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语文教材中古诗词选编分析

2023-11-27杨晶晶

求知导刊 2023年27期
关键词:古诗词小学语文

摘 要:中国是诗歌的国度。我国古诗词节奏凝练、语言优美含蓄且充满诗情画意,是我们的文化瑰宝。从古至今,我国传承着良好的诗教文化。古诗词可谓是小学阶段学生奠定古典文学基础的核心教学资源,有助于培养和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审美能力、想象力及记忆力,在小学语文教材中占据重要地位。文章对小学语文教材中古诗词选编的现状进行分析,提出优化小学语文教材古诗词选编的实践策略。

关键词:选编分析;古诗词;小学语文

作者简介:杨晶晶(2002—),女,江苏第二师范学院。

古诗词属于文学体裁的一种,注重韵律和格式,其音韵优美、语言凝练、内涵丰富、意境深邃且历史悠久,在中华文明中扮演着特殊的角色,渗透在中华民族的血脉之中。发展至今,古诗词依旧在语文教学中拥有着无可取代的地位。因此,不管是立足历史视角还是现实视角,研究语文教材中的古诗词尤为重要。

一、古诗词在小学语文教材中的作用

以统编版语文教材为例,目前小学1—6年级语文教材中共有112首古诗词,基本涵盖了唐、宋、明、清等朝代30多位诗人的作品,这些古诗词有的托物言志,有的说事明理,有的写景抒情……整体来说,古诗词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具有旺盛的生命力,既能引领学生不断丰富自身的语言知识储备,还能培养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

(一)锻炼记忆力

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而言,学习古诗词可以促进自身记忆在质与量方面的发展。小学生理解和背诵古诗词有助于提高他们的记忆力,而良好的记忆力反过来也有助于小学生背诵更多的古诗词,从而拓宽他们的知识面。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生理、心理以及语言能力的发展具有阶段性特征,不同内容的教学也有各自的规律,应该根据不同学段学生的特点和不同的教学内容,采取合适的教学策略。”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在进行古诗词教学时,需要结合不同难度和内容的作品,循序渐进地为各个学段的小学生提供指导,使他们能够逐步诵读、理解古诗,并培养对古诗词的热爱。

(二)符合学生学习兴趣和特点

古诗词属于韵文的一种。韵文是一种注重押韵和格律的文体,兼具美感与韵律感,读起来抑扬顿挫、朗朗上口。小学语文教材中的许多古诗词具有简短、明快的特征,相较于现代文,更贴合小学生的学习特点。对于小学生而言,虽然很难将诗歌的内容理解透彻,但是可以先将富有韵律的音调牢记于心。许多小学生到了高年级仍然会记得低年级时所学过的古诗词,此外,很多小学生对于参与古诗词背诵大赛十分积极,可见小学生对古诗词的浓厚兴趣和热情。

(三)提升语文素养

语文教师可结合不同学段的小学生的情况,优选适合其能力及素养的古诗词开展教学。古诗词以“中国方式”抒发情感、描绘风景,可以激发学生的共鸣,比如使学生在见到荷花时会不由自主地想起“接天莲叶无穷碧”和“鱼戏莲叶间”等诗词。小学阶段是智力启蒙的重要时期,在小学阶段学习古诗词,可以培养小学生学习优秀传统文化的兴趣,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身心,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及文学水平。新课标提出,小学阶段的学生要诵读优秀诗文,注意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展开想象,领悟诗文大意。无论是“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还是“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优美的古诗能让学生在脑海中描绘出一幅幅生动的图景,对学生进行美感启蒙教育。将古诗词熟记于心之后,学生在写作与交流中更得心应手,能够将一些名句信手拈来。小学生在启蒙教育的关键时期汲取古诗词的情感精华,能更好地传承传统文化,提升文学水平和语文核心素养。

(四)教化道德

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中有着丰富的古诗词内容,主题包括歌颂家乡、亲情、讲事明理以及爱国等。这些古诗并非一味地说教,而是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及价值观。如,《悯农》教导人们要懂得粮食的来之不易;《游子吟》则表达了母爱的伟大;《墨梅》以“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体现墨梅优雅的气质以及作者的品格;《观书有感》则以巧妙的比喻,鼓励人们不断学习新知识,保持思维活跃。在古诗词教学中融入思想教育,相较于枯燥无味的说教,不仅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还能给学生带来愉悦的精神享受,进而提升学生素养,陶冶学生情操。

二、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中古诗词选编分析

孔子说:“不学诗,无以言。”诗词语言精练,往往用寥寥几笔就可以描绘出整个天地山水的意境,表达诗人内心丰富的情感。让孩子们通过诗歌去认识世界,是最简洁和高效的。诗歌能启蒙孩子智慧,当孩子们通过诗歌感悟人生哲理,他们就多了一份阅历,多了一些智慧。小学语文古诗词选编要根据实际情况与级别,以循序渐进的方式进行,如难易变化、主题递进等,由此才能确保其符合小学生的成长和认知发展规律。目前,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中古詩词选编有以下问题。

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在编写中以单元的形式选编古诗词,但部分选编主题不够清晰,且有的选题间存在重合的现象,这会影响学生的古诗词学习兴趣。除此之外,统编版语文教材对古诗词的注解还有需要完善的地方。即便是再简单的古诗词,也会出现古今异义等难点,不易于小学生理解。此时,让小学生通过翻阅资料进行自学是不合理的,而全部知识都由教师来讲解也是不可行的。

