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产儿补钾时机的选择及母乳喂养不足的原因探讨
2023-10-30鄢晓宁刘凡黄青兰陈俊
鄢晓宁 刘凡 黄青兰 陈俊
近年来,因为辅助生殖、多次妊娠、人工流产等各种原因引起的早产儿发生率明显增高[1-2]。早产儿大多数是因为先天在母体中得到的营养不足或是发育不健康,相比较于新生儿来说,其体质及机体免疫能力均较低,因此早产儿在出生后容易出现感染性疾病或者引起不同程度的并发症发生[3]。由于红细胞被破坏、胃肠吸收不耐受、自身调节能力较差、肾功能发育不完善等原因,早产儿在早期容易出现血钾水平偏高,随后又出现血钾水平偏低的情况,这种情况的出现会对早产儿补钾时机的临床判断产生影响[4]。早产儿喂养不耐受(feeding intolerance,FI)是指早产儿在经过肠内喂养后,表现出一系列消化障碍,如腹胀、消化不良、呕吐等症状。有相关研究资料表明,母乳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早产儿喂养耐受性,同时还可以降低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rotizing entero colitis,NEC)的发生率以及促进早产儿神经系统发育[5-6]。为进一步分析早产儿母乳喂养不足的原因及探讨早产儿补钾时机的选择,提高早产儿的母乳喂养率,促进早产儿的健康发育成长,福州市第一医院进行了一些相关的研究,以便为《早产临床诊断与治疗指南》的后期标准制定提供借鉴内容。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2 年1—12 月福州市第一医院收治的110 例母乳喂养不足的早产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早期补钾组(n=65)与晚期补钾组(n=45)。两组早产儿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本次研究中,所有参与研究的早产儿家属均签署了知情同意书,同意此次研究的进行。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表1 早期补钾组与晚期补钾组一般资料比较
纳入标准:所有患儿均符合早产儿诊断标准,无呼吸窘迫综合征、休克、肺动脉高压、重度窒息、败血症等并发症;存在喂养不耐受的情况;血糖在正常范围内(3.9 ~6.0 mmol/L)。
排除标准:无喂养不耐受的情况;奶量正常喂养者;合并有呼吸窘迫综合征、休克、肺动脉高压、新生儿低血糖症等;出生1 周内使用利尿剂、青霉素的钾盐制剂者;肾功能不全、有手术史者;血糖不在正常范围内(<3.9 mmol/L 或> 6.0 mmol/L)。
1.2 方法
早期补钾组从出生后第3 天及第7 天开始在静脉营养液中加入生理需要量的钾(国药集团容生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13005,规格:10 mL:1 g)1.5 mmol/(kg·d)[7],维持24 h 持续静脉滴注。晚期补钾组在出生后的第7 天开始静脉补钾(所用剂量与早期补钾组一致)。同时110 例早产儿的母亲实行母婴同室以及母乳喂养,由医生制定母乳喂养表格,护理人员每日跟踪并记录新生儿的母乳喂养量、大小便次数、测新生儿体质量,依据上述调查问卷的情况再结合临床分析,总结归纳早期母乳喂养不足的主要影响因素。
1.3 观察指标
1.3.1 两组患儿临床症状指标比较
分别观察并记录两组患儿的临床症状指标,主要包含喂养不耐受持续时间、完全胃肠道营养时间、腹胀消失时间、呕吐次数、进奶量、每日大便次数、住院天数等。
1.3.2 两组患儿疗效比较
疗效判断标准如下[8]:显效:3 d <治疗时间≤5 d 时,腹胀、呕吐等症状基本消失,肠鸣音正常且胃内容物无潴留;有效:5 d <治疗时间≤7 d 时,腹胀、呕吐等症状有一定程度的缓解,肠鸣音较弱,胃内容物有少部分潴留;无效:治疗时间>7 d 时,腹胀、呕吐等症状基本没有缓解,肠鸣音弱,胃内容物大部分潴留。总有效率(%)=(显效+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1.3.3 两组患儿血钾水平、出现高血钾人数及低血钾人数的情况比较
使用医院的全自动生化检测仪在两组患儿出生后的第1、3、7、14 天分别进行抽血查生化水平。检测结果判断[9]:血钾<3.5 mmol/L 诊断为低钾血症,血钾>5.5 mmol/L 诊断为高钾血症。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0.0 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症状指标等计量资料以(±s)表示,进行t检验;临床疗效有效率等计数资料用n(%)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 表示两组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早期补钾组与晚期补钾组临床症状指标比较
