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背景下小学体育“以体促德”的实践探究
2023-10-28薛小青何执渝
薛小青 何执渝
摘要:体育锻炼能够增强学生体质,锤炼意志,健全人格,有着较高的德育价值。研究新课标背景下小学体育“以体促德”的实施策略,正确认识和把握德育与体育的内在联系,可以提高体育教学的科学性和实效性,达到以体促心、以体促德、以体育人、立德树人的目的,助力小学生品德素养的提高以及全面、协调发展。
关键词:新课标;体育学科;以体促德
在青少年群体中,小学生占据了相当大的比重。小学生的全面发展离不开良好的道德教育,更离不开健康的体魄。《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通称“新课标”)中设置了六类专项运动,提出了体育与健康课程要培养的核心素养,即运动能力、健康行为和体育品德。新课标要求学生能够享受运动乐趣、养成锻炼习惯、遵守体育規则、积极克服困难、正确看待成败,在体育锻炼中增强体质、增强心智。为此,将体育和德育相融合,将德育元素贯穿于小学体育课程改革的全过程,引导学生在体育锻炼中提升运动技能,涵养道德情操,在当下显得尤为重要。
一、小学体育课程与德育的内在联系
从教学目的来看,小学德育主要是指教师对学生行为规范、思想品德的规范性建设与教育,重在培养小学生优秀的思想品德、社会角色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具有明显的价值导向特点。小学体育课程则依据学生的成长发育特点,对小学生的运动技能、身心健康、适应能力、体育精神等方面进行锻炼和引导,强调学生体质的增强,体智的发展以及运动品德的培养,两者存在交叉。
从作用机制来看,小学体育教学是对德育的补充和完善。如在体育教学过程中,“积极进取、勇敢顽强、不怕困难、坚持到底”的体育精神,能够帮助小学生塑造健全、坚毅的人格,一定程度上发挥了对德育教育的支撑、辅助作用,补充了小学德育的内容。
从教学内容的范畴来看,体育和德育二者具有一定的共同性,即培养小学生自信、自强、自律、自爱等优秀品德,提高其克服困难、适应环境,协作配合等能力,共同实现育人目标。小学体育课程中蕴含着丰富的体育知识,丰富多彩的体育项目也彰显了爱国、拼搏、团结、向上等德育元素。小学体育教师应充分挖掘体育项目中的德育元素,并将其融入体育教学过程中,实现“以体促德”。
二、在小学体育课程中开展德育工作的意义与原则
虽然体育与德育的教学目标和教学方法截然不同,但通过探讨二者的内在联系,不难发现二者在新时代育人目标下的一致性——立德树人。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开展德育教育,有利于德育目标的顺利实现,有利于改进小学体育传统的教学方法,进而让小学体育为小学德育工作的开展提供有力支撑,为学生健康、快乐成长奠基。
(一)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开展德育工作的意义
1.促进学生身心发展,提高体育教学的科学性
体育教师应遵循学生的生理特点和身体健康水平,运用科学的方法,有针对性地对学生开展体力、耐力、意志力等具有德育因素的训练。如根据教学内容,适当开展运动与安全教育、运动与合作力教育等,培养学生团结协作意识和集体荣誉感,同样有助于构建目标明确、内容具体,策略有效的小学体育教育体系。
2.改进传统教育方法,提高小学德育的实效性
小学体育教学实效性的高低,关键在于小学生能否把新课标对其的要求转化为自身的体育素养。传统的小学德育教学存在内容统一、形式单一等问题,但体育课程往往充分考虑小学生的年龄特点、行为特点、身体健康情况、运动技能和水平,教育实施方法也较为多样,如开展体育游戏活动、实施小组体育竞赛等,将教学目标与学生的行为之间建立联系。为此,在小学体育中开展德育教育,能够激发德育教学的多样性,在多元化的运动主题活动中引导学生领悟体育精神,提高小学德育教学的实效性。
(二)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开展德育工作的原则
1.科学性原则
在小学体育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科学性主要体现在全面育人,尊重学生的身心发展水平,运用科学的教育方法上。学校应根据小学生个体发展特点及生理成长规律,充分权衡体育教育和德育目标的要求。针对低年段学生,要考虑到这一阶段学生的身体还处于发育阶段,心肺能力较差,不具备进行剧烈运动的能力,运动行为对思想品德的影响较大的实际情况。在实施体育教学方面,教师要让教学内容变得生活化、游戏化。一些简单易实施、时间易控制的跑跳类活动较为适合,如小组撕名牌、老鹰捉小鸡等。
针对中年段学生,该阶段学生处于良好道德品质的关键形成期,道德认识水平较低,辨别是非能力较差,容易受外界影响。此时的体育教学应以合作训练为主,将教学内容同引导学生遵守运动规则和社会公德,学会与他人和谐相处、公平竞赛有机结合。教师可开展拔河竞赛、接力短跑等体育活动。
