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岗课赛证”融通的工程测量课程改革与实践探索
2023-11-08胡海兰
孙 路,李 威,胡海兰
(1.湖州职业技术学院,浙江 湖州 313000;2.哈尔滨学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86)
当今世界,科技发展速度已经远超过了我们的想象。为了应对这一挑战,各种教学改革理念和模式纷纷出台。其中,“岗课赛证”融通模式以其独特的理念和实效性备受关注。这一模式将岗位导向、课程实施、赛事驱动和证书评价融为一体,全面提升学生的理论学习和实践操作的能力,以满足未来职业发展的需要。
本文旨在深入探讨“岗课赛证”融通模式对工程测量课程的改革与实践。介绍该模式的理论依据和具体内容,并结合具体实例分析其在实践中的应用和效果。希望通过对“岗课赛证”融通模式的深入研究,为工程测量课程的教学改革提供有益的参考。
一、工程测量课程现状
1.工程测量课程的现行教学模式
工程测量作为工程学科中的基础课程,在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方面起着重要作用。然而,目前的工程测量课程在教学模式上存在一些共性问题。[1]传统的工程测量课程主要以理论授课为主,重视基本理论的讲解和计算方法的学习。教师通过讲解课件、示范实验、演示操作等方式传授知识,学生则主要以听课、记笔记为主要学习方式。这种模式的优势在于能够系统地介绍测量学的基本理论和计算方法,为学生提供必要的理论基础。然而,这种单向传授的教学模式存在一些问题。
2.存在的问题和挑战
工程测量课程面临着一系列的问题和挑战,需要进行改革和创新。首先,工程测量课程的内容与工程实践需求之间存在差距。传统的课程设置较为固定,难以及时调整和更新,无法紧跟工程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应用需求的变化。这使得学生在工程实践中可能面临新的问题和挑战,而课程中未涉及或涉及不充分。其次,传统教学模式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工程测量课程内容较为抽象和理论化,对于学生来说缺乏吸引力和实用性,容易引发学习的厌倦和退缩。最后,课程评价体系不适应学生实际能力的考核。传统考试评价过于侧重理论知识的记忆和计算能力的应用,对于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缺乏全面评估,使学生对于课程的学习动机下降,缺乏对实际操作的积极参与和探索。
3.“岗课赛证”教学策略的必要性
面对工程测量课程现状的问题和挑战,引入“岗课赛证”融通模式成为一种有益的改革策略。这一模式通过将岗位导向、课程实施、赛事驱动和证书评价有机结合,旨在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满足未来职业发展的需要。“岗课赛证”融通模式在工程测量课程中的应用是必要且有益的。通过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全面评价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可以有效地提高工程测量课程的教学质量和实践效果。
二、“岗课赛证”融通模式的介绍
1.“岗”——岗位导向
岗位导向是“岗课赛证”融通模式的核心理念之一。通过调查和分析工程测量领域的岗位需求,明确学生在职业发展中需要具备的知识、技能和能力。基于岗位需求,调整和优化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使其更贴近实际工程实践。可以通过与行业企业合作,邀请业界专家参与课程设计和教学,引入实际工程项目和案例,提供实践环节和实习机会,以加强学生对于工程实践的理解和参与。岗位导向教学模式能够使学生学到更实用的知识,增强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了解和理解工程测量岗位的技能要求和工作内容,学生能够更好地定位自己的职业方向,并在学习过程中有针对性地进行知识学习和技能训练,提高其在职业发展中的竞争力。
2.“课”——课程实施
课程实施是“岗课赛证”融通模式的重要环节。在课程实施中,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来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实践。首先,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如案例分析、小组讨论、实验操作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通过实践教学和实验操作,学生能够亲身体验测量过程中的挑战和技巧,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其次,引入现代技术手段和工具,提高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实践能力。现代测量仪器和软件的使用已经成为工程测量领域的重要工具,因此,在课程实施中应充分利用这些技术手段,让学生熟悉和掌握相关的仪器和软件,培养他们的技术操作能力和数据处理能力。此外,与行业企业的合作也是课程实施的重要方式之一。通过与企业合作,将实际工程项目和案例引入课堂,让学生能够接触到真实的工程测量问题,并在实践中进行解决。与企业的合作还可以提供实习机会和职业指导,使学生能够更好地了解行业发展趋势和就业需求,为其职业规划提供指导和支持。
