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智慧刑事科学技术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2023-12-02蒋焕王闯刘德臣

北京城市学院学报 2023年5期
关键词:人才培养模式

蒋焕 王闯 刘德臣

摘 要:“智慧刑事科学技术”作为智慧警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成为新时代的战略选择和时代潮流[1]。刑事科学技术专业结合智慧警务行业需求,分析“智慧刑技”专业建设需解决的关键问题,对智慧刑技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探索,重新制定培养定位与目标,构建满足需求的专业课程体系,推进实战化教学改革,培养符合智慧公安需求的智慧刑技人才。

关键词:智慧警务;智慧刑技;人才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D631.1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4513(2023)-05-101-04

收稿日期:2023年02月22日

作者简介:

蒋 焕(1988-),女,山东泰安人,副教授,硕士,主要研究方向:刑事科学技术。

王 闯(1966-),女,吉林镇赉人,教授,本科,主要研究方向:刑事科学技术。

王德臣(1986-),男,山东济宁人,副教授,博士,主要研究方向:刑事科学技术。

基金项目:

吉林省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2年度课题(GH22866);2023年度吉林省高教学会高教科研课题(JGJX2023C118);吉林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课题(JLJY202187352118)。

“智慧刑技”已经成为新一轮警务改革与发展的战略选择和时代潮流[1]。刑事技术工作是公安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公安机关不可或缺的基础性工作和科技支撑[2]。进行智慧刑技建设能够提升刑事技术工作智能化水平,以机器换人力、以智能增效能,最大限度地释放警力,提高刑事技术核心战斗力。公安高等教育应主动顺应信息时代社会智能化发展趋势,培养让公安机关满意的高素质智慧刑技专门人才。

一、“智慧刑技”的概念

“智慧刑事科学技术”(以下简称“智慧刑技”)是智慧警务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通过信息化的互联、物联、可视化等方式,促进刑事科学技术各模块的高度集成、协调运作,资源共享和深度应用的新模式[1],其核心内容是“智勘、智采、智比、智串、智鉴、智联、智享、智控”,通过数据“赋能”、科技“赋智”、为打击“赋力”,推动刑事技术服务实战能力整体提升。其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一是刑事技术应用设备智能化水平大幅提升。二是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新技术手段在刑事技术领域深度应用,促进专业优化升级。三是刑事技术各业务系统兼容共享、互联互通,信息数据无障碍流转、深度整合,信息研判更高效,比对更精准,反馈更快速,应用更智能。四是刑事技术创新活力不断增强,实战效能实现倍增,有效支撑打击和预防犯罪工作。

二、传统刑事科学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

传统刑事科学技术专业在人才培养模式、一流课程建设、教学模式和方法以及校局合作等方面进行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我们也看到,在公安机关智慧刑技建设背景下,传统刑事科学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还存在以下不足:

传统的课程体系与智慧刑技岗位需求的专业核心能力不匹配[1]。传统的课程体系是按学科范畴设计的课程体系,培养现场勘查及常规物证检验鉴定等专业核心能力,人工智能技术、智能引擎、视频技术、数据挖掘、知识管理等现代信息技术相关课程较少,学生不能接触到前沿知识和技术发展趋势,未能匹配学科、专业发展趋势和行业需求。

学生综合能力水平有待提升。当前刑事科学技术专业教学仅仅关注刑事科学技术专业领域的物证发现、提取、分析、检验鉴定等相关传统知识,缺少对其他学科交叉知识的传授[5],学生不能将刑事科学技术专业理论和人工智能技术、智能引擎、视频技术、数据挖掘、知识管理等现代信息技术有效结合,在實际工作中应用以上新兴技术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水平有限,无法满足“智慧警务”背景下行业对智慧刑技人才的需求。

传统的“四实一习”实践教学体系与战学研深度融合协同育人不相适应。专业见习、课内实验、校内实训、毕业实习和社会实践是公安院校长期办学过程中积淀形成的专业特色,传统实践教学体系以基本能力训练为基础,以传统的刑技岗位需求培养为核心,与新兴技术融合深度不够[1],不能满足“智慧警务”背景下行业对智慧刑技人才的需求。

三、“智慧刑技”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

“智慧刑技”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要遵循高等教育规律,全面贯彻新时代党的教育方针,落实《教育部关于深化本科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意见》《公安部关于深化公安院校教育教学改革的意见》等系列文件,将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对党忠诚、服务人民、执法公正、纪律严明”总要求贯穿到人才培养全过程[6-7]

(一)重新制定智慧刑技专业人才培养定位与目标

智慧刑技建设遵循高等教育规律,突出公安教育特色,服务公安工作和公安队伍建设,同时面向和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专业化、规范化、信息化、职业化”为方向,培养具有公安、人文、法律、计算机技术等基础知识,具有较强的实战能力和创新精神,具备服务新时代强国发展战略信念,能够完成智慧刑技领域多学科融合的复杂工程,适应“智慧刑技”岗位要求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1]

(二)以智慧刑技岗位需求为目标,构建智慧刑技专业课程体系

建立“五种模式”课程体系。以智慧刑技岗位需求为目标,按照“通识教育+宽口径专业教育+个性化多元教育”的设计思路,紧紧围绕公安机关智慧刑技人才需要,找准人才培养和行业需求的结合点,紧扣新工科建设要求,全面梳理通识课、学科基础课、专业必修课、专业选修课和跨专业选修课之间的关系,科学合理设置课程体系及学分要求。加强对选修课的梳理整合,设置新兴技术相关选修课程,在保证学生具备完整专业知识结构的前提下,提高选修课比例,拓宽学生专业口径,提升学生跨专业学习能力。建立以线上、线下、线上线下混合、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及社会实践为支撑的“五种模式”课程建设体系。

