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国际化人才培养的酒店管理专业双语教学改革探析

2023-11-30郭又荣

华章 2023年4期
关键词:国际化人才酒店管理双语教学

[摘 要]随着消费者对酒店品质、服务及住宿体验需求的不断提升,具有深厚家国情怀、良好英语沟通能力、开阔国际视野的复合型人才成为酒店业国际化发展的关键因素,而德才兼具、中西贯通的酒店管理国际化人才离不开双语教学。地方高校实施双语教学中存在国际化能力素养要求不高、教师双语教学把控力不足、实习实训基地合作范围不宽泛等问题。培养适应新时代酒店业发展的人才,地方高校可以通过以下措施:对接行业需求,细化人才培养方案;构建协同育人共同体,优化教学实践模式;创新教学手段,强化国际视野培养等措施。

[关键词]国际化人才;酒店管理;双语教学

2020年6月,教育部发布的《教育部等八部门关于加快和扩大新时代教育对外开放的意见》提出,提升我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国际竞争力,加快培养具有全球视野的高层次国际化人才[1]。按照教育部对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要求,结合酒店行业自身的特点,全国开设酒店管理专业本科教学的高校,在人才培养目标中都提出毕业生要富有国际视野和创新意识,具备较高的外语水平,拥有较好的中英文沟通交流能力。尽管这几年对酒店行业带来巨大冲击,但由中国饭店协会联合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旅游科学学院等单位发布的《2022中国酒店集团及品牌发展报告》显示,经济型酒店客房数继续减少,高端酒店在快速增长,越来越多的国际酒店集团将目光投向了中国市场。这表明培养酒店管理国际化人才势在必行。

一、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一)双语教学研究现状

自教育部2001年发文提出要在高校积极推动使用英语等外语进行公共课和专业课教学以来,学术界开始展开对双语教学的研究,王斌华(2003)、王莉颖(2008)、董霄云(2008)等学者们开始总结英国、新加坡等国外双语教学的经验和模式,探讨我国双语教学的改革。黄安余(现为华东政法大学政治学与公共管理学院副院长)(2014)所著的《双语教学评价研究》指出,双语教学具有语言和知识双重目标,是运用英语作为工具进行传授专业知识的途径。褚晓琳(上海海洋大学海洋文化与法律学院副教授)(2017)的《高校双语教学的现状与改革——以“海洋法”双语课程为例》以上海海洋大学“海洋法”双语课程为例,从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材建设、师资队伍和学生水平进行分析,提出未来双语教学改革的对策建议。王晓姣(嘉兴职业技术学院外语与贸易分院教师)(2018)在《高职双语教学现状及改革探究》中,从师资、学生水平及教学环境条件等方面提升,实现利用双语教学培养一批参与国际分工的技术应用型高等专门人才。谭琦(四川外国语大学重庆南方翻译学院副教授)(2022)发表的《双语教学在高等教育改革中的作用与现状研究》,提出双语教学能够提升学生质量、提升高校教育水平,高校应该以教学改革为契机,拓宽双语课程设置,丰富教材内容,充分发挥双语教学在高等教育改革中的作用。学者们对双语教学的研究从开始汲取国外双语教学的经验到探讨建立完善国内双语教学体系,指导符合我国现实的双语教学工作,以期培养高质量的有竞争力的国际化人才。

(二)酒店管理专业改革研究现状

酒店管理专业是随着经济社会发展需求而开设的专业,但其人才培养一直不能很好地满足行业发展需求,这也是各个院校酒店管理专业不断改革的原因之一。田彩云(现任北京联合大学旅游学院酒店管理系主任、酒店管理本科专业负责人)、裴正兵(现任北京联合大学副教授)等(2016)出版《酒店管理专业教学改革论文集》,从人才培养与专业建设、教学模式改革与创新、课程教学改革与创新和实践教学改革与创新4个研究主题收集了20篇教研论文,探讨通过教学改革促专业发展,最终落到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上。肖轶楠(北京联合大学旅游学院副教授)(2017)在《酒店管理专业国际化人才培养的思考与探析》中提出培养国际化酒店管理人才是开设酒店管理专业院校的首要任务,改革途径则是要实施双语教学。赵振宽(现任贵州财经大学管理科学学院副教授)(2022)在《基于业界需求导向的地方高校酒店管理专业双语教学改革探索》中,提出地方高校酒店管理专业对双语教学需求的理解和重视不够,导致培养人才难以匹配行业需求。

二、酒店管理专业国际化人才培养的必要性

酒店业自发展以来,就因其客源多样化、需求差异化、文化多元化的特点,需要从业人员具备扎实的酒店行业专业知识和较好的中英文交流能力。我国酒店行业经历了40余年的发展,无论是数量上还是规模上都已达到世界领先水平。与此同时,既有全球视野,更有家国情怀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使命感、责任感的新时代高素养酒店管理人才却相当缺乏。双语教学(一般为英语)作为国际化人才培养的重要方式。

