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体验式教学法应用于初中音乐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

2023-11-27韦冬梅

求知导刊 2023年27期
关键词:初中音乐课堂体验式教学法音乐素养

摘 要:在初中音乐课堂教学中,体验式教学法不可或缺。尤其是对初中生来说,在开放、包容的课堂氛围中,他们可以更加轻松自如地学习音乐知识,掌握音乐技能。鉴于此,初中音乐教师要高度重视体验式教学法在音乐课堂教学中的运用,切实提升体验式教学的质量。文章分析了初中音乐课堂教学中体验式教学法的应用价值和思路,结合相关教学案例,提出了对初中音乐体验式教学工作的建议。

关键词:体验式教学法;初中音乐课堂;音乐赏析;课堂氛围;音乐素养

作者简介:韦冬梅(1976—),女,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宾阳县宾州镇第二初级中学。

近年来,音乐学科在初中教育教学体系中的地位显著上升,音乐教学工作也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尤其是随着新课改与“双减”政策的实施,初中音乐教学工作发生了思想理念与实践模式的双重改变,所以,教师的教学方法也要进行相应调整,以适应学生身心层面的求知和审美需求。音乐教师要着重从体验式教学的维度入手,构建知识性与趣味性相统一的音乐课堂,提升课堂教学的感染力,促进学生音乐素养、鉴赏能力和审美情趣的发展,使音乐教学成为初中生健康成长的“催化剂”。

一、体验式教学的内涵

所谓体验式教学法,指的是为了达到教学目标,从教学需求出发,引入或创设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具体场景或氛围,以引起学生的情感体验,帮助学生迅速而正确地理解教学内容,促进他们的心理机能全面和谐发展的一种教学方法[1]。由此可见,体验式教学法的关键词是“体验”,即学生在特定场景、情境或氛围中对知识内容、疑难点进行感受、感知和体验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师生要加强配合、密切互动,共同朝着一个目标前进,完成教学流程。因此,体验式教学并非教师单一主导,而是师生协同参与、教学要素充分融通的实践过程。

二、初中音乐课堂教学中体验式教学法的应用价值

在初中音乐课堂教学过程中有效运用体验式教学法,能够增加音乐教师的教学策略选择性,对教学深化、学生引导均具有突出意义和价值。

(一)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音乐学习兴趣与审美意识

学生是初中音乐课堂教学的核心与主体,也是教学活动的主要参与者。将体验式教学法与初中音乐课堂密切融合,实质上就是构建体验式音乐课堂,让学生成为课堂“主角”,以此促进学生学习兴趣、主动性和积极性的迸发,让音乐课堂更具动感和活力,确保学生投入音乐学习中,感受音乐的美好。例如,在人教版音乐七年级下册《凤阳花鼓》这首歌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播放预先制作的有关凤阳花鼓的微课视频,带领学生进入人民载歌载舞的情景中,使之充分认识、感知火热鲜活的民间音乐艺术,在聆听、感受、体验的过程中对凤阳花鼓形成全面认知,进而为演唱做好准备。通过观看微课视频,学生可以充分调动自己的参与积极性,学习地方歌曲的演唱技巧和方法。教师还可以指导学生们将自己的演唱与视频中的演唱进行对比,确保学生掌握正确的演唱方法,充分投入感情,增强演唱的感染力。像这样的教学充分体现了体验式音乐课堂的特性和价值。在体验式课堂中,学生可以全情投入,一方面掌握知识与技能,另一方面在互动、实践中提升审美意识与赏析能力。

(二)有利于丰富初中音乐课堂的教学形式和内涵

从某种意义上看,体验式教学法是“以学生为中心”教学理念的直观表达,它融合了多种教学策略和形式,在初中音乐课堂教学中具备突出的应用价值。比如,体验式教学法要求教师在音乐课堂教学中构建情境,驱动学生们进行互动交流,同时加入演示、模拟和游戏元素,以丰富课堂教学内容,对于音乐教学有着重要意义。换言之,教师在音乐课堂教学中采用体验式教学法,可以极大丰富音乐课堂教学的形式、内涵、知识性和趣味性,这对于提高音乐课堂教学的效率和吸引力大有裨益。

音乐教师可以运用体验式教学法,将情境教学、互动教学、小组合作教学、游戏教学等多种教学模式融为一体,打造复合教学模块,确保学生们深度参与音乐课堂学习,提升音乐学科核心素养,掌握更多音乐鉴赏和审美技巧。总之,体验式教学法的运用能充实初中音乐课堂内涵,有利于拓展音乐教学的形态和范围,对学生全面发展很有帮助。

