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助数学阅读之力 提升学生核心素养
2023-10-28郭春华
郭春华
通过对数学学科内容学习,形成核心素养,是学生数学综合能力和学习能力提高的直接体现。对于学生来说,数学阅读能力是其应当具备的最基础的素质之一,也是学生核心素养培育的关键。有效的数学阅读,可以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拓宽学生视野,提高学生综合分析、推理、抽象、自主学习以及研究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可以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提高学生的数学语言表达能力和交流能力,启迪学生的智慧。
一、精选阅读书目,创设阅读情境
在教学中笔者发现,学生在选择数学阅读书目时,有时不知道选择什么样的数学阅读书籍比较适当。作为教师,要帮助学生在众多的阅读书目中,根据学段目标及单元主题确定合适的阅读范围,并推荐合适的阅读书目,以此使课堂学习向课外阅读延伸。以六年级的教学为例,根据学生的知识量,笔者推荐出合适的精读书目有:李毓佩所著的《小鹰斗秃鹫》(六年级)、唐彩斌所著的《数学在哪儿》(六年级)等。如《小鹰斗秃鹫》一书,围绕六年级的分数乘除法、百分数、比例等知识点,跳出课本,创编了很多有趣的数学故事,既能帮助学生识记知识,又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再如,《数学在哪儿》一书,结合六年级上册教材的知识点,从生活中的比、圆、圆周率、扇形、分数乘除法等几个板块,讲述了古今的数学、生活中的数学等,鼓励学生“阅读”别人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并以此为借鉴,提升自己的阅读能力。
除了精选阅读书目外,教师还要善于创设阅读情境,让学生爱上数学阅读。教师可以利用阅读情境,将学生引入积极的阅读状态,这是保证学生数学阅读效果的前提。通过对学生的阅读指导笔者发现,首先,要保证的是将学校每周规定的两个阅读时间以及辅导课时间作为数学阅读指导时间。其次,在数学阅读的开始阶段,可以从有趣的数学故事入手,由教师或擅长朗读的学生来给全班学生朗读故事,并讲解故事中数学问题。这样,在绘声绘色的朗读故事和有条理的讲解中,学生感受到数学阅读的有趣,激发数学阅读欲望,爱上数学阅读,进而主动地进行数学阅读。
二、开展阅读指导,强化阅读方法
在数学阅读提升过程体系中,作为阅读主体的学生,只有掌握正确、科学、合理的阅读方法,才能全面、整体地提升阅读成效,达到整体优化阅读效率和质量的效果。《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通称“新课标”)的“总目标”中提出:“体会数学知识之间,数学与其他学科之间、数学与生活之间的联系,在探索真实情境所蕴含的关系中,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运用数学和其他学科的知识与方法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根据新课标的引领,笔者以李毓佩所著的《数学分级阅读》系列《小鹰斗秃鹫》一书中的《立体战争》故事为例,从以下三个方面对学生进行阅读指导。
(一)概括故事中的内容梗概,写一写
在阅读时,学生总是容易被故事情节所吸引,往往会忽略了文章本身所蕴含的数学道理或数学知识。所以,在指导学生阅读时,教师应要求学生先通读整个故事,了解故事内容后,根据《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要求,写出故事梗概,既让学生感受语文学科与数学学科之间的融合,又为后面的数学思考不受到故事情节的干扰做准备。
例如,在这个故事中,数学知识穿插在每个环节,且每个故事情节都非常吸引学生。学生在阅读时,有时会被故事情节所吸引,而忽略了故事中的数学知识。学生读到题目时,很自然地就会容易想到:是哪方在参加战争?最后是谁赢了这场战争?于是,很多学生囫囵吞枣地把故事看完,而忽略了故事中的数学问题和思考。为此,笔者引导在学生第一遍阅读时要概括出本篇故事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在叙述过程中,笔者引导学生了解故事梗概:雄狮队一心想侵略狮王梅森的领地,他们发动了一场天上飞的、地上跑的、土里钻的战争。狮王梅森的军师酷酷猴利用抓来的俘虏获取军情,运用了一系列数学的方法,计算出对方的战斗力,精准应战,最终战胜了雄狮队,保护了领地的完整。
(二)寻找故事中的数学信息,圈一圈
