上的第一作者有88人,共发文326 篇,占 2 340篇论文中的 13.94%,与普赖斯定律的50%存在显著差距。这表明国内农业生态补偿研究尚未形成稳定的核心作者群。
统计结果显示,2 340篇期刊论文涉及的4 157位作者共分布在1 452个研究机构中。对作者所在机构的分析发现,国内发表与农业生态补偿主题有关的论文超过30篇的研究机构有15个,占研究机构总数的1.03%;发文量超过30篇的15个研究机构中,高校有12所,其余3个为科研机构(见表2)。这15个研究机构共发论文750篇,占总发文量的32.05%;其中,12所高校共发文607篇,4个科研机构发文143篇,分别占总发文量的25.94%和6.12%。说明我国涉足农业生态补偿研究的研究机构主要以高校为主,科研机构相对较少。从空间分布来看,这些研究机构主要分布在我国学术力量较集中、研究水平较高的大城市,如北京(包括北京林业大学、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等7个机构)、长春(东北林业大学)、兰州(兰州大学)、福建(福建农林大学)等。总体看来,国内农业生态补偿研究目前还没有形成核心研究群体;而且,很多研究机构只是初涉农业生态补偿研究或只是对其中个别问题发表一些看法,没有对农业生态补偿进行较为系统化、深层次的研究。
3 内容分析
3.1 关键词分析
对国内农业生态补偿研究文献的发文关键词进行统计并根据关键词的含义对同义词进行合并,可以发现,在上文述及的2 340篇期刊论文中,共涵盖4 115个关键词。其中有147个为出现10次以上的高频关键词(见表3)。通过这些高频关键词可看出目前我国农业生态补偿领域的研究热点,如生态补偿机制、退耕还林(草)、可持续发展、生态环境、农户、对策、生态补偿标准、农业面源污染、受偿意愿、生态服务价值功能等等。出现频率低于10次的其余3 968个关键词中,仅出现1次的关键词达2 967个,出现2次的关键词有521个,出现3到9次的关键词有478个。大量低频关键词的存在,表明国内农业生态补偿研究所关注的问题较为广泛和多样化。
3.2 研究领域分析
从本文所检索到有关文献的4 115个关键词中可看出,国内农业生态补偿研究对象及领域的分布情况。以生态补偿为关键词的出现603次、生态效益补偿(132次);研究领域对象的关键词如生态补偿机制(125次)、补偿机制(75次)、补偿标准(60次)、补偿资金(52次)、森林生态效益补偿(49次)、补偿基金(48次)、补偿方法(20次)等,这说明国内在农业生态补偿方面从补偿机制、方法、资金等方面开展研究,逐渐使农业生态补偿这一体系得以全方位的覆盖。
此外,在研究农业生态补偿领域的文献中,农业生态补偿这一关键词出现了54次,此外以森林生态补偿(27次)、草原生态补偿(25次)、农田生态补偿(16次)、流域生态补偿(6次)等为关键词,及自然保护区(15次)、滨海湿地(10次)、黄土高原(10次)、耕地(19次)等为关键词出现,这说明国内农业生态补偿已涉及农业生态系统的各个层次,涵盖了森林、草原、湿地、耕地、农田等多个领域。
补偿政策是农业生态补偿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我国生态补偿政策的提出从2005年12月颁布的《国务院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开始[12]。之后,随着国内农业生态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要求建立农业生态补偿机制的呼声越来越高。虽然目前尚未出台国家层面的农业生态补偿政策及措施,但从近几年党中央一号文件可看出,制定和实施严格的农业生态补偿政策势在必行。目前,江苏常州市等地区已在国内率先制定和推行区域农业生态补偿政策,前期以水稻田为补偿重点[13]。而国内其他地区的农业生态补偿多以退耕还林(草)、退牧还草、退耕还湿、退田还湖等为主要政策内容。在本次检索中,这些关键词共出现了136次。
3.3 研究地域分析
