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棍球进入中小学的可行性分析
2023-10-31彭玮骆兴贵张林
彭玮 骆兴贵 张林
摘要:本文在研究中通过文献资料、调查研究、总结归纳等方法,对曲棍球进入绵竹市中小学校园开展的现状情况进行了分析,从场地优势、教学资源以及曲棍球校园文化几个方面展开了调查研究,并且分析了曲棍球在中小学开展过程中对学生们的教育功能。
关键词:曲棍球 中小学 可行性分析
一、前言
曲棍球運动项目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越来越受人们的喜欢。在绵竹市随着全民健身意识的不断增强,曲棍球更是有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广大青少年朋友也纷纷加入到曲棍球运动中来,而且对于曲棍球有着特有的爱好,成为青少年朋友所喜欢的运动项目。[1]曲棍球有较高的娱乐价值,能够在中小学的综合素质全面提高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而且中小学作为我国运动项目主要后备人才力量,对于曲棍球的推广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而且通过调查发现,很多体育书籍中也有关于曲棍球的介绍,为在绵竹市中小学开展曲棍球运动奠定了基础。
二、研究对象及方法
本文以绵竹市各中小学为研究对象。
(一)文献研究法
本文在中国知网数据库查阅曲棍球运动方面的论文资料,并且结合大学所学的专业知识及绵竹市各中小学校实际情况,让整个论文前期过程中充分了解专家、学者在这方面的研究进展,为后面整个论文提供较好的理论依据。
(二)调查研究法
通过走访绵竹市17所中小学学校了解,其对于曲棍球运动在中小学开展的情况,形成第一手的调查资料。
(三)总结归纳法
本文在阅读大量文献以及调研的基础上,结合绵竹市部分中小学在曲棍球教学活动开展过程中的情况,总结归纳曲棍球在中小学开展的可行性研究。
三、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目前曲棍球进校园的情况分析
1.曲棍球在绵竹市中小学开展的现状分析
曲棍球在绵竹市近几年推广普及方面有着较为明显的优势,对于这项刚刚发展起来的运动来说,尤其是在中小学,曲棍球更是以兴趣课、特色体育运动在校推广,吸引了不少学生,得到了不错的影响。目前绵竹市已经有学校开展了这项运动。有的学校就设立成为自身学校的特色项目,但是由于其他体育项目文化冲击和师资、硬件设施以及安全性问题,使大部分的学校对这项运动处于观看状态。中小学开展曲棍球运动有优势也有劣势, 有机会也有挑战, 综合来看优势占大部分, 在绵竹市中小学推广和发展是可行的, 也是有必要的。[2]现在的绵竹市中小学运动项目的逐渐扩大,有的学校以特色体育项目为主,所以学校以此为出发点来建设特色项目,对于学校而言提升了知名度。对于家长来说,曲棍球是一项比较小众的体育项目,对于提升孩子的身体素质和良好道德的素质有一定的培养。对于中小学生来说,曲棍球这项运动更为的新奇,具有一定的吸引力。
2.曲棍球在校开展情况
曲棍球运动在绵竹市与其他传统运动项目相比来说,发展年限短,是新开展的一项球类运动,曲棍球是一项具有教育功能的体育项目,由于其独特的运动特点,在绵竹市中小学教育课堂开展过程中,整个课堂的教学氛围较好。[3]本次调查通过我们对绵竹市部分中小学曲棍球课程的开展情况进行了研究。在对调查的17所中小学中,其中有7所学校开设了曲棍球的运动课程,在这个占比来说还相对较少,这也为其他学校开展相关课程提供了基础。在开展学校调查的基础上,本次对于绵竹市开展学校的曲棍球类型展开了调查,调查结果见下表3-1:
调查发现,绵竹市中小学的大多数学校开展这项运动,多数是从兴趣班、特色课程开始,到后面学校重视这个项目,并组建代表学校出去打比赛的球队,这是对这项运动的肯定。通过分析发现这些学校运动场地广泛,拥有较大的足球场、田径场。兴趣课、特色课程以及校队的训练与平时学校里其他课程并不冲突或其运动场地足够大,并不影响这项运动的教学,部分学校重视这个项目的开展,拥有自己训练的场地保证了正常的训练。