(三)有利于音乐教师开展进阶式音乐课堂教学

打造体验式音乐课堂,对初中音乐教学而言具有显著价值。教师作为音乐课堂教学的“操盘手”,扮演着音乐课堂教学的核心角色。因此,教师在设计课堂教学方案和策略的时候,应充分考虑学生的身心特点和认知需求,循序渐进地推进教学工作。体验式音乐课堂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的身心感受和体验为重点,这实际上为教师指出了明确的授课目标,即教学工作要由易到难、由浅及深地推进,确保学生能掌握知识和应用技能,促进学生音乐审美和鉴赏能力的提高。通过创设体验式情境,教师可以带着学生们走入音乐场域,感受音乐的魅力[2]。

对音乐教师来说,体验式教学法赋予了教学工作更高的自由度,使得教师可选的教学策略更为丰富。课堂教学的边界得到拓展,教师能够在课堂教学中运用更多资源,确保教学走深走实。

三、初中音乐课堂教学中体验式教学法的应用思路

在初中音乐课堂教学中,教师通过运用体验式教学法开展授课活动,能够显著提高音乐课堂教学的深度和影响力,有利于学生核心素养培养。基于此,音乐教师要根据体验式教学的要求,提升教学针对性,实现体验式音乐课堂教学的深化。

(一)创设多媒体情境,营造体验式教学氛围

体验式教学法与初中音乐课堂教学的融合,首先体现在体验式音乐课堂的构建层面,需要音乐教师加以重视。一方面,教师要借助各种手段打造体验式课堂,让学生沉浸其中,感受音乐的曼妙和独特;另一方面,教师要对学生进行必要的引导和启发,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充分释放他们的音乐感悟力和想象力。从这个需求入手,教师可以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打造多媒体课堂,让音乐课堂更具吸引力,让音乐知识的呈现更加生动形象、绘声绘色。比如,教师可以通过PPT、微课、视频课文或云班课等方式,对知识点进行展示,然后将重点放在音乐赏析和演唱方面,充分調动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在听、互动、唱、评价和鉴别的过程中提高音乐赏析能力,获得音乐体验升级。

例如,在人教版音乐七年级上册《乌苏里船歌》的赏析教学中,教师可以提前准备关于这首歌的视频素材,设计视频课文,对歌曲的场景、意境、人物等要素进行形象展示。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借助视频领唱,让学生们融入歌曲的氛围中,感受歌曲蕴含的多元化美感和魅力。在观看视频、学习演唱时,教师要对学生进行及时点拨和启示,让他们认识到这首黑龙江民间歌曲的深厚底蕴,同时感受歌曲反映的赫哲族人的幸福生活,对歌曲表达的欢快、甜美、积极向上的乐观主义精神形成深刻理解。

(二)打造探究性议题,引导学生开展合作

关于体验式教学,有相关研究提出,在体验式教学实践中,学生的思维过程同结果一样重要,教学目的在于使学生把思考和发现看作一种快乐的体验,而不是一种负担[3]。为此,教师可以在初中音乐课堂中设计明确的探究性议题,这等于为学生们的课堂学习设置了“路标”,可以指引学生进行小组合作探究。学生在小组合作分析、集体互动、交流互鉴中能够生成新思维,对音乐知识形成全新的情感体验,进而提升审美意识与学习能力。因此,以探究性议题为引导,音乐教师无须强加给学生任何结论,也能避免用简单的正確或错误来区分不同的知识概念。学生在交互、质疑、辩证的过程中澄清疑虑、归结成因,逐渐完成知识建构,在体验式合作和互动中提高音乐知识探究水平,生成全面的音乐素养。

例如,在人教版音乐八年级上册的“欣赏 歌剧《白毛女》选段”的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首先展示歌剧《白毛女》的时代背景和演出场景,让学生对这部红色题材的歌剧作品形成全面的认识和了解。之后,教师可以打造探究性议题,将“课堂还给学生”,使学生开展小组合作与互动,在知识体验中实现情感交互。探究性议题设计如下:

1.歌剧《白毛女》的作品主题和背景具有什么样的时代意义;

2.歌剧《白毛女》中,喜儿的演唱有什么特色?请分组探讨并形成结论;

3.请结合歌剧《白毛女》进行模拟演唱,感受其中蕴含的历史情怀和人文价值。

在互动过程中,学生可以通过分组讨论,结合歌剧《白毛女》的创作背景,充分认识旧社会对底层群众的压迫和残害以及由此引发的社会性问题。在小组互动和模拟演唱过程中,小组成员可以逐个尝试演唱,将自己的情绪、思想融入其中,身临其境般地感受、演唱,在情感体验和交互的过程中提升理解能力,对歌剧《白毛女》进行充分的审美鉴赏。在学生们演唱、互动完成后,教师可以开展随堂评价,对学生的优点和不足分别给予点评,同时给出改进建议。