打造具有警院特色的“一流本科课程”。进一步整合课程资源、更新教学内容,将学科新知识、新成就、新技术和教学改革新成果,特别是公安大数据应用、信息化建设等内容及时引入课程教学内容中。以课程的高阶性、创新性和挑战度为标准,落实国家“一流本科课程”建设标准和评价体系,打造线上、线下、线上线下混合、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及社会实践等五类具有警院特色的“一流本科课程”。

改进和完善实践教学体系[7-8]。构建“三四五”立体化实践教学体系,“三”是指校内实验、基地实训、单位实习三类实践教学点,“四”是指基础训练、提高训练、综合训练以及创新实践活动四个实践教学层次,“五”是指着力培养学生的专业基本技能、专业核心能力、研究创新能力、岗位适应能力和职业发展能力五种能力。针对“三四五”立体化实践教学体系,从实践内容、标准规范及评价考核等方面进行持续优化。在实践内容上力求贴近实战,标准规范上坚持行业和职业要求,评价考核上坚持多元、开放,以实现学生五项能力的综合提升。

(三)推进实战化教学改革,提高学生警务实战能力和创新精神

不断完善“教、学、练、战”一体化教学模式。以智慧刑技建设人才需求为主线,进一步强化实验实训教学,保证实验开出率,开展综合性、设计性实验认定工作;建立真实典型案例库,结合智慧刑技岗位需求重新设计实训教学项目,突出岗位胜任能力的培养[12];以培养创新精神为导向,科学设计实践教学环节,实现专业对接行业、内容对接服务、过程对接实践,推动教学训练实战化、实践教育基地建设标准化、战学研合作日常化。

创新实战化教学模式。建立科研资源向学生开放制度,实施专业教师指导学生科研制度。建立创新创业实践基地,开放专业实验室,为学生课外科技活动搭建平台,指导学生开展科研项目、开放性实验、创新创业项目训练、学科竞赛等科研活动,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提高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提升学生的研究性思维和创新能力。

(四)深化战学研融合,加强学校和相关实战单位及企业的合作力度

构建“五共”战学研融合育人共同体。校局企合作成立人才战略合作联盟,打造特色高水平骨干专业群、实战技能专家工作室,贯通“学院—企业—行业”,构建“五共”战学研融合育人共同体,共同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共同修订教学大纲、共同开发课程资源、共同指导“四实一习”,共建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将智慧刑技实际工作经验分享到教学中的各个环节,实现专业与实战部门在从人才培养设计到人才培养实施、从课堂教学到实践教学、从专业技能培养到业务素质养成的全过程、全方面人才培养深度协作,使得人才培养源自实战、人才培养依靠实战、人才培养用于实战的全方位实战要求,更好地解决人才培养和人才需求的无缝衔接。

与行业企业共建校企联合创新实验室。面向区域内公安机关开放共建校企联合创新实验室,开设企业导师讲授课程,建立项目化人才培养模式。建立学生职业发展辅导专家库,加强与行业企业对接合作,对学生学习科研、职业发展等进行全方位指导。

参考文献:

[1]李江春,熊晓波.新工科背景下“智慧刑技”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以湖北警官学院为例[J].大众标准化,2020(15):35-37.

[2]许满军,刘鹏.智慧新刑技建设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刑事警察,2021(1):58-60.

[3]赵跃.智慧城市时空大数据云平台建设探讨[J].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2021,44(1):93-95.

[4]耿家飞.智慧警务系统建设路径与策略[J].江西警察学院学报,2022(5):66-70.

[5]刘明夺,张鹏,谭利岩.“智慧城市”建设背景下交通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J].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22,5(6):119-121.

[6]黄娟娟.基于工程教育认证标准的刑事科学技术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探索[J].延边教育学院学报,2021,35(6):27-30+34.

[7]邵雷,石峰.“新工科”背景下公安院校智慧警务技术人才培养模式探究[J].森林公安,2022(3):35-39.

[8]沈琦士.新时代本科公安院校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基于11所高校2018-2019年度本科教学质量报告的分析[J]. 办公自动化,2021,26(15):13-15+34.

Research on the Training Model of Intelligent Forensic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alents

JIANG Huan,WANG Chuang, LIU Dechen

(Department of Forensic Science, Jilin Police College, Changchun, Jilin 130117, China)

Abstract: As an important part of intelligent policing, “intelligent forensic science and technology” has become a strategic choice and trend of the times in the new era. Combined with the needs of intelligent policing industry, the forensic science and technology major analyzes the key problems that need to be solved in the construction of “intelligent forensic technology”, explores the training mode of intelligent forensic technology professionals, reformulates the training orientation and goals, builds a professional curriculum system that meets the needs, promotes practical teaching reform, and cultivates intelligent forensic technology talents that meet the needs of intelligent public security.

Keywords:intelligent policing; intelligent forensic science technology; talent training model

(責任编辑:于明明)

猜你喜欢

人才培养模式
应用型高校工商管理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下保定市高校培养服务外包人才的路径研究
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探讨机械电子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及课程建设
校企合作下的应用型物流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独立学院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