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发散思维在初中物理课堂中的重要性

2023-10-31孟凡雷

关键词:保鲜物理思维

孟凡雷

发散思维,又可以成为放射思维、异思维或者是扩散思维,是指人在思考问题时,大脑呈现出的扩散状态的一种思维模式,它主要表现为思维视野的广阔性,以及思维呈现出多维发散的一种状态。教师可以通过“一题多解”或者“一物多用”的方式,来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維能力。发散思维主要有以下特点:第一点,流畅性。流畅性实际上是指观念的自由发挥,即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生成并表达出尽可能多的思维观念并能够较快的适应并消化新的思想及概念。流畅性能够反映出发散思维的速度以及数量特征。第二点,变通性。变通性主要是指克服人脑中僵化或者固定的思维模式,按照一种新的模式或框架来思考和探究问题的过程。第三点,独特性。独特性指的是人们在思维过程中作出的异于他人的新奇反应的一种能力。基于此,本文探索发散思维视角下完善初中物理创新教学活动的主要策略,具体如下。

一、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构建和谐有效的师生关系,是发散思维视角下完善初中物理创新教学的重要前提条件。想在教育及教学方面取得成功,就必须按照初中物理新课程标准来建立互相沟通、互相信任、互相促进的师生关系。只有在师生之间建立起和谐的关系,才能营造出宽松、愉悦的学习氛围,并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能够让学生打破以往的思维模式,在愉悦的环境中积极的探寻新知识。例如,在学习完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初中物理教材八年级上册“蒸发”这一知识点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积极讨论:“家里买的水果、蔬菜怎样长时间保鲜?”学生会就此话题展开积极的讨论,有的学生说可以将它们放在冰箱里,有的则说放在潮湿的地方也能起到保鲜的作用,还有的学生说放在塑料袋里也可以延长食物的保鲜时间。在学生讨论后,教师要及时进行总结,告诉学生其实要是蔬菜水果能够长时间保鲜就应该有效防止水分的蒸发,从而引导学生主动去探寻影响水分蒸发速度的因素。这样做既能帮助学生克服畏难心理,同时又能鼓励他们积极思考,有效提升课堂教学效果。

二、课堂教学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切实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随着新课改的深入,对教师及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要提升专业素养,培养学生自身的创新思维能力。因此,初中物理教师应该要自觉更新教育理念,在教学过程中始终坚持以学生为中心,使得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应以发散思维为指导,逐渐转变单一的教学模式,尽量多给学生留一些思维的空间和时间,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探究的过程中去。例如,在讲解初中物理“摩擦力”这一节内容时,教师可以改变之前的教学方法,不再过多地对物理概念进行讲解,而是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实验来进行思考,并鼓励学生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某物体在以初始速度在粗糙和光滑的平面上分别运动的时候分别会出现什么问题?如果平面光滑,物体将作出什么运动?假如没有摩擦力,世界将会变成什么样?教师可以问题为中心来设计教学方案,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切实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三、根据教材内容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发散思维并积极探索

发散性思维训练有效性的基本前提是,必须让教师、学生的思维活跃起来,同时要把这些活跃的思维活动最大限度地利用在提高物理课堂学习的效益上。这就需要有一个适当的外界刺激让学生的思维活跃起来,需要正确的引导让学生的思维在特定的物理学科语言环境中持续探究。而营造活跃的课堂氛围和构建吸引学生注意力的语言环境(或学习情景)是十分重要。学生的认知通常都是从各式各样的问题开始的,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让学生主动发现问题,并积极探索新知识。学生在刚接触某一新知识时,如果教师能够巧妙地设计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主动提出疑问,并积极探寻解决思路。例如,在学习完“热现象”这一节内容后 ,有些学生提出了自己的疑问,为什么水井里的水冬暖夏凉,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借助所学的内容先自己思考并讨论,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然后教师再对这一问题进行总结,也就是引导学生用热知识去分析和解决这一问题。这样的学习过程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所学知识。

课堂上教师只是一个引导教学,更多的东西需要学生利用发散思维去感悟和理解。学生除了自学外,教师巧妙地引导教学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再如有平时照相的经验,教师可以引出眼睛如何调节看清远处和近处的物体,学生在讨论中很快发现改变像距不可能,只能是调节焦距。简单的点拨,发散了学生的思维。发散性思维不仅运用视觉思维和听觉思维,而且也充分利用其他感官接收信息并进行加工。发散思维还与情感有密切关系。如果思维者能够想办法激发兴趣,产生激情,把信息感性化,赋予信息以感情色彩,会提高发散思维的速度与效果。

问题解决的过程,实质上就是一种思维活动的转化过程。特别是理科的一些综合性的问题,常常用到化归与转化的思想,它是分析、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也是最基本、最常用、最重要的思想方法。通常有未知向已知转化,复杂向简单转化,抽象向具象转化,一般与特殊转化,正面向反面转化等。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问题的化归与转化,开阔思维,寻找到正确答案,提升物理核心素养。

猜你喜欢

保鲜物理思维
《保鲜与加工》编委会
只因是物理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处处留心皆物理
爱情保鲜术
如何保鲜一颗松茸?
三脚插头上的物理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