在前文所述4 115个关键词中,有394个关键词与研究地域有关,其中包括云南(14次)、北京(10次)、甘肃(10次)、贵州(9次)等省域名称的关键词共有245个;涉及鄱阳湖湿地(19次)、西部地区(9次)、甘南黄河水源补给区(8次)、洱海流域(7次)、等区域名称的关键词150个。这些涉及不同研究地域的大量关键词的出现,说明农业生态补偿的研究地域范围已涵盖我国多个层次区域。此外,有关文献中涉及国外研究区域的关键词也频繁出现,如英国、德国、日本等。这表明我国农业生态补偿的研究视域并非局限于国内,有关学者在其研究中也关注国外农业生态补偿的理论成果和实践经验。
3.4 研究方法分析
在国内农业生态补偿2 340篇研究文献包含的4 115个关键词中,共有198个关键词涉及农业生态补偿的研究方法或理论模型。其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是条件价值评估法(CVM)(26次),其次是最小受偿意愿(WTA)(19次)、博弈分析(16次)、logistic回归分析(13次)等;此外,层次分析法(6次)、最小数据方法(4次)、SWOT分析(4次)等方法在有关研究中也时有运用。条件价值评估法(Coningent valuation method,CVM)主要基于被调查对象的直接回答而评估环境物品的价值,被认为是可用于环境物品和服务的非利用价值评估的有效方法,也是近10年来国内外生态环境经济学中最重要和应用最广泛的关于公共物品价值评估的方法[14-15]。而在生态补偿研究中进行博弈分析,是基于该方法能揭示个人理性与集体理性的矛盾所在,并为促成个人与集体理性的统一、实现集体最优提供途径[16-17]。另外,还有生态系统服务和交易的综合评估模型(InVEST)模型、最小二乘法、因子分析、生境等值分析方法(HEA)、多准则模糊分析模型、层次结构模型、VAR模型、A·古林法等出现一次或两次的关键词。多种研究方法和模型的运用,一方面说明当前农业生态补偿领域的研究手段越来越趋于多样化;另一方面,也表明国内农业生态补偿研究不再停留在对问题和对策的定性阐述层面。但与此同时,也有部分论文在关键词中未标明所使用的研究方法,另有一些对有关研究方法的关键词描述存在不规范。 针对上述文献的有关分析可看出,国内农业生态补偿研究总体上侧重于实证研究方法,研究结果多来自有关实践经验的归纳与总结。
4 结论与展望
本文通过检索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获得的2 340篇有参考价值的国内农业生态补偿研究文献,利用文献计量学相关方法,对国内农业生态补偿研究领域的发文规模、刊载刊物及研究主体、领域、内容和方法等方面进行分析,得到如下结论。
(1)我国的农业生态补偿从提出到开始全面关注时间并不长。从1988年第一篇有关农业生态补偿的论文开始,论文数量呈波动增长趋势。农业生态补偿研究的载文期刊主要集中在生态学、资源与环境、农业科学、生态经济等领域,同时也涉及经济学、法学、社会学的一些领域,表明我国农业生态补偿研究已逐步受到多学科的关注,这与生态补偿是一个多学科交叉、跨学科研究的领域特征相一致。从研究机构的分布看,开展农业生态补偿研究的机构主要以高校为主,科研机构相对较少;同时国内农业生态补偿研究目前尚未形成核心研究群体;就作者分布而言,国内农业生态补偿研究领域还没有形成稳定的核心作者群。
(2)国内农业生态补偿研究对象已涉及农业生态系统的各个层次,涵盖森林、农田、草原、耕地等多个领域。现有研究热点主要包括生态补偿机制、退耕还林(草)、可持续发展、生态环境、农户、对策、生态补偿标准、农业面源污染、受偿意愿、生态服务价值功能等,但有关研究所关注的问题也呈现出广泛和多样化特征。从研究地域范围看,国内农业生态补偿已涵盖我国多个层次区域。同时,有关文献中涉及国外研究区域的关键词也频频出现,表明国外农业生态补偿的理论成果和实践经验也已得到有关学者关注。
(3)国内农业生态补偿领域的研究方法已渐趋多样化,其中,条件价值评估法(CVM)、博弈分析、logistic回归分析、最小受偿意愿(WTA)等是该领域运用较多的研究方法。总体上,国内农业生态补偿研究较侧重实证研究方法,研究结果多来自有关实践经验的归纳与总结。