3.绵竹市中小学对曲棍球的参与情况
通过对绵竹市17个学校开设的曲棍球这项运动进行分析。调查发现,大多数的学生参与度都很高,对这项运动有很高的积极性,学生接触到新的运动出于好奇参与的情况特别多。特别是女孩子,因为中国女子曲棍球队在国际大赛中获得了较好的成绩。但是,对于有的学校兴趣课的推广,学校领导的重视使学校建设了自己的曲棍球校队,让更多的学生参与进来,真正的了解曲棍球这项运动。
4.绵竹市中小学曲棍球场地器材情况
体育场地以及器材是曲棍球运动项目开展的基础条件,通过我们对绵竹市中小学的曲棍球场地以及器材的调查情况来看,大部分的学校在这方面基本能够满足教学要求。在调查的17所学校来看,虽然有多数的老师认为基本满足教学,但是场地并不是很规范,只能进行正常的教学训练。通过调查发现,7所学校能简单满足场地、器材这些硬件设施,其他学校重视足球等其他运动,不能提够训练场所。出现这方面的原因由两方面构成,一方面是由于学校领导对曲棍球的程度重视程度不够,所以导致了在这方面的场地力度不足,另一方面是学校确实也没有太多的经费进行相关基础设施的建设力度,如果想要整个教学质量取得较好的效果,就必须要对相关的场地及器材进行更新完善,只有在硬件条件上得到改善,才能够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有好的训练场地,激发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也让老师有较高的热情,两者相互促进,提高整个曲棍球的教学水平。[4]
5.影响绵竹市曲棍球进校园的不利因素
通过调查发现,绵竹市一些学校开设过曲棍球兴趣课,却在中途因为一些原因导致没有进行下去,例如:绵竹市的紫岩小学曾开展过曲棍球的兴趣课以及组织过队伍,参加过比赛,获得过不错的成绩,但中途还是放弃了。其一,学校领导对这个项目的不重视、不关心。这个学校更重视足球的发展。其二,场地方面,只有小面积的田径场、篮球场。然后学校重视足球的发展,操场面积太小足球队用起来都很拥挤,根本没有空余的场地来进行训练。其三,青少年对这个项目的认知度低。大部分学生的参与度都来源于对这个运动的好奇,又没有可训练的地方,积极性就大大减少了。其四,经费不足。采用学校的体育老师来进行授课,毕竟体育老师对这个运动的不了解和不专业性,使得教学不高。且有的学校主要开展足球、篮球等,没有多余的场地来进行这项运动的训练教学,或与其他的兴趣课程相会碰撞,没有场地进行开展。没有正规的教学场地,学生不能进行正常的训练,使学校不参与或者半途而废。但是现目前为止以及体育运动的发展和推广,曲棍球项目在现阶段已经解决了专业人士缺乏这个问题,就现在而已我们正在进行推广,大型的比赛以及活动的推广使更多的少年儿、家长了解并支持这项运动。[5]
(二)曲棍球在绵竹市中小学发展的可行性
1.曲棍球自身的优势
曲棍球具有多元化的突出特点,也是能够进入绵竹市中小学体育教学最大一个优势。曲棍球运动可拓展为多种玩法,既可强身育智和休闲娱乐,也可进行各类竞赛和游戏,使课堂教学气氛热烈,充满活力。曲棍球传承了体育运动的进取精神、团队合作和综合素质,延续了体育运动的教育功能和身心锻炼价值。
曲棍球场地器材要求简易,易于现实,而且曲棍球具有游戏性的特点,趣味性很强,易激发中小学生的参与热情和参与积极性,有助于体育教学水平的提升。大幅度地提高了课堂教学的运动负荷、趣味性和娱乐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课堂教学气氛。[6]
2.曲棍球具有场地优势
通过调查发现,绵竹市曲棍球对于场地的大小要求不是很高,只要有一块篮球场的位置,就可以开展曲棍球的教学活动,而且对于球场的要求也不高,在草皮足球场的空地上找出一角设置为训练区域,就可以基本满足了曲棍球场地的需求,对于这一点,大部分的学校都能够提供非常充足的场地用于教学。而且曲棍球在教学开展过程中,器材方面也没有多高的要求,就同篮球、足球一样,只需要相对比较低廉的。而且这些东西的获得以及价格方面都比较合适,不会为花费太多而出现困难,与此同时,在教学方面也非常的简单易学,只需要将球场内进行传接、射门就可以。曲棍球在校园以及家庭内都可以很好地组织,这就让学生们有较好的场地优势去学习。这样的场地、器材优势,使得学校对这个项目的重视,就针对这个项目就行开展。有的学校开展足球、篮球等特色的校队,其他学校就针对曲棍球这项运动进行发展。如,南轩中学学校提供足够的训练场地,与其他运动项目并不冲突,邀请专业的曲棍球教练进行训练,出去参加各种全国、省级比赛,并取得优秀的成绩。[7]