在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中,古诗词会根据单元主题与现代文混编在同一个单元中。大部分单元的主题比较明确,但还有一些单元的主题编排不够清晰。根据主题选编古诗词的目的在于让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古诗词的内容,但是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的一些单元内容编排严谨性不足,影响了整册教材编写的规范性及科学性。因此,建议教材在选编古诗词时注重单元主题的统一性,让学生能通过单元整体教学有效感受与把握单元主题内涵。

三、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中古诗词选编的优化建议

(一)改进编排方式

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应合理增加古诗词注解。教材在选编古诗词时要注重重难点知识的解释与分析,以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如李白的《赠汪伦》,在教学中,“将欲行”“踏歌声”和“汪伦”等词语的意思是主要由教师来解释的,教材本身的课文排版较为简单,仅有作者、诗句和古诗内容。这一排版方式虽然可以使课文版面清爽、简洁,但对于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教材来说,这样设计还是略显简单。学生并不会因为教材版面简洁而感到轻松,反而会因为无法获得相应的知识而感到学习压力增加。为了能更好地背诵、理解古诗,学生只好在课堂上记下大量笔记。另外,小学生在自主预习这首诗时,会感到难度较大,甚至会把部分字词的读音念错,进而产生误解。因此,建议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在选编古诗词的过程中适当增加注释,以便学生更好地理解古诗词内容,避免词义理解上的偏差。

(二)引入“文包诗”

“文包诗”是一种较为特殊的课文形式,即利用现代文的形式讲述古诗词中的故事,让学生能够在学习和理解古诗词的同时学习现代文学。目前,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中缺少“文包诗”的身影,而苏教版以“文包诗”作为教材特色。例如,苏教版语文四年级上册中的《但愿人长久》就是一篇“文包诗”,在结尾部分提及了原诗词《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中的两句词。课文教学目标是让学生识记生字,熟练朗读,体会苏轼对亲人的思念,侧重点放在让学生理解两句名句上。引入“文包诗”这一课文体裁的目的在于让学生深层次了解古诗词内容,基于理解词作主旨的角度来说,这种诠释可视为对原作内容的一种扩写。相较简单的注释,此方式更加生动、浅显。学生在诵读过程中极易投入情感,产生联想,进行体会和感悟。因此,笔者建议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可以借鉴苏教版语文教材中的“文包诗”编排方式,通过增加“文包诗”,既能让这种课文形式传承下去,发挥其优势,也能让学生了解到更多的写作风格。

(三)優化篇目内容

在选编古诗词时,应更加注重所选篇目的代表性,如优先名家名篇。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中有112首古诗词,基本上是流传较广的名篇名作,但在质量层面依旧有提升空间。如,选篇《小池》“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这首诗的知名度很高,属于广为流传的名篇。但是,统编版中诸如此类的童趣诗较少,大多都是内容较为复杂、难度更高的诗词名作。笔者认为,如此编排的主要原因是考虑到整本教材的诗词篇幅设定,但即便篇幅存在局限,也要合理取舍,优化整体质量。

(四)慎重选择“节选”的古诗词

一般情况下,“节选”长篇古诗词的篇幅为4句,诗词体裁通常是乐府、律诗。对于小学生而言,背诵长篇古诗词存在一定难度,因此教材在编写时选择了“节选”。这一方式在各个版本的教材中均比较常见,如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这首著名的五言律诗,对其“节选”得比较成功的当属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选择了这首诗的首联与颔联,能够让学生体会野草顽强的生命力。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选择“节选”的古诗为《春夜喜雨》,“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这一选段非常合理,可以让学生产生情感共鸣。另外,《春夜喜雨》是小学生比较熟悉的古诗,将其作为“节选”篇目有助于学生深层次理解这首诗,但笔者认为,如果完整编入这一古诗,教学效果可能会更好。从整体上看,小学语文教材在进行古诗词选编时应注重讲究完整性与代表性。

结语

综上所述,探究小学语文教材中古诗词选编情况具有重要意义。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相对来说已经趋于成熟和完善,选编范围较广,符合相应的课程标准,其选择的古诗不仅能满足新课标要求,还能彰显自身版本特色。总体来看,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的古诗词选编讲究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体裁与表现内容丰富可以说是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古诗词选编的特色。然而,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还有可以进一步改进的地方,如适当增加古诗词注解、集中确定单元主题、加入“文包诗”体裁等。

[参考文献]

[1] 孙存会.统编小学语文教材古诗词选编新变分析探索[J].天津教育,2021(32):169-170.

[2] 黄靓芳.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中古诗词编排体系分析与策略建议[J].学苑教育,2021(18):7-8.

[3] 曹莹.统编小学语文教材古诗词选编新变分析[J].现代商贸工业,2020,41(18):171-172.

[4] 梁英.对部编版小学语文古诗词选编的思考及教学对策研究:以部编版小学六年级语文教材为例[J].教育界,2022(11):104-106.

猜你喜欢

古诗词小学语文
踏青古诗词
我爱古诗词
我和古诗词
趣读古诗词
同携手,走进古诗词
浅谈语文课堂的情感教育渗透
语文教学中师生互动语言沟通探析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