尽管国内农业生态补偿研究文献近年来呈不断增长趋势,该领域研究内容的广度和深度正逐步得到拓展和加深,研究方法也由定性分析趋向定性和定量方法结合;但已有研究显示,国内农业生态补偿研究目前仍处于起步阶段,其研究理论与方法体系尚有待构建完善,学界对于农业生态补偿的一些重要问题尚缺乏足够关注和深入探究,如农业生态补偿对象的空间界限及其等级划分、补偿所涉及利益主体关系结构特征、补偿标准核算方法及其时空分异性、补偿政策的社会经济效果及环境效应,等等。这些方面研究成果的有效积累,对于农业生态补偿空间的选择、合理的运行模式及补偿标准的确立、补偿政策路径的优化等均有重要意义,也是今后有关研究应注重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当前,国内多数地区的农业生态补偿主要以退耕还林(草)、退牧还草、退耕还湿、退田还湖等为主要政策内容;但随着农业经济社会发展及农业生态环境问题的日益复杂化,现有补偿政策功能及其作用空间的狭窄(隘)性已越来越明显。因此,结合国家及有关地区农业生态环境维护的长远需求,加强农业生态补偿政策创新,建立健全国家和区域层面农业生态补偿政策体系,是国内农业生态补偿实践有效开展的必然要求。
参考文献
[1] 王晓宇. 生态农业建设与水资源可持续利用[M]. 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8:49.
[2] 金京淑. 中国农业生态补偿研究[D]. 长春:吉林大学,2011.
[3] 中共中央关于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EB/OL]. http://www.gov.cn/jrzg/2008/10/19/content_1125094.htm.http://www.gov.cn/jrzg/2008-10/19/content_1125094.htm.2015-4-21.
[4] 2015年中央一号文件发布[EB/OL]. http://www.sh.xinhuanet.com/2015-02/02/c_133964284.htm.2015-7-25.
[5] 张海燕. 关于布拉德福定律及其应用的若干思考[J]. 情报探索,2013(12):19-21.
[6] 彭 辉,姚颉靖. 基于文献计量的我国文化产业版权保护研究进展分析[J]. 理论月刊,2015(11):50-58.
[7] 刘金立,邵征翌,张 健. 基于布拉德福定律的海洋学科学术论文分布研究[J].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14):6 797-6 798,6 802.
[8] 宁宝英,王 彦. 30a《干旱区地理》论文发表趋势:基于文献计量分析的结果及启示[J]. 干旱区地理,2011(3):541-549.
[9] 戴湘毅,唐承财,刘家明,等. 中国遗产旅游的研究态势——基于核心期刊的文献计量分析[J]. 旅游学刊,2014,29(11):52-61.
[10] 钟文娟. 基于普赖斯定律与综合指数法的核心作者测评——以《图书馆建设》为例[J]. 科技管理研究,2012,15(2):57-60.
[11] 刘春腊,刘卫东,陆大道. 1987-2012年中国生态补偿研究进展及趋势[J]. 地理科学进展,2013(12):1 780-1 792.
[12] 国务院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EB/OL].http://www.npc.gov.cn/npc/xinwen/szyw/zywj/2006-02/15/content_344610.htm.2015-4-21.
[13] 2014年起常州对水稻田等推出农业生态补偿[EB/OL].
http://js.people.com.cn/html/2014/02/15/288919.html.2015-4-21.
[14] 张志强,徐中民,程国栋. 条件价值评估法的发展与应用[J]. 地球科学进展,2003(3):454-463.
[15] 蔡银莺,余亮亮. 重点开发区域农田生态补偿的农户受偿意愿分析——武汉市的例证[J]. 资源科学,2014,08:1660-1669.
[16] 宋 敏. 生态补偿机制建立的博弈分析[J]. 学术交流,2009(5):83-87.
[17] 马爱慧,蔡银莺,张安录. 耕地生态补偿相关利益群体博弈分析与解决路径[J].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2(7):114-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