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媒体时代艺术类大学生政治信仰培育路径研究
2023-10-31薛丽梅胡虹
薛丽梅 胡虹
摘要:在全媒体时代,正确分析艺术类大学生政治信仰培育所面临的形势,深入探索培养具有正确政治信仰的艺术类大学生的有效路径,既是高校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需要,也是更好地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需要,更是实现党的二十大擘画的宏伟蓝图的需要。当前,艺术类大学生正确政治信仰的形成有时会受到网络中相关不良信息的负面影响,主要体现在政治认知、政治情感、政治意志等方面。应该通过着力净化全媒体时代网络政治环境、主动占领全媒体时代网络文化阵地、锤炼全媒体时代网络工作队伍能力等路径,达到形成大学生正确政治认知、培养大学生主流政治情感、合育大学生正确政治信仰的目的。
关键词:全媒体时代;艺术类大学生;政治信仰;培育;路径;立德树人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3561(2023)29-0029-04
基金项目:本文系2022年度无锡工艺职业技术学院立项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课题“‘全媒体时代艺术类大学生政治信仰培育研究”(课题编号:Djsz2022006)、2022年度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思政专项研究课题“新时代大学生‘怠就业成因分析及全程化精准就业指导途径研究”(项目批准号:2022SJSZ0459)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2022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青团成立100周年大会上对当代青年的精神面貌给予了极高的评价,他指出:“青年是常为新的,最具创新热情,最具创新动力”“青年是社会中最有生气、最有闯劲、最少保守思想的群体,蕴含着改造客观世界、推动社会进步的无穷力量”“追求进步,是青年最宝贵的特质,也是党和人民最殷切的希望”“青年之于党和国家而言,最值得爱护、最值得期待”。[1]大学时期是青年大学生树立正确政治信仰的关键阶段,当代青年大学生的主流政治信仰是积极向上的,绝大部分当代青年大学生能够做到“正确认识世界和中国发展大势、正确认识中国特色和国际比较、正确认识时代责任和历史使命、正确认识远大抱负和脚踏实地”。当前,世界正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全媒体时代的到来有时会给一些错误思潮提供滋生的土壤及快速传播的途径,导致一部分艺术类大学生在信仰上出现迷茫现象,以致影响其正确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树立,给高校正确回答“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带来一定的困难和挑战。因此,在全媒体时代,正确分析艺术类大学生政治信仰培育所面临的形势,深入探索培养具有正确政治信仰的艺术类大学生的有效路径,既是高校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需要,也是更好地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需要,更是实现党的二十大擘画的宏伟蓝图的需要。
一、全媒体时代艺术类大学生政治信仰的内涵与特征
1.信仰及其特征
信仰通常被人们奉为行动指南和行为准则,是人们对某种主张、学说、主义、某人或某物的高度认同、信任、尊敬或服从。信仰是个人对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选择与持有,给人以价值标尺、生命动力、理想需求、终极目标,让人获得心灵栖息的精神家园。信仰是个体对“三观”的终极选择,并会持续保存在个体精神深处,更是一个国家和民族保持强大凝聚力与生命力的内核所在。因此,“任何国家和民族都十分注重信仰教育,将其作为社会管理的一种有效手段”。[2]
信仰通常具有四个典型特征。第一,个体性。信仰源自某个个体的内在精神需求,是个人的自我选择。信仰是个体性的、人性化的。第二,超越性。所有信仰都超越现实、指向未来、充满希望。信仰,是一种理想的追求。第三,稳定性。个体在其一生中的某个阶段甚至终其一生都可能只有一个信仰,极其稳定。第四,神圣性。信仰始终坚守于个体的内心深处,是一种能够经受住时间、外力等考验的精神力量。
2.政治信仰的内涵
“政治信仰是人们对理想的社会政治制度及其价值目标的信奉和追求,是人的最高价值理想在政治生活中的集中体现。”[3]信仰作为人的一种核心精神、核心力量,始终标志着某个个体的远大理想和崇高追求。因此,政治信仰就是某个个体在政治上的远大理想和崇高追求,政治信仰位于信仰的“金字塔”顶端,处于信仰的领导地位、关键地位、核心地位。“政治信仰可以内化为心理基础和价值认同,外化为政治生活态度和政治行动。”[4]对于个体而言,政治信仰既可以内化为其最根本的价值认知和心理基石,也可以向外延伸为其参与政治生活的态度,转化为其参与政治活动的行动。“政治信仰通常被理解为人们对某种政治体系、理论学说及相应政治理想的认同、信服和敬仰。”[5]通俗地讲,政治信仰可以视为社会、民族、群体等对一类政治制度、政治理论、政治学说,乃至政治理想的坚定认可与信任、尊敬与服从。
3.艺术类青年大学生政治信仰的特征
一项针对当代艺术类青年大学生政治信仰的调查研究显示,当前艺术类青年大学生的政治信仰具有以下几个特征。第一,绝大多数学生具有强烈的家国情怀,他们强烈认同自己身为中华民族一分子的身份,强烈认同“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第二,绝大多数学生高度认可我国改革开放取得的巨大成就,对国家通过改革发展所取得的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国家综合实力和全球地位的极大提升表示认同,他们对党和国家继续通过改革开放实现发展、对党和国家发展前景有着高度的信心。第三,绝大多数学生坚决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充分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充分认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具有强大生命力和巨大优越性的制度[6]。可见,当前艺术类青年大学生政治信仰的总体认知是非常正确的,主要群体是积极向上的。