(一)酒店业自身转型发展的内在需求

我国酒店业大致经历了初期创立、吸收模仿、国际现代化管理和多业态并存的多元化发展阶段。当前,国内的锦江、华住、首旅、如家等酒店集团开始打入国际市场,尤其是锦江集团发展迅猛,已在全球120个国家拥有酒店。但面对万豪、希尔顿、洲际、凯悦和雅高五大国际酒店集团的竞争,国内酒店集团要占据高端酒店市场并非易事,最为关键的因素还是缺少酒店管理国际化人才。近年来,酒店业发展的品牌化、集团化、国际化趋势日益明显,国内豪华酒店发展定位理念也开始转变,酒店业全球化竞争加剧。这就意味着酒店从业人员必须了解国际惯例,能够进行跨文化沟通交流。

(二)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需与时俱进

国内酒店管理专业本科层次培养适应现代新型酒店业态发展需求的应用型复合人才,就需围绕道德规范、基本技能、学科素养、综合能力、职业情怀、情感态度和自我发展等方面进行目标定位。一方面,面对酒店业国际化发展趋势,尤其随着国外酒店集团选定中国市场作为主要发展战略目标,酒店管理专业学生需要具备良好的专业知识和英语能力以适应市场需求。另一方面,我国本土酒店集团的跨国发展也对酒店管理毕业生英语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便从业时能與海外员工、客户进行无障碍沟通。

(三)酒店管理专业课程设置需优化

目前酒店管理的很多相关知识理论与体系是建立在国外酒店管理实践发展基础上。部分课程教材里列举的都是国际知名酒店集团的成功经验,各部门服务对话的表达方式基本是英文原版的翻译或者全英文表达,这些都缺少德育题材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元素的融入。随着酒店文化在酒店品位及品牌价值塑造方面的作用越来越重要,更需要学生具有跨文化思辨能力,不是一味迎合外国客人的价值观念,而是要有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在酒店服务中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双语教学模式恰恰能帮助教师在用英语讲授专业知识时,将跨文化交际和育人自然嵌入。

可见,高校作为酒店管理国际化人才的主要培养单位,开展双语教学是酒店行业转型发展的潜在要求。

三、酒店管理专业双语教学的现状及困境

国内酒店管理专业无论是职业教育还是本科教育都已认可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国际化目标。当前国际知名酒店品牌主要分布在一二线城市,地处这些城市的高校相对来说,可以借助国际性赛事、大型节会等活动举办带来的酒店住宿业发展连带效应,为学生尽可能提供高级别的实习平台,提升其应用英语和跨文化交流的能力。而在三四线城市的地方院校酒店管理专业如何培养能胜任酒店业国际化发展的高素养人才还面临诸多困境。

(一)人才培养对标国际化能力素养要求存在差距

国际化人才没有统一的标准评判体系,但学界和业界达成普遍共识的是除了专业知识外,还必须具备一定的外语水平、国际视野和跨文化沟通技能。当前我国对国际化的人才要求更高,不仅需要通晓语言和跨文化交流的能力,还要精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因此,首先要加强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让他们中西贯通[2]。

酒店业迫切需要适应当前国际形势和中国发展需要,具有较高跨文化沟通能力、多元文化鉴赏能力、跨文化思辨能力的人才。新形势下酒店管理国际化人才培养目标须从强调酒店行业英语使用熟练度向英语综合运用能力考核转变,重视学生在使用英语学习酒店专业知识时,思维方式和情感态度的养成。这就对国际化酒店管理人才培养效果提出了更高要求,须从知识认知、服务技能、语言水平和文化倾向性认知及情感共鸣等因素全面考核。双语教学也要引导学生从外语表达方式呈现的背后探究其文化内涵,切实达到国际化酒店管理人才的跨文化交流能力标准。

(二)教师双语教学的把控力存在不足

多数酒店管理专业教师在教学中较关注酒店前厅、客房、餐饮等部门的专业知识理解和相应服务技能的掌握,特别是运用英语的水平还存在生搬硬套。一方面,教师虽然能够熟练进行英语教学,但不少教师仅仅将教材中西方酒店管理的方式方法照搬到课堂,强调中外习惯、习俗的差异,英语要求也停留在简单的标准英语对话。在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改革中,缺少站在我国文化立场上,用双语培养学生跨文化思辨能力。另一方面,酒店行业本身就是舶来品行业,不少教材中案例分析、课堂讨论都是围绕国际连锁酒店开展。教师在选择双语教材时,对于教材中案例是否符合我国国情,能否结合我国酒店新业态发展,能否从中挖掘出课程思政元素的关注还不够。