早期补钾组完全胃肠道营养时间、呕吐、腹胀消失时间、住院天数等均低于晚期补钾组;早期补钾组进奶量、每日大便次数均明显高于晚期补钾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早期补钾组与晚期补钾组临床症状指标比较
2.2 早期补钾组与晚期补钾组患儿治疗后临床疗效比较
早期补钾组的总有效率为95.39%,晚期补钾组为80.00%,早期补钾组的总有效率高于晚期补钾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早期补钾组与晚期补钾组治疗后临床疗效的比较[例(%)]
2.3 早期补钾组与晚期补钾组患儿血钾水平、出现高血钾人数及低血钾人数比较
早期补钾组在出生第3 天后的血钾水平明显高于晚期补钾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7 天,早、晚期补钾组发生低血钾的分别为5 例(占比7.69%)和18例(占比40.00%),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14 天,早、晚期补钾组发生低血钾的分别为1 例(占比1.54%)和2 例(占比4.4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早、晚期补钾组在第7 天和第14 天高血钾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早期补钾组与晚期补钾组出生后第 3 天,第 7 天,第 14 天发生低血钾和高血钾的情况比较
2.4 早产儿母乳喂养不足原因
经调查问卷的数据统计显示,产妇自身原因38例,占比34.55% ;对母乳喂养知识缺乏26 例,占比23.64% ;母乳喂养信心不足18 例,占比16.36% ;产妇体质差9 例,占比8.18%;缺乏对哺乳正确的认识19 例,占比17.27%。
3 讨论
钾元素是人体机体内必不可少的元素之一,也是人体肌肉组织和神经组织中的重要成分之一。在钾、钠两种元素共同作用下,机体渗透压及酸碱平衡得以正常维持。此外,钾还是维持心肌功能正常的重要元素之一,还能够维持机体神经以及肌肉的兴奋性[10]。
早产儿缺钾主要是由两个方面的因素导致,一方面是早产儿在出生后的日常饮食中钾元素摄入不足,另外一方面是新生儿在出生后出现肾小管酸中毒、碱中毒等,或是使用利尿剂,这些情况均会导致早产儿体内缺钾[11]。低钾血症患儿会出现心率增快、精神萎靡、喂养不耐受等临床症状,严重者甚至会出现呼吸停止、心跳停止的现象,进而危及患儿生命[12]。由于钾元素的摄入量不足,母乳喂养不耐受的早产儿中有部分早产儿在生后3 ~7 d 就会出现低钾血症。参与本次研究的110 例患儿中,出生后3 d 发生低钾血症的患儿有10 例(占比9.09%),患儿在生后3 d开始补钾(即早期补钾组),结果显示,在第7 天出现低钾血症的患儿比例显著下降,体现了早期补钾在预防喂养不耐受早产儿低钾血症中的具有重大的意义,静脉补钾的时机选择应当在临床上引起重视。
另外,母乳中含有各种人体必需的营养物质(如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及维生素等),母乳喂养对早产儿的健康生长发育极为重要。母乳中含有的营养物质不仅可以满足出生婴儿的基本营养物质摄入,更重要的是母乳(尤其是初乳)中亦含有大量的免疫物质,这些免疫物质可以抵抗人体内病毒及细菌的感染,从而达到提高婴儿抵抗力的能力。
根据本次的调查结果显示,影响母乳喂养不足的主要因素包括以下5 点:(1)自身原因。(2)知识缺乏。(3)精神因素。(4)产妇体质差。(5)缺乏对哺乳的正确认识。具体原因分析:(1)自身原因:产妇自身原因主要包括产妇的乳头喂养条件差、产妇分娩引起的身体疲劳;产妇患有乳腺炎症、乳腺纤维瘤或其他疾病等。除此之外,产妇的乳头平坦、内陷也不利于母乳喂养,长期下来产妇的泌乳反射神经逐渐减弱,乳汁分泌减少,从而进一步导致母乳喂养中断。(2)知识缺乏:产妇缺乏对母乳喂养重要性的认知,有部分产妇长期使用奶瓶对新生儿进行喂养,会使新生儿产生乳头错觉,经过一段时间后,新生儿就可能会拒捕母乳。(3)精神因素:生活压力等一些外在因素,会使产妇的情绪产生烦躁、郁怒等不良情绪,不良情绪的产生会通过影响产妇的垂体活动导致产妇催乳素分泌不足,进而导致产妇乳汁分泌减少。(4)产妇体质差:月子期间因为产妇饮食结构的改变会使部分挑食的产妇饮食不达标,产妇体内的营养物质不足也会导致乳汁分泌减少。(5)正确哺乳认知不足:部分产妇注重产后恢复,担心哺乳后会影响形体的美观,拒绝进行哺乳,长期下来也会导致乳汁分泌减少。
综上所述,喂养不耐受早产儿有必要在早期补充生理需要量的钾,这样可有效预防早产儿低钾血症的发生。通过对影响产妇喂养不足的原因进行分析,可有效改善产妇喂养不足的情况,提高产妇母乳喂养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