总之,借助探究性议题的引领和驱动,学生可以在分组互动合作中深入历史情境,感受音乐中的人文价值,收获综合的音乐审美认知和体验。

(三)发挥乐器功能,优化学生音乐赏析体验

打造高水平的初中音乐体验式课堂,核心目的是优化学生的音乐学习体验,促进学生音乐核心素养的提升。基于此,教师要充分利用一切可利用的资源,丰富音乐课堂形式,激发学生的音乐体验欲望和热情,夯实教学根基[4]。例如,教师可以巧妙利用乐器:先教会学生如何使用和演奏乐器,而后结合教材中的歌曲进行现场演奏,并引导学生掌握乐器演奏的技巧和方法。乐器是音乐的重要表现形式,也是音乐的物化载体。初中生在音乐课堂中掌握演奏乐器的基础方法和技能,对优化音乐赏析体验尤为重要。因此,通过乐器演奏营造音乐学习氛围,能使初中音乐课堂教学更具立体感,学生能够在音乐赏析、实践中提升音乐核心素养。

又如,在日常音乐教学中,为了增加学生们接触乐器的机会,教师可以争取学校的支持,采购相关乐器设备,辅助课堂教学。如笛子、吉他、小提琴、葫芦丝、古琴、尤克里里等乐器,不仅功能多样,而且便于演示和演奏。在课堂教学时,教师可以根据歌曲的不同选择相应乐器,配合多媒体进行展示,为学生创设体验式情境,使其更加投入课堂学习,同时掌握基础的乐器和乐理知识,初步培养演奏技能。例如,在人教版音乐八年级下册《阳关三叠》这首歌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用古琴来展示古乐《阳关三叠》的音调和演奏方法,然后让学生上手尝试,学习演奏方法,感受古典乐器的魅力,并对这首歌曲形成多元认知。总之,音乐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充分发挥乐器的功能,创设体验情境和氛围,不断优化学生的音乐体验。

(四)融入比赛与游戏,打造层次性音乐体验课堂

在初中音乐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把学生的身心体验作为教学的重要支柱,引导学生在体验过程中增强认知能力,感受音乐的独特魅力。比如,教师可以设计趣味性音乐游戏,构建立体课堂情境,让学生在玩游戏、趣味互动的过程中调动内在热情,更好地鉴赏音乐,提升音乐品位[5]。此外,教师也可以在课堂教学中设计竞赛活动,将学生间的良性竞争作为体验式教学的载体,驱动学生在竞赛和比拼的过程中激发斗志与好胜心,获得良好的课堂体验。

例如,在人教版音乐八年级下册歌曲《在那遥远的地方》的演唱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这首歌的主题和特点设计课堂歌唱竞赛。学生先分组,然后进行组内选拔,之后进行全班竞赛,最终决出优胜者。在比赛过程中,教师和其他同学可以作为裁判与评委,分别从气息控制、旋律感、吐字、感染力、主题表达等维度入手,对每位参赛学生进行公正评价。最终,教师选出表现较好的学生,现场予以奖励,并号召其他学生向优胜者学习。通过课堂竞赛,学生们能够沉浸于歌曲氛围中,从而加深对所学歌曲的理解,最终把握歌曲的情感主题,展现自己的演唱特色。由此可见,将竞赛活动、游戏等与音乐课堂教学相结合,能够突出音乐教学的层次感,对提升学生的音乐体验和认知水平产生助推作用。

结语

综上所述,在初中音乐课堂教学中,有效运用体验式教学法对学生进行引导和启迪,能够丰富教学内涵,提升音乐教学的辐射作用和综合质量。为此,音乐教师要把握教学进度和学生特点,打造多样化、立体化的音乐体验课堂,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的音乐能力与认知习惯,推动初中音乐课堂教学向深层次发展,确保学生音乐核心素养稳步提升。

[参考文献]

[1] 张晶晶.浅谈初中音乐课堂中的多感官体验式教学[J].戏剧之家,2021(16):112-113.

[2] 苏殷.体验式教学在初中音乐欣赏课中的应用价值及策略[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21(5):68-69.

[3] 陈凌.浅谈如何提高初中生对音乐欣赏课的兴趣[J].北方音乐,2020(15):211-212.

[4] 魏银丽.探析“双减”背景下的初中音乐教学[J].新课程,2022(41):32-34.

[5] 郑雪佳.浅析体验式教学模式在初中音乐赏析教学中的应用策略[J].第二课堂(D),2021(1):46-47.

猜你喜欢

初中音乐课堂体验式教学法音乐素养
如何激发初中音乐课堂学生学习兴趣
体验式教学法在工商管理专业教学中的应用探究
声乐教学艺术在初中音乐课堂中的巧妙运用
中职德育教学中体验式教学法的运用
“带动唱”教学方法在初中音乐课堂上的应用研究
护理实验教学中体验式教学法的应用效果分析
谈幼儿音乐素养的培养
试论普通高等学校高中学生的专业音乐审美的培养
多元融合打造音乐戏曲教学崭新课型探究
民歌融入音乐课的教学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