3.曲棍球师资因素
曲棍球教学平台开展的也较为丰富,绵竹市很多中小学开始陆续成立了相应的校队。但是,绵竹市部分中小学校教练员缺乏专业性,大多数都是体育老师上课,体育老师没有接受过专业的培训,导致这项运动开展缓慢,只能是一堂兴趣课,曲棍球是一项项目需要专业的技术教学,从而在教学方面,使用专业性强的教练会在教学水平上得到一定的提高,在兴趣课之后可以挑选优秀的学生组成校队,给学校带来成绩的同时提高学校的影响力,对学生而言,打出优异成绩的同时自己收获了,家长就更加支持,然而体育老师在自己都不了解的同时,会导致教学水平上得不到提高,学生也没有体会到这项运动的乐趣,减少了参与性,导致这项运动半途而废。除此之外,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中小学的多媒体教室基本普及,学校可以通过多媒体等手段观看曲棍球的比赛视频,总体来说,曲棍球在中小学开展过程中普及度有待提高,这项运动要想发展好,专业的教练人员必不可少,学校的体育老师应加强技术培养。
4.曲棍球校园文化氛围好
随着绵竹市中小学接触的信息面逐渐扩大,有关于曲棍球在校园内的氛围也非常的浓厚,学校可以借此开展相关的比赛活动,将曲棍球在学校内得到更好的发展,通过这种比赛的宣传,让学生们更加喜欢这项运动,并且参与进来。现如今很多学校对于曲棍球的喜欢都是基于对该类球的喜欢,这也很好地说明在中小学中,曲棍球有着较好的校园文化氛围。而且,通过调查发现,在绵竹市很多学校都陆续组建了自己的曲棍球队,每年都要参加一些比赛活动,并且面向全校招收曲棍球爱好者,这种球队以及比赛活动的举办,也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积极性,用这样的方式来获取家长的支持和让更多的学校来了解并加入进来,从而用实际的行动来推广曲棍球运动项目的发展。
(三)曲棍球运动进入中小学对学生的教育功能分析
1.讲究礼节和文明高雅
曲棍球的精神能够很好地体现良好的运动精神,在球场上,曲棍球运动员的着装永远是最整齐的,球员的个人风范是从守时、衣着整洁、服从安排到遵守规则。爱惜器材亦是曲棍球运动员对器材尊重的表现,每次训练球员都会整理和珍惜器材。孩子们在这样的氛围下,自然而然会变得有礼貌、有修养。在比赛中,该项运动非常注重对裁判以及对手的尊重,每次比赛之前都要向裁判敬礼。比赛完成以后对现场的裁判及观众鞠躬致敬等,所有的这些礼节性都可以很好地为中小学生文明礼貌的培養提供帮助。
2.培养学生进取拼搏的精神
曲棍球同其他普通运动项目的不同点就是,在比赛的时候,教练员可以参与到比赛过程中,进行实时的指挥,参赛队员在赛场上必须服从教练员的指挥,在比赛过程中,进攻时体现的是个人的能力对集体的贡献, 其中包括可以牺牲自己换取更大的胜利。这就需要参赛队员通过牺牲自己的方式来帮助队友获取分数,而且有时候需要顽强的拼抢进行,才能够获取分数,这样的活动更能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和相互配合的团队协作精神, 让学生充分享受到个体融入集体的存在感、成就感与责任感。这对于中小学的心理素质、德育素质有着较好的锻炼。
而且通过调查分析,在对相关问题的研究过程中,曲棍球由于其独特的团队协作能力,能够很好地提升整个比赛过程中的团队意识,通过比赛、游戏, 能提高学生主动锻炼的意识,从而达到强健体魄的目的。部分青少年以自我为中心,而曲棍球这种运动方式能够很好地让他们提升团队协作能力,提高他们的反应能力和智力水平,从而更好地成长发展。
3.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优质教育平台