在学生已经熟悉故事情节和揭开故事结局的悬念之后,教师要指导学生进行第二遍阅读,可以要求学生动笔“圈点批画”,也就是用不同的符号标一标、记一记。如教师可以要求学生用“○”“△”、波浪线等符号标注阅读中发现的数学信息,并将已知条件、隐含条件或相关的数学知识、问题进行批注提取,以便为后面的数学思考提供数据。这样,就会避免让学生在整个故事的茫茫字海中去尋找数学信息,提高数学阅读的效率。
例如,在这个故事中,学生提取出来的数学信息非常多,其中有:○○○+○○○=1996;兵力是这6个○中数字之和;逃走了1只,剩下的9只的号码数;分成3组可以,分成4组可以;等等。
(三)思考故事中的数学问题,解一解
在学生发现故事中的信息后,教师还应引导学生思考故事中的数学问题,并尝试解一解。例如,学生在这个故事的阅读过程中,需要算出对方的真实兵力,以达到“知己知彼,百战百胜”的效果。这时,就需要学生从众多的数学信息中,抓住有效的信息是“○○○+○○○=1996,兵力是这6个○中数字之和”来思考和解决对方兵力的问题。可用竖式表示为:
在数学阅读中,教师需要启发学生进行思考:两个三位数相加,这两个数的百位上和十位上的数分别必须是什么样的数,才能使和的前三位是“199”?学生思考后得出,这两个三位数的百位和十位上的数,对应的数字必须是9,即99+99的和是“198”。然后,学生继续思考:个位上的两个数相加,一定是16,个位才能是6,向十位进一。只有这样,才能使前面的“198”变成“199”。于是,学生把两个数的各个数位上的和相加:9+9+9+9+16=52,得出对方兵力是52只。
学生若想准确判断出逃走了的那只入侵者是什么鸟,需要事先知道它的号码数是几。已知剩下的那9只入侵者的所有号码总数相加得出的总和既可以随机分成3组,也可以随机分成4组,现在如果已知10只入侵者所有的号码数是0~9之间的不重复数,那么,从0相加到9得到的和是45。45可以被3整除,逃走了的那只入侵者的号码必定是可以被3整除的数,否则剩下来的号码之和不可能被3整除。所以,我们就能基本断定,逃走了的那只入侵者号码有可能是0、3、6、9,余下各组号码之和则对应的分别是45、42、39、36。但是,由于我们要同时满足剩余这组9只入侵者的全部号码之和能被4整除,那么,就只有36才符合这个条件。所以,学生就明确了要用45-36=9,这样,可以断定逃走的就是9号入侵者了。
在完成数学问题的思考中,教师还要注重引导学生数文结合、图文结合、数形结合,把握故事中数学信息的关联性,领会数学故事中的数学逻辑性,进而明确解题思路,同时,进行数据的分析与处理。
此外,教师在引领学生自主进行数学阅读后,还要促使他们对每个故事内容中所隐含的各种数学问题进行深层次、细致的逻辑思考,使每个学生对数学问题的理解都得到提升。教师要提高学生自主阅读解题的能力和水平,实现更有效的自主数学故事阅读,真正提升学生核心素养。
三、拓展阅读内容,提高综合能力
在数学阅读中,教师要引导学生重视知识整体转化,提高学生的数学阅读运用能力,促使学生自觉养成勤于阅读、运用的习惯及良好的读书意识和写作习惯。在经过一段时间的阅读指导后,教师还要鼓励学生积极开展多种思维方式的数学阅读,进行相关的数学创作,从中不断扩展思维,逐渐与社会及其他学科进行融合、拓展,提高学生的数学综合能力。
(一)展示阅读分享
数学阅读是输入的过程,而阅读分享则是用输出的方式去完成知识的升华,为此,输出的学习方式比输入的效率更高。学生在阅读后和同学一起分享数学故事和数学知识,是对数学阅读的延伸与升华。教师要引导学生对阅读的故事进行提炼,对数学知识进行梳理分析,并进行分享。在展示时,学生可以先介绍故事情节,再分析故事中的数学知识及理解、体会。在分享中,学生对数学故事中的数学知识会掌握得更加牢固,数学素养也会得到提升。
(二)仿写数学故事
数学阅读开展一段时间后,学生对数学阅读已有了一定的认识,教师可以引导他们尝试进行数学故事的编写,这也是对数学阅读的提升。刚开始时,学生对写数学故事可能束手无策,无从下手。教师可以引导他们先确定故事中的数学道理、数学概念、数学算式或数学方法,再编入合适的数学情境,并运用语文的描写方式,把枯燥的数学知识融入生动有趣的故事情节中,与数学阅读以及数学的解决问题建立互逆模式,提升数学思维能力。
(三)制作故事繪本
针对喜欢绘画的学生,教师可以鼓励他们把数学知识融入制作的小绘本里,形成独特的数学故事绘本;把数学知识融入美妙的绘画中,使数学阅读与美术学科有机相融,提高学生对全学科阅读的综合能力。
经过一年的有效引导,学生经历了了解数学阅读—深入数学阅读—拓展数学阅读的过程,逐渐走向了深度数学阅读。在数学阅读形式逐渐成形后,笔者还引导学生从阅读数学故事拓展到阅读数学的发展史、数学家的故事,以及数学的一些概念、定理。在阅读中,学生学会了思考。借助数学阅读与深层次的思考,学生提高了数学阅读能力,提升了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李毓佩. 数学分级阅读:小鹰斗秃鹫[M].武汉:长江少年儿童出版社,2020.
[2]卢娟.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几点思考[J]. 课程教育研究,2012(15).