3.“赛”——赛事驱动
赛事驱动是“岗课赛证”融通模式的关键要素之一。通过引入竞赛活动和项目实践,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在工程测量课程中,可以组织测量竞赛、实地考察等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锻炼技能、提升团队合作能力,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2]竞赛活动的设计要具有一定的难度和挑战性,既能够考察学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又能够激发他们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竞赛活动的参与,学生能够深入理解工程测量的实际应用,加深对该领域的兴趣和热爱。
4.“证”——证书评价
证书评价是“岗课赛证”融通模式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的考试评价方式相对单一,无法全面反映学生的综合能力。而引入证书评价可以通过实践操作和项目实践的评估,更加客观地评价学生的能力水平。在工程测量课程中,可以引入相关的测量技术认证考试或项目实践,以证书的形式对学生的能力进行评价。这样的评价方式具有权威性和可比性,能够为学生提供权威机构的认可和证明。证书的获得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3]还能够激励学生的学习动力,使他们更加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和提高。
三、实践案例分析
1.案例选择的原因和背景
在“岗课赛证”融通模式实施过程中,实践案例的选择非常重要。合适的案例可以体现该模式的优势和实效,并为其他教师和学校提供借鉴和参考。在工程测量课程中,以作者所在单位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作为实践案例,通过实施“岗课赛证”模式,评估其在学生实践能力和职业发展方面的效果。该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学生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和实践操作能力,能够胜任工程测量相关岗位的工作。然而,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职业发展方面仍然存在一些问题。[4]因此,引入“岗课赛证”融通模式成为该专业课程教学改革的重要举措。
2.案例“岗课赛证”模式具体实施
(1)岗位导向:进行广泛的调研和与行业企业的沟通,明确了工程测量员岗位的技能要求和工作内容。根据这些调研结果,对课程进行了优化和调整,增加了与实际工程实践相关的内容,如建筑测量、地形测量、工程导线等。同时,与行业企业合作,邀请专业人士参与课程设计和教学,为学生提供实践环节和实习机会。
(2)课程实施:课程实施中,按照建筑工程施工工序采用递进式项目式教学。以一个实际工程项目建设为背景,分为基础施工阶段、主体施工阶段、装饰施工阶段、竣工验收阶段,逐层递进,除了传统的理论授课外,还增加了实验操作和案例分析等教学环节。[3]同时,将测量知识与课程思政有机结合,培养出既有专业能力,又具有社会责任感和良好职业道德的工程师,详见图1。
图1 工程测量课程教学内容重构图
(3)赛事驱动: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组织了一系列的竞赛活动和项目实践。例如,举办了测量技能竞赛,让学生在竞赛中展示自己的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组织了实地考察和测量实习,让学生亲自参与实际工程测量项目的实施,提升其团队合作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
(4)证书评价:通过引入测量技术认证考试和项目实践评估,对学生的实践能力进行全面评价。学生参加相应的测量技术认证考试,并获得相应的证书,证明其实践能力的水平。同时,项目实践评估也是评价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重要方式之一。通过项目实践的参与和评估,学生能够得到权威机构的认可和证明,提高其就业竞争力。
(5)案例的成效分析:通过对该工程测量专业的实践案例分析,可以看到“岗课赛证”融通模式在提升学生实践能力和职业发展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众所周知,民国政府的成立,推动了中国教育和思想文化向现代转型的步伐。在袁世凯积极复辟帝制的时候,一批先进的现代知识分子悄然发起了一场思想文化解放运动,于1915年拉开了序幕,被称之为“新文化运动”。魏金枝进入浙江省立第一师范学校的时候,正是新文化运动开展得如火如荼的时候。他说:“一九一七年第一次世界大战告终,我们为了庆祝,还提灯游行过。”②在校期间,魏金枝认同了无政府主义,积极地参加学生运动。