二、全媒体时代部分艺术类大学生政治信仰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在大学生政治信仰教育取得良好成效的同时,高校也要清醒地认识到目前少数艺术类青年大学生政治信仰方面出现的一些问题。第一,极少数大学生“三观”的形成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全媒体时代多元文化思潮的冲击。当前,受网络中一些不良外来信息的影响,少部分“三观”尚未完全形成的大学生在树立马克思主义政治信仰的过程中受到了一定的阻碍。第二,绝大部分青年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保持积极的态度,但也有少数大学生有时存在信仰缺失的现象,存在理想淡化的倾向[7],甚至个别大学生存在理想和信仰“冷漠症”问题,具体表现为“空心病”“躺平”现象突出,不关注国际国内时事热点,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缺乏学习的兴趣和热情。第三,当代青年大学生的成长过程几乎一帆风顺,缺少磨炼,缺乏参与政治生活的实践能力。部分青年大学生虽然具备参与政治生活的想法,但是在实际操作中容易走样或变形,导致想法与行动存在“两张皮”的情况。对高校艺术类大学生来说,入团、入党是参与政治生活的主要通道之一。由于尚未完成社会化过程,他们直接参与社会活动的机会较少,这容易使他們的理论与实践相脱节,对政治的认知和判断有时会失之偏颇[8]。
之所以存在上述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第一,全媒体对部分艺术类大学生政治认知的影响。在非全媒体时代,传统类型的思想政治教育主要依靠电视、广播、报纸、杂志等传统媒体,传播力度大,教育效果好。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新媒体开始出现,全媒体时代迅速到来,这使得传统的意识形态教育形式受到一定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部分艺术类大学生的政治认知。全媒体是一把双刃剑,既给艺术类大学生带来了正能量信息,有时又会带来一些不良信息或虚假信息,动摇部分艺术类大学生原本正确的政治认知,使其信仰根基产生动摇,失去对远大理想的憧憬。第二,全媒体对部分艺术类大学生政治情感的影响。政治情感是个人对政治信仰的一种具体表现形式,对政治信仰教育工作有着很大的影响,而且对政治信息的选择和接受具有过滤作用和激发强化作用[9]。在全媒体时代,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交锋涉及面较广、形式较多样。在網络中,有时会有个别别有用心的人通过各种形式散布不良信息,推销其错误观点与生活方式,企图诱导政治情感尚未成熟稳定的大学生,试图削弱大学生的国家主体意识和民族传统文化情感,阻挠当代青年大学生正确政治信仰的形成。第三,全媒体对部分艺术类大学生政治意志的影响。政治意志是人们为了追求某种政治价值目标所体现出来的坚定的政治心理。只有具备坚定的政治意志,才有坚强的精神支柱,才能为坚定正确的政治信仰提供动力[10]。全媒体时代,青年大学生作为全媒体网络的重要参与主体,喜欢浏览各种网络信息并乐于通过全媒体发表自己的见解和看法。但是,少数青年大学生缺乏成熟坚定的政治意志力,不善于对问题的本质进行深入思考和准确认知,有时容易浮于事件表象,被网络中一些错误的价值观所蛊惑,导致思想和行为等出现偏差。
三、全媒体时代艺术类大学生正确政治信仰的培育路径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要加强理想信念教育,解决好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总开关问题,自觉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和忠实实践者[11]。全媒体时代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必须把包含大学生政治信仰教育在内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作为重中之重,这是确保高校彰显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属性的根本需要[12]。因此,在全媒体时代视域下,研究大学生尤其是艺术类大学生正确政治信仰的培育路径,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是高校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现实需要。
1.着力净化网络政治环境,形成大学生正确政治认知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要加强全媒体传播体系建设,塑造主流舆论新格局。健全网络综合治理体系,推动形成良好网络生态[13]。要想达到塑造大学生正确政治认知的目的,必须着力净化全媒体时代网络政治环境。第一,要督促互联网企业在内容筛选、内容审核等方面加强技术上的创新与监管,坚决抵制危及社会和谐稳定的内容,努力营造清朗的网络环境。第二,要强化网络立法,制定体系完备的网络法律法规,引导青年大学生牢固树立法治观念,认同“网络空间不是法外之地”的观点,实现依法治网。要遵循全媒体时代传播规律,使各种媒体真正成为讲好中国故事、讲述党和国家声音、传播正确政治认知的途径。
2.主动占领网络文化阵地,培养大学生主流政治情感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全党要把青年工作作为战略性工作来抓,用党的科学理论武装青年,用党的初心使命感召青年,做青年朋友的知心人、青年工作的热心人、青年群众的引路人[14]。全媒体能为艺术类大学生汲取政治信息、政治观点提供多样化的渠道,使得他们可以及时学习党的政治理论成果。因此,高校要充分认识主动占领网络文化阵地的重要性,主动“放下身段”,走近青年,融入青年,做青年友、为青年虑,用青年喜闻乐见的新媒体渠道、方式开展网络文化阵地建设与内容建设,把马克思主义原理、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等党的声音传递给广大青年,引导广大青年热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热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引导广大青年认识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巨大优越性,坚决抵制网络中的错误观点、虚假及不良信息,培养青年对待正确政治信仰的主流政治情感。
3.锤炼网络工作队伍能力,合育大学生正确政治信仰
高校全体教职工应当认识到全媒体时代帮助艺术类大学生树立正确政治信仰的重要性及紧迫性,应当坚定不移地在本职岗位开展“立德树人”工作[15]。高校要进一步将“三全育人”理念融入全体教职工的思想行为之中,结合全媒体时代的网络特征、形势和艺术类大学生政治信仰特征与存在的问题,全面系统地开展正确政治信仰培育工作。这就需要高校大力锤炼网络工作队伍的能力,将全体教职工纳入网络工作队伍,引导全体教职工形成工作意识,提高工作能力[16]。此外,高校需要充分发挥学生党支部、基层团组织等学生先进群体的示范引领作用,调动学生组织、学生社团等群团组织,以及学生党员、班团干部等先进分子的积极性,创新性地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线上线下正确政治信仰培育活动。活动主题可以类似于“马克思主义为何能在中国发扬光大”“‘新时代的‘新体现在何处”“马克思主义对2023年的中国有哪些重要意义”等。要用有趣的方式与丰富的内容满足青年大学生政治理论学习的需求,回应其政治思想困惑与局限,进而满足其思想进步、正确政治信仰确立的现实需要。简言之,就是要充分调动全体教职工及学生的力量,合力培育大学生的正确政治信仰。
