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类大学生就业特点分析与对策研究
2017-01-14洪雅灵
洪雅灵
[摘 要]艺术院校大学生作为构成高等院校学生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其自身显著的个性特点。学生掌握的专业知识与技能与当前社会发展需求存在一定脱节,同时由于部分学生对就业存在过高期望,未形成正确的自我认知,使得造成艺术院校大学生存在就业困难问题。本文从艺术类大学生群体及其就业特点分析着手,通过对其就业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进而制订出有针对性的求职规划,旨在提高艺术院校大学生的有效就业率,促使大学生实现其自我价值并更好地服务于社会。
[关键词]艺术类大学生;就业现状;对策研究
一、艺术类大学生就业特点分析
艺术类大学生群体在就业过程中,由于其专业特点、行业特性及其自身个性等各方面因素的影响,使其在就业中相较于其他专业学生表现出自身显著特征。首先,其就业率较高,且以自由职业为主。艺术类大学生通常希望在工作中能够展示个性,追求自由与理想,不愿受限于具体单位的相关要求,签约了较低。其次,就业行业具有较为明显的集中性,就业面较窄,主要集中在专业对口的行业。最后,择业灵活性较高,二次择业率较高,工作流动性较强。
二、当前艺术类大学生就业中存在的问题
(一)客观问题
1.就业单位不够分散,人才需求分布不均
地区经济社会整体发展水平不仅制约着该地区各行各业的发展空间,对于文化事业的发展更有很大的制约,进而影响艺术类人才的就业市场。当前我国不同地区仍存在较大的经济发展差距,而艺术类就业单位多选择经济发展较好的省会城市、沿海城市等,导致就业市场集中度较高,无法为经济欠发达地区的艺术类大学生提供宽裕的就业面,“北漂”等现象即艺术类人才分布不均的直接表现。
2.行业集中性突出,就业面较为狭窄
艺术类学科相较于其他学科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其教育口径口弦,使得相应对的行业较为集中。如艺术院团、文化馆、影视集团等就业单位为表演系、舞台美术设计系、戏曲学院等院系学生就业的主要单位,而这些行业显著的单一性质,使得艺术类大学生的就业面无法有效拓宽,加之其对专业知识的依赖性较强,更使得学生就业市场缩小。
(二)主观问题
1.艺术类大学生就业心理矛盾显著
艺术类大学生群体具有富有激情、有理想、情感丰富等特征,其在逐年不断增加的艺考大军中突破重围进入理想的院校进行学习,对自身未来发展目标的实现抱有很大希望。同时由于当前社会媒体对艺术行业存在“一夜成名”等不良的宣传,以及艺术学科学习、行业投入均具有较高的物质投入,使得部分学生在择业时期望获得专业对口、薪酬福利高的职位,而该领域就业现实竞争十分激烈,与学生的心理期待形成反差,继而影响其择业就业。
2.就业期望与自身能力存在脱节
艺术类大学生在校学习的过程中,一方面受到社会各方面影响,对自身的专业知识技能要求过高,一定程度上忽视了综合素质的提升,同时对职业规划与发展相关知识与技能的重视程度不足,且这一现象较为普遍地存在着。另一方面,由于高校艺术专业教师对学生的专业技能训练过于重视,多数艺术类学生将大量精力投入到提高自身专业技能与知识积累方面,人文社科等有助于增强其综合素养与就业能力的课程一定程度上被忽视。这种学习过程中知识储备与能力培养方面存在的定位性偏差,使得艺术类学生在求职过程中处于劣势地位,团队合作精神、人际交往能力、社会性经验等各方面的缺失使其无法较好地适应职场,甚至存在过度肯定自身能力的问题,相较于综合院校学生其在自我约束、集体意识等方面也不足,造成了无法满足自身就业期望的现象。
三、解决艺术类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对策
(一)学校层面
1.制定科学的职业规划
在学生还未真正进入工作岗位前,其对自身的能力等各方面的认知仍存在一定的偏差性,此时若单纯采取测评的方式对其职业价值观进行明确,不仅可能出现测评结果与学生个体认知不符的问题,甚至可能完全相悖。因此,学校应注重对其职业规划进行科学、合理的设计与制定,坚持系统性、连续性及前瞻性的基本原则,将就业规划指导作为一项具有系统性的工作。一方面,应加强建设职业规划队伍,以强大的师资力量为保障,促进就业指导工作不断职业化、规范化、系统化,要求教师具有较强的专业知识、技能与实践经验,了解艺术专业各就业行业的发展情况,从而结合学生实际给予有效、合理地指导。另一方面,应重视校内艺术类就业指导或职业规划课程的建设,构建融合学科教育、实践活动、模拟实训等多方面内容的课程体系,为学生提供综合的教育支持。