通过前文的分析可以看出,曲棍球的运动特点使得其有着良好的锻炼效果,对于中小学生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有着较大的好处,曲棍球运动不仅让孩子锻炼了上肢力量,也从全方面锻炼了孩子的力量、速度、平衡和柔软,让孩子能全面均衡发展。而且这项运动项目本身带有娱乐功能,所以对于缓解学习压力等也有较大的帮助。通过这项运动,曲棍球的运动特点使得其有着良好的锻炼效果,对于中小学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有着较大的好处。总之,曲棍球运动不仅仅具有普通运动项目拼搏进取的精神,而且在运动中讲究各种礼节、形象,参与者必须配套专业的服饰、护具,能够很好地体现出中小学学生阳光帅气的一面,为提高我国中小学学生综合素质有着较大的帮助。
四、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根据大量的调查分析以及前文的论述,曲棍球进入绵竹市中小学开展是非常必要的,而且也是可行的。
1.通过调查发现曲棍球对于绵竹市已经开展了的学校来说,曲棍球凭借其自身独特的趣味性和多元性性,是进入绵竹市中小学的优势所在。
2.通过调查发现曲棍球运动在绵竹市发展的不普遍性,导致专业的曲棍球教师严重不足,现在的体育教师都是兼项组成,而且这些教师也没有受过较为正规的曲棍球培训。
3.宣传不够到位,没有让家长了解这项运动,家长都不了解怎么会让自己的孩子参与进来,学生没有了解就对这项运动没有积极性,导致这项运动开展不起来。
4.在兴趣班或特色课程的铺垫下,学校应该组建自己学校的代表队伍,代表自己学校出去打比赛获得名次,为学校获取荣誉。
(二)建议
1.为了改变绵竹市中小学曲棍球的现状,首先要提高学生对这项运动的兴趣,其次,硬件方面的改进,财政的投入,在各个学校内根据学校自身體育项目的发展情况,进行针对性的,为自己学校建立特色的体育项目,从而给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让学生能够在学习过程中有较大的收获。
2.通过组织各种曲棍球的教师培训,提高教师专业技能和科研能力,完善校内教学内容,统一进行学术交流,相互促进,并总结学习教学经验,从而加强曲棍球师资队伍的建设。
3.加强学校领导的重视程度,招收拥有专业能力强的运动员,培养出优秀的运动员,为学校提升影响力。从小培养学生对曲棍球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们在锻炼的过程中有较大的积极性,从而很好地提高曲棍球的影响力,也为我国曲棍球后续人才的培养提供较大的帮助。
4.应加大宣传力度, 鼓励地方学校根据自身场地、师资条件,以特色项目、校代表队等多种形式逐渐发展;应加强对在校体育教师的培养与培训,让他们尽快掌握曲棍球的基本知识和教学方法, 同时协调好上课与课外活动之间的关系, 让更多的学生有时间、有专人辅导;协调规范组织各级各类比赛, 使得更多的学校积极参加比赛, 让这项有益于学生身心健康的运动得到普及和推广。
参考文献:
[1]刘斌.关于体育教学训练意识培养的初探——以青少年儿童曲棍球训练为例[J].环渤海经济瞭望,2019(11):185.
[2]张彦.浅谈青少年曲棍球基础训练存在的问题以及采取的有效措施[J].才智,2019(29):114.
[3]范晓刚.软式棒垒球课程在内蒙古师范大学的可行性报告[J].当代体育科技,2018,8(06):105-106.
[4]丁雅娜. 北京市中学曲棍球队发展状况分析研究[D].首都体育学院,2016.
[5]刘斌.对青少年儿童曲棍球项目身体训练的认识[J].环渤海经济瞭望,2014(03):67-68.
[6]王献英.软式垒球在中小学校推广的可行性分析[J].运动,2017(11):116-117.
[7]宋新彬. 体育课堂教学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J].黑河教育,2018(3):68-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