针对高年级学生,该阶段学生面临着从小学生到初中生的过渡,其自我意识发展迅速,崇拜意识开始萌发。在实施体育教学时,教师可适当开展团队竞赛,让学生在相互配合与鼓励中感悟体育魅力,增强集体意识,还可开展体育明星偶像式教育,让优秀励志的体育明星感染人,激励人,成为小学生崇拜和模范的榜样。
2.规范性原则
在小学体育中融入德育教育,其教育内容、教学模式等应符合新课标有关标准和要求,要考虑到学生的理解能力水平,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还要考虑教育手段的规范。如教师在体育活动中实施德育教育的目标要清晰明确、可操作;内容形式上要力求多样化而不失可复制性;实施的空间场所上,要坚持课内外与校内外联合,不能仅限于体育课堂,要把家庭体育运动、体育活动融入进来;组织形式上,要坚持规定与选定结合,把体育作为课后延时课堂的一部分,为小学生提供选修机会,为体育教学过程中开展德育教育创造了更多可能。
三、小学体育教学“以体促德”的创新路径
(一)遵循成长规律,尊重个体发展
新课标明确要求教师要“关注学生个体差异”“针对不同身体条件、运动基础和兴趣爱好的学生因材施教”。为此,体育教学的实施要根据不同阶段学生的认知和体能水平,为学生创造更公平、适宜的学习机会。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开展德育教育可沿用关注个体发展的方法,针对学生思想品德表现的情况,对学生进行个性化体育辅导或活动干预。如针对耐力不足、意志力较弱的学生,教师可开展长跑训练、接力比赛等,通过体能素养的查缺补漏,实现以体促德。对于自信心不足的学生,教师可采取体验成功法,在学生进行擅长的体育运动时给予肯定,帮助其树立自信心;在学生进行不擅长的体育运动时,教师应给予鼓励和引导,使其增加学练体验的机会,在原有的基础上获得新的突破。
(二)立足教材内容,深挖德育素材
教材是课程实施的标准规范。新课标对小学体育教学提出了更为规范化的要求。教师在开展体育教学活动时,要立足教材内容,将教材目标与德育目标结合起来,深挖教材中蕴含的德育思想。如人教版小学体育教材中包含丰富的体育知识和运动损伤处理方法。在面向小学生讲授体育知识和运动安全技巧时,教师可進行情境演练,由师生共同组成演练小组,分别扮演“医生”和“伤员”的角色,在“救治伤员”的情境中实现学生对运动损伤知识和技能的掌握,同时培养学生形成自我保护意识和互帮互助的精神。
(三)渗透体育精神,激发学生意识
体育项目蕴含着丰富的体育精神,体育精神蕴含着丰富的德育元素。教师要有效把握体育教学中体育精神的渗透,引导学生形成不怕挫折、无私奉献、顽强拼搏、团结协作的体育精神,进而形成良好的体育运动习惯。如在开展短跑训练前,教师可向学生讲述百米飞人苏炳添的励志故事。苏炳添通过十几年如一日地刻苦训练,不断超越自我,忍着骨裂和腰伤顽强训练,精益求精,誓为中国田径事业争光。由此在学生心中树立榜样的旗帜,埋下拼搏的种子,激发学生不向挫折低头,坚韧不拔的意志和品格。
(四)抓住偶发事件,善于因势利导
教学过程中的偶发事件有时会给教学带来不便和干扰,但也存在着一定的德育价值。如天气因素的干扰:体育课上突降小雨,体育教师可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鼓励学生继续开展体育锻炼,进而培养其坚强的意志。伤病因素的影响:学生运动技巧掌握不足,技能水平低而导致运动受伤。教师应在妥善处理好受伤学生的伤情后,对全体学生开展安全教育和自我保护教育,有针对性地提高学生运动技能的弱项,如此因势利导、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
(五)巧借体教方法,优化德育手段
基于小学体育与德育交叉渗透的关系,教师在开展小学德育教育工作中,可巧用体育教学游戏化、生活化的特点。如开展“贪吃蛇”游戏,教师将班级分成若干小组,模仿“贪吃蛇”游戏进行跑动,帮助学生开展长跑耐力训练,通过趣味化游戏提高学生的意志力。
体育作为以身体练习为主的学科课程,是实现五育并举、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必不可少的。新课标背景下,体育课时比重上升,内容也有了本质的变化。除基本的运动技能、健康教育外,还增加了中华传统体育和新兴体育内容。更加丰富多样的体育教材为小学德育创造了更为丰富的资源内容。教师在制订新的教学计划时,应立足新课标要求,把德育与体育教学有机结合起来。充分挖掘体育教学过程中的德育元素,发挥体育学科的育人功能,让体育成为德育的第二课堂。学生在练本领、强体魄、健身心的同时,形成积极向上、乐观活泼、敢于拼搏、团结进取的精神品质,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真正实现以体促德、立德树人。
参考文献:
[1]陈琦.刍议立德树人背景下小学体育中的德育渗透[J].学苑教育,2022(6).
[2]陈泳亮.融德于动 身心共育:小学体育教学中如何渗透德育教学[J].知识文库,2022(2).
[3]孙晓玲.新课标背景下如何创建小学体育高效课堂[J].课程教育研究,201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