2.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就业价值观,增强就业能力
择业观的形成主要受到个体在初入工作情境时所积累的经验,对自身专业技能、实践能力的反思,家庭、社会以及其人生观、价值观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正确、科学的就业价值观不仅影响着艺术类大学生自身的职业发展,对文化艺术事业的整体发展也具有很大影响。因此,应引导学生对自己进行科学评价,从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创新意识、创新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社会实践能力等多方面进行评价,进而明确自身的发展与择业需求,有目标地择业与就业,不断增强自身的就业能力。
(二)社会层面
1.优化社会资源配置,加强艺术类学科建设
一方面,应从优化艺术类大学生评价体系着手,形成科学合理的评价机制,进而系统地对全国艺术院校学科设置与建设进行调整。在评价学生思想道德、专业知识、人格等各方面的基础上,纳入新的评价元素,包括学生个人的参赛及获奖情况,可持续发展的潜力,文化知识体系等,进而以此为依据对全国艺术院校进行有层次、有重点地扶持,优化社会资源。另一方面,加强对艺术市场发展的支持。在当前我国文化艺术生产不断向前发展的背景下,其国际化、规模化、产业化发展趋势更为突出。文化艺术领域中的各方面也在不断创新,对艺术类大学生的理论素养、实践能力及艺术素质等要求更高。因此,国家应加强对艺术学科建设及其市场培育的重视,促进艺术院团不断健全完善其用人机制,为广大艺术类大学生提供职位与发展平台。
2.完善艺术类大学生就业机制
由于我国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城乡二元化问题,使得社会劳动力的流动性不足,并且影响了艺术类大学生去到中小城市就业的选择,使得就业市场呈现出“二元化”现象。因此,应继续对定向招生模式进行健全,如艺术院校应定向招收新疆、内蒙古、西藏等地区的艺术特培生,其毕业后回原地就业,进而实现对该地区艺术文化事业发展贡献力量。同时,国家还应继续探索适合中小城市吸收艺术类毕业生的相关就业优惠政策,引导、鼓励、促进艺术类人才的流动。
3.健全艺术类大学生就业社会保障体系
在当前艺术类大学生就业渠道、形式不断多元化、灵活化的趋势下,相关部门应在鼓励、引导艺术类毕业生自主创业、自由择业方面给予支持:其一,构建完善的信息流通平台。其二,在财政方面给予必要的投入。其三,对现有自由职业相关法律法规进行完善。其四,提供有针对性的基础技术培训、中介服务等。
四、结语
大学生就业作为推进社会发展、实现国家富强的重要事业,高校与教育部门应转变以往片面追求就业率的认识,从科教兴国的高度重新审视大学生就业问题,围绕艺术类大学生群体就业特点进行深入分析,并从学校、社会层面进行调整,为其创造良好的就业条件。同时,加强高校就业指导工作,为艺术类毕业生的顺利就业与长期发展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张松. 艺术类大学生就业力提升应对策略[J]. 遵义师范学院学报,2009,04:114-117-123.
[2]徐咏. 艺术类大学生就业特性研究[D].复旦大学,2010.
[3]闫辉. 艺术类大学生就业现状与就业能力提升策略探究[J]. 淮海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19:124-127.
[4]袁庆华,王永亮,张龙. 艺术类大学生就业问题研究[J]. 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06:49-50.
[5]王玉苓. 艺术类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J]. 沈阳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03:442-4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