首先,岗位导向的教学模式使学生更加清晰地了解工程测量领域的岗位需求和职业发展方向,从而有针对性地进行学习和实践。调研和与行业企业的合作使课程内容与实际工程实践更加贴合,提高了学生的职业竞争力。
其次,通过赛事驱动的教学模式,学生的学习热情和主动性得到有效激发。竞赛活动和项目实践提供了具体的目标和挑战,学生在实践中不断提升技能和能力,培养创新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5]这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知识,增强其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最后,证书评价的方式对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进行了全面评价。通过测量技术认证考试和项目实践的评估,学生获得了权威机构的认可和证明,提高了其就业竞争力。证书的获得激励了学生的学习动力,使他们更加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和提高。
四、基于“岗课赛证”模式的工程测量课程改革建议
1.课程目标的设定与优化
在工程测量课程改革中,首先需要明确课程的目标和定位。基于“岗课赛证”模式的理念,课程目标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1)明确岗位需求:与行业合作,了解土木建筑工程测量领域的岗位需求和技能要求,将其纳入课程目标的设定和优化。
(2)强调实践能力:将课程目标明确为培养学生扎实的实践操作能力,包括测量技术的熟练运用、数据处理与分析能力、施工图纸的解读等。
(3)促进问题解决能力:注重培养学生的问题分析与解决能力,引导他们在实际工程测量中遇到问题时能够独立思考、创新解决。
2.教学内容的优化与更新
为了适应行业需求和技术发展,工程测量课程的教学内容需要进行优化和更新。
(1)融入先进技术与软件:将先进的测量技术、仪器和软件纳入教学内容,培养学生对现代测量工具的熟悉和应用能力,如全站仪、激光扫描仪、地理信息系统(GIS)等。
(2)拓展实践操作环节:增加实验操作、实地考察和项目实践等实践环节,让学生亲身参与实际工程测量任务,提升其实践操作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3)案例分析与综合应用:引入实际工程案例,通过案例分析的方式培养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让他们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
(4)跟踪行业发展:密切关注土木建筑工程测量领域的最新发展,及时更新教学内容,确保课程与行业发展保持同步。
3.教学方法与评价方式的创新
“岗课赛证”模式要求创新教学方法和评价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主动性,提高教学效果。
(1)倡导问题导向的学习:引导学生主动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培养其自主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问题导向的学习,[6]能够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2)小组合作学习: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通过合作解决实际问题,促进彼此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提高团队合作能力。
(3)引入虚拟仿真技术:利用虚拟仿真技术,提供一个模拟真实工程环境的平台,让学生在虚拟场景中进行测量操作和问题解决,提高其实践能力。
(4)评价方式的多样化:不仅仅依靠传统的考试评价方式,还可以引入实际操作评估、项目实践评估和证书评价等方式,全面评估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与行业企业的合作与交流
行业企业是工程测量课程改革中的重要合作伙伴,他们能提供实践机会和行业需求反馈。
(1)与行业企业合作实习:与土木建筑行业的企业合作,为学生提供实习机会,让学生亲身参与实际工程项目,提升实践操作能力。
(2)行业专家的参与:邀请行业专家参与教学过程,进行专题讲座和工作坊,向学生介绍最新的测量技术和行业发展动态,增加学生对行业的认知。
(3)行业需求的反馈:定期与行业企业进行沟通与交流,了解行业对工程测量人才的需求和技能要求,及时调整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
综上分析,在工程测量课程中有效应用与实施“岗课赛证”模式,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他们的职业竞争力,为土木建筑工程行业输送优秀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