(三)实习实训基地合作范围不宽泛

一是酒店业淡旺季明显、人员流失率高,实习生可以帮助酒店应付短暂性的缺人状况。二是国内酒店业的快速扩张,急需有基本知识技能的年轻人,高校的实习帮助酒店缓解用工荒。这些现实情况导致国内大部分高校酒店管理专业的实习实践合作单位都是国内高星级酒店,海外实习合作单位几乎处于零的阶段。学生在实习中了解国际酒店业发展的信息微乎其微。同时,移动互联网普及带来的定制消费、智能消费等方式转变,新冠疫情带来的预约出游、熟人小团等方式转变,都促使传统酒店业开始转型,非标住宿业迅速发展。但学生们参与民宿、帐篷营地、房车营地等新业态的实习少之又少。

四、基于国际化人才培养的酒店管理专业双语教学改革策略

(一)对接行业需求,细化人才培养方案

现在不少城市的高端酒店已承担起旅游微地标的角色。酒店不仅需要专注服务品质的提升,更需通过深挖当地文化资源,创造话题在各类社交媒体推介酒店品牌。这都需要探索建立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落脚点的酒店双语课程体系。高校瞄准酒店管理国际化人才培养目标时,应以经济转型发展、产业结构调整和业界现实需求为导向,不断细化培养方案,设计一批合理的精品双语课程。围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酒店专业知识、国际酒店业现状和跨文化思辨能力等方面,加大双语课程体系的广度、深度、高度,将课程根据“三度”进行分类编排,学生在选课时每一类都必须选择,这样既能保证学生具备广博的酒店行业知识,又能兼顾学生社会责任感、价值观等素养的培养。

(二)构建协同育人共同体,优化教学实践模式

高校可以通过校地、校企和校校合作,构建多主体协同育人长效机制,拓宽校行企跨界合作领域,用活用好酒店行业资源,开展酒店行业人员、教师群体、酒店的学业导师、学生参与的线上双语社团项目,促进双语教学与酒店业真实状况无缝衔接。拓展校企合作新模式,除了现有的知名酒店定制班模式,还可让酒店参与教学设计环节,将培养周期前置,以“问题—剖析—思辨—共识—解决”模式为导向,“基础技能+管理技能+行业积累”同时进行,解决产教融合、科教融合、双创融合问题,让学生开始接受专业知识时就能以开阔的国际视野看清职业发展路径,增加对酒店职业前景的期待和动力。

(三)创新教学手段,强化国际视野培养

近年来,线下教学与线上学习混合共生成为常态化教学方式,教育理念、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必须加快创新速度。一是充分发挥网易公开课、中国大学MOOC等数字化资源,发挥学生的朋辈效应,培养适应酒店行业转型发展的自我学习能力。二是与高水平的国际学校搭建学习平台,营造多元文化存的学习环境,学生可以线上面对面英语交流,了解不同环境下酒店行业发展信息,激发其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意识,培养独立思考的习惯。三是通过情景模拟实操进行沉浸式案例分析,让学生充分了解国内外知名酒店企业、国内本土知名酒店相关复杂多变的国际业务,进一步提高学生跨文化交流能力,拓宽学生国际视野。

结束语

综上,随着国际酒店加大在国内市场投入和我国本土酒店品牌的全球化发展,具有坚定政治立场、适应国际形势和中国发展需要、较高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国际化酒店管理人才的需求越来越迫切。地方高校应该积极建设基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双语教学体系,采取有效的措施加强对酒店管理国际化人才的培养,满足酒店行业发展的需要。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教育部等八部门印发意见加快和扩大新时代教育对外开放[EB/OL].

http://www.moe.gov.cn/jyb_xwfb/s5147/202006/t20200623_467784.html,2022-06-23.

[2]张东.探索国际化人才培养新模式[N].中国教育报,2020-11-20(06).

作者简介:郭又荣(1981— ),女,汉族,河南洛阳人,洛阳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硕士。

研究方向:酒店管理,旅游经济。

基金项目:河南省新文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项目名称《新文科背景下旅游管理专业建设“一六一”模式进路与实践探索》,項目编号:(2021JGLX090)。

猜你喜欢

国际化人才酒店管理双语教学
我国国际商务人才供求失衡问题研究
如何对中职酒店管理专业学生进行礼仪教育
“酒店管理”课程教学改革探讨
“一带一路”新形势下高职英语专业国际化人才培养策略研究
湖南省高校舞蹈啦啦操课堂开设双语教学的可行性初探
情景教学法在酒店管理专业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分析如何完善高校酒店管理专业教育教学
面向不同对象的双语教学探索
Seminar教学法在护理学基础双语教学中的实践
浅谈国有石油工程建设企业如何培养国际化项目管理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