四、结语
综上所述,全媒体时代高校要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就必须把包含大学生政治信仰教育在内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作为重中之重。全媒体时代的新事物、新思想层出不穷,技术日新月异,同时价值观有时呈现出多元复杂的态势,因此,高校要充分调研新时代艺术类大学生政治信仰教育状况及特征,不断创新政治信仰教育形式。要通过净化全媒体时代网络政治环境、主动占领全媒体时代网络文化阵地、锤炼全媒体时代网络工作队伍能力等路径,帮助艺术类大学生在全媒体时代时刻保持清醒的判断,形成正确政治认知和主流政治情感,坚定马克思主义政治信仰,成长为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英才。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22-05-11(02).
[2]高姗姗,王素芬.对大学生信仰教育问题的思考[J].教育与职业, 2016(22):71-73.
[3]许俊杰,黄晶.社会工作方法在新时代大学生政治信仰教育中运用的原则与路径[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20(11):139-142.
[4]史国君.新时代大学生政治信仰的培育与塑造[J].学海,2019(06): 199-202.
[5][6]荆学民,施惠玲.马克思政治信仰的逻辑演进[J].哲学研究,2010(09):18-23.
[7]刘文博,刘吉.网络社会大学生信仰冷漠化风险与应对策略[J].中国青年研究,2020(01):21-27.
[8]張维维,金蓉.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素养的结构、特征与优化路径[J].思想教育研究,2019(12):135-139.
[9][10]王曼,杜建.网络视阈下大学生政治信仰培育的新路径[J].中国青年研究,2017(03):105-109.
[11][13][14]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EB/OL].(2022-10-16)[2023-04-06].http:// www.gov.cn/gongbao/content/2022/content_5722378.htm.
[12]吴建伟,周晔,李全喜.加强高校党的政治建设的路径选择[J].中国高等教育,2021(Z2):27-29.
[15]张梦飒,肖珣.“三全育人”视域下高职院校专业课教师育人路径研究[J].卫生职业教育,2023,41(09):21-23.
[16]史宏波,蒋毓慧.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影响大学生政治认同的状况分析[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9(21):63-66.
Research on the Path of Cultivating Political Beliefs among Art College Students in the Era of All Media
Xue Limei, Hu Hong
(Wuxi Vocational Institute of Arts & Technology, Jiangsu Province, Yixing 214200, China)
Abstract: In the era of all media, a correct analysis of the situation faced by the cultivation of political beliefs among art college students and an in-depth exploration of effective paths to cultivate art college students with correct political beliefs are not only necessary for universities to comprehensively implement the fundamental task of "cultivating morality and talents", but also for better training socialist builders and successors, and for achieving the grand blueprint of the 20th National Congress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At present, the formation of correct political beliefs among art college students is sometimes negatively affected by relevant negative information on the internet, mainly reflected in political cognition, political emotions, political will, and other aspects. Efforts should be made to purify the online political environment in the era of all media, actively occupy the network cultural battlefield in the era of all media, and hone the abilities of the network work team in the era of all media, in order to achieve the goal of forming correct political awareness among college students, cultivating mainstream political sentiment among college students, and cultivating correct political beliefs among college students.
Key words: allmediaera; collegestudentsmajoringin art;politicalbeliefs;cultivate;path;foster character and civic virtu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